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闲聊】我对袁崇焕的评价 -- 任爱杰

共:💬416 🌺942 🌵1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8
下页 末页
                • 家园 西西河去年就为这个事情争个不亦乐乎

                  这就悍然引用一下挺袁方的贴子:FlyGeneral:你知道那二百骑是疑兵,老袁可不知道

                  • 家园 这个你应当看minotaur的全文

                    minotaur:【原创】论袁崇焕的蓟门之失

                    呵呵,此事不过证明皇太极真的很精通怎么打运动战,怎样调动敌人而不是为敌人所调动罢了。

                    袁不善野战。当时的明军没一个善于野战。所以不固守一两个据点就被后金军牵着鼻子走。这个问题也不是袁军独有。此前明朝和蒙古人作战都是一样的问题。更别说明朝还有更有名的被几十名倭寇横行江南的事迹呢。

                    袁知道明军的这个缺点,才会提出对后金的堡垒封锁战术。

                    到皇太极绕道入关,袁崇焕千里赴援,这其实就是在以己之短,攻敌之长。被皇太极偷越成功后,在华北大平原上自然是一步错,步步错了。

                    这里不存在袁是否通敌,或养寇,或有意纵敌的问题。只不过第一招没接住,陷入被动,最后只好在北京城下决战罢了。

                    • 家园 明末的明军失去了野战能力

                      从对萨尔浒战役等与努尔哈赤作战的记载来看,明军是“竹枪纸甲”,连弓箭都没几把好的,军官的指挥能力只能用愚蠢来形容。

                      只有袁崇焕上任后才采用火炮加强防御,利用坚城为依靠的阵地战。

                      明军严重缺乏能独立作战的骑兵,所以只能采取固守坚城的战法,战略主动尽失。

                    • 家园 觉得capo1234河友的论述逻辑更合理啊。。。

                      跑过去看了minotaur的帖子。。。。。

                      感觉capo123河友说的逻辑更合理些。。。。

                    • 家园 袁不善野战云云,是避重就轻

                      扼守天险,却放纵敌人大军在你自己大军眼皮底下通过,到你自己国家的腹地去烧杀虏掠,作为军人,还有比这更加耻辱,更加恶劣的吗?这不是一句轻飘飘的不善野战能够搪塞过去的。

                      • 家园 从你这几句话来看,怕是没看minotaur那帖子

                        看了再有理有据的说不迟

                      • 家园 以抗日战争对比

                        战争初期大部分前线将领都是不能用不善野战搪塞了看来.尤其第一次远征军的将领们. 李宗仁的所谓台儿庄大捷更是个笑话拉

                      • 家园 韩世忠善野战了吧?

                        身为浙西战区司令,奉命镇守镇江,而且战前还放出豪言壮语,怎么也把兀术的大军放过长江天堑了?这可不是诱敌深入。更和后来的黄天荡之战无关。黄天荡是个事后的补救措施,而不是事先的周密计划。

                        更莫名其妙的是韩世忠凭什么认为兀术占领临安后一定会退军?如果兀术不退呢?那么他坐视首都陷落,江南腹地惨遭烧杀虏掠,作为军人,还有比这更加耻辱,更加恶劣的吗?

                        作为一支军队来说,首先考虑的是保存自己,其次是消灭敌人,最后才是兼顾百姓。所以兵法上有“坚壁清野”、有“焦土政策”、还有“诱敌深入”。这些政策的直接受害者都是老百姓。但那种“首先照顾老百姓”的想法,从战略和正义角度来说没错,但在大多数时候是会导致战术失败的。无他,如果在战术上也“首先照顾老百姓”,那么老百姓就成了被对方劫持的人质,自己就要束手缚脚了。

                        所以韩世忠从保存自己的有生力量出发,认为消灭兀术最好时机是等到其北归时半路伏击。这里他有没有考虑到兀术在江南烧杀抢掠?可能有,也可能没有。但回军救援在他来看是送死,所以绝对不会考虑的。

                        具体到袁崇焕身上。打仗不是说你想怎么打,敌人就一定要按你的思路来打。皇太极偷越蓟门是极佳的穿插战例。明军据守险关,皇太极就用疑兵佯动,吸引明军注意力,争取到一天的时间,从小路穿插。这里不存在袁故意“招敌”或“纵敌”的问题。和韩世忠一样,技不如人,防线被敌人突破了而已。

                        袁崇焕在这里战术不如皇太极,被皇太极调动了。之后想追击皇太极又被皇太极误导(或者按牛头兄的说法:误判皇太极首先要去河西务夺粮草。按:其实当时皇太极首次入关,未必知道河西务有大量粮草囤积。袁和他的幕僚这时候聪明过头了。),不知道皇太极的真正主力在哪里。这说明袁的野战能力不如皇太极。

                        但袁虽然野战不如皇太极,但智商还是不低的,很快放弃不停尾随堵截皇太极的策略,改为驰援北京。盖北京是皇太极最大的目标。皇太极再绕来绕去,总归是要去北京的。而去了北京,背靠坚城,明军的战斗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 家园 后金的老祖宗金军,也被蒙古军在野战中耍过

                          就是蒙古军歼灭金军最后一支主力的三峰山之战,蒙古军要绕过金军防线,形成对金军的前后夹攻,但是为了防止金军的阻截,每次只出动数百骑绕过金军防线,金军由于野战和侦察能力不足,无法判断这是佯动诱敌还是真实的主力运动,结果没有对蒙古军进行截击,导致蒙古军顺利完成围攻部署,最后金军大败。

                          历史上,缺乏野战能力、数量上处于优势的军队,被数量上居于劣势却有出色野战能力的对手玩弄于股掌之上,其实是屡见不鲜的。

                        • 家园 "韩世忠凭什么认为兀术占领临安后一定会退军?"

                          这我当然不知道,但我知道他判断是正确的。或许是出于一个优秀将领的直觉,或许是职业军人多年的经验,或许是准确的情报工作,但这一切,袁某都没有!

                          "作为一支军队来说,首先考虑的是保存自己,其次是消灭敌人,最后才是兼顾百姓。"这你是从哪本军事书上看来的?你说的是什么样的军队?你随便去问个解放军战士或者军官(西西河就有好几位),他们会同意你这话吗?

    • 家园 一点点心理分析

      崇祯不是不肯给臣子支持。他日子过得非常勤奋清苦,连自己的私房钱都拿出来犒军。

      就像青年男女心中有理想的偶像,崇祯心中似乎也有一个理想臣子的模板:儒臣、知兵、不甚合群(合群了就有大贪污犯的嫌疑)、有战略意识和全局观,不一味斗狠。前期,崇祯的偶像是袁崇焕,后期是杨嗣昌。这两个人都能勾勒美好的前景(袁:五年平辽,杨:十面埋伏),所以深受信任。最终两人都辜负了崇祯。

      崇祯压力太大了,缺乏耐心。他把机会给了最会宣传的人,却没有给机会给实干家,如卢象升、孙传庭等充足的机会。

      • 家园 卢象升某个意义上就是被崇祯逼死得, 孙传庭也算不上

        实干家, 也不比杨嗣昌强多少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