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炒房炒出GDP -- 陈经

共:💬87 🌺24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你能解释一下你说的房子的“内在价值”吗?
        • 家园 有很多指标可以说明

          模糊地说,内在价值就是这房子真值这个价,人觉得这个价合理,实际成交价格低于它的时间也不长。太具体的我也说不上来。

          比如银行有一个评估价,这是在上涨的。收物业税的时候,也会有一个评估价。

          人花钱过日子,房子是最重要一项。愿意花这么多钱靠这房子过日子的人,并不是买来炒。愿意的人多了,内在价值就出来了。也许去年15000不愿意,今年15000就愿意了。这有一个动态调整过程。

          • 家园 跟商品的真实价值有什么关系吗?
            • 家园 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说法

              政委所说的更像是价格,反应了需求关系和有用性。

              而内在价值更象是与生俱来的一种属性,应该是不随外在因素而变化的。

              不过政委所说的环境改善了,交通变好了,应该是zf对房子的周边进行了再投资,说是内在价值提高了也无不可。

              记得政委在关于物业税的一个贴里面提到,zf的公共事业投资所带来的房价上涨收益被屯地的kfs和二手房房东获取了,zf没有从中得到较大的好处。从这个角度来看物业税的推出势在必行啊。

              • 家园 这里涉及到住房的定位

                在我们这个人多地少的国家,住房是作为商品呢还是生活必需品?如果是商品,是象面粉,食盐这样的具有社会公共性质的商品呢还是象股票古董这样的投资品呢?

    • 家园 (三)社会观念很不合理

      现在的房价,是涨得透支。一线城市,已经普通人买不起了,所以才这么大的骂声。不过许多房子的价格透支,应该会随着内在价值的增长,得到补足。而房贷总额也不高,实在不象要崩盘的样子。更合理的结果是继续涨高,研究货币数据只能得出易涨难跌的结论。

      房子内在价值不断增长,再加上货币数据支撑的保值提前购买需求,唱空房价实在不象能成功。只不过人在实际判断时,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有些房子内在价值已经不会增长多少了,如房子老旧,随着城市发展好地段越来越多,老房地段稀缺性下降。二是个人的实际购买力,拼死买房后如果房价不涨,应对风险的能力就会很差。

      外国媒体说中国房价泡沫很高,这是就某些指标而言的。但多考察一些指标就知道,房贷安全性极高,唱衰还不到时候。等房贷总额再翻个几倍才谈得上危险。

      虽然不能唱空房价,但还是要问,是什么因素弄得社会这么痛苦?

      我认为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社会观念。最近几年社会观念扭曲得厉害,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这类社会观念是自相矛盾没有出路的。这可能是文化困素造成的。

      一个典型的问题是,社会过于贪婪。这是中国文化的弱点,过于爱财,境界上落了下乘。虽然说世界各国人民都爱财,但中国人的程度是比较厉害的,有些过头了。除了财富,其实也有很多其它值得追求的东西,中国人传统上却不太关注。

      另外一个问题是,社会价值观过于倾向少数成功者。刘翔成功了就是英雄,社会关注度极高,人气只有姚明可以相比。他们的广告价值,就比其它运动员要高许多。篮球界第二位的易建联,只有姚明商业价值的十分之一。刘翔退赛了,人就走光了,其它世界著名运动员也不看了。对于一般人,社会就过于强调金钱与地位,传统美德也不顾了。

      在房价问题上,这两个特征很明显。全国那么多城市,就有四五个一线城市高人一等一样,人都想到那里拥有房产。而贪婪在于,虽然让很多真正需要房子的人很痛苦,卖房的却根本不管,唯利是图开高价。富人为了财富增值需要,大肆炒房,提前炒作。

      这样的社会风气,很快就把房价炒上去了。房价越高,社会还越强调房产。女青年要房,丈母娘要房,小了不行,地段不好不行。炒房的群众基础很好。

      这样恶性发展下去,风气越来越坏,社会充满怨气。虽然可以把原因推到腐败上去,但大众的心理也脱不了干系。中国的腐败在世界上并不是最严重的,房价收入比却最高。这不是光荣的事情,而是中国人的耻辱。虽然中国的房价泡沫很难破灭,但这某种程度上正能说明大众的心理扭曲。

      也不光是中国大陆如此,港台也差不多。这是中国人的通病,我认为比政府政策更为根本。正因为如此,政府更应该加倍重视这个问题。

      (待续)

      • 家园 指出一个问题

        房贷安全性高,是为了使他安全性高,不断推涨房价的结果,是果不是因,这样循环下去,迟早破裂.

      • 家园 说的不错,要注重均衡发展

        各个城市都要有自己的特色,包括居住环境和特殊的工业产出,高标准的最低工资标准要建立起来,足够普通人安居乐业,这样就能解决问题。本来想拿法国的各城市来举例的,但是太麻烦了不详细说了,简而言之我想说的是法国各大城市皆有特色,在他们那个全国通行的SMIC最低工资标准下,在外省可以过着比较悠闲的生活,谁又非要去那个竞争激烈、相互间感情冷漠并且高物价(主要就是体现在房子的高售价和房租上)的巴黎呢?反正我觉得,如果想追求综合生活质量的话,绝对是外省合适。

        顺便贴出一点数据:法国SMIC全工月工资拿到手的大约有1200欧元,可是在巴黎租一个独立的一居室普遍就要600左右(不包括水电费),而外省只需要300-500,而且居住面积也普遍大一些。

    • 家园 (二)房子价值上涨有合理成分

      这个问题,从本质上来说,就是资本品在价值形成的时候,如何计算其真正的价值。这绝不仅是个学术或者统计问题,而是有重大的社会影响。

      资本品和一般消费品的区别在于,消费品的价值在“消费”这个动作发生后,就不断下降,或快或慢朝着垃圾的方向发展。资本品从初级原料不断加工,一直到形成后,被初次消费,到这是一样的过程。但是初次消费之后,它的市场价格会发生向上的波动,这就不太一样了。假设10年中,某资本品例如一个房子,价格上涨了10倍,这并不罕见。那10年前这个房子的真正价值是多少?当时的GDP怎么算?

      我认为“GDP平减指数”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的。10年前房子就是那个价值,后来增值,并不是因为当时建了那个房子,而是后来社会整体做了很多有意义的事。边上修了地铁,配套了社区,高收入的人增加了。这些事当然会让房子的价值增加。硬要把10年前与现在的房子价值“平减”成一样,那要么现在的GDP低估,要么过去的GDP高估。

      所以,房价上涨,有它的正面意义,能体现房子价值实在的增长。这方面不能极端,不能否定城市与社区完善的价值。也就是说“炒房炒出GDP”,有部分道理。通过发展城建、配套社区、改善环境,提高房产的内在价值,如果是这种“炒房”,那就是可以接受的。

      中国大城市房价大涨,部分原因是这种内在价值上涨。比如说现在北京普通房子2-3万,你硬要让它跌到1万也不可能了,它的价值真的超过1万。花个100万买个100平,享受北京那么多的生活条件,全中国的人都会来抢爆掉,买得起的一般民众都太多了。

      统计局的历年来公布的房价上涨数据总是很低,我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因素。内在价值涨了,所以房子虽然价格涨了,但就等于没涨。我认为这也是有一定合理性的。一个西瓜并不因为周边环境好了,吃的价值就增加。2000年与2010年同样品质的西瓜,内在价值是差不多的,但同时段内房子的内在价值是显著增加了。

      我认为社会舆论以前确实有些过头,大力抨击房价高涨,其实是过头了。北京上海深圳,啥时都有人说房价太高了,好几年前均价五六千时也说过高,对于内在价值没有形成正确的理念。大量民众片面等待房子降价,实际却被逼空,就是被这种舆论害了。

      这方面不能搞民粹主义,似乎房价就是越低越好,低了老百姓才过得好。如果要正确面对高房价,就要勇于承认房子的内在价值。不能一棍子打死,那反而是背离了真理。房地产是支柱产业,这也不能说就全错了,还是要承认正面意义。

      凡事过尤不及。在承认房价上涨的部分合理性之后,再来谈不合理的。

      (待续)

      • 家园 4年后北京5环内均价5-6万8年后10万

        昨天新拍的大望京一号地楼面价2.7万,建成后怎么也得4.5万以上才有10%的利润(潘石屹语)。附近的二手房从2万-2.9万不等,以均价2.45万计算,从拍下到建成开售假如需要4年,年复合增长率就是16%,我不知道内在价值会不会涨这么快,但钱肯定都是往这里涌了。有多少做实物生产的(不包括房地产相关的)都关了厂子改炒房了,都以为“人傻钱多速来”,到时候刚需还剩下多少!?美国的昨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 家园 资本的意志

        相信大家都看很多空多PK的对话, 双方都是言之凿凿,信誓旦旦. 预测这个东西很多人都喜欢, 说不准也不妨碍上了瘾一般下次再来,反正在这虚拟的世界没人知道你是谁.

        关于上海北京的房价讨论的连篇累牍, 看多的直把上海比作东京和纽约觉得涨的远远还不够, 唱空的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房价收入比一说最有底气.

        统统抛开这些不说, 我倒是有个问题想问问,上海房价那么到底多少才是合适的呢? 5K?1W?2W? 如果房价都变成大家理想大同世界中的居者有其屋,每个人都买的起的话, 那么上海这个超级大怪物还会涌入多少人?

        就好比很多人强烈质疑我们国内销售的汽车价格跟国外一样,但是收入却又只有欧美的十分之一云云, 可又有谁想过, 如果我们的汽车价格都像国外一般是普通人半年的工资收入, 我们的交通状况将会是多么的可怕!!

        把理想状况和现实状况混为一谈,不是社会问题,而是智力问题,哪怕出发点很美好, 很感人, 可经济规律却不总是那么的符合道德标准, 这就是资本的意志

        • 家园 跟资本没关系,把户口放开了,一切都解决了

          中国的户口后面承载了太多的东西,把它放开,跟福利脱钩,什么学区房,什么交通状况早解决了。

      • 家园 细节讨论.

        也就是说“炒房炒出GDP”,有部分道理。通过发展城建、配套社区、改善环境,提高房产的内在价值,如果是这种“炒房”,那就是可以接受的.

        .............................

        配套的发展和周遍环境的改善,这个应该是已经体现了GDP的增长里了吧,因为这个增长而导致的房屋真实价值的上涨如果在GDP里再统计一遍恐怕不合理,另外我想大部分老百姓对"GDP的增长"和"CPI的增长"之间的区别不太清楚,所以看到GDP和CPI的增长不同步,就觉得自己被增长了,这个区别政委要是先说清楚,剩余的就好解释了.

      • 家园 GDP似乎和“使用价值”没有直接关系

        按我的理解,GDP是纯粹资本主义的东西,任何发生交换的行为必须计入,而任何不发生交换的行为不得计入。那么,二手房买卖,只要双方依法纳税,则这个交易本身的全额应计入GDP。以吃屎的经济学家为例,如果二人把那100万各自报税,则确实“创造”了200万GDP。至于这部分应该如何“平减”,我倒不是很清楚。但肯定不能按“使用价值”,在资本主义里面似乎没有这个的定义。按我的理解,在资本主义里面,这个用CPI或者PPI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平减也是合理的,因为资本最终还是要进入到消费领域才能体现其“价值”,自然其“价值”可以用相应的CPI/PPI来平减。这虽然看起来极其不合理,但应当是GDP本身的问题。

      • 家园 说到底,还是流动性过剩+物质极大丰富+实业难赚钱

        我觉得房价这几年上涨如此猛烈,和入世后中国经济大发展是同步的,伴随着物质极大丰富了,房价当然也要跟着涨,这和服务业人工费上涨是一样的道理。什么洗澡理发零售行业,甚至也包括公务员们,他们本身创造的价值并没有提高,但是社会物质极大丰富了,他们也要分一杯羹,于是他们的“价值”——具体表现为他们的工资,也跟着涨。要不然贫困国家的大房子,为什么就这么不值钱?

        何况,现在的中国竞争过剩,实业难赚钱,钱都从实业里被赶出来了。

        稍稍修正一下月色溶溶说的话,所谓“流动性过剩”,不一定说是老百姓有钱了,而是整个社会有钱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