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郭美美事件,是2008年积累的公信力全部倒扣的重要标志! -- mcpssx

共:💬163 🌺1783 🌵9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 家园 看不懂和看不出问题是不一样的吧

                        我并不觉得您所说的所谓“财会作为一种专业已经发展到隔行如隔山的程度”是什么值得夸耀的事情,也许各行有各行内部的习惯做法,但做到没人能看的懂,那反而是弊端,是要变革的东西。该暴漏的问题,早晚要暴漏,比如希腊的国债危机,或者那些后知后觉的评级机构。

                        我虽然没看过上市公司财物报考,但是还是接触过点财物,啃过报表,差点没去做财务软件去,人的因素里,无非是什么样的钱归类到什么科目上。当然如果一个公司的业务够复杂和特殊,他确实可以暂时把亏损或者盈利给做平,所以有很多账面盈利,但实际都濒临破产的现象,但我想问问,这是财物系统的进步呢?还是财物系统应该解决的问题呢?就像你说的,所谓各行有各行的习惯做法,我理解就无非是行业内形成的一些规矩,这些规矩里,有的是正面的,虽然暴露公司内部问题,但是反映实际情况的,有些是常规做法,比如合法避税啥的,有些是则是负面的,如同潜规则,一旦问题暴漏了,这些潜规则也就曝光了。这就是我的理解。

                        再说您说的隔行如隔山,但行业内的人至少能看的懂吧,你只要晒出财物报告,熟悉你的业务的同行就能看出个大概,以及里面可能有的问题来。具体到红十字会,其他红十字会,其他慈善机构,我相信总会有人看得出里面的猫腻在什么地方,如果有猫腻的话。如果你晒出了财物报告,结果一审计就有大问题,那是财物人员有问题,要负法律责任的。再不济了,你说真的就是财物报表太粗了,没啥用处,那你把明细帐给公布了,把每张凭证给公布了,实在要是太复杂,那把科目设置给公布了,然后公布到N级科目。上市公司有公司的秘密,我不认为慈善机构有啥应该隐藏的秘密,甚至还有可能帮助该慈善机构降低成本,更有竞争力的供货厂家就能提供更好更廉价的商品(刚想起来,还能监督应到账款,省的有些人说捐钱,实际根本就没掏钱)。我觉得一个慈善机构,能把每笔收入支出,每张凭证都做得问心无愧,不是什么难比登天的任务,就算再大,工作再复杂,这也是一个应该追求的目标。就算有些情况在入科目时实在两难或者两可,只要比例很少,金额很少,我想大家也不会纠缠于偶然和细节的。

                      • 家园 are you sure?

                        基本的看法是没有人能看的懂,包括专业的财会人员

                        Are you in the accounting function or business? At least I know it is not the case in the US.

                • 家园 红会和青基会是很特殊的慈善机构

                  一方面,他们从财政列支办公经费,红会还有会员单位的会费;

                  另一方面,他们又向社会募集资金。

                  以上各种来源的经费,按照不同的账户、不同的管理办法加以管理。

                  一方面,他们从社会善款中收取管理费用作项目经费(红会,青基会好像不提管理费);

                  另一方面,他们又用财政拨款搞项目、以及向基层政府转嫁项目成本;尤其是青基会,更狠,每个项目都要从中央再到地方各级财政榨出来一定比例的配套资金。

                  PS: 说句老实话,基层政府对青基会的项目那是又爱又怕:

                  ——爱,青基会的项目确实对改善落后地区的教育面貌非常有帮助,贵州那边的乡村、学校往往是最漂亮最气派的建筑,基本上都是仰仗希望工程的东风,不多解释了。

                  ——怕,配套资金需要多方想办法解决,项目运作复杂、很不好做。如果配套资金筹得不足(越贫困的地区、越容易遇到这种情况),就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境地。

                  整个情况是很复杂的。

                  • 家园 红会是提管理费的吧

                    像壹基金一样挂靠在红会的慈善团体和其他基金非常多。这些团体和基金募得的款项都是打入红十字会的指定账户。

                    我给壹基金捐款的时候就是汇入到红十字会的账户,同时注明李连杰壹基金计划。即使是注明了,钱在所有权上仍属于红会。

                    红会据此收管理费是理所当然的,最高10%。

                  • 家园 这个完全理解

                    我是想说:慈善事业应该是多元化的,政府自己办慈善,有时候容易成为众矢之的,不如加强监管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做法。我想象中应该有个类似点评网之类的官方或者非官方机制,大家在上面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捐款方向,根据评级或者其他类似的东西,自己判断,现在互联网这么方便,财物公开也大致可以做到,比如王建煊弄的那个捡珍珠计划啥的,那个网站我去过,我觉得基本可以算专款专用了。不过显然你说的对,整个情况是很复杂的,我可能过于理想化了。

                    • 家园 政府办慈善有利有弊

                      利的一面,在于可以动用的资源多,善款的使用效率高——非官办慈善机构,谁敢拍胸脯说自己更有效率、项目成本更低?官办慈善机构,一个电话一个文件,就可以支使基层政府帮忙跑腿,甚至额外榨出一笔配套资金来(希望工程最典型),民间慈善组织有这个能耐么?所以,像曹德旺之类,自己真金白银大把大把掏钱搞慈善的,还不是找“官”字头慈善机构?

                      弊的一面,就是项目结构搞得很复杂,审计困难,并且因为牵涉到的政府机构多、范围大,在当下的吏治环境下,也免不了爆出丑闻。再一个,就是这样的机构,往往也同时把官僚机构和NGO的毛病都占全了。

                      • 家园 关于效率,不完全同意。

                        在大灾难,或者需要动用个方面资源统一调配的时候,确实政府慈善机构是最有效率的,就像提供血液的主动脉。但其实还有很多其他的慈善项目,比如资助失学儿童,资助罕见病患者,当然还有好多咱想不到的,甚至给优秀学生提供奖学金啥的,在这些方面,政府也许根本没有精力顾及,甚至想不到,这就需要非官方的慈善机构像毛细血管一样渗透到各个角落,这也是我想说的慈善多元化+政府监管,总之是各司其职,利用自己最擅长的地方对社会做贡献,这也算是一种资源配置的优化吧,我相信中国也正在往这方面努力。

                        • 家园 效率问题,我给你算一笔最简单的账

                          我们做一个最简单的数据模型:资助贫困学生。

                          一、假定一个贫困的中学生,每年资助人民币2000元(应该可以解决大问题了,属于很大力度的资助)。

                          二、假定每个县给10个名额。

                          三、假定关键环节由民间慈善组织自己来做,不动用任何政府资源,由慈善组织派遣自己的义工作审核资助对象的资格、还有每年一到两次的回访工作。

                          那么,一个义工、每年跑二十个县、审核/回访200个受资助对象,这个效率不低吧?

                          一个县、紧赶慢赶花5天时间做调查,外加两天的长途交通时间。差旅费,每天的县内交通/伙食/住宿费、150元、不能再省了吧?长途交通,再省钱、再是就近寻找义工(义工必须非常可靠,不能随便在当地找人充数),往返预算750元,不能再省了吧?

                          这样,每十名受资助学生,一趟审核/回访,光是差旅费的成本就是1500元。每年一次、成本是1500,两次就是3000。

                          义工一年跑20个县,单跑一趟就是140个工作日、大概相当于工作7个月,两趟就相当于全年工作,总得给人家开津贴吧?不多说,每个月开2000元,这就是14000/24000(这已经是在作贡献了,因为没有任何额外福利和保障)。

                          那么,这两百名受资助对象,资助金额40万,义工工资+差旅费,只跑一趟,44000元,两趟,84000元。

                          ——这还只是义工的开销、而且是最理想的状态,还有项目管理、必要的宣传工作,这些成本还没算。义工出差的过程中生病了、遭遇事故了,由此产生的额外成本,也还没算。

                          ——你觉得这个成本核算是否合理?

                          那么,如果是政府办慈善呢?按照既有的行政体系,基层教师、干部筛选资助对象,整理相关材料,然后按照程序进行公示、接受社会评议和监督,慈善组织派人抽查。

                          ——如此,能省下多少成本?

                          ——就算混入了不合格的被资助对象,假如说,5%的比例,20个县也就是10个,姑且认为这20000元钱就是被贪污了(实际上还不是),和前面列举的那种模式相比,谁的成本更低?

                          通宝推:duanjian,
                          • 家园 你这是死板看问题的典型

                            毛思想的核心是:辩证看待问题. 你的思想是固态的,没有看到公益事业放开后, 人民群众的自发努力. 这个你也可以理解: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说个历史事件,84年左右吧,我们村有2家5保护吃'救济粮',每年还可以免费到化肥厂领1袋化肥. 从来没有人去搞鬼,从来不需要什么人去核实. 为啥?1. ZF公信力高 2 群众相信ZF 3, 群众自发遵守规则,周围群众自发监督

                          • 家园 嘿嘿,你考虑得还真挺细致

                            首先我得承认和理智和善于思考的人探讨是很愉快的事情。

                            第二,我得说,如果是我,专搞资助贫困学生,那么我的做法就是和各学校联系(哪怕是只有一个老师的小学),提出我的资助标准,并由他们向学生推荐,并由学生申请+当地学校教师审核,并通过电话或者信件,邮件,互联网进行追踪,做信息记录。开始的时候跑学校应该会花一些钱,另外开始也没必要做得很大,如果担心老师和学校作假,可以一步一步的来,逐渐和学校建立信任,以后,可以考虑扩大。总之我希望能保证我捐助的每一个学生,地址,家庭境况,所在学校,审核的老师,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评语,汇款账号等等信息都记录在案,有据可查,让捐款人随时都能通过网络知道自己的钱都干什么了,我是怎么花的。如果发现学校有作假的,就降低该学生,该学校的信誉,甚至通过法律手段追回钱款(追不回来就算涨教训了),并向捐款人解释其间的过程以及检讨自己的程序。至于员工的费用,我确实没考虑过太多,但我直觉认为,你的这个帐算得太线性了。不过我想可能你接触过一些慈善机构的运作,了解他们的难处,我这个毕竟是纸上谈兵。

                            总之私人做慈善应该有一个宗旨,就是效率最大化。尽管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但就算是花自己的钱,那也得精打细算。如果我做慈善,一定找政府做不了,或者政府不愿意做的,但是我却认为很有必要的,并且发挥我自己的资源长处。如果最终政府认识到其必要性,结果他能做得更有效率,给我接手了,这也算是有贡献啊。那么政府监管呢,就是指政府审批我的资格,审查账目,以防止我把募来的钱私吞了,万一吞了也能把我逮住。这样的话,如果我的效率高,或者像你说的,效率也许偏低点,但是透明度高,账务简单明了,目标资助对象固定,我想这样同样也会有人给我提供善款的。总之是把选择权交给捐款人,让他们决定谁有效率,谁值得让你掏钱出来。我觉得这和市场经济应该是一个道理吧。不能全是市场经济,但也不能没有市场经济

                            • 家园 你这样一样会有校长的关系户插进来领补助费

                              90%的老师是不会因为一个偶尔见过几面的陌生人来得罪校长。就算10%的高风亮节老师会和校长死扛,一所学校不会只有一个老师,校长找另一个有默契的就好了。信息技术再好,输入信息的还是人。输入垃圾,输出垃圾。 除非你能掌握整个社区互相监督下的社会调查报表,利用共同谎言np式困难增长筛选出事实。信息技术在这方面会很有用。但这是另一信息公开化的问题。

              • 家园 这个是一定要花的了

                现在是言必体制,真是让人头疼啊

              • 家园 国外慈善机构管理费才20%-30%?你没搞错吧?

                印象中,曾经看到当地报纸揭露,加拿大东部渥太华有一个癌症慈善机构,大众的每一元钱捐款,扣除各种费用,最终用在慈善目的上的是:

                四分钱~~~~~~

                当然,大家承认这个机构对提高GDP,增加就业率有正面作用。

                • 家园 呵呵,我是用OCEF这种国外的最高标准

                  OCEF能够把项目成本控制在善款总额的20%,堪称逆天!

                  当然,红会也好、青基会也罢,如果把转嫁给地方政府的项目成本算上,肯定不是5%的管理费打得住的,这个无须讳言。

                  • 家园 OCEF 不过是小打小闹罢了

                    美国没有专职工作人员(国内现在有没有我不知道, 当年我在董事会的时候有人建议过应该设置国内专职工作人员, 未果), 大家都靠着挖资本主义墙角无私奉献。同时董事会不少人捐款都是指定捐为运作费用,不计入项目捐款-- 真做事,才知道无论如何义务,如何清廉, 其实项目成本很难控制在5%的, 那么只好自己捐款来补吧。

                    这种模式,注定只是小打小闹,不能推广的。

                    通宝推:Alarm,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