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和双石中校——也发一份有点意思的档案(上) -- 老拙

共:💬74 🌺394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文摘】和双石中校——也发一份有点意思的档案(上)

    日军北平特务机关长松室孝良写给关东军的报告(1936年)

    很长,也很乱,拣主要的摘录一些:

    占据华北的迫切心态

    帝国工业之生产量逐渐膨大, 近年向世界的市场进出, 因而遭欧美列强之嫉视, 纷纷于本土及领属上高筑起关税壁垒, 极力抵制我帝国商品之推销。帝国虽亦求报复主义, 对对方之商品图谋抵制, 奈此项出入品均为帝国必须原料品, 自无从以自产品代替, 于是痛感原料之缺乏与市场之狭小, 并痛感原料与市场之获得,非经相当之艰辛奋斗不可。而此地域之获得, 又非与帝国若干势力打成一片, 连成一气, 亦难以确保。故干一九三一年九一八发动满洲事变而占据之,。一时帝国市场与原料得稍缓和, 然因尚有若干原料问题不能解决于满洲,且现在满洲市场已臻饱和, 短期间亦难再行扩大, 即不能与帝国之生产率之增进相调和。帝国为确保满洲并使万全, 不能不努力满洲边界地外区之缓冲设施。

    帝国人口密度与生殖率之高大, 非扩大工业即不能解决。扩大工业必须确保相当范围之原料与市场。是以对于新原料与市场之觅求, 乃帝国荣瘁枚关之重大事业。依帝国大陆政策之满蒙主义, 占据满洲之后, 必再继续图蒙, 因蒙古在军事上为极重要之地区, 势在必得, 帝国已不断的努力矣。惟蒙古为一片原野, 其资源尚须长期之调查与开发, 实属缓不济急。市场因蒙人生活落后, 短期间之希望, 亦微乎其微。加之日本对蒙工作人材, 现在初在训练, 而原野生活又不适于日本普通人之活动,。他方则苏俄之注意力监视, 亦增帝国慎重之戒心。故除以种种掩护手段用实力威胁操纵王公等方式外, 不愿作任何刺激敌国神经之占领。然则帝国原料与市场问题解决, 实不能不注视“ 易”于进攻的中国华北。今试考华北原料与市场如下:

    消费市场主体人口——冀鲁晋察绥陕豫半数约计一亿, 为满洲三倍, 消费能力当然也在三倍以上。商品之输入则多由天津、青岛。

    生产原料——华北与〔系〕全华原料中心地, 物产为丰富之煤、铁、小麦、棉花、石油。就调查统计, 煤:次于美国, 占全世界第二位。山西一省之埋藏量即占半数。当(为)抚顺之百二十倍。铁:约埋藏二亿吨。小麦:晋鲁冀察四省合计年产一亿一千万担。棉花:约产三百三十万担。大豆:—五千万担。

    将来在我帝国有计划之指导与经营, 则原料产量当能增加三倍, 民众之消费能力亦自能大为增强, 故华北诚我帝国之最好新殖民地也

    鬼子特务机关长说的很明白:占了满洲之后,下一步就要占华北,包括“冀鲁晋察绥陕豫”,原料和市场都是大大的,“诚我帝国之最好新殖民地也”。

    要占据这么一大片别国的土地,总得找个借口吧?

    对此,鬼子特务机关长就写了以下短短的一段:

    帝国如欲对华发动口实, 随意可得。故视在中国之官民, 诚惶诚恐对日不敢犯主义, 殊极可笑。由此益可窥知帝国之威力, 帝国安可不乘势进攻, 夺取特殊之权益?

    之所以如此张狂,是因为在鬼子眼里,“中国之官民, 诚惶诚恐对日不敢犯主义, 殊极可笑。”

    对于“中国之官民”,松室孝良做了一番分析,归纳如下:

    蒋介石——对华北向持放任态度, 事实等于放弃。

    整个报告洋洋数千字,对于蒋介石仅此一句,根本没有放在眼里。在此之前,根据何梅协定,中央军和蓝衣社势力全部撤出冀察。撤出冀察,去了哪里呢?为了加强剿共,去了山西和陕西。

    实力派——帝国可以欣愉者, 乃中国官吏普遍的慑于恐日病而不敢稍行违抗帝国也。中国实力派大都采个人或小集团的繁荣主义, 缺乏为国为民的观念, 因此形成独霸一方独裁私兵状况。国家之存亡, 民众之疾苦, 彼等从不负任何责任。彼等政治欲物质欲非常旺盛, 故彼等除维持现状以解决其欲望外, 殊不愿粉碎其势力也。真能爱国为民者为数极少, 大都为顾己而不顾人之辈。彼等因欲望极高, 故志气多趋于薄弱, 而不堪利诱与威胁。

    一般官民—中国人之特性, 爱国不过五分钟, 甚且有不知国家为何物者。大部官民率多利令智昏, 顾家忘国, 甚至甘心祸国, 其目的只求一身一官集团之欲望解决, 他若国事民生, 则一概不顾。虽一少部分尚能顾全大体, 图谋向上, 均属于被压迫的下层, 无米难炊, 以致英雄无用武之地。此后帝国应采任用权贵份子, 而镇压有气节的忠干份子。

    这么分析下来,帝国要占据“冀鲁晋察绥陕豫”,为“帝国之最好新殖民地也”,就真的无所顾及了吗?不是的。鬼子特务机关长提醒说,要提防:

    共产军与共产党

    共产军之主力, 现虽返还陕北(指红军东征后主动退出山西), 然有袭入察绥向满洲联苏抗日之危虞, 此帝国不可忽视者也。此种红军,实力雄厚, 战斗力伟大, 其苦干精神, 为近代军队所难能, 其思想极能浸澈民心,。以中国无大资本阶级, 仅有小的农工阶级, 即被煽惑, 竟由江西老巢绕华南华中华西趋华北, 转战数万里倍历艰辛, 物质上感受非常压迫, 精神反极度旺盛,。此次侵入山西, 获得相当之物质,实力又行加强,。彼等善能利用时势, 抓着华人心理, 鼓吹抗日, 故其将来实力, 不容忽视。

    中国大部青年, 鉴于国内政治之腐化、军事经济之乏更生希望、政府无抗日决心、退让无止境之主义, 于彻底抗日之共同目标下, 抗日图存收复失地号召下, 纷纷加入共党, 甘为共产军之前锋, 潜伏于华北积极活动。并与在满红军, 取得联络, 将来之扩大充实, 亦为帝国之大敌。

    帝国工商发达, 早成劳资对立状态, 一旦原料不足或市场狭小, 发生缩减生活或生产过剩, 定有失业之恐慌, 极易受共党之煽惑。此外, 小农阶级兵工份子之向上, 满鲜民族之穷困, 均为共党可剩〔乘〕之机会。

    以共产军之实质言, 实为皇军之大敌。世界各国军旅, 无不须要大批薪铜、大批物质之分配与补充。换言之无钱则有动摇之虞, 无物质更有不堪设想之危。共产军则不然, 彼等能以简单之生活, 腐败的武器, 不充足之弹药, 用共产政策, 游击战术, 穷乏手段, 适切的宣传,机敏的组织,思想的训练, 获得被压迫者的同情, 实施大团结共干硬干的精神, 再接再励的努力, 较在满的红军尤为精锐。此等军队, 适应穷乏地方及时零时整之耐久游击, 耐久战术行军, 则其适于将来不能连战速决物质缺乏之大战, 极为显著。故皇军利于守而不利于攻, 应严防其思想之宣传, 及不时游击与出没无定、扰攘后方之行军。

    不过,此时红军还被数十万国军包围在陕北一小片贫瘠的土地上。对于皇军进入华北来说,毕竟只是“有袭入察绥向满洲联苏抗日之危虞”,可能而已,并没有构成实际的威胁。而华北地方实力派“个个独立的小势力, 其所关切者只此小集团之目前利益耳, 当难抗帝国之攻击。故彼等自私的心理, 实予帝国以非常的便利, 竟可不战而胜, 一言而获”。所以,松室孝良认为:

    故帝国对华工作颇有极大之希冀, 纯采不战而胜之方式

    不战而胜,侵占华北——这是松室孝良报告的核心,也是鬼子特务们分析当时华北形势得出的根本结论。

    为了达到不战而胜、侵占华北的目的,鬼子特务机关长松室孝良在报告中提出了具体方案:

    故我帝国今后对华工作之方法, 决宜随时促进下列数点实现。

    一、以威力胁迫并镇压各实力派, 以期收不战而胜之效。

    二、慎勿以实力粉碎各实力派之力量, 以免遭不必要之损失。

    三、严苛监视并排击中国各实力派之精诚团结,自立更生,,由觉悟而联合抗日。

    四、严防中国当局之联苏、英、美, 而进行抗日。

    五、务宜阻防冯系实力(指宋韩言)与阎张陕北红军之总联合而抗日。

    六、吸引恐日病最深之实力分子, 与以实力之援助, 使之镇压抗日分子。

    松室孝良说的很乱,我们来归纳一下。

    对于中国当局,只提到一点:“严防中国当局之联苏、英、美, 而进行抗日”。

    “九一八”之后,以国联为代表的英、美对日本侵华已经采取了放任主义,蒋介石只好回头去联苏,派陈立夫这个欧美派的代表人物化名绕道欧洲去苏联谈判,可陈立夫刚到欧洲,日本人就在报纸上大肆渲染。没奈何,委员长只好让陈立夫打道回府。

    对于地方实力派,基本方针是:“慎勿以实力粉碎各实力派之力量, 而以威力胁迫并镇压各实力派, 以期收不战而胜之效。

    为此,须“严苛监视并排击中国各实力派之精诚团结,自立更生,由觉悟而联合抗日。务须阻防冯系实力(指河北的宋哲元和山东的韩复渠)与阎(西山)、张(学良)、陕北红军之总联合而抗日”。

    (资料来源:重庆市档案馆《日本松室少将最近对关东军的秘密情报》)

    到此为止,我们看到了1936年鬼子们的如意算盘。国民政府与中共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先喝口水去。

    关键词(Tags): #松室孝良#报告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无话可说,敌之狡诈贪婪,国民的。。老蒋之无能,还有就是中

      中国的希望

    • 家园 【文摘】和双石中校——也发一份有点意思的档案(中补)

      有河友说:

      历史是胜利者写的。

      这话不对。

      过去大陆出版的历史书籍里,关于“何梅协定”这一段,还真没有人摘录过1935年6月22日《蒋介石致何应钦电》。历史上“何梅协定”的帐,基本都记在了何应钦的头上。

      然而,既然蒋介石发了这个电报,不论胜利者写还是不写,历史都存在了。

      所以,历史是当事人自己写的

      实际上,这份电报的名称,老拙漏了两个字,应该是——《蒋介石致南京何应钦电》(1935年6月22日)。

      有没有搞错?应该是蒋委员长在南京,何应钦在北平嘛。

      没错,确实是“南京何应钦”。

      6月9日,梅津美治郎向何应钦提出备忘录。

      6月10日,日军天津驻屯军参谋长酒井隆大佐和北平日本使馆副武官高桥坦中佐与何应钦会面,要求答复。何拖延。高桥急为何代拟一函交给何手下的鲍文樾。其内容是:“6月9日酒井参谋长所提出之约定事项,以及有关履行此等事项之附带条款,吾人一概加以承认,并可望将此等事项及附带事项自动付诸实施,特此通告。”

      但何应钦以文件措辞难以接受为由,拒绝接受。

      酒井隆于是使出流氓无赖的手段。他把鞋子脱掉,放到谈判桌上,然后盘腿坐在椅子上,并不时地用佩刀敲打桌子,要求何应钦按照日方拟订的条约签字。何应钦没有应允,酒井隆大发脾气,骂骂咧咧地出了门,没走几步,即解开裤带,不避周围众人,当院小便起来。

      据当时复兴社华北负责人曾扩情回忆,为了逼迫何应钦就范,日本浪人更不分昼夜硬闯中南海何应钦住处,甚至在卫兵的刺刀上划洋火,对着营门小便。

      何应钦不堪日方纠缠,于1935年6月13日躲回南京。

      这个时候,蒋委员长正在成都,督导各方大军围剿长征路上的红军。

      所以,就是《蒋介石致南京何应钦电》。

      蒋介石不但从思想上劝导何应钦“实无所谓,既天下后世亦能深谅”,而且教他具体办法“只要不遗点滴墨迹于对方之手”,问题就不大!

      于是,何应钦又回到北平,把高桥写的那个条子改了改,改成:

      敬启者,六月九日酒井参谋长所提各事项均承诺之。并自主的期其遂行,特此通知

      此致梅津司令官阁下

      7月1日,何应钦将之电告汪精卫请示。汪精卫认可了何的函件内容。何遂命人于7月9日将此函交与日方。

      • 家园 周佛海救了自己一命的那封信的署名——知名不具
      • 家园 这个跟“桐工作”密使的委任状用假名有一比

        常凯申同学小聪明还挺多的,也注意生前身后令名,还勤写日记。可惜这些个小戏法也只能在以后的历史研究里捣捣浆糊罢了,既改变不了大局,也于事无补。桐工作的日本人,不是在知道委任状做了小动作以后,接着跟你玩么?好比兆铭兄自以为是用和平运动的名义,而不是投敌。营营于虚名,而一点儿也躲不过实祸,N多年以后,虚名也保不住。

        西游记里孙猴子曾用假名行者孙,者行孙来骗妖怪。当妖怪拿了宝葫芦来逮老孙,叫唤“行者孙!”,老孙心想,这是个假名,但答无妨,答道:“唉”。结果呢,照样给装进去了。

        又,韩信据齐地,派人告诉刘三说:齐国人不好管哪,您先封我做个“假”齐王吧,这样方便管理。刘三大怒:甚么真的假的,大丈夫裂土封王,你说假就是假的么!

      • 家园 应是缓兵之计

        “只要不遗点滴墨迹于对方之手”

        显然,蒋想和日周旋。这也是敌强我弱的无奈之举。换作老拙可能慷慨激昂的很漂亮,中国结果会更惨。因为速战有利的是日本,持久战我们才有机会赢。不放弃你文中那几个地方,你也得有能力保住啊。

        或许蒋应该对何这样讲:我们对日主动撤退是诱敌深入,是让日军陷入人民战争的海洋里。我们好关门打狗。日军接收了我们那几个地方,实际上是中了我们的计策了!我们将拳头缩回再打出去,比直接打出去更有利!

        做思想工作蒋真不如毛。

        • 家园 持久也得战啊。

            光持久而不战,缓的是谁的兵?

          • 家园 上海南京上百万士兵白死了。
            • 家园 不是先丢东北,丢华北,后来会被敌人轻易逼到腹心?

              别的还不提,东北的炮厂被敌人夺来造炮杀自己人,自己已然却连炮厂都没了,以致淞沪被日本的薄皮装甲车横冲直撞。淞沪南京有多少士兵可不正是这样屈死了的?

            • 家园 拿后来被迫抗战来否定前面的不战?
              • 家园 敌强我弱不能逞匹夫之勇

                否则,即使是mao伟光正也会批评你是犯了和李德王明一样的左倾冒险错误。周旋拖延,待敌因战线太长而出问题,待国际形势出现转机是实际的战略,蒋在战略上没有错。当时的中国比我们想像的弱的多,又兼各种势力明争暗斗,蒋的统一只是表面上的。而日本不仅强,侵华早就被暗中定为国策,为战都做了几代人的努力了。速战我们没有胜利的希望。

                • 家园 于是就等着敌人集结军舰从容调遣?

                  日本是登陆战。九一八关东军才多少兵力?七七日本人才多少兵力?

                  蒋开始的“缓”客观上就是资敌行为。他不是白痴,自己可能也未必愿意这样,只是怕是他真正视为敌人的乃是红色势力。那句话叫什么来着,“我们被日本人打败,还可以做亡国奴,被共产党打败,做亡国奴都不可得”。

                  老蒋最后不是被逼得没有办法,(不抵抗,部下已经不干了)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奋起”呢。

                  • 家园 兵力不是关键吧?

                    我对当时具体战术不是很了解,目前也没兴趣了解。但仅凭我知道的一些,已经能证明蒋介石是抗日的英雄。你虽然引经据典的,我觉得说服不了我。因为,就具体战术对全局的影响,事后比当时看得清楚,有时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林肯是美国历届总统中威望最高的,因为他领导下,美国北部和南部的战争北部取得了胜利,避免了美国分裂。可战争开始北军节节败退就是因为他一直对南方一忍再忍,一味拖延造成的。英法开始对德国的挑衅也是一让在让,最终也没避免德国的侵略。这些国家的领袖和蒋一样都卖国?如果是,那看来是领袖通病了,蒋也不过生了和其他领袖一样的病。如果说蒋没你能干,没看到对日军的豺狼之心忍让只能是纵容,我信。但不能说明他不抗日卖国。我认为那是他觉得在当时最好的办法,至于是不是最好的办法,是另一回事了。

                    此外,打仗和人数关系不是太大吧?我在刘公岛上看到纪念当年大清炮队与日军舰队作战的仿真模型,听了导游的解说,深深感到我们的落后。具体数字我记不清了,决战时我方出了十几艘军舰,船头对准日军,在船头有一门大炮;日军只出了一两艘军舰,舰身对准我军,舰身排8,9门炮。日军总炮数多于我军。我军发两炮之间要半小时以上,日军大概十分钟?开战半小时胜负已定,我军几乎全军覆没,日军好像没有一艘沉舰?蒋时代中日差距也差不多。

                    哥伦布对印第安人,十几个人就打败了当地那么多人,现在很难想象。不大的英国殖民地几乎占了大半个地球。

                    所以说蒋能力低不如毛我信,说他不抗日卖国我不信。

                    • 家园 怎么又来个创建位面的大神

                      原来在您老的位面当中,

                      “蒋介石是抗日的英雄”

                      “林肯是美国历届总统中威望最高的……。可战争开始北军节节败退就是因为他一直对南方一忍再忍,一味拖延造成的。”

                      “决战时我方出了十几艘军舰,船头对准日军,在船头有一门大炮;日军只出了一两艘军舰,舰身对准我军,舰身排8,9门炮。日军总炮数多于我军。我军发两炮之间要半小时以上,日军大概十分钟?开战半小时胜负已定,我军几乎全军覆没,日军好像没有一艘沉舰?”

                      “哥伦布对印第安人,十几个人就打败了当地那么多人,现在很难想象。”

                      现在这年头,平行时空来客越来越多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