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美国大选系列(4)- 共和党全国大会综述:挟9.11以令选民 -- Chieftain

共:💬4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美国大选系列(4)- 共和党全国大会综述:挟9.11以令选民

    关于美国大选,我有三个基本观点。其一:圣人无为而治。小布什和克里显然都还是心追前贤而力有不逮,当然更谈不上圣人,所以无为而治是对牛弹琴。那么只能反过来看,谁更能整事谁就能呆在白宫发号施令。诚如切尼接受提名演讲所言:爱德华比我性感、有魅力,甚至连头发也比我好,哪你们说我是怎么着当上副总统的啊?我给他续上这引而不发的答案:我能啊,我能琢磨事儿啊。小布什赶不上这位五次推迟服兵役的好战份子的阴鸷,但也是近墨者黑了。其二:领袖自律律人,而政客自虐虐人。但问题是“律”和“虐”往往扑朔迷离,难以两分。如果“民主”和“自由”照耀的光辉太强的话,恐怕就更难看清啦。上了年纪的演员要扮青春,灯光一定要强也是一个道理。其三:大选结果将决定美国人能不能真正地从9.11的阴影中走出来。共和党的竞选基调是建立在9.11历史事件上的,本也无可厚非,只不过做得太过头了。鉴于此,民主党也只好祭出越战来抗衡,经济牌当然也可以打,但能不能像克林顿那样喊一句“帮帮忙,是经济啦!”看来还是个问号。3年过去了,美国更需要的是反思而不是重新激起仇恨。再借切尼一言:这不仅是我们这一辈子最重要的大选,这也是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大选。诚哉斯言,故还望美国人民三思。

    对于民主和共和两党的大选,我是不预设立场的,我也没有好恶之分,只是就事论事而已。下面对共和党的这次全国大会综合评述一下,也同时回味一下这党团盛会的一些“精彩”言论。首先是时机和地点的选择,共和党略胜一筹。一般而言,9月劳工节过后的第一次民调至关重要,是双方阵营发起冲刺前实力的最后检阅,对士气和中间选民影响都很大。加之临近9.11的周年祭日,共和党想不去榨取最后一点剩余价值都难,更何况这是在越战问题上把克里名声搞臭以后自然转入小布什占优势的国家安全和反恐问题的最佳时机。地点选址纽约的麦迪逊花园广场是一场赌博,不过共和党也是有备而来。其策略大致是一闹二哭三笑:先是恐怖预警升级把纽约市民折腾得七荤八素,后又制造悲情说纽约媒体可能对报道游行示威比大会还积极,最后请出纽约前市长朱尼安尼追忆连Ground Zero的建筑工人大老粗都可以在小布什面前纵论国策的“温情时刻”。高,不服共和党的developed propaganda还真是不行。

    接着在国家安全,具体而言伊战和反恐问题上穷追猛打参议员克里的投票纪录,意欲给克里戴上性格反复无常、懦弱怀柔的“高帽子”― 从ABC和华邮的民调看似乎还比较奏效。当然,这种苦活脏活是不能让Commander-in-chief亲自来干的。先是“冲锋艇寻求真相”小组打头阵说克里在其越战历史上误导美国人民,开幕式上资深参议员麦凯恩对克里还算念旧情,接下来的朱尼安尼就毫不客气啦-“克里改变立场是家常便饭的事儿(he has made it the rule to change his position, rather than exception)”,反戈一击的民主党参议员米勒更绝-“他的言论只会鼓舞我们的敌人…他要让巴黎替我们做决定,而我们要总统来做决定”,至于切尼则几乎全部的时间都花在关照克里上了-“下面我将三言两语(two or three words)来谈谈我们的对手…他在国家安全问题上从来就没对过(time and again he has made the wrong call on national security)…他好像不知道这世界变化快…他居然说我们只有在联合国的同意下才能部署武力(嘘声一片)… 他最大的问题就是总和自己过不去 …”。三人成虎,古人诚不我欺啊。小布什夫人也少不了出来照本宣科般地描绘一下丈夫人性化的一面,但恕我直言,我更喜欢直言直语克里夫人特芮沙。前三天的大会试图导出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在你们的面前站着一位象小布什这样完美的领袖,为什么还要在一无是处的克里身上浪费时间呢?至于经济怎么样,切尼吝啬到真是一言以蔽之了:经济不错,正在改善,在小布什和我的领导下美国的明天会更美好。

    终于,小布什在一片“再来四年”的声浪中阔步走上了演讲台。说真的,他比克里招人喜欢,就像是你走在大街上随便都能碰到的普通人,有那么一些品位也是你能想像得到的,总之他跟你的距离好象很近,总之你会忘记他其实出自石油和政治豪门。这就是小布什最成功的地方―中国人讲做事先做人―看来他在哈佛商学院也不只是光顾着考试拿C了。他接受全党提名的演讲没有给人任何惊喜,而人们也并没有期待任何惊喜,所以他演讲的目的也基本上达到了 ?C 这就是所谓的管理预期,所有MBA都要学会的丛林生存法则 ?C “所有支持我的美国人啊”,我就是你们那有决心和魅力的强势领导。9.11是一场历史的悲剧,即使是对全人类来说,但那是小布什总统任期最“辉煌和灿烂”的时刻。但这一切都已经成为了历史,在美国人民需要展望未来的时候,共和党还对此大书特书实在只能说是为一党之私,逞一己之快的做法。当然,比起“两颗子弹,跑得快;一颗它会刹车,一颗它会转弯。真奇怪!”的台湾传奇还是要进步和文明多了,毕竟这是美国嘛。

    在他的同僚们已经把克里贬得体无完肤之后,小布什并没有得势饶人:“支持我们的军队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事情,而他却辨称说否决增加870亿美元的军事预算是件复杂的事”。小布什当然也没有忘记搬出祖师爷里根总统来批评克里声称他自己的价值观念保守。至于经济政策问题,不能象切尼那样干脆就避重就轻,以免让广大选民失望地看到小布什除了9.11以外就毫无新意,所以即使是“新瓶装旧酒”也要聊胜于无。不多评论,因为这恐怕又要引起保守和自由派的大小政府之争啦。总之,听起来都还不错,简化税典、减税谁不喜欢啊?8月份的就业数据刚刚出来,虽不及预期,但也还算不上令小布什难堪。美国历史学家言:美利坚合众国创立之时,群星一定是在天空做舞。如果200多年后,大选还这样丑陋地进行的话,群星恐怕只有“泪飞顿化倾盆雨”啦,这就是我对共和党大会的观后感。

    剩下两个月的时间,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想想如果本拉登明天给抓获会怎样呢?大选对小布什和克里而言都是一次全民公决,但小布什还是有微弱优势的。除非伊拉克局势急剧恶化,或者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克里能赢大选但未必一定会赢。

    • 家园 Chief同学,这篇文章你有啥看法

      预测:布什几乎肯定连任 什么样的美国人喜欢布什? 亚洲时报

      正如我一直预测的那样,美国现任总统布什几乎肯定会赢得连任。这可能使局外人感到不解,因为民主党似乎更有智慧,形象也更好。然而,正是那些认为自己既不聪明又不优雅的美国人将投布什一票。

      布什的支持者外国人不常遇到,他们不像那些专家学者、记者、牧师、演艺人员和科技精英一样经常在媒体曝光,在各种场合与亚洲和欧洲人接触。他们也不是你在香港、曼谷和新加坡可能遇见的美国游客,后者将在11月的大选中投票支援凯瑞。拥有护照的美国人不到总人口的1/6,他们主要集中在传统上支援民主党的“蓝州”-沿海地带,他们为各种不同的文化和习俗欣喜若狂,并不辞千里去领会他国的神奇文化。相反,那些来自内陆州-传统上支援共和党的“红州”的美国人宁愿在拉斯维加斯和迪斯尼乐园度假。对于他们来说,赌城的复制品艾菲尔铁塔和威尼斯水城无异于真品,而且还免去了陌生语言和习俗的不适。

      布什的支持者看上去确实没有那么雅致俊朗-肥胖症就是美国的一个内陆病,穿得也没有那么体面,而且看上去不像凯瑞的选民那么文质彬彬和有书卷气。但布什的支持者从内心深处相信美国的建立就是为了保护他们这一类人-不像那些聪慧迷人、有足够能力保护自己的美国人。这就是他们爱国精神的源泉。

      美国民调机构最近就“你更希望布什还是凯瑞赢得11月的大选?”这一问题在其他国家进行了民调,结果凯瑞赢得了5比1的压倒性优势,这正突出了美国人与其他国家的人民之间存在多大的鸿沟。

      想要更好了解美国的政治观察员不妨亲自前往美国内陆的某个中型城市参加7月4日的独立日庆典。在那里他们将体验到一种在大西洋的彼岸和南半球无法体验的爱国热情。世界其他各国人的经验是,政府一直是有钱有权阶层压制弱者的工具。普通美国人的爱国热情源自如下信念:美国是普通民众利益的保护伞。

      在欧洲人看来,爱国主义是一种近乎种族主义的民族主义,这种情感曾使无数战士在上世纪的两次大战期间屠杀自己的同胞。美国人的爱国主义属于一个不同的范畴。世界大多数民族的亲身经历是,政府的存在是为了帮助富强者镇压贫弱者。弱者的代表一旦掌握了权力,就变成了压迫者。欧洲人从没热爱过他们的政府;热爱国家意味著热爱自己的种族和文化-自我陶醉的部落文化。

      相反,美国人是那些为了不再受人摆布而决定离开欧洲的人的后代。这就是为何美国人拥有枪支。据说美国的枪支数量超出美国人口的总数,但与流行的传闻不同的是,美国人并不大开杀戒。抛开美国少数族裔的暴力行为不算,美国的暴力犯罪率和欧洲的不相上下,但像美国这样一个民间枪支比人口还多的国家的暴力犯罪情况也仅限于此:试想其他国家若像美国这样,其暴力犯罪情况将会怎样?或者说其他国家的政府敢让其臣民自由拥有枪支吗?同时,枪支控制是事关个人自由的问题。据说凯瑞支援禁止制造猎枪的法案,而同时又在宾夕法尼亚州接受了工会支持者赠送的一支猎枪。

      在这些人中间,总统一句简洁的声明就能引起广泛的共鸣。两次世界大战使欧洲人意识到世界没有善恶之分,只有竞争民族间不怀好意的嫉妒。因此,上帝不支援任何一方,互相屠杀的替代方案是谈判妥协。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凯瑞和美国沿海地区的精英们与欧洲人持相同的看法,即学识渊博的专家能扭转各民族之间的这种悲惨命运并拯救世界。

      这与美国始于《圣经》的善恶二元论世界观背道而驰:专制的英国君主政府是恶,英国北美殖民地自治政府是善;奴隶制是恶,自由劳动制是善;移民在他们祖国所抛弃的是恶,在北美大陆发现的是善;纳粹是恶,民主是善;苏联是恶,美国是善。

      攻击布什没能在伊战问题上赢得欧洲的支援也许是凯瑞提出的最愚蠢的指责。在美国入侵伊拉克前的半世纪里,关于法国人怯弱的各种玩笑一直是美国人的保留节目。比如,“法国军队怎么敬礼?”举起两手表示投降。

      冷战结束后美国在欧洲的战略利益逐渐减少。随著时间的推延,穆斯林移民将逐渐取代出生率锐减的欧洲人,那时美国和欧洲的利益将分道扬镳。因而,此时讨论美国的欧洲盟友没有意义。随著一代人之后穆斯林崛起成为欧洲的新主体,欧洲很可能将成为美国的天敌。

      一旦受到攻击,美国人必将予以还击。布什也许攻击了一个错误的国家(我不相信这一点),也许在完成了最初的占领之后行使了错误的使命(这一点我相信),但美国人非常愿意宽恕他的错误。他们知道追迹和消灭一个神出鬼没的敌人-恐怖分子的难度,因而不太介意美国在找到真正的敌人前要痛打几个国家。

      美国中西部那些身材肥胖、反应迟钝的贫穷选民将帮助布什赢得连任,这一点恐怕会使支援凯瑞的那些机智体面的富裕选民难以承受。我对梅尔? 布鲁克斯1968年执导的百老汇音乐剧《生产者》印象深刻,剧中一位虚构的纳粹党人抱怨道:“希特勒舞跳得比丘吉尔好,打扮得比丘吉尔帅,画得比丘吉尔好:他一个下午可以画一整栋公寓,外加两件大衣。”但希特勒是丘吉尔的手下败将。

      对世界其他国家来说,布什将“反恐战”(又称文明战)进行到底肯定会给它们带来极大的不便。对布什来说,外部世界的反对无关痛痒,它们又不能参加美国的总统大选。

    • 家园 酋长兄的总结和梦晓的分析都很到位

      2004年美国总统大选,凯瑞的确很悬。

    • 家园 美国人民到底傻不傻?

      酋长的综述非常到位,鼓掌!

      我的感觉,共和党的文宣功夫一流,美国的老百姓们,一个字:傻!

      可问题是他们真傻吗?他们不了解自己的利益吗?

      酋长,不好意思,我想再当回黄世仁。

      • 家园 我刚和一个美国朋友聊过

        民主党的坚决拥护者,我说觉得共和党要赢。他很沮丧地告诉我他的感觉也是。他认为的主要原因是,共和党的组织要好很多,而民主党的组织太差了。所以他下定决心退休以后要去从事组织工作。呵呵,现在工作都还没找到了,就在考虑退休了,真是有毅力啊。这也是我对他非常佩服的。

      • 家园 你这是得寸进尺。我这儿讲银货两清,不见银子不发贴。
        • 家园 我银子地没有,鲜花地有,

          见老铁新措施:

          每个贴将会有一个鲜花、鸡蛋的功能(鸡蛋暂缓,鲜花先行)。看到好贴,言词鼓励之外,每个读者还可以从自己的“钱袋”里掏出些东西作为奖励点送给贴主。来源是每个读者的经验值,积分,奖励点都可以转换为经验。

          每送一次鲜花,送者扣若干经验,部分转为贴主奖励点、部分转为西西河河库、部分转为送者本声的【乐善度】,倾向:-10点,+3,+4,+3的方式。

          怎么样?

    • 家园 我也喜欢teresa heinz kerry,旧文一篇以和酋长。

        今天CNN的Larry King Live居然请来了约翰?克里和特蕾莎?亨氏?克里。这是他们自提名Edwards之后的第一次出现在talk show中,我正好无事,便看完了全程。

        

        克里的表现一般,还是和以前一样,不大有幽默感,话说得很精巧,复杂得让人听不懂。我看他在和布什的总统辩论中不见得能讨得了好去。布什虽然看上去很傻,但反倒可以给人坦率简单的感觉,比如他直来直去的语言,和轻幽默感,都是很能吸引选民的。可惜今年没有又一个克林顿出来了,真是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啊,现在才知道克林顿的风度和才能是多么难得。

        

        节目的焦点还是在克里的政策上。这大家都熟悉,无庸多语。感谢larry king,问了一个大家都很知道的问题:你邀请了John McCain吗?因为大家都分析认为,John McCain才是克里的首选,Edwards只是在John McCain拒绝之后的第二选择。

        

        克里斩钉截铁地说:“No!”我听了倒替他松了口气,虽然隐隐地觉得他大概是在说谎。不料他随后又说,他和McCain是好朋友,因此探讨过这个问题,他发现McCain对此的兴趣不大,所以就没有继续探讨下去--这意思不还是他动过邀请McCain的念头吗?当然,他确实可以说:“我没有邀请过McCain,但我们确实讨论过这个问题。”不过,普通的民众可不理会这些文字游戏,大概只是会觉得他巧言令色,文过饰非。

        

        惊喜来自于特蕾莎。我一向很喜欢她,觉得她是那种典型的欧洲左派的立场,而且非常欣赏她的有话直说。今天的访谈中,几乎每一次她开口,我都会失笑,同时也担心:完了,这个样子哪能吸引到选民呢?

        

        比如伊拉克战争,明明克里当初是投过票支持的,larry问她的意见是,她开口就说:“那是个悲剧!”然后才又连忙补充说明,错误主要在于没有穷尽外交手段。

        

        又如一个极难回答的问题:“你曾经嫁给一个共和党人,现在却作为民主党候选人的妻子来竞选,你的立场是如何变化的呢?”她说:“我的立场从来没有变化过。所有认识我的人都知道这一点。作为一个从独裁国家来的人,我本是没有机会做我自己的。现在我有机会做我自己,我就一定要为自己选择。我以前是个共和党人,可后来共和党发生的变化我不喜欢。我是一年半以前才改变立场,加入民主党的。某某(我不大熟悉这个人,从她的意思推测,大概是个正统的共和党人,但却没有通过共和党的预选)的落选让我大为伤心,我因此退出了共和党。”

        

        最精彩的是这个问题:“你反对ralph nader参选吗?”她不假思索地说:“当然不反对。我是从独裁国家来的,我怎么可能反对任何人来参加竞选呢?我会告诉他的支持者,珍惜你的选票,慎重考虑你投票的后果。可是,我会尊重他们的选择。”

        

        对其他问题,她经常第一反应是:“我不知道。”后来larry king都看不过去了,说:“政客们一般不说‘我不知道’。”结果是她丈夫出来帮忙说:“我就常说‘我不知道’,我还说过‘我犯过错误’呢。”

        

        就在昨天,CNN放了一个短片,显示laura bush是如何为她丈夫加分的,并把她和特蕾莎相比。确实。laura是个美国人眼中典型的贤妻良母形象,连我这个很讨厌布什的家伙也对她有些好感。至于特蕾莎,用克里自己的话说:“everybody loves 特蕾莎!”--yes, I am one of everybody。可是,说实话,我觉得特蕾莎可能会给他减分。她实在太不适合政治了。更何况,美国人是否已经有心理准备接受一个出生于外国的第一夫人?I doubt。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