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分析(一) -- 陈经

共:💬237 🌺772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 家园 消费者是自愿的

              被剪羊毛也是自找的,这不妨碍游戏玩下去。

              实际上消费这个行为本身就是被剪羊毛,因为供应商有利润嘛。无非是被剪多少而已。更何况,羊得到了饲料,失去了羊毛,对羊和人是双赢。

              这个问题好象政委说过,就是为什么政府总是伙同资本家把老百姓弄得没钱。

              • 家园 你的饲料在哪里?

                香港,日本楼市的泡沫都是前车之鉴。你所谓的游戏继续玩儿下去应该也包括泡沫破灭楼市崩盘吧?

                竟然说是自愿的!强盗逻辑。是不是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你也会说是中国人自愿的?真想拿鸡蛋砸醒你

                • 家园 饲料很多

                  中国居民十多年的收入增长不是虚假的吧。

                  另外,房子本身也是饲料之一,十多年前没几个人幻想买房的。

                  至于说自愿与否,我相信多数人买房不是被政府拿抢或者奸商派杀手逼的吧。

          • 家园 政委这个“投资正循环”的命门就在这里

            “资产升值,最终消费品却又不升值,那中间企业的利润在哪里?”

            消费品不通胀,企业利润来源也可以提升。可以走量,把更多人拉进消费圈子里。可以创新,开发出新的消费品,新的消费概念不能算通胀,汽车不能算比自行车通胀几百倍。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以前用铜贵,现在用便宜的铝性能更好。没有压力,上量、创新、提高效率、降成本,这些事企业会主动去做?要相信市场经济,结果确实大大化解了通胀疑虑。真的办法不太多的是输入性通胀,说来话长。

            先花一个“投资正循环”的论证,非常精彩。不过我这里继续提反面意见(不是否定,只是提意见)。上面这一段政委说的已经不是投资拉动,而是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这才是治本之道,如果真的那么轻松能实现产业升级,当然一切都没有问题,搞不搞投资拉动都会有一个良性发展,类似于美国从70年代的滞胀和80年代的衰退中走出,归根结底是靠了IT技术革命,这是新诞生的一大块市场,且提高了整个经济系统的效率。

            问题就在于你这个投资正循环,对产业升级是有利还是有害呢?你自己的答案其实已经有了:

            但是,超级通胀在哪里?有人屯电视、肥皂么?Nobody,因为会轻易被产能过剩弄死。发生的是资产升值,这本就是“坏账原理”的关键环节。政府控制的国有股、土地、资源、经营许可等政策资源,都在疯狂升值,这和通货膨胀是两回事。

            这就是我们看到的一头过冷一头过热现象。由于投资所需要的资源,带来不能再生的原材料价格上涨(至少是不随着制成品价格等比例下降),以及你这个“正循环”需要的金融资源,从需求侧抽钱,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比方说你举的卖土地还高铁的债的例子,买单的是城镇消费者,削减他们的存款总量。这样,企业成本上升,消费的总量却会下降,如果产能不变,必然引起供需曲线的移动,制成品价格下降,这样企业利润越来越薄,能投入技改和开发新产品的资金当然也就更少,未来的利润更没戏。企业没有利润了,给员工发不起钱,高铁谁坐,房子(土地)谁买?土地的价值归根结底来源于他上面商业企业能够产生的收益。消费侧要是出现了向下负循环,投资侧的正循环也就转不下去了。一个现成的例子就是日本,持续多年的资产价格下降。

            今天的形势,和2007年已经不同,那时候核心问题是通胀,弱美元引起外资流入,以及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到民生,因此决策层坚决搞紧缩,把通胀预期打下去。而现在呢?我看今年这个“适度宽松”下去,真要能把通胀拉起来还好,那政委这个“投资正循环”就可以成立。怕就怕这百分之二十几的M2增量投下去,明年制成品价格仍然起不来,那就要出大问题了。一个中国家庭,多少年买一辆汽车?外资投行招人烦,咱这里引段首席红色经济学家的观点——林毅夫:全球可能陷入通缩漩涡

            总结一下:政府直接投资搞项目,会加剧消费端企业出现资产负债表式衰退的危险,因为一头抗住了原材料价格,一头损害消费能力,压缩了企业的盈利空间。政府更合理的干预措施,是降低税赋,减轻企业负担,增加社会保障,让大家放心大胆地花钱,调整经济结构,真正拉动内需 (呵呵,怎么跟念文件似的)

            P.S.以上是说财政政策的,下面说说货币政策。我以前有个非常不中听的观点,说所有人都可以埋怨美国的注水政策,中国却不能。因为中国市场上这些年旺盛的流动性,有多少来源于海外资金的流入?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一目了然。美联储注水,使中国得以在2008年已经有可能陷入资产负债表式衰退的局面下,外部资金得以持续流入,并且保证了宽松货币政策实施的空间。你看看美元经济圈里另一个小弟韩国,去年和今年是怎样一个冰火两重天。当然这是中美两国背后商量好的,共进退,没有什么雷锋行为。目前美元压力已经很大,美联储对弱美元的容忍到头之后,开始加息和退出量化宽松,中国若不随之提高基准利率,则海外投资流出就会替你紧缩,而且在资产价格仍高的时候退出,让你买单。无论加息还是海外投资流出,结果都会影响资本定价。温总理所谓的“信心”,岂止是针对国内的平头百姓的?那讲的是全球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对中国财政的信心,这才能撑住“正循环”不让它变成“负循环”。玩的是全球化,岂有个管你鸟投行说啥跟我无关的道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你已经明白多了,但总是把投资与消费对立起来,说消费下降

              “企业成本上升,消费的总量却会下降,如果产能不变,必然引起供需曲线的移动,制成品价格下降,这样企业利润越来越薄,能投入技改和开发新产品的资金当然也 就更少,未来的利润更没戏。企业没有利润了,给员工发不起钱,高铁谁坐,房子(土地)谁买?土地的价值归根结底来源于他上面商业企业能够产生的收益。消费 侧要是出现了向下负循环,投资侧的正循环也就转不下去了。”

              你这相当于说消费总量下降的恶果,不是说投资的恶果。消费下降,当然非常不好。但这发生了没有?国内需求一直是上升的。

              你如果要消除疑虑,必须注意一点:中国由于还没有发达,民众也还没有过得很好,潜在需求一直是非常巨大的。投资是什么意思?一方面是建起了东西,另一方面,也就是把贷款散到社会上去,建高铁的员工、提供配套的厂家、得到拆迁补偿的人,都得到了钱。这些钱存起一部分,大部分还是会去消费。

              为什么你认为投资会导致消费下降?可能你以为投资是先从民众那里把钱捞过来,再搞项目。那是民营企业家原始积累的方式,不是政府投资的玩法。政府投资能够带动消费,因为钱是从信贷那里来的。“羊毛出在羊身上”的理解不正确。中国人即使在90年代,存款都不多,到现在25万亿存款,哪来的?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政府投资发下来的。以后这个存款数都会一直上升,因为投资会不断进行。而不是你想象的,政府把居民存款捞过来再搞基建。

              为什么要通过卖地或者税收回笼货币?因为不回收一些,就没法做账了。回收一些,就可以把账做成正反馈了。回收的不用比发下去的多就够了,因为有更多新的贷款可用。

              • 家园 我的观点一直没什么变化啊,看来还需要总结一下

                我和政委进行讨论的,主要有下面几点:

                第一,中国政府的实际财务状况如何?

                政委的观点:

                发达国家政府债务占GDP达100%的不罕见,60%算少。印度银行资产的25%被要求拿去买国债,并列为十分健康的资产。中国国债占GDP就只有20%左右,算上地方政府城投公司之类的隐性债务5万亿,也就30%。

                我的观点:隐形债务不少,起码不是30%,与发达经济体平均水平的差别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小(链接)。地方财政实际上比较困难,他们的投入可能以损害地方经济活力为代价(链接)

                第二,政府投资拉动的极限在哪里,有哪些约束条件?

                政委认为主要是资源限制和技术限制,资金上的限制暂时看不到(链接)

                我的观点:宏观上和微观上的约束条件都有:(链接)

                1、投资带来的货币超量发行,在二次分配之后,有可能产生局部过热,影响民生,或是影响金融安全。

                2、中国现在玩的是全球化的市场经济,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这个信用经济说白了就是信心。财政负担加重如果影响到境内外投资者信心,则会通过外汇、债券、股票市场反向影响流动性,造成客观上的紧缩,而高速投资之后遇到紧缩,后果就是坏账和烂尾。

                3、人民币国际化,拓展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要求政府的资产负债表好看。美国搞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时候,如果财政是现在这个鸟样,谁会跟他玩?

                第三、当下,政府大力投资搞项目拉动经济合理还是不合理?

                政委认为合理。我认为宏观上不算合理(链接),当然不排除有一些项目会拉动消费。因为现在全球经济是一个紧缩期,你不可能像过去那样,有持续的外部增量,那么从总量上看,羊毛出在羊身上,政府的投资和占用的资源必然会挤压民间开支,进一步压缩企业盈利能力。

                政委说,你这不符合事实,今年实际上国内消费大增长。我的答案是这太正常了,今年前9个月,M0增加1.55万亿,M2增加11万亿,这么多钱放出来,除了投资之外,当然要外溢到消费上去。问题在于明年你这个货币扩张的速度如果不能维持怎么办。

                政委说投资和消费不矛盾,投高铁的钱会最终会发到项目相关的人手中。不错,但前提是这笔钱先要用各种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从民间收上来,而收上来之后,再散发到民间的就不是100%,起码你要买资源吧。物质守恒,账目也守恒,有进就有出,如果钱变多了,无非是通过货币扩张。注意我这里说的是宏观,那么宏观上货币是中性的(名义量和实际量的关系)。政委接着说到居民户存款增长,到今年9月份是差一点26万亿,那么这个数字,难道要归功于政府投资而不是2000-2007的经济总量大发展?我以前一个帖子写过(链接),如果以2007年1月末为基准,截止今年9月末,居民户贷款增长87.8%,同期居民户存款增长57.8%,M2增长66.5%。结论是什么?居民存款增速低于M2增速,M2增速又低于贷款增速。家庭负债率在上升,存款扩张落后于货币扩张。

                第四、2007年的紧缩性宏观调控对不对

                政委持负面观点(链接),我持正面观点(链接)。因为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核心矛盾就是通胀,而且已经形成了预期与现实正反馈的态势,这个要是不打下去,不但有民生问题,而且对企业损害也很大(通胀对企业的影响,工业经济学里面讲的很清楚)。至于后来美国会搞到如此地步,没有人能够预计。

                这里要提醒一下方法论,市场经济是个动态系统,长期能解决问题不代表短期不会出问题,很多的大麻烦,就来源于一时周转不灵,带来非理性的群体性恐慌。例如说物资有保证就不会通胀,这在历史上说的通吗?就算说中国是特例,88年通胀和93年通胀的根子难道是粮食不够?再比如说政府能够无限卖地给企业和银行注资,所以金融安全没问题,那么如果在你的地卖回钱来之前,银行或企业已经资不抵债了,存户会去挤兑,债权人会要求清算,这样的时候,你卖地谁去买,那么一个体系建立起来殊为不易,垮了之后你再建需要的不仅是时间。俄罗斯“休克”了那么一下子,很多工业就此垮了,厂子一倒,人一走,再想恢复可就难了,现在卖石油钱是有了,可核导弹屡射屡败,这就是体系休克的后果。

                • 家园 你没理解“钱”是啥东西

                  如果钱变多了,无非是通过货币扩张

                  大错。

                  • 家园 不是货币扩张,那是什么?

                    加东

                    你没理解“钱”是啥东西

                    如果钱变多了,无非是通过货币扩张

                    大错。

                    • 家园 对应有效需求的生产能力,是“钱”的根基

                      无论M0M1M2,如果稳定对应这个生产能力,币值就稳定。

                      中国很多产品的产能过剩了,但同时存在巨量的潜在有效需求,比如基础设施和内需。危机来临,TG以雄厚的财力和强大的执行能力,迫使部分潜在有效需求成为目前的有效需求,使得过剩的生产能力不再过剩。换句话说,“钱”的根基大了,钱就自然多了。

                      没有生产能力却货币扩张,那就是老蒋和津巴布韦。没有有效需求却乱生产,那是浪费。

                      请注意,这里说的是有效需求。中国可以生产一万亿某歌星的CD,但那是对应生产能力的浪费,因为没有人需要那么多CD。而中国的铁公基,在今后几十年都是有效需求,给低收入人群发钱给医保教育投资也是一样。

                      • 家园 潜在的有效需求多了,几乎可以和人的现实欲望等同。

                        但需求不等于支付能力,不等同于实际消费能力。

                        按您的说法,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就不会有经济危机了。我们中学都学过,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是生产的相对过剩,以美国29年的生产能力与2007年相比,当然小得多,但当时人民的支付能力不够,无法消化生产能力,所以经济危机。

                        现在搞了这么多项目,可以分期付款,但终归是要有人埋单的吧,如果消费者付不起,那最后只能是国家买。

                        在我这个回帖中说了,

                        链接出处

                        社会零售总额(相当于实际消费)比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相当于投资)小很多,更重要的是增速越差越多,投资无非是用未来的消费支付,请问,您能看出未来的消费能收回投资的趋势吗?

                        国内的不行,用投资改善出口成本来促进出口,让外国人支付投资成本的办法,我看也不行,现在的出口已经很大了,再大几倍,就真得让外国鬼子多失业上亿了。

                        “钱”是啥东西,解释很多。有效需求的生产能力,肯定不行,起码也要说出是支付能力。

                        • 家园 看到这里想插个话

                          redapp和SkyWalkerJ两位对“企业”这个环节考虑的很不足啊。高铁之类的基础设施修好之后,受益最大的除了跟这些工程直接相关的企业,其他在这些地盘驻扎的企业也是受益者。以苏州为例,城市公路修的开阔发达,企业员工可以有厂车坐天天上下班,而厂车同时意味着企业提供集体宿舍。这在加入WTO前,以苏州那狭窄的街道是不可行的,上下班堵你两三个小时没一点问题。另一方面,2007年末南京市常住人口为741.3万人,而苏州市常住人口为624万;而比较这两个城市的堵车情况,南京比苏州严重的多,上下班高峰期的堵车时间长两三倍,这是在下在两地生活的切身感受。原因在哪呢,个人认为苏州企业,特别是劳动力密集的大型企业吸纳人口远远高于南京,是主要原因。南京并不存在苏州新区、园区那种大范围的厂房聚集。苏州从2000年到2008年地价飙升了三倍不止,这部分房价由谁负担了呢?在下只能肯定一点,大头不会是草民。据我所知,大量草民付出了血汗,挣得比农业收入高数倍的加班费。

                          • 家园 您说的这是投资的好处

                            适度的投资当然是必要的,对未来的经济有推动作用(比如你和其他人所举的基础设施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同是还可以吸纳就业)。投资也是现代经济才能完成的,核心就是信用的使用,我们可以借钱来先做下去,未来取得收益后再还现在的投资,以此循环,越做越大。但是请注意,这里面是要求未来的收益可以还上现在的钱,显然这是要算帐的,不是说未来可以取得收益就可以了,而是起码要到达一定的底线。所以说,无限投资是肯定不可行的,一定会有一个投资的上限。以中国现在投资比例之大,可以说古今中外,没有过先例,中国现在就是在挑战世界的极限。我之所以唱反调,就是看到陈经还有其他一些网友乐观的出奇,他们坚信一定能成功,完全无视这里面巨大的风险。可能中国运气好,这些风险最后都能化解,大获成功,但如果差呢?

                        • 家园 有效需求当然是付得起的才算

                          比如,我“需要”一个航空母舰当玩具,这个需求就不有效。而中国需要航母就是有效需求,但这个帐就很难算清了。比如,中国如果花1000亿人民币建了几艘航母,这个收益就很难算。我觉得大家都是在凭感觉。

                          铁公基的建设也差不多,京沪高铁到底能给沿线带来多少钱的收益?谁能拿出一个令人信服的数字?但是,大家都觉得这事该做,觉得不会亏。中国这么大,人这么多,便捷的交通有利于生产要素的流动,肯定有巨大的但是根本无法算清的效益。既然很可能是赚的,现在又有钱又危机,那就干起来,只要不是给每个村子修机场那样明显不靠谱的事。

                          • 家园 帐的确难算

                            比如京沪高铁,产生效益时间跨度很长,利及的方面也很多,单纯算京沪高铁的帐,就发现变量太多,无法完成。

                            但是从国家宏观的帐是可以看清的。首先要明确投资是要干什么。投资是为了我们全体国民未来生活的更好更富裕更有竞争力,更富裕的标志首先是先还上现在投资的钱,如果做不到,就是假富裕。

                            我前面的帖列出来了,国家现在总的投资远大于总消费,且增速差巨大,并且还在不断地扩大。这就要求未来我们的支付能力仅仅增加是不够的,而且增速比现在还要快,快到能大致赶上现在投资的增速。

                            这种模式,就如同一辆高速火车越跑越快,如果达到了,自然是皆大欢喜,奇迹诞生,但如果翻了,那……

                            • 家园 你的概念不清啊

                              更富裕的标志首先是先还上现在投资的钱

                              谁还给谁?

                              中国人自己劳动无中生有创造出的好东西,给自己和子孙后代用,还给谁?老天爷?

                              铁公基加上国防,是一个国家安身立命的根基,只要在合理范围内,就是“全国人享受,全国人买单”,这个投资不用还也没法还。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