西西河

主题:苍狼与白鹿4中的历史 -- 五藤高庆

共:💬627 🌺3400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2
下页 末页
      • 家园 马摩尔克朝 (下)

        剧本四:出现在西域的狼

        夏班:马木留克朝第19代算端沙般(al-Kamil Seif al-Din Shaban)。河州王朝末期诸算端之一。河州王朝最后一个有能力的算端纳赛尔的儿子。

        1340年,河州王朝最后一个有能力的算端纳赛尔死去,纳赛尔一生坎坷,八岁被人扶上王位当傀儡,三任算端,曾先后两次下台。因此在第三次成为算端后,惩于马木留克异密们嚣张跋扈无视其权威,因此大力改革马木留克制度。在纳赛尔时期,马木留克和他们的远东同行日本武士一样,逐渐从军事官员而变为民政官员。同时纳赛尔大力扶植马木留克之外的社会势力,以其制约马木留克的恶性发展。纳赛尔的改革开创了马木留克的文官化,使得钦察-突厥系马木留克逐渐摆脱外来人角色而融入埃及社会中去。该改革首创马木留克治理民政的先声,使得马木留克朝深深地打入了纳赛尔的印记,比如纳赛尔之后的河州系马木留克朝算端,几乎都是他的儿子或者孙子。但是纳赛尔的改革没有根本改变马木留克军制的痼疾,在削弱了突厥-钦察马木留克武人们的势力后,新崛起的切尔克斯马木留克逐渐填补了这个真空。马木留克朝依然是马木留克武人们的天下。而沙般没有认识到这一点,纳赛尔死后,他的儿子们先后继位,但是都没有纳赛尔的手段,结果统统沦为切尔克斯、钦察等新老马木留克将军们互相争权夺利的傀儡工具。大多在位不超过三年,1345年,沙般之兄易斯玛仪因争权夺利而死,沙般继位为算端。此人生性喜欢花天酒地,纵情冶游。在位期间不恤政事,反而热衷于赌博。因此身边聚集起大批阿谀奉承之徒,其廷臣也上下因袭,日日以赌博、斗鸡等博戏为业。沙般赌技低劣,又花天酒地,导致财政不济。因此身边的佞臣建议他以削减下属马木留克的薪资,或夺叙利亚的各马木留克异密们的财产来弥补赤字。于是沙般出动人马,逮捕叙利亚等地的数位异密,反复拷掠以求财,其行径引起众怒。于是叙利亚的几位异密联手上京,攻入开罗,逮捕了沙般,改立其兄弟海吉为算端。沙般欲以退位换保命,被拒,随后被乱刀斩死。在位仅一年。

        阿色历夫:马木留克朝第25代算端阿塞拉夫(Al-Ashraf Zein al-Din Abu al-Ma'ali ibn Shaban)。河州王朝最后一个还像点样子的算端。纳赛尔的孙子。河州王朝的马木留克在纳赛尔改革后,分裂为两股势力,一派因文官化,逐渐和纳赛尔扶植的非马木留克势力结合,主张将马木留克的军事政治改为文官政治。另外一派则坚持马木留克的武人传统,并且主张马木留克继续以军事政权控制埃及。这个武人派的首领历经变化,最后落在了马木留克朝阿勒颇异密雅儿不花(Sayf Al-din Yalbugha Al-Umari)手中。雅儿不花结合了几个武人派异密后上京逼宫,逼迫算端哈散(al-Nasir Badr al-Din Abu al-Ma'aly al-Hassan)退位(后将其暗杀),然后立当时年仅十岁的阿塞拉夫为傀儡。雅儿不花掌权期间废除文官政治,重建马木留克朝的军事政治,排斥其他非马木留克的社会群体进入政治系统。但他本人个性暴戾难伺候,而且在对外作战中没什么成绩,使他威望不足。因此他实行的这套办法即得罪了其他社会群体,而别的马木留克将军又不领他的情。结果内乱频仍。而1365年的亚历山大港十字军侵埃及战役(Alexandrian Crusade, 1365年由塞浦路斯国王彼得一世实行,十字军残余势力从塞浦路斯出发,大破马木留克军队,摧毁了亚利山大港)又大大损害了马木留克朝的军事威力。使得雅儿不花的权位更加不稳,为报复十字军,雅儿不花宣布要大造军舰,准备反攻塞浦路斯,并以此在埃及摊派军费,而此时的埃及因被黑死病和军事失败折腾的财政艰涩,难以负担远征舰队的费用,雅儿不花的摊派政策搞得埃及民穷财尽,更加不得人心。阿塞拉夫借机勾结一批反对派发动政变,于1366年在尼罗河口附近的军营里将雅儿不花杀死,阿塞拉夫因此得以掌权。但是阿塞拉夫的掌权,并没有解决马木留克的根本问题。 虽然杀死了雅儿不花,但随后武人派马木留克依然存在,只不过是因为内部争斗使得阿塞拉夫尚能掌权。而在各种争权夺利期间,武人派马木留克的贝尔孤格逐渐崭露头角。成为武人派的新首领。1376年,阿塞拉夫前去麦加朝觐,在路上的时候武人派马木留克将军们发动叛乱,将其逮捕杀死。死后其子曼苏尔作为将军们的傀儡继位。

        巴尔喀刻:马木留克朝第28代,布尔吉系首代算端贝尔孤格(Al-Malik Az-Zahir Sayf ad-Din Barquq)。高加索切尔克斯族出身。而后世他们这一系的马木留克,也都大多出身于切尔克斯族。所以有的历史书又叫它切尔克斯王朝。布尔吉王朝的算端,因其为高加索山民出身,又凭借武人身份发迹,而且又未经过纳赛尔改革而实现和埃及本土的融入,因此这些切尔克斯马木留克大多都是传统的军人,军阀作风十分严重。而且甚至比老主子钦察-突厥系马木留克还要粗鲁不文。因为埃及在河州王朝末期,多次受黑死病和战争困扰,致使农村经济凋敝。使得城市经济渐渐崛起,侵蚀了马木留克将军们的根基。而切尔克斯系马木留克们因税基消融而财政困难,因此经常大耍军阀脾气,设种种杂税向城市居民敛财。这使得他们和领内城市居民的关系一直紧张。为防止被本地人的造反突袭,这些切尔克斯马木留克的宫殿,大多强调其军事性,导致埃及境内碉堡林立。碉堡王朝因而得名。

        贝尔孤格原是雅儿不花的一个切尔克斯族古拉姆,不同于河州王朝的几个强势算端,贝尔孤格出身微贱,他的名字贝尔孤格,意思是杏树或杏子。因为他被带到埃及出卖的时候是坐着装杏的车来的。一开始只是个负责守卫碉堡的小兵,远不如拜伯尔斯、喀喇文等人都是从前任主君的私人保镖或者近卫干起。后来贝尔孤格在战斗中凭借自己的勇气脱颖而出,被雅儿不花赏识,提拔为下级军官。随后逐渐高升,在阿塞拉夫时期,被雅儿不花封为异密,成为一个有力军官。雅儿不花被阿塞拉夫杀死后,武人派马木留克之间开始互相争权夺利,在争权夺利的过程中贝尔孤格逐渐崭露头角,几个马木留克将军以他为核心组成阴谋集团,在1376年发动叛乱,杀死算端阿塞拉夫,扶立其子,7岁大的曼苏尔做算端。曼苏尔在当了5年左右的傀儡后病死,随后阿塞拉夫的另一个6岁大的儿子哈只(Al-Salih Hajji)被扶上王位做算端。在这段期间,因已经杀死阿塞拉夫,所以阴谋集团内部分裂,而贝尔孤格则致力于和他的同志们之间争权夺利当新算端。武人集团的内讧给了反马木留克武人派以机会。1382年,贝尔孤格借口哈只年幼,将其废除,自立为算端。结果引发别人的不满。到了1386年,叙利亚闹起了后世称之为扎希里之乱(Zahiri Revolt)的事变,导致贝尔孤格第一次被迫下台。所谓扎希里之乱,是几个来自埃及的扎希里派的教法学者,阴谋在叙利亚结连当地王公造反,结果反而被当地野心勃勃的王公反加利用,结果最后造反虽然成了,却和这几个学者全无关系。所谓扎希里派,是绿教史上的一个学派,因其强调教法只能来自于经书和圣训,而经书和圣训只能从字面意思理解和执行,而绝不能进行推理。因而又被称之为“字面派”。该派特点是极其古板,其守旧程度,连以古板冬烘为傲的泰米叶等人都有所不及。因此这个学派里面书呆子极多,不但主张以经训为独一法源,还高呼恢复早已经不知道被遗忘在那个角落里的哈里发的权力。然而这种现实中已经全无操作性的理论却在当时叙利亚大行其道,倍受欢迎。原因不只在于这种简单理论易于用来进行鼓动,更因为当时社会矛盾尖锐。河州系末期的黑死病流行,给予马木留克朝很大打击,因此以农村为基础的马木留克将军们纷纷加强对封地内城市的盘剥。这使得城市居民甚为厌恶马木留克将军们的统治,期待改变,这给了不少教法学家以鼓吹神权政治的机会。其中就包括扎希里派的学究。当时有四个扎希里派的学究在论辩中攻击其他派别,被其他派别起诉到贝尔孤格那里,贝尔孤格便下令追查。结果虽然最后不了了之,但是扎希里派就对贝尔孤格有了牙齿印。随后一个扎希里派乱党哈立德(Khalid of Homs)从埃及跑到了叙利亚,投奔四学究中的布尔罕(al-Burhan),在其鼓动下以学经为名,开始四处串联不满马木留克朝的势力,阴谋造反推翻贝尔孤格,恢复哈里发制度。阴谋计划完成后哈立德开始寻找能用的武力,一个当地的酋长建议他直接去找大马士革当时的军政头目希姆斯(Ibn al-Himsi)。读经读傻了的哈立德直接去找希姆斯,提议造反,恢复哈里发制度。还称自己有外援云云。同样是马木留克出身的希姆斯,对于废除自己的立身之本——马木留克制度,以让哈里发掌权这一点上毫无任何动力。但是作为一个马木留克,采用阴谋借机上位掌权这一点上,希姆斯动力十足。于是他假意答应哈立德,但是提出条件要求见见哈立德一党人。于是哈立德就带着希姆斯去找布尔罕。希姆斯见到布尔罕之后相谈甚欢,大为高兴的布尔罕就把全部计划统统说出来了。于是仔细记下情况的希姆斯满面笑容的命令士兵一拥而入,逮捕了哈立德和布尔罕。随后希姆斯以此谋反案为名,向贝尔孤格指控大马士革异密拜答木儿(Baydamur)也是乱党,并借机会在大马士革大肆滥捕。借机会安插自己亲信于大马士革重要位置,阴谋上位。贝尔孤格误信希姆斯的诬告,允许将拜答木儿全家逮捕。随后又为希姆斯的滥捕背书。希姆斯见状更加振奋,不但鼓励诬告,还大搞株连。借机大肆清洗大马士革政府。许多官员和教法学家因不实的口供而被捕判罪。希姆斯勒令将这些人押去服苦役,押解途中穿大马士革而过,目睹这些“为民请命”的人要被押去服苦役,大马士革全城骚动。暴乱一触即发。希姆斯不得不暂缓苦役,将这些人押回监牢。随后哈立德和布尔罕等人被押到开罗,贝尔孤格亲自审讯他们,发现只是个书生造反的例子。于是下令释放包括拜答木儿一家在内的被滥捕的人。但是因监狱环境恶劣,拜答木儿在释放前就死掉了。扎希里之乱就这样草草结束,但是其恶果非常明显,贝尔孤格信任奸佞、冤杀宿将,对城市居民冷漠无情,支持滥捕的行径都在这个案件中表现出来,这让他大失叙利亚人之心。而马木留克本就个个野心勃勃。于是见贝尔孤格地位不稳,纷纷跳出来造反夺权。钦察系马木留克出身的马拉蒂亚(Malatya)异密米塔失(Mintash)和阿勒颇异密雅儿不花(Yalbogha al-Nasiri,不是贝尔孤格的老主子Yalbugha Al-Umari)造反,率军进逼开罗。贝尔孤格慌了神,想要逃跑,结果失败被捕,被送往卡拉卡城堡关押。河州系的哈只再次上位当傀儡算端。但是米塔失和雅儿不花之间在推翻贝尔孤格后发生内讧。而米塔失对切尔克斯族出身的马木留克们异常嫌恶。这使得埃及的切尔克斯族马木留克将军们并不愿意叙利亚的异密过来统治。于是他们趁着各派之间内讧时集结起来,袭击卡拉卡城堡,抢出贝尔孤格。米塔失和雅儿不花在内战中削弱了自己的力量,无法在埃及击败贝尔孤格,最后米塔失被杀死,雅儿不花战败逃亡。1390年,贝尔孤格返回开罗,再次当上算端。这一次贝尔孤格吸取教训,一方面大力提拔自己的亲族,为此几乎撤掉了全部他下属的官员,以其亲族取而代之。另一方面在培养自己的马木留克时,只任用切尔克斯族出身的人。贝尔孤格的做法大大强化了本已十分强大的部族政治传统,使得切尔克斯族族裔成为马木留克朝政治的新因素。让接下来的马木留克朝深深为留族裔相争所困扰。贝尔孤格随后欲惩罚雅儿不花,但是因为札剌亦儿朝的算端阿黑麻逃避帖木儿的“五年攻击”,而逃来埃及投奔他。帖木儿的攻击让整个小亚细亚半岛乱作一团,这使得贝尔孤格不得不正视帖木儿的问题。于是贝尔孤格决定像伊尔-马木留克争霸那样进行帖木儿-马木留克争霸。因此贝尔孤格和雅儿不花等人和解。同时合纵连横,联合当时正在崛起的奥斯曼帝国,组成了反帖木儿联盟。在反帖联盟的支持下,阿黑麻在帖木儿撤走后返回巴格达复位。1399年,帖木儿的“七年攻击”开始。这一次帖木儿开始直接和埃及马木留克们进行了碰撞,因贝尔孤格下令杀帖木儿的使臣,导致帖木儿决心进攻叙利亚,在阿勒颇和大马士革均取得胜利。但是因奥斯曼帝国的威胁而未能继续前进,最后被迫撤走。在这一年贝尔孤格病逝于开罗。贝尔孤格统治马木留克朝近20年,其中稳定统治了9年。任内争乱频频,但是他凭借他的毅力坚持了下来。使得切尔克斯族成为埃及的新统治者。他任内虽然国家内患很重,但依然努力振兴商业。使埃及的商业圈一直扩展到现在的索马里地区。但是贝尔孤格能力有限,而且大肆任用亲族、私人的做法,使得叙利亚地区实际已成为马木留克朝的国中国。叙利亚地区各异密几乎不受埃及的算端的制约。使得碉堡王朝很大程度上只能算是埃及的王朝而不是横跨埃及-叙利亚的大马木留克朝了。这一点导致日后埃及无力抵抗崛起的奥斯曼帝国。最后被迫成为奥斯曼帝国的附庸。

        阿尔阿达贝基:阿塔贝格-塔格里贝迪(Atabeg Taghriberdi)马木留克朝的大马士革异密。

        早年为算端法拉吉(Nasir-ad-Din Faraj)的相父,贝尔孤格死后,其子法拉吉继位时仅有10岁。因此权力落入到贝尔孤格的将军们手中,其中最有力的两个人之一就是塔格里贝迪。法拉吉的无力统治,让钦察系将军和切尔克斯系将军们各自拉起势力,相互争权夺利。结果使得马木留克朝再次陷入大乱之中。在大乱中塔格里贝迪逐渐崛起,首先杀对手阿叶迷失(Aytimish al-Badjasi),夺得开罗的权柄,随后和叙利亚的对手亚失巴对抗。(Yashbak Nawruz al-Hafid),在杀死几个对手之后被封为大马士革异密。但是在1401年,帖木儿率军开始进行“七年攻击”。帖木儿军侵入叙利亚,以迅雷之势夺取阿勒颇。塔格里贝迪对帖木儿军之强悍大为震惊。于是丧失抵抗意志,率领部队逃亡。大马士革投降帖木儿。帖木儿下令将工匠全数掠走后,部队可以任意劫掠。结果帖木儿军在大马士革大肆掳掠,大马士革和阿勒颇皆遭屠戮。随后帖木儿率军回返去继续围攻巴格达。并在之后准备继续进行对奥斯曼帝国的作战而撤退。塔格里贝迪借助帖木儿入侵,重创了他在叙利亚的对手。因此信心膨胀,想取代法拉吉。因此和部下在埃及煽动反算端的暴乱,导致法拉吉被废。随后塔格里贝迪欲自立为算端。但是又被亚失巴和另一位异密拜伯尔斯推翻,随后被逮捕杀死。结果是法拉吉的兄弟阿济兹被扶立为算端(Izz-ad-Din Abdal-Aziz)。但在位仅70天后,就又因为内乱被推翻。

        卡拉由斯夫:黑羊王朝的第3代君主喀喇-玉素甫(Qara Yusuf bin Qara Muhammad)。帖木儿最难缠的敌人之一。黑羊王朝(Kara Koyunlu)是土库曼人,本是游牧部落。主要在现在的阿塞拜疆和小亚细亚地区活动。后向伊尔汗国称臣,伊尔汗国解体后,向札剌亦儿朝称臣。随着后伊尔汗国时代来临。黑羊王朝逐步崛起。1360年,黑羊王朝第2代君主喀喇-穆罕默德(Qara Muhammad Turemish)整合黑羊王朝,随后利用札剌亦儿朝内讧,反客为主,逐步强大。在喀喇-玉素甫时期,黑羊王朝几乎吞灭札剌亦儿朝。但是帖木儿的入侵改变了这一切。帖木儿的“三年攻击”、“五年攻击”和“七年攻击”都攻打了黑羊王朝,使得喀喇-玉素甫多次逃亡。但是帖木儿征服的特点,让黑羊王朝每一次都能复辟成功。帖木儿死后,喀喇-玉素甫重返阿塞拜疆,在纳希切万战役(Battle of Nakhchivan)击败帖木儿的孙子阿布-伯克尔,夺取桃里寺。随后在1408年的萨德鲁德战役(Battle of Sardrud)中击杀帖木儿的三儿子米兰沙。几乎彻底摧毁了帖木儿西征的成果。最后他在1410年于桃里寺战役中杀死札剌亦儿朝末代算端阿黑麻。成功吞灭了札剌亦儿朝。开创了黑羊王朝的鼎盛时代。游戏中喀喇-玉素甫之所以作为马木留克朝的将领出场,是因为它被帖木儿打败逃亡时投奔了马木留克朝,当了法拉吉的客卿。被马木留克朝当做奇货蓄养。但是他没有作为马木留克朝的部将进行过作战。

        通宝推:看得真过瘾,环宇7504,
        • 家园 夏般的分身术

          光荣真能扯淡.....就像之前说的一样,一句话的介绍也写错....

          "馬摩爾克朝

          夏般: 馬摩爾克朝的蘇丹。

          阿色歷夫:馬摩爾克朝的蘇丹。在父夏般死後,繼承蘇丹王位。

          巴而喀刻:馬摩爾克朝將軍。打倒君主阿色歷夫篡奪王位,建立了布魯吉馬摩爾克朝。"

          1370年在位的应该是 Al-Ashraf Zein al-Din Abu al-Ma'ali ibn Shaban,他就是阿色歷夫,他也是夏般二世(Zayn-ad-Din Shaban II)

          你说的的那个马木留克朝第19代算端沙般(al-Kamil Seif al-Din Shaban)。1346年就做了刀下之鬼,光荣把他拉出坟来,1370年还作苏丹

          如果把夏般二世当作夏般,那他两个儿子又不叫阿色歷夫

          结果明明有那么多马木,光荣却让Al-Ashraf Zein al-Din Abu al-Ma'ali ibn Shaban一个人当两个人

          • 家园 难怪我怎么也对不上。原来是暗耻又做错了

            只好说沙般一世和二世之分了

            • 家园 而且,沙般二世好像还不是沙般一世的儿子

              阿拉伯通史里的谱系表上,他爹叫侯赛因....

              他两个儿子,1376-1381年在位的是阿拉艾丁-阿里

              1381-1382,1389-1390的是撒立哈-哈只

              所以如果符合史实的写法是:

              夏般(艾什赖夫-舍尔班): 馬摩爾克朝的蘇丹。

              阿色歷夫(阿拉艾丁-阿里或撒立哈-哈只):馬摩爾克朝的蘇丹。在父夏般死後,繼承蘇丹王位。

              巴而喀刻(贝尔孤格):馬摩爾克朝將軍。打倒君主阿拉艾丁-阿里和撒立哈-哈只篡奪王位,建立了布魯吉馬摩爾克朝。"

            • 家园 而且,Al-Ashraf其实是徽号

              此词的意思是 最荣耀的, 为其徽号“最荣耀之王”的简缩形式

              之前的阿尤布王朝和之后的碉楼系马木,都有叫这个徽号的家伙,比如和郑和同时代的 巴尔斯拜苏丹,他的徽号也是Al-Ashraf,那个全名是Al-Ashraf Sayf-ad-Din Barsbay

              这个沙般二世是

              Al-Ashraf Zein al-Din Abu al-Ma'ali ibn Shaban

              按照王子的习惯,我们可以称它们为“光宗”、“明宗”

      • 家园 马摩尔克朝 (上补)

        居然到了字数...

        赛莱菲耶思想是绿教世界在面临蒙古入侵导致的社会灾难和动荡时为背景,而产生诸多思潮中的一种。它的很多内容后来被马木留克朝直接引用,用来麻醉和激励自己的部队和蒙古军队作战。因此不可否认其诞生是其合理性和益处的,但是该理论建构在狭隘、落后、本位主义的传说和神秘主义的神话等非历史性观点上,对社会进步造成了前所未有之损害。而该观点又因为马木留克朝反击蒙古入侵的军事胜利而逐步得到强化,成为绿教世界在社会动荡期常见的思潮之一。例如这套清洁宗教论在后世直接被库特卜等暴徒一字不改的原样使用。结果造成绿教社会暴力化。今世恐怖四处蔓延,整个世界动荡不安,泰米叶的理论堪为祸首。

        • 家园 世俗化产生的新贵对宗教团体的既得利益产生了威胁

          这是宗教团体借机反扑的契机,打着反腐败旗号上台不止这一家,法蒂玛王朝以及西班牙阿尔摩哈德都是玩这一手的,结果宗教团体上位后腐败不比前者小。

    • 家园 钦察汗国

      钦察汗国:蒙古帝国四大汗国之一,1240年由成吉思汗长子术赤建立。所以又被称作为术赤兀鲁思(Ulus of Jochi),俄罗斯人称之为金帐汗国(Golden Horde)。首都原在老萨莱(拔都萨莱Sarai Batu),后改为新萨莱(别儿哥-萨莱Sarai Berke,都在现在俄国的阿斯特拉罕州)。但实际上钦察汗国史应该从拔都开始算起,因为术赤早死,蒙古帝国分为四大汗国时是拔都负责掌控的。

      作为一个典型的游牧国家,钦察汗国有着一系列的游牧政治的缺点。由于术赤早死,汗国内部又分封为白帐汗国(金帐汗国附属汗国之一,由拔都长兄斡尔达建立,封地在今天的哈萨克斯坦一带)和青帐汗国(金帐汗国附属汗国之一,由拔都五弟昔班建立,封地在白帐汗国以北,西西伯利亚),埋下了分裂的种子。随后汗国分封的各大万户崛起,导致钦察汗权力逐步虚化。最后汗王逐渐沦为权臣傀儡,各大万户之间相互争权夺利,经常酿成内战,使得汗国逐步分裂。最终变成了各个小汗国。但因为钦察汗国控制地区大多为草原,以游牧经济为主,经济成分单一,游牧政治正好适合控制这样的地区。因此不像其他蒙古汗国,钦察汗国在数百年里都能保持自己的军事优势。对于自己下辖的农业经济为主的属臣,如罗斯诸公国,保加尔人等,都能以军事胜利施加以铁腕控制(迫使罗斯诸公国称臣近240年)。对于其他的外国也经常能获取胜利(比如钦察-伊尔围绕高加索地区的近百年争夺战)。1481年,最后一个有点能力的钦察汗阿黑麻汗(Ahmed bin Küchük)被西伯利亚汗国在顿涅茨河地区杀掉,钦察汗国灭亡,被克里米亚汗国取代。随后钦察汗国分裂出来的各个小汗国都被崛起的俄罗斯帝国吞灭。钦察汗国自建立起到灭亡为止,享国近300年,是蒙古帝国四大汗国中寿命最长的。在其存在期间凭借其军事威力,深深的参与了东欧政治,甚至很大程度影响了东欧许多民族的民族性,其影响延续至今仍有余辉。

      剧本三:苍狼的末裔

      蒙哥帖木尔:成四翻译很不容易的对了一次,金帐汗国第5任可汗蒙哥帖木尔(Mengu-Timur)。名字意思是永恆的铁。

      拔都之孙,虽为绿教徒,但很温和,持世俗态度。不但不在俄罗斯搞宗教迫害,还严禁诽谤东正教。甚至免除东正教会的税收和普查以示鼓励。他对其他各信仰也都十分尊重。因此任内国家发展很是平稳。其藩臣基本都十分顺从。甚至对其下属罗斯藩臣进行人口普查这么犯忌讳,容易招致叛乱的事情,也都比较平静的完成了。在罗斯藩臣的支持下多次西征。数次挫败立窝尼亚骑士团的攻击,从而将斯摩棱斯克纳为藩臣。从此全部罗斯王公都臣服于金帐汗国。随后又镇服喀山的保加尔人。稳定了汗国的西线边界。蒙古内战时期,他虽然和海都结盟,但他最大的敌人还是伊尔汗国,为了延续了自别儿哥开始的钦察-伊尔之争。他和海都、八剌汗在1269年于塔拉斯草原上开了一个不包括拖雷系宗王参加的库里尔台大会。在大会上各家瓜分了西方的草原和河中的农耕地区。同时他和海都唆使八剌汗去进攻伊尔汗国的阿八哈。八剌汗战败后,蒙哥帖木尔和海都合谋,把察合台汗国变成了海都的傀儡。接下来经过几次战斗后,蒙哥帖木尔最终和阿八哈讲和。随后海都和元朝交锋时,他把被海都俘获的忽必烈之子北平王那木罕又送回给忽必烈以示亲睦。因而和元朝保持了相当好的关系。但他铸的钱币上只有自己的名号,不再认忽必烈为大蒙古帝国的大汗了。在蒙哥帖木尔时期,钦察汗国建立了以热那亚商人为下家的贸易体系,使国家有很大发展。1280年,蒙哥帖木尔因骑马摔伤脖子而死。

      特达曼格:钦察6代汗脱脱蒙哥(Tuda Mengu),名字意思是永恒之光。蒙哥帖木儿之弟。拔都之孙。绿教徒。此人不喜战争,但继承了蒙哥帖木尔的两大政策——亲元和钦察-伊尔之争。他在释放那木罕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大作用。同时想要以外交手段结交埃及的马穆鲁克王朝来围攻伊尔汗国,无甚结果。他任内重用万户那海,造成了那海这个钦察汗国的第一个权臣的诞生。在1284年征伐匈牙利失利后,因为秃剌不花获得了那海的支持,因此脱脱蒙哥决定让位给秃剌不花。

      特拉布卡:蒙哥帖木儿的侄子秃剌不花(Talabuga),钦察第7任可汗,此人是拔都的曾孙,但不是蒙哥帖木儿的儿子。早年勾结钦察汗国权臣那海,得其拥立后逼迫其叔脱脱蒙哥逊位给他。但秃剌不花不信任那海,而更多依靠其他蒙哥帖木儿的亲属们为其基础。1286年秃剌不花打算和那海合作劫掠波兰,但是那海不愿参与。秃剌不花甚觉自己作为钦察汗的权威受损。于是他会合其罗斯封臣一起去劫掠波兰,结果颇为成功。随后于1287年又一次劫掠成功。成功导致自信心膨胀的秃剌不花开始对那海看不过眼了。1290年,秃剌不花和那海合作征伐契尔克斯人,但是因天气寒冷,那海决定不告而别,率军回自己领地。结果导致秃剌不花的部队被契尔克斯人袭击,秃剌不花大败,仅和其皇后以身免。秃剌不花因此大为恼怒,企图除掉那海,被那海提前知道,1290年,那海设鸿门宴,在宴会上将秃剌不花逮捕杀死,然后拥立蒙哥帖木儿之子脱脱为新的钦察汗,开创了钦察汗国权臣政治的先例。

      特库格:钦察汗国第8代可汗脱脱(Toqta)。蒙哥帖木儿之子。早年因和秃剌不花不合而被驱逐。被那海收留,引为奇货。1290年那海杀秃剌不花,随后大杀其支持者。然后拥立脱脱为新的大汗。虽然是被那海拥立的,但那海把持大权,随意废立主君的现实让脱脱芒刺在背,因此脱脱上任后积极征伐罗斯王公,迫使罗斯王公和其结盟。引入外援的脱脱巩固了自己权位。随后准备征伐那海。1299年,因那海和脱脱之间的敌对,导致威尼斯和热那亚商人与金帐汗国的商贸纠纷问题爆发,两人彻底翻脸。脱脱和那海交战,先败后胜。最终打败并杀死了那海;

      统一了钦察汗国的脱脱开始继续进行钦察-伊尔混战,但是脱脱的注意力很快被白帐汗国的内乱所转移,1301年,白帐汗伯颜逃亡到脱脱这里,脱脱借其兵马反攻倒算,钦察军击败察合台汗国的笃瓦和窝阔台汗国的察八儿。使伯颜夺回白帐汗国。1304年,元成宗以蒙古帝国总盟主的身份说服诸王停战,脱脱、笃瓦等人均接受,蒙古内战暂停,使得丝绸之路再次通顺。1307年,脱脱因意大利商人对那海曾经的支持而予以报复,率军围攻卡法(Caffa,现俄罗斯克里米亚共和国的费奥多西亚,著名的“海洋”造船厂的所在地)。热那亚守军支持了1年后抵挡不住,焚城而去。1312年,脱脱在准备征伐罗斯王公时去世。脱脱是金帐汗国最后一个萨满教信仰的可汗,他的继承人月即别汗(又翻译为乌兹别克汗)实现了金帐汗国的绿教化

      农盖:钦察汗国的第一个权臣那海(Nogai),此人是术赤的曾孙,但不是拔都的孙子。拔都在长子西征结束后,将其封为万户,其封地在现在的摩尔多瓦和罗马尼亚,作钦察汗国的边防大将。1259年他作为一名偏将参加勃罗勒台(Boroldai)领导的对波兰的战争,在夺取桑多梅日和克拉科夫的战斗中都有战功。随后他随着别儿哥参加了钦察-伊尔战争中,在捷列克河战役中负责率领伏兵,立大功。权势也水涨船高,从而逐步在金帐汗国内部形成半独立的势力。1266年,他率军在多瑙河附近击败东罗马帝国军,大掠色雷斯。东罗皇帝米哈伊尔八世无力抵挡,采取和亲政策,嫁其女欧佛洛绪涅(Euphrosyne Palaeologina)给那海。随后那海继续和伊尔汗国进行战斗,伊尔汗阿八哈死后,阿鲁浑和那海达成了和议。跟伊尔汗国讲和后,那海转而专注于在东欧方面扩张。首先他和下属的罗斯诸公一起抵抗立陶宛。随后他又利用自己的婚姻关系,参与到东罗马帝国内乱中。在这一系列的战斗中,他的实力逐渐增强。1278年,那海派兵参与到保加利亚内乱,杀伊瓦杰罗,扶立特尔特尔为保加利亚皇帝。使保加利亚再次成为蒙古的封臣。1285年,那海和脱脱蒙哥合伙入侵匈牙利,在佩斯战役中大败而归。从那海一系列干涉行动中可以看出那海名义上是钦察汗的臣子,实际上是独立山头,数任钦察汗都无力制衡他,而当时的的西方人发现这一点后也把他和脱脱蒙哥並列,称其为二元政府。因此西方史料称那海为皇帝,埃及人称他为國王,俄羅斯人称为沙皇。1290年那海杀秃剌不花后,立脱脱为新钦察汗。脱脱随后脱离那海掌握,结连罗斯王公为外援,最终于1230年在第聂伯河的支流卡噶米克河(Kagamlik river,在现在乌克兰的波尔塔瓦)地区击败并杀死了那海。但那海的部属依然存在,并在后世自立,成为所谓的那海汗国(或诺盖汗国Nogai Horde)

      剧本四:出现在西域的狼

      坞斯:一般译作兀鲁斯(Urus Khan)白帐汗,和青帐汗国的纳兀鲁斯(Nawruz Beg)对立,有段时间他控制了青帐汗国,但时间不长。而这段短暂的控制,标志着金帐汗国的世系开始落入到白帐汗和青帐汗世系手中。

      1357年,金帐汗札尼别(Jani Beg)攻入大不里士,灭伊尔汗国,结束了钦察-伊尔的百年战争,但是札尼别随后生了重病。被儿子别儿迪别(Berdi Beg)毒杀;别儿迪别的弟弟忽里纳(Qulpa)杀兄篡位,其小弟纳兀鲁斯又杀忽里纳。兄弟仇杀的丑行导致金帐汗国陷入全面内战,结果迅速瓦解。其下附属的白帐汗国、青帐汗国和各大万户势力纷纷崛起,汗国内部群雄并立,十年里换了差不多十个可汗,残余的一点中央权力也荡然无存。金帐汗国著名权臣马麦也是这个时候崛起的。兀鲁斯汗出自黄金家族。后世的哈萨克汗国认他为先祖。其事迹不多,可知的是他打败并杀死脱脱迷失的父亲禿亦火者斡黑兰;迫使其侄子脱脱迷失逃亡到崛起的帖木儿那里。兀鲁斯汗随后向帖木儿索人,帖木儿把脱脱迷失当做奇货,拒绝遣返,两家开战后兀鲁斯汗战败逃回草原,不久后就死了。

      托刻塔器雅:脫黑脫阿(Toqtaqiya),兀鲁斯汗的儿子,白帐汗。兀鲁斯汗败给帖木儿后逃回草原,不久即死去。由脫黑脫阿继位,脱脱迷失借机反攻,但被脫黑脫阿打败,然而脫黑脫阿随即就死了(可能是战伤),在位不满一年。

      帖木尔灭里:帖木尔灭里(Timur-Malik)。兀鲁斯汗的另一个儿子,其兄脫黑脫阿死后继承白帐汗的位置,继续和脱脱迷失大打乱仗。获得几次胜利。但是脱脱迷失最终在帖木儿的支持下,在咸海以北的喀拉泰尔(Qara-Tal)设伏,打败并杀死了帖木儿灭里。从此脱脱迷失夺取了白帐汗国。但是白帐汗国的内部势力并未完全臣服脱脱迷失,因此在脱脱迷失死后,帖木尔灭里的两个儿子先后做了白帐汗,但因为钦察汗国世系落入白帐汗国手中,所以他们也被认可为钦察汗,但是实际上他们都是权臣手中的傀儡。

      特库答密休:钦察汗国最后一个强力的大汗脱脱迷失(Tokhtamysh)。在其任内最后一次将白帐和青帐统一在金帐汗国的旗帜下。在他死后,钦察汗其实成了白帐汗或者青帐汗对外时的称呼,而不是真正的全钦察汗国的领袖了。

      生年不详,1376年出现于正史中。他是兀鲁斯汗的侄子,出身白帐汗国。其父禿亦火者斡黑兰和兀鲁斯汗争斗被杀,他因而逃入河中,投奔帖木儿。想向帖木儿借兵打回白帐汗国。帖木儿把脱脱迷失视作奇货,倍加宠络。不但资助脱脱迷失招降纳叛,脱脱迷失几次反攻,他都派兵支援。为了方便脱脱迷失的活动,帖木儿还把讹答剌城交给他做根据地。脱脱迷失多次反攻不果后,最终于1378年伏击帖木尔灭里成功,从而夺了白帐汗国大位。随即脱脱迷失开始进军东欧。1380年,脱脱迷失在第二次卡尔加河会战(Second Battle of the Kalka River)中击败青帐汗国权臣马麦。马麦随后又在库利科沃战役(The Battle of Kulikovo)中被莫斯科大公德米特里-顿斯科伊击败。脱脱迷失因此吞并了青帐汗国,从此钦察汗国虽然内部依然有大量独立势力,但表面上再次统一。统一后的钦察汗国趁着德米特里在击败马麦后无余力再战的机会,在结连了苏兹达尔公国和诺夫哥罗德公国后,脱脱迷失于1382年举兵围攻莫斯科。数日猛攻而不克。苏兹达尔公国和诺夫哥罗德公国因为畏忌莫斯科公国甚于钦察汗国,不顾自己同为罗斯人,实行叛卖活动,他们劝说莫斯科投降,承诺投降后可保全城市和居民性命。莫斯科守将相信了他们,开城投降。脱脱迷失夺取莫斯科后食言,屠城数日,莫斯科全城居民24000人悉数被杀,城市被完全焚毁。德米特里闻知老巢被捣毁,不得不再次向脱脱迷失称臣纳贡。钦察汗国初步恢复昔日盛况。

      恢复了钦察汗国的脱脱迷失觉得自己羽翼丰满,于是开始继续钦察-伊尔争夺战。此时伊尔汗国已经解体,脱脱迷失极想将高加索夺到手中,于是率军南下,攻打后伊尔汗国时期的伊朗各小王朝,成功夺取大不里士,掳掠包括数万名亚美尼亚人在内的大批人口回钦察汗国为奴。而与此同时他的恩主帖木儿正准备吞并伊朗。伊朗地区的诸侯以打倒脱脱迷失为要求来迎接帖木儿,使得两者正式翻脸。脱脱迷失先下手为强,攻击乃至偷袭暗算他的恩主帖木儿,企图攻占他在阿塞拜疆希尔凡(Shirvan)的领地。结果失败,引致帖木儿报复,大举进攻脱脱迷失,并立帖木尔灭里的儿子帖木儿-忽格鲁特(Temur Qutlugh)为金帐汗,以白帐汗国曼吉特部首领也迪古(Edigu,1352年-1419年)为宫廷侍卫长辅佐,成立傀儡军反攻。1392年,帖木儿在伏尔加河中游昆都尔察河谷(Battle of the Kondurcha River)以优势兵力大败脱脱迷失;1395年,帖木儿再次讨伐脱脱迷失,在捷列克河古战场以收买内奸的方法大破钦察军,脱脱迷失损失惨重,被迫西奔,投奔立陶宛大公维陶塔斯去了。乘胜追击的帖木儿大掠里海沿岸各钦察都市,破坏金帐汗国首都萨莱后方撤走。钦察汗国经此打击后一蹶不振。逐渐走向全面解体。1399 年,在维陶塔斯支持下,脱脱迷失反攻钦察汗国,但帖木儿-忽格鲁特和也迪古率先出击,在伏尔斯卡拉河战役(Battle of the Vorskla River)中以轻骑兵的灵活性击破大车战术,再次打败脱脱迷失。但脱脱迷失成功逃走了。帖木儿-忽格鲁特在这次战役中被脱脱迷失的儿子杀死。于是钦察汗国新一代权臣也迪古先后立帖木尔灭里的儿子沙迪别汗和不剌汗为傀儡,并最终于1405-1406年左右在西伯利亚的秋明一带杀死了脱脱迷失。从此钦察汗国仅剩虚名,并逐步走向最终的解体。脱脱迷失是最后一个在钦察汗国铸造的金币上使用蒙古文的钦察汗。

      摩麦:马麦(Mamai)钦察汗国权臣政治的代表人物之一,克里米亚汗国的开创者。此人本是出身于青帐汗国的一位万户,相传他是前辈权臣那海的孙子。他是别儿迪别的女婿,因此在别儿迪别时期,他权势大增,出任大法官、总司令等各种要职。其主要地盘在现在的乌克兰与克里米亚。金帐汗国由于别儿迪别兄弟互杀的丑行导致解体后,他凭借他在当地的实力为基础,掌握了青帐汗国的实权,权势最大时凭一己喜好即可任意废立青帐汗国的可汗。统治青帐汗国19年期间,废立或参与废立可汗达16位,堪称钦察汗国最著名的权臣。俄罗斯人也因此在历史上称他为马麦汗。马麦执政时接管了昔日钦察汗国和热那亚建立的商贸关系,通过和克里米亚半岛的卡法市的热那亚殖民者结盟来加强自身权力。但是如日中天的他却遭到崛起的莫斯科公国的挑战,莫斯科公国在大公德米特里的领导下,先后在1378年沃扎河战役(Battle of the Vozha River)和1380年他在顿河畔库里科沃原野战役中都击败了马麦。实力大损的马麦遭到德米特里和白帐汗脱脱迷失的夹击,最终不敌被击败。1382年脱脱迷失攻下喀山,马麦战败逃亡卡法,因其丧失利用价值,结果他被其原来的盟友,背信弃义的热那亚殖民者 杀死。马麦之死标志着钦察汗国再次统一。但是他的残部依然活动,在钦察汗国全面解体后,他的残余部下建立了克里米亚汗国(Crimean Khanate)。

      通宝推:环宇7504,
    • 家园 杰拉伊鲁朝

      杰拉伊鲁朝: 应该叫做札剌亦儿朝(Jalairid Sultanate)。后伊尔汗国诸王朝之一。札剌亦儿这个词来自于札剌亦儿部(Jalayir,古典翻译叫哈喇卒),这个部落是蒙古帝国的著名部落。成吉思汗的“四骏”,蒙古帝国首任太师木华黎就出自这个部落。该部落随着成吉思汗东征西讨,在所有蒙古帝国和源自于蒙古帝国的国家中都建立起极为强大的影响力。

      蒙古帝国西征后建立伊尔汗国,将游牧部落的政治特点引入伊朗。使得部落成分成为伊朗政治的新的不确定因素。因此伊朗政坛上出现不少以部落为基础的豪门。在最后一个有点能力的伊尔汗不赛因死掉后,伊尔汗国陷入了著名的大小哈散之争,伊尔汗在内乱中成为傀儡,最终引发汗国崩溃。在伊尔汗国崩溃后,原有的豪门纷纷自立,其中实力最强的就是以巴格达为首府的札剌亦儿朝。札剌亦儿朝和其他伊尔汗国分离出来的王朝一样,有着严重的游牧政治的痼疾。又参与到伊朗地区诸王公的混战,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帖木儿西征时给了札剌亦儿朝致命一击,使得札剌亦儿朝衰落下去。同时崛起的黑羊王朝借机参与到札剌亦儿朝的内部事务中,导致最后札剌亦儿朝被黑羊王朝吞灭。享国80余年(但实控仅两代君主,约有50余年)。

      剧本四:出现在西域的狼

      伍外司:穆仪兹丁-兀洼思(Shaikh Uvais, 1356~74),父为著名的大哈散(Hasan Buzurg, ?~1356),母为的勒沙可敦(Delsad Katun)。大哈散是伊尔汗国末代首要权臣,出身于札剌亦儿部。因获得不赛因的赏识,出任罗姆总督(原罗姆算端国被合赞汗灭掉后,设罗姆总督一职,统管伊尔汗国在小亚细亚的地盘)。他以罗姆地区起家。不赛因死后,因其在位时期实行了很多不受大贵族欢迎的政策,故他死后汗国内部权臣拥立非不赛因家的人做伊尔汗,结果引发内乱,大哈散借助内乱崛起,后和出身于伊尔汗国最强的权臣家族出班家族的小哈散(Hasan Kucek)争斗。争斗结果是大哈散以巴格达为首府建立了自己的札剌亦儿朝。兀洼思早年颇有能力,继任札剌亦儿王时,不到19岁。两年后,起兵伐阿塞拜疆的钦察人获胜,占据了大不里士。后又打败穆扎法尔朝,重夺阿塞拜疆。使得札剌亦儿朝版图从高加索山,向南延伸到波斯湾。接下来兀洼思一直和穆扎法尔朝进行争斗,支持穆扎法尔朝的内乱,但最终因黑羊王朝的崛起,还是和穆扎法尔朝取得和解。接下来兀洼思和黑羊王朝和其他阿塞拜疆地区的地方领主争斗,虽能多次获得胜利,但是因其内部叛乱频仍,使其地盘扩展十分有限,不能完成重建伊尔汗国的使命。兀洼思在领地中致力于复兴当时因战乱频仍而导致极为凋敝的商业,但是因为他无力重建伊尔汗国,使他的努力没有什么成果。他资助文学创作,留下一部《谢赫兀洼思史》(Tarikh-i Shaikh Uvais),这部历史史学价值有限,但作为一手材料,依然是后伊尔汗国到帖木儿帝国时期非常重要的历史研究材料。对研究这段时期的伊朗历史有着重要的的作用。兀洼思于1374年病逝。在其死后札剌亦儿朝领土日削,不复以往声威。

      呼撤赢一世:这里指吉亚苏丁-侯赛因(Shaikh Hussain Jalayir),他本是兀洼思的次子,其兄名哈散。兀洼思死后,哈散不受其下属欢迎。结果即位后没多久就被下属的异密们乱刀斩死。造反的异密们拥立侯赛因。因其得位不正,导致接下来札剌亦儿朝饱受内外敌人困扰。老对手黑羊王朝和穆扎法尔朝不断进攻札剌亦儿朝,侯赛因虽能击退他们,但是却也无力进取。而利用兄长之死夺位的事实又给了其他兄弟以机会。兀洼思的其他几个儿子纷纷四处交游各路军阀,阴谋造反。使得侯赛因也不得不培养自己势力与之对抗。不同的几个势力集团之间的对抗导致札剌亦儿朝因不断的内讧而逐渐衰弱。最后侯赛因因被其主要党徒,孙丹尼牙异密奥高背叛,陷入众叛亲离的情况。侯赛因的弟弟艾哈迈德纠集自己的党徒,攻入大不里士,废黜侯赛因而自立为王。随后艾哈迈德下令弑兄,公开自立。这个恶劣先例导致札剌亦儿朝随后就陷入全面崩溃。逐渐成为黑羊王朝的傀儡。

      吾拜得:尼扎姆丁-欧贝德-扎康尼(Nezam od-Din Ubeydollah Zkni)。14世纪伊朗文豪。他是在伊朗文学“四柱”的最后一位名家哈菲兹之前,最有名的伊朗文学家。其人精善讽刺,作品诙谐幽默。伊朗文学在后伊尔汗国时期的诸王乱战中仍能保持不衰,他居功甚伟。

      1300年生于加兹温(Qazvin),后在设拉子(Shiraz)求学。游学后回加兹温,任该城的法官,后又兼职当青年贵族的讲师。因目睹当时贵族圈子中种种醉生梦死、不思进取、闭目塞听而徒知奢华之状,深感不满。故作诗集《贵人之操守》(Akhlaq al-Ashraf)予以批判。该诗集共7章,以短诗和赋为主要内容。每章皆以一种美德为题目,分为上下两部,上部称之为“远古过时之观点“,下部称之为”当代流行之观点“。以上下部之对比,极其辛辣的讽刺了当时的贵族的各种庸俗堕落之状(比如在“勇敢篇”上部说古代以博击老虎为勇,下部就说现在以殴打无辜为勇)。该诗集用词简练,行文平易,多以口语化词汇,其选题现实且深刻,集中世伊朗讽刺文学之大成。因此脍炙人口,深受当时因贵族间相互争斗导致被祸兵灾的伊朗普通人的欢迎。随后他又作《欢喜论》(Risala-i-Dilqusha),形象的描绘了当时加兹温贵族的无知和愚蠢,从而声名鹊起,奠定了他在伊朗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但此人却有着文人必有的不食人间烟火的毛病。因为花钱不加节制,导致他经常经济拮据。为此他最终不得不先投奔伊萨克沙(Shah Abu Ishaq),后投奔兀洼思来谋碗饭吃。史载他在投奔某位君主时(可能是兀洼思,也可能是伊萨克沙),因其响亮的名声,故这位君主要求他展现其才华。扎康尼先献上他的修辞学论文,结果被掷还,称之为废物。于是扎康尼再谱一篇赞辞,结果再被掷还,称之为矫饰。于是乎扎康尼说:“若如此,我当以厚颜以事君上,敢请君上以我为幕客、私人,日日奉之”。于是这位君主就答应了他。接下来扎康尼穷尽其才华,大写各种狂悖文字吹捧其主君,并日日为主君大讲各种淫秽笑谈。其遣词之低俗,造句之肉麻,文风之糟烂,主题之下作,极人间阿谀奉承之能事。这些如潮谀辞使他成为最佳的宫廷诗人,生活得以保障。但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了他的历史地位,使他的光芒最终被哈菲兹盖过。扎康尼一生精于讽刺诗,还写过一部寓言笑话集《猫和鼠》(Masnavi Mush-O-Gorbe),他的作品被数个国家翻译,至今依然传扬。

      通宝推:夏至欧锦,环宇7504,
    • 家园 斯坎德培(上)

      苦战多日,献上隐藏的天骄名将斯坎德培的故事(话说下一个我真不能这么写了,太费劲了,阿尔巴尼亚就这么一个英雄所以我才费劲写的。以后不能了)

      蘇康翟貝革 (1403~1468):这位就是阿尔巴尼亚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英雄斯坎德培(Skanderbeg),阿尔巴尼亚卡斯特里奥蒂王朝的建立者。

      全名乔治-卡斯特里奥蒂-斯坎德培(George Kastrioti Skanderbeg),1405年(生年有争议,这里采用穆赞卡家族编年史Breve memoria de li discendenti de nostra casa Musachi的说法)生于克鲁雅(Kruj),其父名叫葛荣(Gjon Kastrioti),是阿尔巴尼亚地区的一个小领主。阿尔巴尼亚地区长期以来诸侯林立,但起先以意大利的强国为宗主。后来又因为塞尔维亚帝国崛起,因此臣服于塞尔维亚帝国和其后继的几个公国。但是其宗主泽塔大公国(Principality of Zeta)在萨沃拉会战(Battle of Savra)中败给了奥斯曼帝国,结果阿尔巴尼亚地区被迫奉奥斯曼帝国为宗主,接受奥斯曼帝国的统治。而奥斯曼帝国以武立国,崇信暴虐,以残民以逞为能事,对于管治下的巴尔干各国横加诛求,需索无度。比如在1422年塞罗妮卡围攻战中,奥斯曼军为了方便进军,强夺葛荣的城堡和土地,大掠军需,只给了葛荣一小片地方容身。日后更是要阿尔巴尼亚各领主注册土地,有意强夺。葛荣本来是想当个威尼斯共和国和奥斯曼帝国之间的墙头草过日子,结果奥斯曼帝国残暴不仁,导致他不顾其子斯坎德培尚在奥斯曼军中,毅然和阿尔巴尼亚其他领主联手,于1432年进行大暴动反抗奥斯曼帝国。虽然暴动最终失败,但是可以看出奥斯曼帝国的暴政让阿尔巴尼亚人从上到下皆有不满,否则奥斯曼军也不会苦战四年才将暴动压下去,这为日后斯坎德培在阿尔巴尼亚领导起义反抗奥斯曼帝国埋下了伏笔。

      1423年,根据和奥斯曼帝国的宗主协议,葛荣将乔治作为质子,交给了奥斯曼帝国,于是乔治动身去奥斯曼帝国首都爱迪尔内,在算端穆拉特二世的麾下做了一名侍从。约好只做3年质子。到了奥斯曼的乔治加入了算端亲兵队,在爱迪尔内的俄得论学院(Enderun)受全套的军事训练。训练后的乔治武艺高强,作战勇敢。随后虽然时间到了,但是奥斯曼帝国拒绝放人。乔治并未抱怨,而是随着穆拉特二世一起出征各地,先后和欧洲军队和小亚细亚的卡拉曼王国军交手,颇有功劳。因为乔治作战勇猛,武功高强,又精于用兵,无论是单以骑兵还是步骑混合作战都很擅长。因此虽为外族人,却颇受奥斯曼帝国军人的欣赏。称呼其为阿纳夫特鲁伊斯坎德培(Arnavutlu skender Bey),简称为斯坎德培。其中“斯坎德”是亚历山大的中亚-波斯语叫法(俄语里异化为伊斯坎德尔)。又名贝伊,巴依(胖胖的巴依老爷),是领主、老爷的意思。阿纳夫特鲁是奥斯曼帝国对阿尔巴尼亚的称呼,因此这个名字意思就是“阿尔巴尼亚来的亚历山大领主”。穆拉特二世也对其多有宠信,连年拔搉。1440年将其封为狄波拉的桑贾(Sanjak of Debar,桑贾是奥斯曼帝国的高级职务,所在封地的军政民政都可以管)。然而斯坎德培身负国仇家恨(其父在阿尔巴尼亚大暴动失败后病死,死后土地被没收),并不真正忠于奥斯曼帝国,而是努力寻找机会独立,打回阿尔巴尼亚。而这个机会很快就来了。

      1443年,一代名将匈雅提统军开始进行“匈雅提的长征”,匈牙利军猛攻奥斯曼帝国,夺取克鲁舍瓦茨,随后向尼斯前进。穆拉特二世连忙组织人马对抗匈雅提。斯坎德培觉得这是天赐良机,于是率自己本部300名骑兵不告而别,反攻自己的老家克鲁雅。抵达克鲁雅的斯坎德培假造了一封穆拉特二世的信,信中称穆拉特二世把土地还给了他家。克鲁雅的奥斯曼守军信以为真,放其进城,于是斯坎德培轻取克鲁雅。随后斯坎德培宣布脱离绿教,竖起自己的军旗,宣誓重建独立的阿尔巴尼亚。1444年3月2日,斯坎德培在莱什组织了莱什同盟(League of Lezh),并被同盟选为总指挥官。斯坎德培的独立和随后的莱什同盟的成立,是阿尔巴尼亚历史上的大事。它宣告了着一个统一的阿尔巴尼亚成功获得独立。因此现代阿尔巴尼亚以他当年的军旗图案为国旗。闻知斯坎德培起义的消息,穆拉特二世大怒,决心举兵铲除这个二五仔。穆拉特二世的决定拉开了漫长的奥斯曼- 阿尔巴尼亚战争的序幕,这场战争将在接下来的20年里让奥斯曼帝国麻烦不断。

      接下来斯坎德培率领莱什同盟军开始和奥斯曼军作战,无论从国力上还是兵力上,阿尔巴尼亚都不可能跟如日中天的奥斯曼帝国相比,所以斯坎德培一点都不打算跟奥斯曼军硬拼,斯坎德培利用阿尔巴尼亚全境皆山地的特点,经常组织自己的部队深入山区,以游击战术攻击奥斯曼军。作为奥斯曼军的前指挥官,斯坎德培深知奥斯曼帝国四面树敌,战线过长,不可能为了来阿尔巴尼亚来消灭他的游击队而大量动员部队,而如果奥斯曼军不能以大量部队来攻打,就很难消灭他的游击队,结果事实果然如此。同时他也能屈能伸。虽然自己率领的核心部队一直在和奥斯曼军战斗,但是他不强求其他莱什同盟的阿尔巴尼亚诸侯也像他一样坚定。他加强自己老家克鲁雅城堡,使其极为坚固而不能被轻易攻破,随后他不停袭扰奥斯曼军的补给线。在奥斯曼军虚弱的时候,就集中兵力反扑。斯坎德培以这种战术,多次击退奥斯曼帝国军。首先于1444年夏,趁着瓦尔纳十字军准备南进,奥斯曼帝国无法派出大军的机会,在托维奥尔平原迎击来犯的奥斯曼军(Battle of Torvioll)。斯坎德培在这次战斗中以示弱以诱使敌人阵型混乱,然后出动伏兵的方法大破倍于己军的奥斯曼军。取得歼敌8000余人的辉煌胜利。斯坎德培的胜利大大鼓舞了欧洲各国援助东欧抗击奥斯曼帝国的意志。穆拉特二世闻讯大惊。于是开始有了新盘算。

      1445年年初,因为成功击破了瓦尔纳十字军,穆拉特二世重振雄风,于是派使节致信斯坎德培,信中回忆了当年的美好时光,谴责斯坎德培的二五仔行径的同时,表示愿意和斯坎德培讲和。斯坎德培复以战书作答。于是穆拉特二世再次调集人马进攻,以防止斯坎德培夺取黑山(斯坎德培独立时自称自己是黑山的继承者)。奥斯曼军两倍于莱什同盟军,但是斯坎德培巧妙的将其诱入莫卡拉山谷(Mokra),并事先在山谷中布设大量拒马和路障,然后莱什同盟军借助熟悉地形的便利,以山谷森林为掩护,对奥斯曼军实行分割击破。结果奥斯曼军遭到惨败,指挥官菲鲁兹-帕夏当场战死。斯坎德培因此胜利,使得全欧洲因瓦尔纳十字军失败而遭打击的士气大为恢复,教皇尤金四世也因此授予斯坎德培“酥哥的圣斗士”(Athleta Christi)称号。斯坎德培也因此从欧洲各国,特别是意大利各邦(如威尼斯和那不勒斯,之后匈牙利、阿拉贡、波兰等国也给了钱)获取援助,这使得他虽然以贫瘠的阿尔巴尼亚对抗庞大的奥斯曼帝国,却也可以进行长期的战争。穆拉特二世闻知败报后如坐针毡,因为他正策划进军匈牙利对付匈雅提。因此他绝不能留着斯坎德培威胁自己的侧翼,于是乎穆拉特二世一咬牙,再出动部队进攻阿尔巴尼亚。1446年9月,奥斯曼军以三倍于莱什同盟军的兵力冲入阿尔巴尼亚,沿途烧杀抢掠,打算以三光政策来消灭斯坎德培。奥斯曼军分为两路前进,彼此间靠的很近,目的是在荼毒百姓的同时,一发现斯坎德培的部队,就可以以两头蛇战术消灭之。但是斯坎德培抓住了两路奥斯曼军前进时存在时间差的战机,率领骑兵以高速突击的战术突袭其中一路奥斯曼军,结果在奥东内特地区(battle of Otonet)大败正在宿营的奥斯曼军。杀的奥斯曼军血流成河。连吃败仗的穆拉特二世没了主意,一时不敢再用武力。于是穆拉特开始琢磨别的对付斯坎德培的办法。而这时威尼斯人送上了机会。1447年年末,威尼斯共和国和杜戈基尼家(Dukagjini family)为了阿尔巴尼亚沿岸地区的但格努市(Dagnum)起了冲突。杜戈基尼家是莱什同盟的重要参与者,所以斯坎德培有义务参加这次冲突。畏忌斯坎德培威名的威尼斯共和国一如既往的开始了叛卖活动,于是威尼斯共和国派出使者勾结奥斯曼帝国,希望和奥斯曼帝国一起夹攻莱什同盟。穆拉特二世欣然接受,组织部队进攻阿尔巴尼亚,包围了谢伟蒂格勒(Siege of Svetigrad)。陷入两面作战的斯坎德培决定先攻威尼斯,1448年7月23日,斯坎德培率领莱什同盟军在德林河会战(Battle of the River Drin)中成功击败威尼斯。随后斯坎德培率军回转去对付穆拉特二世,但是在他回来之前穆拉特二世已经攻下了谢伟蒂格勒,成功取得对阿尔巴尼亚内部地区发动持续侵攻的据点。斯坎德培收拾败兵,设下反伏击圈,于8月14日在第一次沃拉尼克会战(First Battle of Oranik)中击败从谢伟蒂格勒出发侵攻阿尔巴尼亚的奥斯曼军,生擒指挥官穆斯塔法-帕夏。吃了败仗的奥斯曼军为了迎击匈雅提,只好停止进一步进攻。斯坎德培本打算配合匈雅提,但因为匈雅提在第二次科索沃会战中战败,只好作罢。同时在斯坎德培的协助下,威尼斯和阿尔巴尼亚宣布讲和,两国以德林河为界,但格努市依然归威尼斯共和国,但是威尼斯共和国放弃全部德林河阿尔巴尼亚一侧的土地给阿尔巴尼亚。同时威尼斯恢复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两线作战的危险被解除。

      1450年年初,奥斯曼军以夜袭战术,轻取阿尔巴尼亚边境上另一重要据点培拉特(Berat)丧失了培拉特和谢伟蒂格勒的阿尔巴尼亚门户洞开。穆拉特二世吸收了以前战败的教训后,认为必须以大量兵力才能“治愈”斯坎德培这个奥斯曼帝国身上的“阿尔巴尼亚溃疡”。于是穆拉特二世动员起十余万奥斯曼帝国军,携带重炮10门,开始围攻斯坎德培的老家克鲁雅。自知兵力不敌的斯坎德培在疏散了百姓后,仅留下4000左右的守军和充足的补给品,借助克鲁雅优越的防御地形(克鲁雅城堡很大一部分防御设施就在山体中,几乎和山连成一体)拖住奥斯曼军,而自己率领剩下的部队遁入阿尔巴尼亚的群山中,不停袭扰奥斯曼军的补给部队。奥斯曼军抵达克鲁雅后,发现除了带来的重炮外,剩下的远射兵器很难对克鲁雅造成威胁。只能蚁附肉搏的方法来攻击克鲁雅。同时斯坎德培的游击战术导致奥斯曼军不断遭受人员和补给品的损失,斯坎德培甚至还组织过对奥斯曼军营地的夜袭。夜袭导致穆拉特二世大量派出侦察骑兵,削弱了攻城的力量,这使得克鲁雅更难被攻克。然后斯坎德培开始利用威尼斯共和国,在穆拉特的使者面前声称要将克鲁雅献给威尼斯。穆拉特信以为真,踌躇不前。而斯坎德培的游击战使得奥斯曼军闹起了粮荒,疫病流行。最后随着冬天的来临,穆拉特不得不解除包围,率军回国。斯坎德培取得了第一次克鲁雅保卫战的胜利。第一次克鲁雅保卫战之后的阿尔巴尼亚已经是民穷财尽,斯坎德培不得不出发去西欧,希望可以取得更多的援助。在拉古萨他获得了教皇的资助。并在1451年的《加埃塔条约》中,获得了阿拉贡国王阿方索5世的承诺,能够获得更多的支援。使得斯坎德培能够继续打下去。

      1452年,斯坎德培的老对手穆拉特二世在爱迪尔内一命呜呼,其子买买提二世继位。在后世被称为“嗜血者”“征服者”的买买提二世,其凶狠暴戾更甚于其父。甫一上任就以“治愈阿尔巴尼亚溃疡”为己任。7月,买买提二世派出大将两员,率近两万五千人马进攻阿尔巴尼亚。奥斯曼军不吸取战败教训,仍然是兵分两路,再次给了斯坎德培以施展高速突袭战术的机会。于是斯坎德培先率军于7月21日在莫德里克平原上(Modri)奇袭了奥斯曼军,大破之。随后斯坎德培以缴获的衣甲伪装了一批士兵,使其进入另一路奥斯曼军在梅卡德(Mead)的军营后,再次发动突袭。里应外合之下,奥斯曼军大败。死伤7000余人,狼狈逃出阿尔巴尼亚。吃了如此败仗的买买提二世自然不甘,于是马上开始组织下一轮对阿尔巴尼亚的侵攻。易卜拉欣-帕夏奉其命令去组织败兵以反攻。而斯坎德培在接收到了阿方索五世的援助后,在1453年年初出兵,准备夺回谢伟蒂格勒这个奥斯曼军的前进基地。在吸收了过去的教训后,斯坎德培决定采用锁城术,以大掠谢伟蒂格勒周边地区,迫使其断粮的方法来攻下这座要塞。在出兵大掠的时候斯坎德培碰上了易卜拉欣正在整备中的奥斯曼军,两军对阵于波隆格谷地。4月22日,波隆格战役开始(Battle of Pollog),当天天气十分恶劣,而莱什同盟军借助恶劣天气的掩护,快速运动到奥斯曼军的营地前发动攻击,奥斯曼军措手不及,当时就被击溃。斯坎德培亲自单挑易卜拉欣-帕夏,将其首级砍下。奥斯曼军大败,导致马其顿地区被斯坎德培掠夺完毕,但因听到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军攻克的噩耗,使斯坎德培未完成夺回谢伟蒂格勒的目标。

      战争进行到了1455年,斯坎德培决定再次尝试摧毁奥斯曼军的前进阵地,这一次他选择的是培拉特。为了加强莱什同盟军的攻坚能力,斯坎德培再次向西欧求助,阿拉贡派来了炮兵来协助斯坎德培。因此莱什同盟军现在有能力攻击坚城。故斯坎德培把注意力放在其他路线可能攻来的奥斯曼军上,而让其他阿尔巴尼亚将军,如格结集-阿兰蒂(Gjergj Arianiti)穆扎卡-图皮亚(Muzaka Thopia)等人负责围攻。在阿拉贡炮兵的猛烈轰击下,培拉特城防摇摇欲坠。但该城守将精于计谋,巧施缓兵之计。一面宣传说城市要不行,买买提二世不会来救援。承诺再顶一小段时间就投降。另一面加紧派人去求取援军。结果莱什同盟军中计,以为培拉特已是口中食,攻势大为减缓。买买提二世闻报立即派出伊萨克-贝伊(Issa beg Evrenoz)率领两万兵马来援。1455年7月,隐匿行军成功的奥斯曼军向包围培拉特城的莱什同盟军发起突袭,大出意外的莱什同盟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遭到惨败。攻城总指挥图皮亚以下5000余人战死。惨败导致莱什同盟的分裂,以穆瓦希(Moisi Arianit Golemi)为首的阿尔巴尼亚诸侯叛离同盟,投奔奥斯曼帝国。同时培拉特也被奥斯曼军牢牢地掌握在手里。这使得斯坎德培的处境更加困难。买买提二世闻讯大喜,当即命令穆瓦希率军攻打斯坎德培。斯坎德培集中本部力量,于1456年5月18日在沃拉尼克战场迎击穆瓦希的叛军。战斗首先以单挑开始,结果斯坎德培连胜两场,重挫敌军的士气,随后斯坎德培以骑兵突击撕开叛军的两翼,直取其中军,穆瓦希大败逃走。莱什同盟军顺利取得第二次沃拉尼克战役的胜利。穆瓦希逃回后深感斯坎德培之强悍,于是和斯坎德培和解,再次叛离奥斯曼帝国,使得莱什同盟得以稳固。

      闻知败报的买买提二世气的发疯,广大的奥斯曼帝国,却被阿尔巴尼亚这个鼻屎大的国家当战绩来刷。这个久治不愈的“阿尔巴尼亚溃疡”无论从军事上还是政治上已经成了奥斯曼帝国欧洲战线上最大的一个负担。特别是在1456年买买提二世在贝尔格莱德被匈雅提击败后,奥斯曼帝国的军事威力对于其附庸国已经是大打问号。这对于武功立国的奥斯曼帝国来说是绝对不能接受的,所以如果再搞不好,买买提二世自己都有下课的危险。而在奥斯曼帝国的语境里一位算端的“下课”往往和脑袋搬家有着密切联系。因此暴戾的买买提二世丧失了平常心。决心要来个一劳永逸。于是再次大量动员奥斯曼军。1457年5月,伊萨克-贝伊率领8万大军入侵阿尔巴尼亚。面对老对手的再次入侵,特别是因为长年入侵阿尔巴尼亚,奥斯曼军已经不再是对地形两眼一抹黑了。而对于他的作战风格也已经有了很深的理解。因此斯坎德培决定改变战术,在布置好克鲁雅的防务后,斯坎德培率领主力部队再次遁入深山。这一次斯坎德培采用非常危险的分散和隐匿战术,主动将其主力部队彻底分割为几个分散的集群,以游击战术袭扰奥斯曼军,但彼此之间仅保持最低程度的联络,使奥斯曼军无法摸清实际情况。奥斯曼军在包围克鲁雅之后,因为畏惧斯坎德培可能的突袭,迟迟不敢进攻,而是保留大量机动兵力,全力捕捉斯坎德培的踪迹以予以包围。但是斯坎德培仅仅以游击战术袭击奥斯曼军,而且特别强调各集群之间的独立性。同时斯坎德培大造谣言,说他的部下已经叛逃,他本人已经被杀,阿尔巴尼亚已经被征服。为此甚至派遣大使去向教皇报告假消息。导致奥斯曼军中计,以为取得的几次反游击战的胜利已经消灭了斯坎德培,于是奥斯曼军开始围攻克鲁雅。9月2日,在进行了两个月的漂亮潜伏后,斯坎德培集结各个集群,统一部队后率军趁夜奇袭位于阿布勒那(Albulena)的奥斯曼军本营。莱什同盟军的特种兵成功拔掉放哨的奥斯曼士兵后,大开营门,随后斯坎德培率军猛攻,同时命令事先布置的疑兵大声鼓噪。被奇袭的奥斯曼军以为被莱什同盟军包围,阵脚大乱。莱什同盟军放手大杀,阵斩奥斯曼军近三万余人,夺得军旗24面,取得阿布勒那战役的空前胜利。残余的奥斯曼军仓皇逃往马其顿和黑山,一路上连武器都丢光了。这场战役是斯坎德培军事生涯的最高杰作。其以高超的组织力和执行力而进行的隐匿潜伏被载入史册,至今仍被引以为军事史上的范例。闻知败报的买买提二世吓得心胆俱裂。特别是惨重的损失,使得他实在是不敢赌上自己的脑袋再组织人马和斯坎德培决胜负了。于是乎买买提二世决定和斯坎德培讲和,先组织手头能用的人马到别的地方去刷刷战绩,恢复奥斯曼帝国的军事威信后再来解决“阿尔巴尼亚溃疡”。于是买买提二世和斯坎德培签署了为期三年的停战和议。阿尔巴尼亚赢得了短暂的和平。而斯坎德培却没时间享受这一和平。在签署了和议之后,他坐船去了意大利,参与那不勒斯王国的内部争夺战。

      1458年,阿拉贡的阿方索五世逝世,斯坎德培闻知大为紧张。因为斯坎德培能凭借阿尔巴尼亚这个地小人贫的地方坚持抗击奥斯曼帝国,阿方索五世出力很多,所以斯坎德培不能放弃那不勒斯的支持。于是斯坎德培决定顶他的老友的儿子,斐迪南一世(Ferdinand I,Don Ferrante)继位那不勒斯。但是斐迪南一世因为是私生子,出身不好,所以不能镇服国内,导致曾任那不勒斯王国国王的安茹家蠢蠢欲动。安茹公爵勒内(René of Anjou)在结连了南意大利的一批领主后造反夺权。那不勒斯王国内战再开。斐迪南在勒内的进攻下节节败退。于是1461年9月,斯坎德培率领莱什同盟军登陆意大利,和阿拉贡军合流,正式加入战局。连吃败仗的斐迪南闻知名将到来,立即任命其为行军大总管,统领全军。斯坎德培上任后,决定利用阿尔巴尼亚轻骑兵相对于对手的骑士装备轻便,速度较快的特点。派出部队大掠敌对诸侯的领地,迫使造反的领主们不能忍受损失而屈服。勒内等人无法捕捉到斯坎德培的部队,于是佯作讲和,暗地里组织部队北上。斯坎德培识破勒内的诡计,率军南下决战。10月,斯坎德培与勒内的部队在意大利特罗亚市(Troia)附近交锋。由于斯坎德培部队抢先夺取了制高点,成功获得战斗的优势,最终取得了特罗亚战役的胜利。随后斯坎德培开始围攻特拉尼城堡,在围攻一个多月后将其拿下。斐迪南一世至此夺回绝大多数那不勒斯王国,稳住了自己的王冠。为了酬谢斯坎德培的功劳,斐迪南一世赠与了斯坎德培封地。在斯坎德培死后,阿尔巴尼亚沦陷,但斯坎德培的家人和很多阿尔巴尼亚人都逃到这块封地,因此得以保全(此地至今依然存在,现名蒙特-圣-安杰洛Monte Sant'Angelo)。在保全了自己的盟友之后,斯坎德培立即动身返回阿尔巴尼亚,因为他的“老友”买买提二世又来了。

      1461年8月,买买提二世彻底铲除了伯罗奔尼撒的叛乱和特拉布宗帝国。再次证明奥斯曼帝国的军事威力。收服了人心后的买买提二世开始继续对付阿尔巴尼亚。在收到斯坎德培在意大利打仗的消息后,买买提二世觉得这是天赐良机,赶紧组织人马去进攻阿尔巴尼亚。闻知情况的斯坎德培把安茹家留给斐迪南,撇下自己的部队,单人匹马坐船迅速返回。迅速集结起本土留守部队来迎击奥斯曼军。在分析了奥斯曼军的进军路线后,斯坎德培再次采取引诱战法,将奥斯曼军诱入莫卡拉山谷,随后在各个山头上布置好疑兵,待奥斯曼军进入山谷后突然竖起他的军旗,同时让疑兵大声鼓噪。闻知斯坎德培已经返回的消息后的奥斯曼军吓得丧魂落魄,不敢应战而夺路逃窜,于是莱什同盟军大举攻击,取得第二次莫卡拉战役的胜利。

      通宝推:红军迷,泉源,环宇7504,cxwangy,mezhan,
      • 家园 斯坎德培(下)

        买买提二世闻知败报后暴跳如雷,此时他得知威尼斯共和国因为斯坎德培支持那不勒斯王国,而跟斯坎德培翻脸。于是他觉得机会又来了,便下令集结大军,准备兵分三路入侵阿尔巴尼亚。斯坎德培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决定以劣势的莱什同盟军主动攻击马其顿,趁着三路大军没能齐头并进的时候予以各个击破。于是斯坎德培先装出要进军马其顿的样子,诱使一路奥斯曼军先行动。这一路奥斯曼军的指挥哈散帕夏中计,看见斯坎德培来便举兵追击,斯坎德培且战且退,再次将奥斯曼军诱入莫卡拉山谷,然后以伏兵突袭中军,轻松取得第三次莫卡拉战役的胜利。第二路奥斯曼军闻知败报迅速赶来收集败兵,结果在波隆格被斯坎德培以相同战术击败。两路败绩传回后,第三路奥斯曼军总帅哈姆扎-巴伊马上统帅主力军出动,进攻斯坎德培。为了能捕捉到快速移动的斯坎德培的部队,哈姆扎大量派出侦查骑兵,但是斯坎德培认识到这一点,不停运动部队,并且专门攻击奥斯曼军的侦察部队而不碰主力部队,使得奥斯曼军侦察兵损失惨重。哈姆扎闻之大怒,于是下了一封战书给斯坎德培,在战书中嘲弄斯坎德培是“躲在林木间的懦夫”,要求“在平原上堂堂正正的来一仗”。斯坎德培不置可否,将使者遣回。却派出部队秘密跟随使者。当哈姆扎收到斯坎德培的回信,下令四处传阅以供提升胆气的时候,斯坎德培率领骑兵猛烈突袭位于立瓦德(Livad)的奥斯曼军主营。奥斯曼军猝不及防,大败。就这样斯坎德培在一个月时间内,三战三胜,歼灭奥斯曼军近5万余人,取得马其顿战役的空前胜利,其军事生涯又一次达到高峰。战败的买买提二世为了不能压服阿尔巴尼亚而坐困愁城,而莱什同盟,因为年年都要和奥斯曼帝国开战,打到现在也已经是无力再战了。于是两家开始谈判和议,1463年4月27日,乌斯库布和议(The Peace of Uskub)达成。阿尔巴尼亚-奥斯曼战争暂停。威尼斯被斯坎德培的赫赫战绩震惊,原来威尼斯本想在奥斯曼帝国和阿尔巴尼亚之间取摇摆态度,但是斯坎德培屡战屡胜的成绩让威尼斯决心将赌注压在阿尔巴尼亚身上,于是威尼斯宣布和阿尔巴尼亚和解。两家订立联合关系,威尼斯授予斯坎德培家威尼斯贵族身份,并派出威尼斯海军巡视亚得里亚海,保护阿尔巴尼亚的海岸线。

        斯坎德培屡破奥斯曼帝国的消息大大鼓舞了欧洲人,匈牙利军在马其顿战役期间也开始征伐奥斯曼帝国,并成功的在波斯尼亚建立起前进基地。教皇庇护二世见情势可为,于是下令授权组建新的十字军,征伐奥斯曼帝国。斯坎德培本来就是反对乌斯库布和议的(但是莱什同盟其他诸侯却接受,导致其反对无效)。于是他借机会撕毁和议,从威尼斯借来一批兵士,又从其他欧洲诸侯那里弄到了资助后,编组部队再次向马其顿前进。目的是再次尝试拔掉马其顿地区的奥斯曼军前进基地,同时减轻匈牙利军的压力(匈牙利军在之前的战斗中丢掉了自己在波斯尼亚的几个重要前进据点)。1464年9月14日,莱什同盟军抵达奥赫里德,在此遭遇塞拉米特-巴伊指挥的奥斯曼军部队。奥斯曼军得知斯坎德培来到,死守要塞不出。于是斯坎德培下令将大量部队埋伏起来,随后派出轻骑兵队,引燃烟雾顺风熏奥斯曼守军。奥斯曼军见莱什同盟兵少,又因为被熏而苦不堪言,于是放弃据点出来攻打,结果被斯坎德培诱入伏击圈。惨遭伏击的奥斯曼军死伤过万,主帅塞拉米特的两个儿子被打死,军旗丢了12面。获得奥赫里德战役胜利的斯坎德培为了庆贺,下令在奥赫里德湖大捕野鳟鱼(Lake Ohrid brown trout),分给部下作为晚餐(野鳟鱼在历史上是东罗马帝国皇帝的食物,据说东罗马帝国皇帝每周五晚宴必吃奥赫里德湖捞上来的野鳟鱼)。从此野鳟鱼在阿尔巴尼亚文化中成为胜利象征。本欲继续前进,摧毁马其顿的奥斯曼基地的斯坎德培却因为威尼斯不想继续战斗,被迫在围攻了奥赫里德一段时间后放弃回国(教皇庇护二世在来检阅十字军舰队时病死,导致各国开始撤资,威尼斯共和国不愿意成为这次远征的单一出资国,所以决定放弃)。这次十字军虎头蛇尾的结束了。

        塞拉米特逃亡回国后被买买提二世踢去边境搏命,拿阿尔巴尼亚没辙的买买提二世不得不物色一个新的指挥官来对付斯坎德培。于是斯坎德培最终的对手巴拉班-帕夏(Ballaban Pasha)终于出场。出身阿尔巴尼亚的巴拉班是阿尔巴尼亚血税贡上来的男孩之一,他从一个普通的耶尼沙里新军干起,逐步得到了买买提二世的青睐。面对久治不愈的“阿尔巴尼亚溃疡”。买买提二世决定启用一个阿尔巴尼亚出身的指挥官来对付斯坎德培。于是命令巴拉班为奥赫里德的桑贾,专心对付莱什同盟。巴拉班到任后收拾败兵,整饬营务。积极准备进攻阿尔巴尼亚。在研究了斯坎德培的战术后巴拉班认为自己很难在战场上击败斯坎德培,但是莱什同盟国小力弱的特点,使它不能进行严重的消耗战。所以只要能战场上迫使莱什同盟军大出血,那么即便战败,最终的胜利也必然属于奥斯曼帝国。于是巴拉班一面以重贿结好莱什同盟的其他诸侯以分裂同盟,一面捕捉斯坎德培的核心部队。1465年4月,在探得斯坎德培主力在瓦卡尔(Vaikal)山谷扎营的消息后,巴拉班马上出动部队,急袭斯坎德培的营地。斯坎德培预料到了奥斯曼军的进攻,于是他决定故技重施,以引诱奥斯曼军进入伏击圈的方法来击败他们。但是斯坎德培犯下了他军事生涯的第一个重大错误——他大大低估了奥斯曼军的攻击速度和气势,而且奥斯曼军目标很明确,就是要最大限度的消灭他的主力部队。因此攻来的奥斯曼军猛烈纠缠斯坎德培的部队,斯坎德培最终还是依靠伏击击败了奥斯曼军,取得第一次瓦卡尔战役的胜利,但是这次战斗给了他的部队重大打击。他的核心部队在这次战斗中损失惨重。很多他的嫡系军官被俘虏(后来这些人被押到君士坦丁堡处决,死后尸体喂狗)而贫困的阿尔巴尼亚已经很难再带给他更多的力量了,而同样损失惨重的奥斯曼军则有充足的后备力量,不怕进入残酷的消耗战。

        1465年6月,奥斯曼军的后备队赶到,使得巴拉班补充上了自己的损失,于是巴拉班决心不给斯坎德培喘息机会,以连续攻击的方式继续加大斯坎德培的损失。巴拉班先礼后兵,以丰厚的礼物赠给斯坎德培,劝其投降。而斯坎德培则以一只镐和一部犁回赠(阿尔巴尼亚农民家中常备镐和犁),意在责备巴拉班背叛族人,指出阿尔巴尼亚人民起义之原因在于奥斯曼帝国虐民以溺焚。巴拉班见状无言,开始新一轮的进军。这一次巴拉班的战术是重贿。巴拉班派出间谍,企图贿赂梅卡德地区的阿尔巴尼亚守军投奔奥斯曼帝国,梅卡德守军报告了斯坎德培。于是斯坎德培决定反过来利用这个贿赂,于是他命令梅卡德守军假投降,同时布置下包围圈。巴拉班闻知假投降后以为得计,马上率军来梅卡德接收,结果奥斯曼军队列陷入包围圈,大败而归。巴拉班逃回君士坦丁堡后,买买提二世马上派出后备军,让其带回来再攻阿尔巴尼亚,决心不给斯坎德培任何可能恢复力量的机会。奥斯曼军从两个前进基地出发,兵分两路。其中巴拉班的部队负责围攻斯坎德培的野战部队,而另一路负责去进攻克鲁雅。巴拉班在得知斯坎德培还在瓦卡尔扎营时,马上派出间谍携带贿赂,希望斯坎德培的哨兵可以放他们偷偷过去,无声无息的包围斯坎德培。但是哨兵在受贿后报告给了斯坎德培,斯坎德培再次利用巴拉班的贿赂。先把部队部署到瓦卡尔山谷里的林地地区,然后亲身做饵,诱使奥斯曼军进入伏击圈。巴拉班率军偷过关卡后发现斯坎德培本人和少数人行动后,以为得计,赶忙追击。斯坎德培率队且战且退,把贪功的奥斯曼军诱入林地,随后伏兵四起。奥斯曼军大败,仓皇逃离瓦卡尔山谷。斯坎德培不做追击,马上集结人马,以潜行的方法去迎击另一路奥斯曼军。两军在卡沙里(Kashari)附近遭遇。奥斯曼军仅以为卡沙里地区的莱什同盟军是少数守军,未料到斯坎德培的主力部队已经赶回来。结果突遭斯坎德培突击,全军大乱。斯坎德培本人在战斗中和奥斯曼军主帅阿拉奥蒂(Jakup Arnauti)单挑,阵斩阿拉奥蒂。主帅被杀的奥斯曼军大败逃走。莱什同盟军取得第二次瓦卡尔战役和卡沙里战役的双连胜。

        败报传回君士坦丁堡,买买提二世气急败坏。于是乎他和巴拉班商议,决定以堡垒联营的战术进攻阿尔巴尼亚。奥斯曼军每前进一段就建立据点,通过逐步建设主要据点来压缩斯坎德培的空间的战术来消灭莱什同盟。于是买买提二世先威胁斯坎德培背后的各个意大利城邦,迫使其停止支援斯坎德培。然后动员起数万奥斯曼军来进攻阿尔巴尼亚,目标是在阿尔巴尼亚中部建立起用来进攻的前进基地。买买提二世恨透斯坎德培,下令奥斯曼军实行焦土战术。于是奥斯曼军所到之处男杀女掳,庐舍为墟,田地踏平,草木鞠焦。仅进军的第一个月就杀了14000多百姓。奥斯曼士兵甚至像海盗逼俘虏跳甲板那样逼迫阿尔巴尼亚人跳崖摔死以取乐。同时买买提二世下令所有进军道路两侧的树木都必须砍倒清除,以防被阿尔巴尼亚人利用。买买提二世的战术造成了大量难民逃亡克鲁雅。斯坎德培只能退守克鲁雅,并组织难民逃亡到那不勒斯他的封地去。1466年6月,买买提二世的部队抵达并开始包围克鲁雅。斯坎德培像以前那样,留下四千守军守卫克鲁雅城堡后,率军遁入山中,以游击战打击奥斯曼军。买买提二世抵达克鲁雅后发现奥斯曼军引以为豪的火炮对于像克鲁雅这样的几乎和山连为一体的城堡不太起作用。于是本来志不在克鲁雅的买买提二世下令修建爱尔巴桑要塞(Elbasan Fortress)。奥斯曼军抵达爱尔巴桑,将当地居民8千余人屠杀干净后开始筑城。经一年建筑后成功建成此要塞。从此奥斯曼军获得最佳的前进基地,而整个东阿尔巴尼亚也不复为莱什同盟所有。发现奥斯曼军志不在克鲁雅的斯坎德培,被难民潮弄得焦头烂额。缺乏援助的他不得不丢下军务,前去罗马苦求意大利各诸侯的援助。但是意大利各诸侯之间的争权夺利,使得他们除了一堆不值钱的衔头之外,再无暇援助斯坎德培。斯坎德培在罗马呆了近一年,没有得到任何有价值的援助后,对意大利各邦深深失望,于是启程回国。与此同时引为爱尔巴桑要塞修筑顺利,于是买买提二世留下一支部队给巴拉班后率军回国。于是斯坎德培从威尼斯那里借了一支部队后,组织起来隐匿的莱什同盟军,于1467年4月23日包围了巴拉班的部队,以南北夹击的办法击破了巴拉班,巴拉班本人在撤退途中战死。克鲁雅成功解围。但是克鲁雅的结尾并未扭转阿尔巴尼亚已经陷入的战略劣势。爱尔巴桑要塞的建成,使得奥斯曼军再接下来的入侵中可以长驱直入直抵克鲁雅。而缺乏外援的阿尔巴尼亚越加艰难。胜利的天平开始终于倾向于奥斯曼帝国。

        爱尔巴桑要塞建成的直接结果仅在第二次围攻克鲁雅之后两个月就显现了出来,6月,买买提二世派出他的大维齐尔马赫穆德-帕夏(Mahmud Pasha Angelovic)率军进攻阿尔巴尼亚,奥斯曼军直抵克鲁雅城下。丧失了战略回旋空间的莱什同盟军被迫放弃游击战术,直接和奥斯曼军对阵。斯坎德培且战且退,最后成功甩掉了急袭而来的奥斯曼军,成功遁入山中。马赫穆德因为没有攻城的重装备,也率军返回爱尔巴桑要塞。第三次克鲁雅围攻战是斯坎德培一生中第一次没有取得可以说得上是胜利的“胜利”。虽然保存了自己的力量,但是也没有给奥斯曼帝国造成很大损失。而奥斯曼军秉持之前的战术,所到之处烧杀抢掠,寸草不生,导致莱什同盟越加难以支撑。迫不得已的斯坎德培决定再次召开莱什同盟大会,在大会上决定把莱什同盟交给威尼斯共和国管辖,以换取威尼斯共和国的干预。大会后斯坎德培因为患上了疟疾,于1468年1月17日病逝,享年62岁。在他死后克鲁雅又在威尼斯的支持下抵抗了10年,最后终于被奥斯曼帝国于1478年攻克。阿尔巴尼亚从此陷入奥斯曼帝国之手。

        斯坎德培一生指挥的大小战斗25次,从无败绩,而且每次战斗他兵力都少于对手,却常常能以弱胜强。在他那超人的军事才华下,阿尔巴尼亚以一山地小国,打得纵横四海的奥斯曼帝国死伤狼藉颜面全无。最终是因为国力的比拼而非军事的错误才战败。这样的光辉成绩使他成为阿尔巴尼亚和整个东欧历史上最伟大的名将之一。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的核心广场就被命名为斯坎德培广场。他指挥的战役被东欧各国军事学校的教材列为范例。连他的对手土耳其人都对其充满崇敬,史载斯坎德培死后,尸体埋在莱什市的圣尼古拉斯教堂里。土耳其人攻占此地后打开陵墓,争先恐后的切割其尸体,将切下来的残片引为圣物而随身携带,并相信因此能分享到斯坎德培一生的军事才华。到了现代,斯坎德培依然被人们崇敬,二战时纳粹德国攻占南斯拉夫后,组建的阿尔巴尼亚人的党卫军部队就叫“斯坎德培”师。而战后斯坎德培的老家克鲁雅城堡和旁边的斯坎德培纪念馆,都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阿尔巴尼亚人一生必去的胜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阿尔巴尼亚军旗,双头鹰和斯坎德培的头盔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克鲁雅的斯坎德培纪念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该馆馆藏的阿尔巴尼亚国宝——斯坎德培的头盔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地拉那的斯坎德培广场

        通宝推:红军迷,大山猫,泉源,看得真过瘾,一刻馆皆様,须弥一芥,莫飞,cxwangy,环宇7504,mezhan,
        • 家园 有点象红军反围剿

          一、二、三、四次都是诱敌深入,各个击破。最后祭上堡垒+屠杀策略,从兵员上遏制你、从经济上困死你。人钱都没了,离失败也不远了。

          鬼子的五一大扫荡也有点类似。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