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从中日房价对比看北京房市 -- 萨苏

共:💬395 🌺571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7
下页 末页
    • 家园 给萨大捧场,比较一下中美二线城市房价

      如果说北京,上海有其特殊性,我就比较一下中美二线城市房价吧。我来自中国中部某省会城市,领导来自南方某省会城市, 现居住在美国东部某州府。 我觉得应该有可比性。

      现居住城市,多年名列美国最适合居住城市,家庭中间收入10万美元。最好学区房价,120 到 150 一平方英尺,和人民币8000 到 12000 每平米。全装修的独栋新房,全装修, 一般250 到 350 平米,带1000 平米左右花园。售价30 到 40 万美金。每年的地产税大概1%, 但是上学免费。

      我在的国内城市,我认识的人大多收入5万到10万 (隐性收入不知),普通人收入2万到3万,市中心房价一般8000 到 10000, 黄金地段,20000以上。父母住所周围房价2001年2000每平米,现在8000左右。亲戚2004 买的郊区房1700 每平米,现在4000 到 5000。 领导的国内城市,收入似乎稍高 (因为大多数人有车),房价基本一样。据了解还是有一些福利分房的, 领导一亲戚,日本博士回去当教授,工资不高, 但是分了3套房了。

      我在两边都从事建筑行,业,觉得国内的房地产行业,的确暴利。北京,上海有钢需可以理解,二线城市就费解了:产业不发达,就业困难,总体收入低。不过,我同学告诉我贵房子大都是外地人买了。

      总体感觉,现在回国觉得钱不经用,超市里的日用品很多和美国一个价了,食品除了蔬菜基本也是一样价了, 商场普通服装绝对比美国贵, 品牌服装,基本没有可比性了。感觉生活压力真的比较大。

      • 家园 这两个城市可不好拿来比

        美国的州府所在地一般来说都不是在什么大城市,当然也有例外,比如说丹佛。你说你居住的城市家庭中间收入10万美元,我估计这很可能是你在的州府中一个小城市的收入,人口估计不会超过20万。而且这个小城市是这个州府中比较富的区。

        像我住的城市,总人口125万,家庭中间收入不到4万六。可是最富的一个区家庭中间收入有将近12万。

        我找到2004年美国人口在25万以上城市数据,最富的是:San Jose, CA。家庭中间收入不到7万2。

        外链出处

        而国内的省会,人口至少几百万。这样两个城市是不好比的。

        • 家园 我的目的只是想比较一下房价和收入的比例

          你说的对, 城市不大,人均收入高,但是相对房价比国内便宜。

          我家所在的省会城市,发展也不慢,但是工资就是不怎么涨,现在和10年前比,涨了不到一倍,但是房价涨了3,4倍了。

          http://money.cnn.com/magazines/moneymag/bplive/2006/snapshots/PL3710740.html

      • 家园 送花得宝
      • 家园 美国的州府和中国的省会还是有区别的吧

        好像很多州府都不是什么大城市。国内城市中的相对排名应该比中国的省会要低吧

      • 家园 花,好地方,方便的话说下城市(看看能不能当个邻居)^_^
    • 家园 是不是跟所谓“红线”有点关联?

      萨苏的数据有价值,刚不可久,北京高房价也许不能维持。但我想提供一个两国经济上的差异,也就是粮食问题,供参考。

      日本的经济是“搞了吃饱”,中国经济是“吃饱了搞”。

      日本的经济是“搞了吃饱”,也就是搞了才能吃饱。整个国家可以比喻成一个高水准的作坊,原材料买进来,高精尖的东西生产了卖出去,中间差价就是国民产值,全体一分,拿去买粮食、买其他消费品、买原材料,依靠高技术过得很富。用地方面,不需要保留太多的耕地,反正粮食从外面买,地皮可以用于建房、建工厂、城市化。

      这种制造立国的小国家要求分工、纪律、精确、整洁,恰好和日本民族的传统性格相近,而长期的制造立国反过来又使得日本人分工、纪律、精确、整洁的性格深入骨髓。

      中国经济,至少目前为止,是“吃饱了搞”,保证耕地面积、保证吃饱,然后放手搞。搞好固然好,搞得不好也死不了,因为耕地面积有保证,粮食大致安全。在红线的限制下,城市扩展受制约,有地要留着种粮。要突破红线,涉及政治稳定,也许有可能,但不知何年何月。

      以上说法不严格,没有什么扎实的依据,不过确实是我目前的认识。我的信息来源,一是去韩国旅游时候一个牛X导游的介绍,韩国土地狭小,高度工业化,立国之道我想和日本类似。如果要求粮食自给,韩国恐怕成不了小龙。

      另一个信息源是几年前一件事情。当时正准备结婚,房价高,很痛苦。CCTV节目里有“小产权房”,我所在城市周边也有,也就是农民未经审批,自己盖的楼房,产权上没有法律保证,水电什么的有时候没有保证,但是价格很低。你想,建房成本全国一竞争都差不多,1000每平以下。2000、3000城市周边的房子,不需要按揭了,多余的钱买个车,开门见稻田,空气还好,你要不要?我当时想不通,政府宣传要房价降下来,至少中央政府可能是真心的,为什么不把小产权房地位扶正,利益给农民,让他们去和地方政府、开发商竞争,房价不就有可能降了吗?就这个问题,在一次咖啡聚会的时候问了一个朋友,他在本地一家小房产公司做经理,我算问对了人,三言两语就说清楚了。这是我第一次知道了“红线”的称谓,难得比全国人民领先一回。

      如果我没有记错,

      1、两个权力机构,人大和政府之间有约定,耕地面积不能少于某一指标,称为“红线”。

      2、我问,红线之内,还是要城市化的,为什么不让农民参与竞争?回答:老肥,你真是书呆子,中国最难管的是谁?就是农民。你我这样的市民,知识分子,大学生,也许嘴上牢骚满腹,但是不会造反的,坛坛罐罐一大堆。农民不行的,你家盖房卖给城里人发财了,儿子孙子一辈子都不用做了,我家也要,谁要拦我,领起锄头跟你拼命,你以为政府控制的了吗?嘿嘿,政府的事情,我清楚,我就是干这个的,不要以为政府无所不能。所以这个戒不能开的,一开就控制不住,全中国一刀切死。

      以上是他原话的味道,对农民没有不敬的意思。

      总结起来,北京、日本的房价比较,要考虑土地的原因。

      有了这个认识的底子,前段时间茅于轼大遭鞭笞的时候,我是有一种隐隐的怀疑的,怀疑地方政府在引导舆论。突破红线,就那么荒诞不经?未必吧。不仅理论上大可以研究,在中国迈向工业化的道路上实际兑现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但一旦放开,或一旦民众理解了其中存在巨大利益,受损失最大的是谁呢?

      关键词(Tags): #房价
      • 家园 我家长辈有个国土资源方面的小头头

        地方政府征地的时候,恐怕没有什么“红线”的顾虑,(征地时只要补偿够多,不会有人去告的,我家长辈为机场,电厂和国道之类的大户征过很多地,唯独没有房地产商,因为很多农地没有公共设施支持,况且我们家乡人口密度比东部小很多)而且大部分中小城市的周围郊区恐怕都不会有多少人住。上海郊区可能基础设施好,但是中西部大部分城市郊区设施都很差,没有政府主导的公共设施建设,基本上不会有什么人买房子的。

        小产权房子更加复杂,我父母有套老房子,90个平方,2万块买的(97年),是单位的集资房,现在拿不产权,也不可能拿到。第一,单位不给,头头们谁也不敢背“国有资产”流失的罪过。(他们和我家住一栋,自己的房子也没产权)

        第二,没法重新按市价计算卖给职工。

        所以也没人敢买我父母的房子,我父母如果要卖只能按原价卖给单位。

        其他小产权房子的困境估计类似,(第一,没有付土地费用给政府,政府是不会让你卖房子的,第二,不好界定土地的产权)

        主要的原因应该不是土地的顾虑,而是地方政府从收入的角度考虑,没有为“国有土地”付钱,农民不可能有权利卖自己盖的房子。再说了,房子要有基础设施配合,有天真的开放红线,也不会把所有耕地都变成房子的。

        • 家园 其实不应该我们讨论的

          我说的小产权房,是农民、大部分是村里组织盖的在城市周边的房子。可以卖给你,但是没有房契,产权不完整,所以叫做“小产权”。名义上好像也不敢叫售房,而是长期的租,实际相当于售,但法律上的风险很明显。有朝一日政府把这块地征用了,卖家又不愿意补偿,对不起,您自认倒霉。但如果不出这种事情,本来买的便宜,几十年住下来,您还想怎样?再说还可能政策一变,产权扶正呢?另外,如你所言,基本设施水啊电啊有时候会有麻烦。

          我所在的城市,去年开车,发现那些房子还在。不要以为村里盖的房子就土头土脑,式样一点不比任何一个现代化小区差。有草地、有绿化,楼宇至少外表看起来挑不出什么毛病,甚至专门修了一条路通到外面。只要有钱,建筑方面没有问题。但是好像没有卖出去,大部分是空的,有部分明显看得出来是农民自己在住,阳台上挂满了丝瓜。原因如何不得而知。

          如果中央政府说,OK,农民个人或集体的房子,算你合法,交一笔钱上来,我们发给房契。那就是“扶正”了。一旦扶正,有钱收,我想水电应该不成问题。按照我那个房产公司经理朋友的理论,一旦扶正(放开),就管不住,势必导致大量耕地流失,破坏红线。当然,他有他的屁股,但是一家之言也不妨听之。

          这样级别的问题,涉及微观和宏观,涉及方差异,涉及中央和地方的博弈,应该由专门机构去调查。我们老百姓只应该看一个权威的结果。我们在这里讨论,贵在相互参照,恐怕不能指望得出全面正确的结论,当然我希望有可信的人出来给大家一个全面正确的结论。但是好像很难指望,估计能获得第一手信息的人都发财去了,hehe。如同我那个朋友,转向房地产不久就发了财,他的感想也很有意思,说来话长就不展开了。

          茅于轼被骂了一道。但是他那个20万的项目的结题报告怎么说?相关论文发表在哪里?是什么结论?未见记者有兴趣。

          巴巴地回来补充一句:我还是觉得茅案是利益集团控制舆论的经典案例,网络舆论也可以控制。各位回想一下过程,能否发表一下?我求个印证。如果觉得我多疑,参看本人ID。

          关键词(Tags): #小产权房
        • 家园 那位说的小产权和您说的不是一件事
      • 家园 日本是从93年开始进口大米的

        那年日本粮食欠收,老米乘机强迫小日本修改大米管制法,日本人开始吃上来自于美国、中国、泰国等产的大米。

        不过日本人还是喜欢吃自己产的大米......

        后面就发生了将泰国大米改做饲料一事。泰国住日大使馆发表声明说,泰国国王也是吃这样的大米,泰国大米的质量没有问题。

        • 家园 这么说我的认识可能是不对的?

          日本粮食是自给的?

          总觉得不会,当然我可能是错觉。一块地放着种粮能出一定量的粮食。但如果建厂造东西卖,仗着日本人手艺好,赚到的钱到国际市场买粮,应该可以买更多吧?即使不建厂,造个游乐场,因为国民钱多,赚到的钱到国际市场买粮,也应该比拿来耕种产出的多吧?这个生意经难道不成立?他是个资本主义国家,会做亏本生意?

          对大米有没有特别的保护呢?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