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谈张学良的所谓生活作风问题兼复无斋主人与起轩 -- 温相

共:💬94 🌺8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谈张学良的所谓生活作风问题兼复无斋主人与起轩

    我对张学良的总体看法是张确实是一条好汉,但是,好汉是不是就通晓古今大义呢?不一定,就像水泊梁山的好汉一样,他们往往是知小义而忘大义,张学良在东北失守问题上永远有他的污点,然而,正如我在正文中指出的那样,张在西安事变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永远值得称赞和宣传,西安事变不仅挽救了国共两党,也挽救了中华民族,而作为事变的主角张学良不管他是出于什么目的送蒋回南京,他所得到的都是不公平的。惟其如此,周恩来才会在1961年12月12日晚流下了一掬热泪;也惟其如此,宋美龄才会说我们(指的是蒋宋诸人)对不起汉卿的话;更惟其如此我们才会在历史教科书中肯定张是作为民族抗战的千古功臣的。

    一个历史人物总有他复杂的两面性,一方面他可能不畏艰难,另一方面也可能踌躇不前。张学良也不例外,在张的身上体现的尤为鲜明。张本人是公子哥出身,境遇太顺、出名太早,所以,喜欢吃喝玩乐都是在所难免的,在军阀混战时代,正如无斋兄所说,军阀里面玩女人的不在少数,倒是不玩女人的十分罕见。比如蒋介石,不仅玩女人还因为玩女人患上了难言之隐。蒋介石以后自己在日记中还责备自己在偶尔的冲动。阎锡山那么一个老教条,结果和自己的堂妹阎惠卿不清不楚,关于这点,太原道那个网站避而不谈,我以为这是为尊者讳,沈醉、文强在他们的回忆录之一的《戴笠其人》中就介绍说戴笠为了打入山西做了很多工作,后来知道阎锡山和阎惠卿“乱伦”的事以后,派人做了阎惠卿的工作,这样山西才被军统楔了进去。(乱伦一词出自该书沈醉笔下,《戴笠其人》,中国文史出版社1980年8月北京第一版)而这些为人所诟病的东西并没有在张学良身上出现过,张不过是军阀本色不改而已,还没有荒唐到蒋介石早年和阎锡山中年。

    而且,不要说那些身为军阀的人,就是我党开山鼻祖陈独秀,新文化运动的大帅之一的先进人物也一样不能免俗。陈独秀的表弟濮德治回忆陈独秀谈起女人来那是滔滔不绝、孜孜不倦。(见载于《风流无悔陈独秀》)南京监狱的警察鉴于陈独秀和他最后的妻子潘兰珍有时候做事未免“过火”提醒陈,不料陈大怒,说蒋介石孙中山哪一个不爱女人?吓得警察连忙闭嘴。陈独秀早年在北京大学时就喜欢冶游,他患上伤寒病前后曾经和一个姓施的女护士同居一年之久,张国焘、瞿秋白一度找他不到,还以为被当局给秘密杀害了呢,张国焘还大吐苦水说老头子为人有才有能,既能做官做大官,也能发大财,不料却被人暗害。后来,陈发信给他们才知道虚惊一场。当时,正值革命低潮,陈仲老犹能有此雅兴,也算是文人本色了。

    所以,在那个时代的背景下,这种作风问题实在比较普遍,而张学良似乎还没有什么特殊过格的地方,至于那个偷窥问题我没有做过调查研究,不具备发言权,所以,不谈也罢。

    和张学良关系比较好的几位如周大文、胡若愚(以后被我人民解放军击毙)、何世礼等人回忆张确实喜欢搞女人,不过都是兴之所致,没有什么固定的追求,以前网上有人说张玩弄部下的妻子,我看不确,张能够笼络东北军少壮派军人使得他们甘心为张卖命,这是不简单的一个事实,一些研究张的人似乎并不注意这一点。

    根据东北航空处张学良的旧日亲信汤国桢回忆,郭松龄反奉的时候,秦皇岛一个炮兵连十分关键,可是,炮兵连连长刘多荃一听是张来了以后,马上表态服从张的命令。张离开东北军以后,不论是于学忠还是杨虎城都指挥不动东北军,而杀杨常腹心不动岂不也说明张在东北军的威望吗?如果张是一个连部下的老婆都不放过的淫棍的话,他还哪里来的这样的感召力?兔子都知道不吃窝边草,何况张学良。

    张在对待家庭问题上也是十分注意的,爱新觉罗?溥杰回忆说张在北平时有时候比较喜欢和唐将军的太太跳舞,唐太太自作多情,就问张为什么喜欢和她跳舞,张说和你跳舞我家里人放心。(《我所知道的张学良》,溥杰口述回忆张学良,该书38页,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虽说是一个玩笑,可还侧面说明了张这个人并不是一个乱性的主儿。

    另外,根据于兆嬴(于凤至的侄子)、陈大章(张学良副官、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回忆,张和于凤至的感情很笃厚,于凤至离开张是张于二人的约定,以后赵四成为张晚年的伴侣是于凤至首肯以后才定的。赵四当年在北陵生产之际,于凤至亲自给未出生的孩子缝制衣服,妻妾感情也是比较好的。(参见《我所知道的张学良》,陈大章等人回忆,该书26页)

    所以,张学良私人生活上的事情并不是因为他处在那种特殊的地位而被人形容的那么不堪,我始终认为张在不抵抗的问题上至少要负有一半的责任,另一半自然是蒋介石和国民党政府,所以,称其人为抗战之初的祸首不为过,可是,以后张用自己的行动洗刷了自己的污点,这点应该得到充分肯定。此外诸如张的私生活问题似不宜过于铺陈,因为张首先是一个政治人物,政治行为才是他一生的大节。

    以上属于闲聊,不对之处,请指正一二。

    • 家园 温相似乎对东北和东北人的历史很感兴趣
    • 家园 【小资料】介绍一下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

      1959年4月29日,周恩来在招待60岁以上全国政协委员会茶话会上指出,戊戌以来是中国社会变更极大的时期,有关这个时期的历史资料要从各个方面记载下来,他希望过了60岁的委员都能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留下来,作为对社会的贡献,并指示政协全国委员会成立工作组时,其中要有收集历史资料的组。根据周恩来的指示,政协全国委员会于1959年7月20日成立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88年4月改称文史资料委员会),随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协也相继成立了文史资料工作机构。经过30多年的发展,人民政协的文史资料工作在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并日益受到广大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的重视。

      存史。文史资料具有“亲历、亲见、亲闻”的特征。其作者大多是政协委员和政协联系的各界爱国人士,他们是许多重要历史事件的参与或见证人,所述资料多属鲜为人知的第一手材料,具有涵盖面广的综合性、翔实可靠的资料性和具体生动的可读性,在一定程序上填补了历史记载的不足。

      资政。文史资料通过记载近现代各界人士排除干扰兴办企业、从事金融外贸、潜心科研、致力教育的事迹,通过反映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对于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宝贵的借鉴作用。

      团结。文史资料工作产生于统一战线,服务于统一战线,是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有效形式之一。邓颖超曾强调,属于静态性的文史资料工作可以发展成为动态性的工作,可以扩大统一战线的对象和统一战线的影响。实践证明,通过委员组织和推动爱国统一战线内部各方面人士撰写文史资料,充实了人民政协的工作内容,能够以文会友,增强人们对历史的共识,在更深层次上加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育人。文史资料所表现的是许多志士仁人为中国独立、富强、民主而英勇奋斗的史实,是对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极好教材,可以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用。

      关于文史资料的征集范围、时限、重点、类型及原则,历届文史资料委员会都根据具体情况有所规定并不断加以调整。文史资料征集的内容大致有四类:一是记述本人亲身经历的回忆录;二是向有亲身经历人士调查访问的记录;三是个人或集体通过向亲身经历者调查访问整理的对某一人物或事件比较完整的资料;四是根据本人的经历对各种文献资料或别人写的资料所作的考证、订正或补充。此外还有少量的函电、日记和图书资料。现在征集资料的时限己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延伸到建国后,空间由大陆扩展到台、港、澳地区和海外,内容由“选辑”向专题化、系列化、系统化发展。文史资料工作的内容,要贯彻“三加强一开拓”的要求,即在继续挖掘建国前政治军事史料的同时,加强对经济、科技、教育、之化史料的征集,加强对少数民族史料的征集,加强对台港澳及海外史料的征集与交流,开拓建国后史料征集的新领域。

      • 家园 呵呵,补充一个:文史资料委员会已调整为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这是2005年2月28日全国政协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作出的决定。2003年11月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桂世镛去世后,长达1年期间这个职务空缺,直到这次会议上文化部前部长王蒙被任命为调整后的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

        谢老相的资料了。

    • 家园 【纪事】《中统内幕》和《金陵春梦》能相提并论吗?

      我看到有人把这两本书相提并论,我就乐了,也许说这句话的人并没有看过这本反映中统局内幕的回忆录。

      中国文史出版社归口管理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它在江苏、浙江、上海、广东、辽宁等地设有分点。是中国目前如实反映民国史的主要出版机构之一,而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正是在当年周恩来、董必武指示要抓好民国史研究的基础上汇集了大批原来民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民族、宗教等方方面面的知名人士为编辑、收集、回忆民国历史的专门机构。

      自从建国以后,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了很多蜚声海外的回忆书籍,比如著名的《晚清宫廷生活见闻》、比如《辛亥革命亲历记》,还有目前比较热销的这套《我所知道×××》的系列,收集了大批民国名人诸如杜聿明、郑洞国、侯镜如、沈醉、文强、王芸生等真实追忆他们和蒋介石、史迪威、魏德迈

      、陈诚、盛世才等人的历史交往,比较好看。

      中国文史出版社及其文史资料委员会著名历史期刊杂志《纵横》在出版民国史方面强调三亲--亲历、亲见、亲闻。

      试问以上三亲的宗旨和一部传奇小说《金陵春梦》能相提并论吗?

      这是当年文史资料委员会关于中统的一个系列,其中包括《中统头子徐恩曾》等几部书,这部中统内幕中收集了包括张国栋、郭紫峻、庞镜塘等中统老人们的回忆,谈他们眼中的二陈、徐恩曾、朱家骅、张厉生、张冲,甚至包括叛徒顾顺章。此外,还有一些中统局原来老资格的处长们的回忆片断,当然也就有了蒋介石的风流韵事的追述。而且,这不是别人说的,就是蒋介石疏远徐恩曾的理由之一。

      至于作者柴夫是一个合写的笔名,就像这次文史出版的《我所知道》的系列的作者文思一样。因为这种书里面收集的都是原来的老人们的回忆,所以,谁来作为作者已经不是重要的了,而且说的精确一点应该说是编者。

      • 家园 《中统内幕》中并无绯闻的描述,

        不知温兄是否仔细看过我上面的帖子内容?我想请教的是,因我手中恰好有政协江苏委员会编著的《中统内幕》一书,翻了一下,未发现您所说绯闻或者徐恩曾免职是由于查办绯闻不力。如有,请指出位置。

        至于《中统头子徐恩曾》,我没找到,如您有或看过,可否指出到底是谁回忆的绯闻事件?其人当时所担何职?他的说法是来源何处(即亲身办理还是道听途说?)

        我帖子内容中也从未否定文史资料委员会的“三亲”原则,只是说我未在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订的书中找到相关会议内容。至于提及《金陵春梦》,是觉得这本书对大陆人士影响太大,恐怕很多网友的第一印象与这本书有着或有或无的关系。

      • 家园 【建议】愿意研究民国史的朋友:

        可以多看看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辑的《文史资料选辑》,有空的话也可以订阅一下《纵横》杂志。

    • 家园 呵呵,现在就是有些人不知道为了什么

      故意说小事不提大事,除了抹黑不干别的。

    • 家园 呵呵温兄好,

      给你发了封信,有事情请教,有时间去看看吧:)

    • 家园 既然大家对老蒋的私德这么有兴趣,特发上一些真凭实据,

      供批判用。以下所引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杨天石所作《宋明道学与蒋介石的早年修身》(全本。未删节)中之“色”部分。是在下扫描,难免有错字。这样大家也免去了一些凭印象或者观感或者谣言或者抹黑或者美化而得出一些空洞的观点。

      戒 色

      中 国 古 代 思 想 家 孟 子 很 早 就 承 认, 人 有 两 种 天 性 : 食 与 色,

      但 是 , 孟 于 又 主 张 , 人 必 须 遵 守 道 德 规 范 , 否 则 和 禽 鲁 就 没 有 差别 。 从蒋介石的日记里可以看出,他好色,但是,同时又努力戒色。为此,他和自己的欲念进行过长达数年的斗争。

        1919年3月5日,蒋介石从福建前线请假回沪,途经香港。8日日记云:“好色为自污自贱之端,戒之慎之!”这一天,他因“见色起意”,在日记中为自己“记过一次”。次日,又勉励自己要经受花花世界的考验,在日记中写道:“日读曾文正书,而未能守其窒欲之箴,在闽不见可欲,故无邪心。今初抵香港,游思顿起。吾人砥砺德行,乃在繁华之境乎!”

        到上海后,蒋介石与恋人介眉相会。4月23日,蒋介石返闽,介眉于清晨3时送蒋介石上船,蒋因“船位太脏,不愿其偕至厦门”,二人难舍难分,介眉留蒋在沪再住几天,蒋先是同意,继而又后悔。日记云:“吾领其情,竟与之同归香巢。事后思之,实无以对吾母与诸友也。”

        此后的几天内,蒋介石一面沉湎欲海,一面又力图自拔。日记云:“情思缠绵,苦难解脱,乃以观书自遣。嗟乎!情之累人,古今一辙耳,岂独余一人哉!”在反复思想斗争后,蒋介石终于决定与介眉断绝关系。5月2日,介眉用“吴侬软语”致函蒋介石,以终身相许,函云:

        介石亲阿哥呀:照浸说起来,我是只想铜钿,弗讲情义,当我禽兽一样。浸个闲话说得脱过分哉!为仔正约弗寄拨浸,就要搭我断绝往来。

        我个终身早已告代拨浸哉。不过少一张正约。倘然我死,亦是蒋家门里个鬼,我活是蒋家个人。

        从信中所述分析,介眉当属青楼女子。蒋有过和介眉办理正式婚娶手续的打算,但介眉不肯订立“正约”(婚约)。蒋批评介眉“只想铜钿,弗讲情义”,而介眉则自誓,不论死活,都是蒋家人。

        蒋介石收到此信后,不为所动,决心以个人志业为重,斩断情丝。1919年5月25日日记云:“蝮蛇蜇手,则壮士断腕,所以全生也;不忘介眉,何以励志立业!” 同年9月27日,蒋介石自福建回沪。旧地重游,免不了勾起往事。日记中有儿条记载:

      10月1日:“妓女昵客,热情冷态,随金钱为转移,明昭人觑破此点,则恋爱嚼蜡矣!”

      10月2日:’‘以后禁入花街为狎邪之行。其能乎,请试之!”

      10月5日:“其有始终如一结果美满者又几何?噫!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世人可以醒悟矣’”

      10月7日:“无穷孽障,皆由一爱字演成。”

      上述各条,可能都是蒋介石为割断与介眉的关系而留下的思想斗争记录。从中可见,蒋介石为了摆脱情网,连佛家的“色空观念”都动用了。值得注意的是10月12日的日记:“潜寓季陶处,半避豺狼政府之扭人半避孤媚妓女之圈术”当时.北京政府在抓捕作为革命者的蒋介石,而青楼女子介眉则在寻找“负心汉”蒋介石,迫使蒋不得不躲进戴季陶的寓所。

        蒋介石谋求与介眉断绝关系是真诚的,但却并未下决心戒除恶习。10月15日日记云:“下午,出外冶游数次,甚矣,恶习之难改也。”同月30日,蒋介石赴日游历,这次,他曾决心管住自己。关于这方面,有下列日记可证:

        10月30日:“自游日本后,言动不苟,色欲能制,颇堪自喜。”

      11月2日:“迩日能自窒欲,是亦一美德也。”

      11月7日:“欲立品,先戒色;欲进德,先戒奢;欲救民,先戒私。.

      可见,蒋介石的自制最初是有成绩的,因此颇为自喜。然而,没过几天,蒋介石就无法羁勒心猿意马了。日记云:“色念时起,虑不能制,《书》所谓‘人心惟危’者此也。”东晋时梅颐伪造的《古文尚书》中有“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帷一,允执厥中”的说法,意思是,人心是危殆的,道心是细微难见的,人必须精细察别,专一保持道心,使行为永远恰到好处,朱熹等道家认为这是’尧舜相传之道,誉为‘十六字心传。蒋介石同意“人心唯危”的说法,说明他为自己设立的堤防即将崩演,“岌岌乎危哉”!果然当日蒋介石对自己稍有放纵,结果是,“讨一场没趣”,自责道:“介石!介石!汝何不知迁改,而又自取辱耶!”几天后,又在日记中写道“一见之下,又发痴情。何痴人做不怕耶!’“‘先生休矣!”

      同年11月19日,蒋介石回到上海,过了一段安静日子,心猿意马有所收敛。12月13日日记云:“今日冬至节,且住海上繁华之地.而能游离尘俗,闲居适志,于我固已难矣。因近来心绪甚恶,不知如何为行乐事也。” 12月31日岁尾,蒋介石制定次年计划,认为“所当致力者,一体育,二自立,三齐家;所当力戒者,一求人,二妄言,三色欲”。他将这一计划写在日记中:“书此以验实践。”看来,这次蒋是决心管住自己了,但是,他的自制力实在太差,于是,1920年第一个月的日记中就留下了大量自制与放纵的记载:

      1月6日:“今日邪心勃发,幸未堕落耳。如再不强制,乃与禽兽奚择!”

        1月14日:“晚,外出游荡,身分不知堕落于何地!”

        1月15日:“晚归,又起邪念,何窒欲之难也!”

        1月18日:“上午,外出冶游,又为不规则之行。回寓次,大发脾气,无中生有,自讨烦恼也。”

        1月25日:“途行顿起邪念。”

      可见,这一个月内,蒋介石时而自制,时而放纵,处于‘天理”与“人欲“的不断交战中。

      第一个月如此,第二、第三个月,也仍然如此。 2月29日:“戒绝色欲,则《中庸》‘尚不愧于屋漏’一语,自能实践。污我、迷我、醉梦我者唯此而已,安可不自拔哉,”

      3月25日:“迩日好游荡,何法以制之?

      3月27日:“晚,又作冶游,以后夜间无正事、不许出门”

      3月28日:’‘色欲不惟烁精,而且伤脑,客气亦由此而起。”

      3月30日:“邪念时起,狂态如故,客气亦盛,奈何奈何!”

      4月17日;“晚,游思又起,幸未若何!”

      6月27日:“色念未绝,被累尚不足乎?

      7月2日“抵沈家门,积善堂招待者引余等入私娼之家,其污秽不可耐,即回慈北船中栖宿。

      当年7月2日,蒋介石遇见旧友陈凌民,畅谈往事,蒋自觉“往行为人所鄙”,因而谈话中常现惭傀之色。这以后,蒋又下了决心,日记中多有自我批判、自我警戒的记录。8月7日日记云:‘世间最下流而耻垢者,惟好色一事。如何能打破此关,则茫茫尘海中,无若我之高尚人格者,尚何为众所鄙之虞”可见蒋有保持“高尚人格.’的念头,因此“为众所鄙”始终是蒋介石心头的梦魇,迫使他不得不有所检点。8月9日日记云:“吾人为狎邪行,是自入火坑也,焉得不潘乎!’23日日记云:“午后,神倦假眠,又动邪念。身子虚弱如此,尚不自爱自重乎!”    

        当时,“吃花酒”是官场、社交场普遍存在的一种恶习,其性质类似于今人所谓“三陪”中的“陪酒”。9月6日,蒋介石“随友涉足花丛”,遇见旧时相识,遭到冷眼,自感无趣,在日记中提醒自己交朋友要谨慎,否则就会被引入歧途,重蹈覆辙。11月6日谓蒋介石寄住香港大东旅社,晚,再次参加“花酌”,感到非常“无谓”。这些地方,反映出蒋介石思想性格中的上进一面。1921年全年,蒋介石继续处于“天理’与’人欲’的交战中,其日记有如下记载:

      1月18日:“我之好名贪色,以一澹字药之“

      5月12日:“余之性情,迩来又渐趋轻薄矣。奈何弗戒!”

      9月10日:‘见姊心动,这种心理可丑。此时若不立志奋强,窒塞一切欲念,将何以自拔哉!’

      9月24日:“欲端品,先戒色;欲除病,先遏欲。色欲不绝,未有能立德、立智、立体者也。避之犹恐若污,奈何甘入下流乎!”

      9月25日:“日日言远色,不特心中有妓,且使目中有妓,是果何为耶?”

      9月26日:“晚,心思不定,极想出去游玩,以现在非行乐之时即游亦无兴趣。何不专心用功潜研需要之科学而乃有获也”

      11月26日:‘’欲立业,先立品;欲立品.先立志;欲立志,先绝欲。绝欲则身强神卫,而足以担当事业矣!”

      12月l日:“陪王海观医生诊冶诚病。往游武岭,颇动邪思”

      12月8日:“荡心不绝,何以养身?何以报国?

      道学家主张,一念之萌,必须考察其是“天理”,还是人欲”。倘是“天理,’则敬以存之,倘是“人欲,则“敬以克之”。上述日记,大都属于“敬以克之”一类。

      1922年,蒋介石继续“狠斗色欲一闪念”。日记有关记述仅两见。9月27日云:“遇艳心不正,记过一次。”10月14日,重到上海,日记云:“前曾默誓除恶人,远女色,非达目的不回沪。今又入此试验场矣,试一观其成绩!”次年,也只有两次相关记载:3月1日云:“近日心放甚矣,盍戒惧来!”6日云:“出外闲游,心荡不可遏。”两年中,蒋介石仅在思想中偶有“邪念”闪现,并无越轨行为,说明他的修身确有 “成绩”。

      1925年,蒋介石在戒色方面继续保持良好势态。4月6日日记严厉自责:“荡念殊甚,要此日记何用。如再不戒,尚何以为人乎!”I1日日记云:“下午,泛艇海边浪游,自觉失体,死生富贵之念自以为能断绝,独于此关不能打破,吾以为人生最难克制者,即此一事。”这段日记写得很含蓄,看来,蒋介石打熬不住,又有某种过失。同年11月16日晚,蒋介石参加苏联顾问举行的宴会,在一批外国人面前“讲述生平经过、恶劣历史”,对自己的“好色”作了坦率的解剖和批判。

      1926年全年安静无事,仅11月21日日记石:“见可欲则心邪,军中哀戚不遑,尚何乐趣之有!”

      蒋介石的杆悔不仅见于日记.也见于他的《自述事略》中。例如,他自述辛亥前后的状况时就自我批判说:

      当时涉世不深,骄矜自肆,且狎邪自误,沉迷久之。膺白冷眼相待,而其所部则对余力加排斥,余乃愤而辞职东游。至今思之,当时实不知自爱,亦不懂人情与世态之炎凉,只与二三宵小,知包、王之流作伴遨游,故难怪知交者作冷眼观,亦难怪他人之排余,以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也。且当时骄奢淫逸,亦于此为尽。民国元年,同季回沪,以环境未改,仍不改狎邪游。一年奋发,毁之一旦,仍未自拔也。

      膺白,指黄郛,蒋介石的把兄弟。从这份《事略》里.可见当时蒋众叛亲离.为人所不屑的状况。本文一题《蒋主席自述小史》,当系中年之作。这时,蒋显然已经成为“党国要人”,但他不仅不隐讳早年恶迹,反而有意留下相关记载,这是极其不易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