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随笔,也为经常找不到的帖子保留下链接 -- 神仙驴

共:💬485 🌺2169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3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个学校做的很有特色。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家园 这是我完全不同意的专家意见

        天朝专家之声名狼藉,就是因为这种专家太多了:不解决问题,只会捂盖子。个人意见是,阳光到处,阴影自然退去;捂盖子只能越捂越烂。

        看看该专家的分析

        李玫瑾把这种案件定义为“个人恐怖主义行为”,作案人伤害最无辜的孩子,选择最能让全社会产生痛感的极端行为,就是要让所有人对社会生活感到不确定的恐惧。

        作案人的目的是什么?是“要让所有人对社会生活感到不确定的恐惧”么?我觉得恐怕不是。从这几个案子来看,如果作案人不是神经病的话,那么他们这么做的目的应该是发泄自己心中的不满甚至仇恨。他们是要对社会造成后果非常巨大和明确的伤害,而不是让人们感到‘不确定的恐惧’。该专家这么说,无非就是为自己掩盖事实的思路做辩护,似乎只要媒体不报到,大家都不知道,也就没有恐惧了。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马皑说,“犯罪嫌疑人所认为的不公正是主观的,带有偏执的心理倾向,从不会考虑自己遭遇这种不公待遇是不是跟自己能力不强、犯了错误有关,而是完全归结于他人、社会。”

        这种说法,从整体而言当然是正确的。一个人遇到挫折或者不公正,当然会有他自身的问题。但是我们现在面对的是少数非常极端的人,他们有极端的性格和个人遭遇,这种永远正确的话没有任何意义。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心理研究所马皑曾经关注过以跳楼为要挟讨薪的相关案例。第一起成功后,这类案件呈递增趋势,多到没有人理会的时候,就开始有人起哄,“以此类推,南平案对其他作案人是具有效仿效应的。”

        不知道该专家如何看待欠薪,个人认为欠薪是资本家对整个工人和农民工的宣战,是最无耻的行径!对这种罪恶的行为,用什么做法去报复都是正义的。但是我们善良的国人选择了‘自杀’式威胁,都要遭受专家的这种嘲笑,真是无耻之尤了。

        每当一起犯罪大案发生后,人们普遍关心的是能否预防“制造灾难的人”。但李玫瑾却说,不是所有的犯罪人都能够预防的。防止概率性的灾难,思路不在“灾难发不发生上”,而在于“灾难早晚会有的前提下”,需要认真研究的是,“我们生活中有哪些软肋、有哪些地方容易发生灾难”。

        这么说就是胡扯。一个社会当然无法从概率上避免极端的反社会行为,但是绝对不意味着它不应该去努力降低这种行为出现的概率。

        “我们要反思的是,发生这种恶性案件是不是说明学校的防控不到位,是不是公安的反应能力还有待提高。”李玫瑾说,教育和公安部门应该马上行动起来,采取具体措施提高校园安全防范能力,比如加强学校的保卫力量、上下学高峰时段加强巡逻等。

        脑残建议。正常人都知道我们绝对无法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去预防就全社会而言那么小概率的行为。

        总之,可以说极端的反社会行为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避免,但是为了降低这种行为发生的概率,我们应该做的是公开公正的分析每一次的事件,分析其中的原因和结果的链条,看我们能够做些什么来打断它。那种出了事就责怪大家没有把脑袋藏到裤裆里面的思路,绝对是脑残型。

        • 家园 你说话前后逻辑不连贯

          可以说极端的反社会行为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避免,但是为了降低这种行为发生的概率,我们应该做的是公开公正的分析每一次的事件,分析其中的原因和结果的链条,看我们能够做些什么来打断它。

          正常人都知道我们绝对无法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去预防就全社会而言那么小概率的行为。

          脑残建议

      • 家园 为什么美国媒体很配合政府工作?

        像报道种族歧视犯罪、杀小孩、茶叶党撞IRS大楼这种敏感事件,那媒体无论左右都是对嫌疑人作负面报道。

      • 家园 专家意见多种多样

        外链出处

        去年深圳学生绑架案,就是没有及时报道,没引起社会关注,接二连三发生,报道后到停止了。于是专家又说应该及时报道。

        • 家园 报道必须要报道,但是过分追求细节和情节渲染不应该。

          报是要报的,但是不能渲染。

          不能过度的说细节,这样会招致模仿。

          可以说社会原因,但是不能只剩下社会原因。

          可是抓根源,但是不要把凶手描白。

          很多内幕细节除了对专家有用以外,对普通大众没有任何意义——除了满足好奇心理。

          比如南方系对于郑民生的深度报告,给人的印象就是,这是一个太普通不过的老百姓了,那么他行凶,就只能找社会原因,对于潜在的模仿者来说,得到的心理暗示就是我和他一样啊,我也要象他那么做一票,会不会也得到同样的关注?

          再比如,南方系的报道说,郑民生拿出了自家的菜刀,对于有些模仿者来说,嗯,对啊,菜刀!(虽然南方系不提菜刀,可能很多人也能想到,但是媒体的渲染会强化人的思维),而一切官方的披露里面,都没有提到菜刀(庭审时应该提了,那是必须的)——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满足好奇心就得了,最多挂上知情权的幌子,但是媒体应该知道哪些是底线。

          不知道有没有人注意,美国的庭审现场是不允许拍照、摄像的,偶尔媒体要登,都是一副手画图,这里头除了防止相关人员受到媒体的压力外,还有就是一些犯案细节是没必要对公众公开的,而相关的报道人员一般也很守底线。——别忘了,这些庭审一般是公开的,任何人都可以申请旁听,所以任何媒体都可以说,既然是公开的,那我就把所有的细节都报道出来,还打着公众知情权的幌子。——但是这种现象,在自由的美国是相对较少的,反而在专制的中国成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只要发现异议马上把妨碍新闻自由的大帽子扣过去,其实大多数老百姓不知道内情,少数媒体和文人知道得一清二楚,他们仍然动不动就煽动公众去骂那些所谓的“妨碍新闻自由”的人和言行,其实就是利用老百姓来为自己谋利益,最后造成的后果,只能由我们全体普通老百姓来承担。

          通宝推:渔樵山人,飞马萧,
          • 家园 好文有宝

            送花得之~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南宣部快成偏执狂了

            其实大家很希望媒体能发挥更大作用,这也是大家对网络寄望甚高的原因。可南宣部越来越让人腻歪。原因就在于南宣部总是喜欢在隐私部位夹带私货可又不小心流露出腥臊的气息让人发觉而不悦甚至反感。最让人不堪的是汶川地震之后的几天,“天谴”、震出对世界的“承诺”甚至震出一个“新中国”,就彻底暴露了他们精英面目之下的自贱下作和阴暗冷血。

            而南周的报道把用细节表达态度和倾向的新闻手法运用到极致,以至走火入魔,比如那个“我是张书记”,让大家开始注意南周报道细节寄予的意味。

            其实南宣部挖掘郑民生的“心路历程”毫不奇怪,如果南方系不趁着这个大事件贡献点私货出来才是浪费那么多无辜儿童的死伤。如果读过南周关于邓玉娇事件里的第一配角邓贵大的类似报道,你甚至会盼着南周如何整出一篇视角与众不同的特写出来。邓贵大是个老实的小办事员、体贴的丈夫、慈祥的父亲,那么郑民生就是个僵化社会的牺牲品、是僵化体制的牺牲品。前者是为了暗示司法不公不透明、多数人暴政的左倾遗毒,后者就更是个攻讦当今中国体制僵化以致窒息扼杀人的精神的最好素材了。出路就是一条:PUSSY价值。

            偶然在FT中文网到看到长平反驳关于新闻细节引致更多类似杀童事件的说法,没兴趣细读,无非就是说新闻自由比儿童的生命更重要罢了,还是偏执狂似的冷血。又说五毛扔伍皓没有任何问题,他压根就没说这是不是少数人的暴政呢?还是南方系一贯的倾向,反体制。官方背景的人士说的都是不实宣传,替政府说话就一定是五毛。看来政府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或者由绝对PUSSY正确的南宣部来指挥政府并发号施令?不同意南宣部的绝大多数网民都是被洗脑的愚民,也应该由南宣部来启蒙?

          • 家园 赞,不是是否报道,而是怎么报道的问题

            细致的行凶细节描写不说了,媒介动辄将类似案件犯罪人包装成“社会受害人”的做法是真正让我愤怒的地方。不做过分的细节描写、不用社会受害人的说法给罪犯寻找脱罪借口,这是媒介本就该注意的事。不去碰这两点的媒体报道,我当然欢迎。有人是在用大众知情权作为幌子,去给自己反社会的心理寻找同盟军,是不是真正危及到别人的利益安全,才不是他们关心的重点。

            • 家园 真相就在于细节,怎么能不报道呢

              一些特殊的细节,比如技术性的犯罪或者侦破手段,可以不予报道,但是其他的细节当然应该报道,否则何谈真相阿。

              而且拿美国的例子来说就更加可笑了,我没有看过英文的对与犯罪的报道,但是我看过很多纪录片,包括自己下载的和电视台放的,美国人的破案故事。里面的细节丝丝入扣,穷尽一切可能,尤其是在比较客观的犯罪过程方面。

              还有就是阁下是在海外生活,一个基本的道理应该是明白的,法庭没有宣判任何人都没有罪,还有就是任何人都有权力获得律师的辩护。所以您的【不用社会受害人的说法给罪犯寻找脱罪借口】,真不知从何谈起。

              国内现在问题非常多,胡哥提‘和谐社会’也不是吃饱了没事干给自己找事。所以媒体投入很大的力量来关注案件背后的社会原因,而国人也爱看这个。

              和这样的国情以及民意对抗,俺觉得是没有出路的。

              • 家园 你搞错了一个问题

                任何人都有权获得律师的辩护是没错的,但是任何人都不能用“都是这个社会逼的”来脱罪,甚至以此把自己塑造成英雄人物。你所谓的国情和民意也不过是媒体推波助澜的后果。

              • 家园 同理

                法庭没有宣判任何人都没有罪
                ,同理,媒体何必急着先给犯罪嫌疑人下“这又是一位社会受害人”的结论?

                我原话里罪犯改成犯罪嫌疑人更合适些,说得顺嘴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