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整理】水利专制之源----《河渠书》的阴谋式解构 -- 普罗丁

共:💬98 🌺287 🌵6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整理】(二)都江堰真相

      说到这里,有个问题不能不问了:禹同学你这是何苦?又是钻密林,又是爬高山,又是毒蛇又是猛兽,又是汹涌的大河,又是不理解你的群氓,弄不好还要行贿,还要杀人。你究竟哪来那么大的革命干劲呢?怎么连老婆孩子都不想看一眼?

      有两种可能性:

      1. 禹这样做,正是为了“讨生活”。如果能当上天子,当然物质条件不成问题了,老婆孩子的未来,也就解决了。禹看重的是长远,所以这13年,苦一点没关系。那么为什么连面都不见呢?因为这种事,观念落差很大,怎么说也说不清楚。而且牵涉到政治问题,说多了不好,干脆“不见”。

      2. 禹并不是为了讨生活那么简单,他有神圣的使命感,实际上,他可能就是神的后人。(关于黄帝可能是神而非人的分析,参看拙作《试论玹玑玉衡的意义》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191122.shtml)司马迁也清楚地记载着:“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可见,禹不仅是神人,而且是黄帝的直系神人,身上的神圣血液和神圣能力,比其他人可能要多得多。那么,为什么神人就要去受这些罪呢?或许在禹看来,一度淹没大地的洪水,正是上天送来的,祖先黄帝应当是知道内情的。为什么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个时候来?显然这是上天给人类出的难题,而且恐怕不是给别人出的,正是给我这个神的后代出的,要看看我身上的神性,是不是已经被庸俗的凡人彻底污染。

      但是,毕竟这个时候,洪水已经退得差不多了,还有什么难题留给大禹呢?一种合理的分析是,上天让洪水形成的这些大江大河,把大地分成东一块西一块,南一块北一块,给视察和收税都造成困难,当然我的任务,就是破除这些障碍,继续完成神对人的伟大统治。大河不让我们统治对面的平原,我就以超人的智慧和耐心,说服群众和我一起把大河变成小河,到处都是河,这样移居也方便,交通也方便,多生孩子也有耕地供养,总体说来,群众还是能够支持的。而大河对面的广阔平原,以及大江对面的广阔世界,当然也就更能够早一日纳入神圣的统治体系了。

      所以,在上边那段话的最后,司马迁总结说:“九川既疏,九泽既洒,诸夏艾安,功施于三代。”是不是九条河的河道都明确了,九个湖泊的水都充实了,这个还缺乏证据。但是各地诸侯和民众没有闹事(艾安),往后的几代都要享受大禹开辟的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则是确凿无疑的。

      接下来,司马迁综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在水利方面的业绩。看上去很复杂,其实简单,就是一个“通”字。不过,有一个项目引起了笔者的特别关注,那就是号称古往今来人类第一水利工程的都江堰----

      于蜀,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百姓飨其利。至于所过,往往引其水益用溉田畴之渠,以万亿计,然莫足数也。

      据说当年,司马迁曾经出访四川,“亲自”考察都江堰。但是亲自考察伟大工程的结果,却居然只是这么几个字,令人不解。不管如何,我们需要明确的是,都江堰究竟是做什么用的。

      对此,司马迁只回答了五个字“辟沫水之害”。

      今天的人们如果去已经变成一个“市”的都江堰旅游,往往会听到一些很恐怖的说法,比如当年的四川是一片蛮荒,或者是一片泽国(有四川人李白的《蜀道难》为证!)。看起来,史家司马迁在这个问题上,还是要低调很多的,按照他的说法,费时费力修筑一个都江堰的主要意义,在于消除“沫水”的水患。沫水是哪条河水?后人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沫水就是汶水,也就是流经汶川的那条水。其实哪种说法是对的并不重要,真正有意义的是,只要我们看一眼卫星地图,就能再清楚不过地发现,成都西北面是一片高山(原),随便哪一条河水或溪水或泉水泛滥,“害”就出来了。这就是为什么,前年汶川一带地震的时候,下游德阳和绵阳的人们会对所谓“堰塞湖”如此恐慌。

      可见,我们与其相信是“辟沫水之害”,不如相信简简单单的“水患”二字,因为司马迁的时代,距离都江堰宝瓶口的筑成至少有100多年了,如同我们今天对于清朝末年的事,其实知道得很有限一样,司马迁也无法在短短的出访时期内,了解关于都江堰的很多准确的信息。“水患”倒过来,就是“患水”,也就是害怕水。人为什么要害怕水呢?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在成都的下游,当时的人们早已过上了定居的生活(而不是什么“一片蛮荒”),所以水一旦涨起来,尤其是迅速地涨起来,逃都没有地方逃,地里的粮食蔬菜更是完蛋了。

      这里出现了三个问题:

      1. 真的没有地方逃吗?

      2. 为什么要在危险的地方种庄稼?

      3. 有没有其他办法?

      让我们看着卫星地图,沿着岷江和沱江,一路往下看看。成都附近是不用说的了,有著名的青城山、银厂沟,那里地势高,风景秀美,前者有张道陵在此羽化飞升,后者有高行健著名的小说描绘,响誉世界。实际上,成都是处在一条山谷的边缘,如果发生大水,往东部的高地上一躲就行了。这个山谷中除了成都,还有绵阳、德阳、眉山、乐山,如果再往下走,还可以算上自贡。不难看出,这些城市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建在高地的边上,可见我们的祖先,原来是非常聪明的,知道这种背山又临水的位置,是人类生存的最佳位置。所谓“风水”,一方面挡风,一方面自然是要防水了。现在的风水学,一味扯什么水中有生气,显然是违背真道的。

      这就奇怪了,既然有地方跑,而且不用跑多远,为什么还要“害怕水”呢?从前年汶川地震的实际经历,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可怕之处:

      1. 水淹良田。有的粮食不太怕水,如还在水田里培育的水稻。但多数粮食是怕水的,尤其怕经久不退的水。当时有人在低洼的河边种田,说明更高的地方要么土质不好,要么种满了。

      2. 经久不退。洪水如果来一阵就过去了,应该没什么大不了,那些所谓几千万几亿的经济损失,都是神仙才能算出来的。但是,四川这边的天气有一个特征,就是雨季要么不来,一来就不停地下,于是八九月份,往往会出现持续多天甚至一个月的洪水。这样的水,往往比较脏,是浅红色的(最初“洪水”大概是“红水”),其实倒带有些植物需要的营养,但是也容易传播疾病。如果水里漂着山上的动物或死掉的鱼虾或家畜家禽,或者干脆是死人,那么这种水,看上去就比较恐怖了,如果死人漂到你的脚边,甚至漂到你的床边,当然更加可怕。而且,可能真的会污染引用水。因为所有的水井,毕竟“在理论上”是跟河水通着的。(古人强调井水不犯河水,大概就是想破除这种恐惧,但并不科学,所以不太成功)

      3. 形态凶猛。中央媒体形容洪水,有一个词汇叫“山洪爆发”,注意这个“爆”字,是说洪水简直像炸药一样,吓都吓死你。不过,有几个人真见过山洪爆发呢?可是,无论见过没见过,这种恐惧是存在的。笔者是绵阳人,前年在地震后的阶段,就不段听到来自“前线”家人的各种谣言(其中一个还是我家的知识分子),说这里会出现堰塞湖,那里会冒出大洪水。为什么那么担心堰塞湖,以至于那几天的新闻报道,都是这个内容?因为堰塞湖一旦决口,当然就有机会见识“爆发”的壮观景象了。至于说,爆发之后会有什么后果,会淹死多少人,却没有人能说得清。至少,笔者活了半辈子,家乡只发生过两次洪水冲上街道的情况,每次都在一米深左右,而且很快退去了。死人没有?不知道。

      不过,汶川地震是千年难遇,那么当年主修都江堰的李冰父子,想必不会是担心地震的。他们究竟担心什么呢?我们除了知道他们是秦国派到新近控制的成都的官员之外,其他方面所知甚少。但是,无论他们究竟担心什么,有一个问题是必须解决的,就是他们必须像大禹同学一样,说服那些实际上并不太“患水”,也并不都“患水”的民众,一起把都江堰给挖出来。

      • 家园 这大禹准是穿越者

        那年头他就知道“收税”这个概念了。

        中国在春秋时代之前根本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收税!

        这个大禹还是个根本不懂实事求是的穿越者。

        那个时代,怎么可能收得了税?

      • 家园 怎么也不能用都江堰来证明专制的危害

        李冰开宝瓶口九成九是宋人的创造物

        开明决垒山以除水害<<华阳国志>>

        江水又东边为沱,开明之所凿也<<水经注>>

        史记载李冰时为什么不提宝瓶口的作用?因为当时的人根本就不认为那是李冰做的

        现在所提到的都江堰,其实就是蜀地劳动人民在春秋战国几百年治理水利的成就之总合,照史记所载,李冰的贡献只是一部分而已,还是偏向于灌溉的。

        农业社会中灌溉系统太重要了,没有完善灌溉体系地区的垦殖率是非常低的,所以中国古代农业区才会只集中在少数几个地区,而其他地区绝大部不得垦殖

        现在的被称作都江堰的水利工程其实在蜀王国时代就已经开始了,你用都江堰来证明那是秦国专制的结果这真是胡来啊

      • 家园 其实只要真正读过华阳国志,就不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了

        后有王曰杜宇,教民务农。一号杜主。时朱提有 梁氏女利,游江源。宇悦之,纳以为妃。移治郫邑。或 治瞿上。【七】〔巴〕国称王,杜宇称帝.号 曰望帝,更名蒲卑.自以功德高诸王。以 褒斜为前门,熊耳、灵关为后户,玉垒、峨眉为城郭, 江、潜、绵、洛为池泽;汶山为畜 牧,南中为园苑。会有水灾,。其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 事,法尧舜禅授之义,【遂】禅位于开明。帝 升西山隐焉。时适二月,子鹃鸟鸣。故蜀人悲子鹃鸟鸣 也。巴亦化 其教而力农务。迄今巴蜀民农,时先祀杜主君。

        开明位号曰丛帝。丛帝生卢帝。卢帝攻秦,至雍。生保子帝。〔 保子〕帝攻青衣,雄张獠、僰。九世有开明帝 始 立宗庙。以酒曰醴,乐曰荆。人尚赤。帝称王。时蜀有 五丁力士,能移山,举万钧。每王薨,辄立大石,长三 丈,重千钧,为墓志。今石笋是也。号曰笋里。未有谥列,但以五色为 主。故其庙称青赤【黑】黄白〔黑〕帝也。乃徙治成都。

        而李冰呢?同样是华阳国志

        周灭后,秦孝文王以李冰为蜀守。冰能知 天文、地理,谓汶山为天彭门;乃至湔氐......

        冰乃壅江作堋。穿郫江、【检】〔捡)江,别支流,双 过郡下,以行舟【□】船。岷山多梓、柏、大竹,颓随水流,坐 致材木 ,功省用饶。又溉灌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 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 水旱从人,不知【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 之天府”也。

        明白了吗?李冰和开明根本不是一个人,开明比李冰至少早几十年,即便没有残暴专制的秦,蜀人照样是要治水的

        • 家园 【讨论】开明帝的功绩

          其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

          ---- 这个是指都江堰吗?恕我看不出来。

          后边一段中,我也看不出他的治域是不是成都,更不足为凭。

          • 家园 阁下或真或假不知道玉垒山在哪,而且很会曲解别人意思

            首先,ppks说的主旨是”即使没有蜀守冰,蜀人照样会治水“,居然被你歪曲成开明帝治水的功绩就是指都江堰?你回文说别人歪曲你?你呢?

            其次,如果知道玉垒山和都江堰的位置关系,即使不能充分证明开明王治水的工程“就是都江堰”,至少不会“看不出”秦时都江堰与之前蜀国时当地治水工程的关系。

            最后,你定义的都江堰是什么,如果你就是指秦“蜀守冰”在任的时候主持修建的那个水利工程,那么这些讨论就是废话,开明王怎么修也不可能修的是都江堰嘛,反正这个“都江堰”是你定义的么,不管是否是蜀守冰所修都江堰的基础,开明王的工作跟都江堰的关系你都是”看不出来“的么,呵呵。

            • 家园 总的来说李冰凿瓶口是最不可靠的说法

              宋以前的史料大多都不支持这种说法

              从史记的记述来看,司马迁似乎是倾向与大禹,而华阳国志就直接说开明决玉垒

              反对开明说的学者就此反驳,今天的玉垒山古称湔山,开明决玉垒不是现在的都江堰

              然而汉书地理志记载

              绵 □,玉垒山, 湔水 所出

              许慎《说文》注曰:“湔水,出蜀郡绵质玉垒山

              专门研究四川地名的李裕畴认为古时的湔山其实是包括了今天玉垒山在内的庞大山系

              玉垒山亦名湔山,即因湔水出于此而得名

              今考境内诸山,以北山为宗。……境内北山总称玉垒支脉,北起于彭茂界的太子城

              1985年成都举行过专门论证开明凿宝瓶口的学术会议,与会专家大多赞同这一观点,有光明日报数据库的朋友可以去查证一下

              • 家园 再来说说李冰父子的问题

                首先要指出的是,现在的二王庙在古时叫做望帝祠,它祭祀的根本不是李冰,而是杜宇,可能还包括了后来的开明

                蜀人祀李冰,考其遗迹,则灌口之李冰庙即杜宇之故址。齐建武中,(望帝祠)自灌徙郸”

                <<岷阳古帝墓祠后志>>

                这个崇德祠就是今天的二王庙,到清初千年间这个庙本身也被各种文献以不同的名字称呼,比如二郎庙,灌口神祠等,直到清雍正五年四川巡抚宪德才在<<察捐春秋祭典碑>>确定了二王庙这个称呼沿用至今

                其次蜀守父子治水的说法最早出现在梁代李膺的治水记中的"蜀守父子擒健蛙",在此之前诸如华阳国志,蜀王本纪,史记甚至风俗通,这些文献中都没有李冰之子乃至蜀守之子的记载

                比较完整的二郎信仰始于宋代

                宋高承云: “元丰时, 国城之西,民立灌口二郎神祀, 云神永康军导江县广济王子, 王即秦李冰也。"

                80年代那些讨论开明决玉垒的学者对此专门考察了四川地区民间的二郎传说,其中关于治水的就是所谓的"二郎擒龙治水",在这个故事里,二郎是猎人出身,还有六个兄弟。也不是什么蜀守之子

                同时灌县二郎传说中有很多内容甚至可以追溯到古蜀王国比如二郎担山,很明显就是华阳国志里五丁力士搬山的变种,二郎神纵目的形象不但可以与三星堆的出土文物对照,还可以在文献中队蜀人的描述中找到

                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 死作石棺石撑 国人从之故俗以石棺撑为纵目人家也

                <<华阳国志>>

                说白了二郎信仰本身就是以古蜀文化为基础,可能还糅合了一些外来文化的结果,李冰父子说其实就是这种糅合的表现之一,用这个证明李冰开凿宝瓶口?

                开明决玉垒还可以在早期文献中找到出处,李冰父子说这种五六世纪才出现雏形的东西,我是完全不信的

                • 家园 【讨论】所谓“不信”

                  请问你的“不信”是什么意思?是指李冰不存在,还是李冰没有参与都江堰工程,还是他没有儿子,还是他儿子没有参与?

                  明确一点比较好。

                  • 家园 还用说吗?

                    李冰确实参与了都江堰工程,但这个工程不是他一人领导完成的,蜀人在此之前就已经开始了这项工程

                    李冰的事迹被后世人为操作的痕迹太明显了,五世纪还要挤走望帝祠,这意味着什么?

                    李冰有没有儿子我不知道,也无关紧要,关键是二王庙里接受祭拜的二郎,肯定不是他的儿子

                    • 家园 【讨论】李冰及其儿子的深入讨论

                      五世纪挤走望帝祠后才在灌口建祠,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百姓怀念李冰父子。你以为呢?

                      二王庙里接受祭拜的二郎,肯定不是他的儿子

                      -----何以知?

            • 家园 【讨论】立論優勢

              哈哈,既然知道你還說啥?立論者當然有些優勢,不服氣你就自己寫一篇。

              另外你讀我的文章和回帖最好也仔細些。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