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从中日房价对比看北京房市 -- 萨苏

共:💬395 🌺571 🌵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是不是跟所谓“红线”有点关联?

萨苏的数据有价值,刚不可久,北京高房价也许不能维持。但我想提供一个两国经济上的差异,也就是粮食问题,供参考。

日本的经济是“搞了吃饱”,中国经济是“吃饱了搞”。

日本的经济是“搞了吃饱”,也就是搞了才能吃饱。整个国家可以比喻成一个高水准的作坊,原材料买进来,高精尖的东西生产了卖出去,中间差价就是国民产值,全体一分,拿去买粮食、买其他消费品、买原材料,依靠高技术过得很富。用地方面,不需要保留太多的耕地,反正粮食从外面买,地皮可以用于建房、建工厂、城市化。

这种制造立国的小国家要求分工、纪律、精确、整洁,恰好和日本民族的传统性格相近,而长期的制造立国反过来又使得日本人分工、纪律、精确、整洁的性格深入骨髓。

中国经济,至少目前为止,是“吃饱了搞”,保证耕地面积、保证吃饱,然后放手搞。搞好固然好,搞得不好也死不了,因为耕地面积有保证,粮食大致安全。在红线的限制下,城市扩展受制约,有地要留着种粮。要突破红线,涉及政治稳定,也许有可能,但不知何年何月。

以上说法不严格,没有什么扎实的依据,不过确实是我目前的认识。我的信息来源,一是去韩国旅游时候一个牛X导游的介绍,韩国土地狭小,高度工业化,立国之道我想和日本类似。如果要求粮食自给,韩国恐怕成不了小龙。

另一个信息源是几年前一件事情。当时正准备结婚,房价高,很痛苦。CCTV节目里有“小产权房”,我所在城市周边也有,也就是农民未经审批,自己盖的楼房,产权上没有法律保证,水电什么的有时候没有保证,但是价格很低。你想,建房成本全国一竞争都差不多,1000每平以下。2000、3000城市周边的房子,不需要按揭了,多余的钱买个车,开门见稻田,空气还好,你要不要?我当时想不通,政府宣传要房价降下来,至少中央政府可能是真心的,为什么不把小产权房地位扶正,利益给农民,让他们去和地方政府、开发商竞争,房价不就有可能降了吗?就这个问题,在一次咖啡聚会的时候问了一个朋友,他在本地一家小房产公司做经理,我算问对了人,三言两语就说清楚了。这是我第一次知道了“红线”的称谓,难得比全国人民领先一回。

如果我没有记错,

1、两个权力机构,人大和政府之间有约定,耕地面积不能少于某一指标,称为“红线”。

2、我问,红线之内,还是要城市化的,为什么不让农民参与竞争?回答:老肥,你真是书呆子,中国最难管的是谁?就是农民。你我这样的市民,知识分子,大学生,也许嘴上牢骚满腹,但是不会造反的,坛坛罐罐一大堆。农民不行的,你家盖房卖给城里人发财了,儿子孙子一辈子都不用做了,我家也要,谁要拦我,领起锄头跟你拼命,你以为政府控制的了吗?嘿嘿,政府的事情,我清楚,我就是干这个的,不要以为政府无所不能。所以这个戒不能开的,一开就控制不住,全中国一刀切死。

以上是他原话的味道,对农民没有不敬的意思。

总结起来,北京、日本的房价比较,要考虑土地的原因。

有了这个认识的底子,前段时间茅于轼大遭鞭笞的时候,我是有一种隐隐的怀疑的,怀疑地方政府在引导舆论。突破红线,就那么荒诞不经?未必吧。不仅理论上大可以研究,在中国迈向工业化的道路上实际兑现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但一旦放开,或一旦民众理解了其中存在巨大利益,受损失最大的是谁呢?

关键词(Tags): #房价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