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分析(一) -- 陈经

共:💬237 🌺772 🌵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这个短中期能持续到什么程度,就得综合数据认真做兵棋推演了

就不是我这个三脚猫的分析水平和信息获取能力可以做到的了。因此,其实我也是感性认识,没有翔实的数据和推演作为支撑的。所以说我的回复大概也就只能提醒政委注意一下,一些你文中没有体现出来的约束条件(也许政委本来是清楚这些的,只是没有写出来),比方说局部过热的问题,一旦影响到金融安全和(局部的)民生,决策上就不得不从“松松”那个方向往回退,而不是说我能弄到多少钱、多少资源就能放手搞多少项目,这稍微有点像大跃进的思路,还有我们现在毕竟是在搞全球化的市场经济,很多东西不得不按照通行的玩法来。

举例,国家投资要地方和民间配套投入,后期运营如果是商业公司来搞,也要启动资本,那么这些都需要贷款,今年这8万多亿(到年末也许9万亿不止)下去,一些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已经向巴塞尔协定的上限靠拢了,需要考虑在资本市场融资,那么国企依靠资本市场搞扩张和规范化经营,中小企业依靠创业板解决融资问题,银行再来融资扩充资本金,资本市场撑得住撑不住,你总不能把这圈钱机器弄不转了。

再者,今年贷款增速超过20%,GDP增速的目标不过是保8,CPI同比还是负的,那账面上看,银行贷出去这些钱是不是就有潜在的风险?至少短期看,资本投入和增长是不成比例的,意味着有些资本投入可能就回不来了,OK,上一波1992年南巡,1996年软着陆,到1998年,坏账就已经搞大发了,这一把如果两三年内商业银行的坏账露头,银行的资本金不过是存贷总规模的百分之几的数量级,多一个点的坏账,资本充足率立刻就出问题,到时候继续用财政注资或财政担保债券冲销的办法去处理,上一波的1.4万亿坏账,十年了,还在那儿趴着呢,评级机构会不会以隐形债务过多为由,给你的主权信用降级?(西方这三大评级机构,只会落井下石,总不能指望它雪中送炭吧)主权信用降级,对机构投资人而言,一是影响信心热钱流出,二是国债收益率就得上升,而国债收益率有基准利率的性质,会倒逼市场利率,等于是你自己不紧缩,逼着你紧缩。

还有,现在美国市场靠不住了,要解决国内资源、产能和消费能力的矛盾,我们在大力培育人民币经济圈,让人民币走出去。那么要让亚非拉兄弟放心大胆地收人民币卖资源,你更得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去操作,要是再玩一把上万亿坏账财政去抗,赤字搞福利和军备(那么庞大的海外利益,海军不能落下吧,海军就是个吞金巨兽),你看人家嘀咕不嘀咕?日元过去没事,因为日元那时候是美元的影子,还有海外资产作支撑。以后美元要是不行了,国家信用问题其实更敏感,更容易引起金融波动。

总的来说我对政委的大局观是很钦佩的,你的几篇精彩文章,都收藏和拜读了。中国这个大象,我们摸到的都是不同的局部,感觉也就不同,讨论一下应该是有益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