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美国企业债有那么严重吗? -- 顺风船

共:💬20 🌺3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美国企业债有那么严重吗?

    修正过:

    我不是想挑战大牛们的结论。只是今天在深入思考企业在问题时。有一些疑问。我不是说他不严重,而是想评估他有多严重。用这个标题,比较容易吸引眼球。赫赫

    按宋鸿滨的说法,企业债是房债市场的两倍。河内听涛也有类似分析(发文后纠正一下,仅只规模的分析,而且我对规模没有怀疑)。毫无疑问,目前经济情况下,企业经营困难,违约概率大增。如果真象房债一样爆发。后果很严重。

    但是我从市场分析时,觉得企业债和房债有不同的特点。 (补充,主要是认为,1。企业债可以不急中爆发,2。企业的质量可能好于房贷者. 因此怀疑它会比前一波大2-3倍的说法,特别是短时间的烈度)

    1。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房子市场有联动效应,同一地区一处房子低价卖出,甚至被拍卖,所有的房子的房价都可能受影响,如果多两家甩卖,整个地区的房子就肯定价值要降低。直接影响所有现有房主或银行套现。而且低价卖出的房子还对现有房子产生竞争。因此相关的房债会轮番贬值。泡沫迅速破灭。但是企业债不一样,比如cicuirity city 倒了,影响的只是他自己的债券。有best buy的债券持有者并不会贬值。而且best buy少了个打折的对手,收益还会好些。因此,不会具有房债这样的联动效应。

    2。 房债最终的使用者是个人消费者,他们是被美国泡沫冲昏头脑影响最大的人,因此,他们借贷的产生的风险最大。企业借贷应该相对好些。当然目前形势是他们料不到的。肯定风险大增。不过与首当其冲,可能还是有差距。

    3。银行对企业大客户的监管和评估应该更容易一些。

    4。企业目前应该更容易享受到联邦低利率的政策。目前房贷市场利率还在5%以上,银行明显惜贷和想赚高利润。企业讨价还价和影响力大,应该更容易获得低息贷款。( 看了听涛的帖子,这一点可以收回了)

    5。美国低收入阶层收入与消费不匹配很明显,企业借贷和盈利可能要好些吧。

    后三个属于主观臆断,因为觉得美国企业做的还不错,三大除外

    因此企业债爆发率不会这么高,也不会出现突然轮番下跌的情况。(企业和银行,雇员之间还是有联动影响的,这个房债市场也有)

    这是我的一点感觉,请大家指正。当然我对美国经济的快速甚至中速恢复持怀疑态度。

    • 家园 去年要是政府听了宋大民科的话就掺了

      高位扑进去买资源,卖美元换欧元。那真是被人剪羊毛了。

      现在居然有人说宋大民科立了大功

    • 家园 主要是垃圾债

      宋鴻兵的數據和分析是這樣的:經過第一波金融海嘯的衝擊後,垃圾債券的違約率在2008年11月是2.68%仍然屬於偏低,但是與2007年08月的 1.4%歷史最低點相比,在過去的一年中已經上漲了將近一倍。到了2009年2月,垃圾債券的違約率已經上升到 4.5%,短短三個月內幾乎又漲了一倍。宋鴻兵根據過去的資料對未來的違約率做出預測。在實體經濟下滑的衝擊下,垃圾債券的違約率將急速爬升。宋鴻兵估計垃圾債券的違約率在2009年4月至9月這段期間將上升五倍,從現在(2月)的 4.5%上升到超過20%。

      美國垃圾債券的總值大約是3兆美元。這已經是天文數字,但是經濟學家估計從垃圾債券衍生出來的金融產品超過20兆美元。

    • 家园 同意你的论点,不同意你的论据。

      同意你的论点,不同意你的论据。我同意你的结论是因为美国政府已经在TARP里扔下了7000亿给各大企业,下面还会有更多。否则单AIG一家破产就会带来1000-2000亿的企业债违约。

      1。企业债不会具有房债这样的联动效应。

      企业债的联动效应更加直接。因为各个企业之间常常有一堆堆的三角债。一家大的倒下会拖倒一批。

      2。 房债风险最大。企业借贷应该相对好些。

      显然不是事实,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肯定不会比个人好。看看美国市场房贷和企业债的平均利率就知道,企业债的风险一点也不小。

      3。银行对企业大客户的监管和评估应该更容易一些。

      是个人的收支情况容易看懂还是大企业的帐本容易看懂?又是哪个更容易玩猫匿?

      4。企业目前应该更容易享受到联邦低利率的政策。

      低级企业债的利率现在还在两位数。想要低息贷款?只有找山姆大叔哭穷:“公司倒了这么多工人怎么办哪?”。

      5。美国低收入阶层收入与消费不匹配很明显,企业借贷和盈利可能要好些吧。

      即使在前两年那样疯狂的房市,美国最低收入的25%家庭也基本不买房。企业则是越亏钱的越爱举债。

      • 家园 我觉得企业借贷利率高于个人,不能说明对银行风险

        真正的高。我觉得这是人们比较企业和个人风险时的误解。能够看到的风险并反映在利率上对于银行就不称其为风险了。你可以称其为企业违约风险。但是总体上并不会导致银行亏损。因为可以从其它企业利率中得到补偿。(当然,如果认为企业利率应该更高是另一回事)

        对比个人房贷,前几年的ARM,首付较低而且前期利率较低。5%左右吧,而CD给储户的利率或美联储基础利率也有3%左右吧。而前一段报告12% (有说15%)的房子违约。这么小的利差,这么高的违约。恐怕比企业要高多了。

        人人都知道企业借贷违约风险高,但是意识到的风险会反映在利率中,对于盈利而言不是风险。意识不到的,才是真正的风险。

        三角债的问题提醒了我,企业这方面确实问题大,通常还有担保等隐形风险。连锁反应时,也很危险。

    • 家园 宋鸿兵啥时候变大牛了,那是个骗子
    • 家园 公司债问题还很大

      首先公司债中有大量金融机构债,按照危机目前发展来看,风险很高。其次,金融机构的问题已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它行业,因为金融机构要减少自身的负债就必须收缩业务,也就是所谓的去杠杆化,对其它行业贷款大幅减少,其它行业融资已经比较困难。不过非金融行业的情况必须进行区分,很多公司经过网络泡沫后趋于谨慎,这几年积累了不少利润,负债率也不高,的确有比较强的抵抗力。

      另外,美国公司债与住宅房贷规模大体相当,都在10万亿美元左右,住宅房贷中次级和准优的有2.5万亿左右。

      • 家园 嗯,我不是说公司债没有大问题。而是想评估有多严重

        宋鸿兵估计公司债在25万亿美元左右,是房债的2-3倍。因此预计烈度是前次的2-3 倍。 我认为光从总规模看是不够科学的。还要看债务危机爆发的机制,债务主体的特色。

      • 家园 还有其他债

        宋的观点是此次美国金融危机根本上说是债务危机,他提的金融海啸第二波的暴风眼是企业债,但他也说了除了企业债,还有地方政府债,信用卡债,汽车贷款债等一系列的巨额债务。

        即使宋提的金融海啸第二波不会疾风暴雨式爆发,但美国的债务问题也会像“滔滔江水,绵连不绝”,从而根本上制约美国经济的复苏。

        • 家园 你说的跟我分析的其实相近,我怀疑企业债是否会以

          强地震的方式爆发,还是以连绵不断的方式爆发。能量如何释放,破坏力还是不一样的。对总量我怀疑的少。强地震的威力在于短时间内对结构的摧毁。社会次序被打乱,会是大得多的损失。分多次,有时间化解,会很不一样。

    • 家园 瞎说几句

      1。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房子市场有联动效应,同一地区一处房子低价卖出,甚至被拍卖,所有的房子的房价都可能受影响,如果多两家甩卖,整个地区的房子就肯定价值要降低。直接影响所有现有房主或银行套现。而且低价卖出的房子还对现有房子产生竞争。因此相关的房债会轮番贬值。泡沫迅速破灭。但是企业债不一样,比如cicuirity city 倒了,影响的只是他自己的债券。有best buy的债券持有者并不会贬值。而且best buy少了个打折的对手,收益还会好些。因此,不会具有房债这样的联动效应。

      企业也有联动效应,我现在在底特律,我们心里非常明白三大倒了对我们这些作配件的厂商有什么影响。举个简单的例子,一般我们给整车厂的业务都是先交货,再给钱。这个月的货给人家,人家给你上个月的钱,行规。现在三大倒了,就是有一笔应收货款肯定死掉。当时资金就断,还不说下面给谁卖东西。其它行业只要有一定产业链的长度,都会有类似问题的。

      2。 房债最终的使用者是个人消费者,他们是被美国泡沫冲昏头脑影响最大的人,因此,他们借贷的产生的风险最大。企业借贷应该相对好些。当然目前形势是他们料不到的。肯定风险大增。不过与首当其冲,可能还是有差距。

      美国的企业也不是那么清醒。现代的企业,没有银行融资根本就是小作坊。你可以参考有关‘杠杆’的帖子。那么企业进行融资,人家凭什么给你贷款呢?就是你的资产,现在道琼斯都这样了,资产价格当然大幅下跌。现在再要求贷款,当然有困难。

      3。银行对企业大客户的监管和评估应该更容易一些。

      说句不好听的话,现在这些银行也和那些企业一样,谁来监管它们?

      4。企业目前应该更容易享受到联邦低利率的政策。目前房贷市场利率还在5%以上,银行明显惜贷和想赚高利润。企业讨价还价和影响力大,应该更容易获得低息贷款。

      你可以参考一下这个链接:外链出处,大致可以把它当作BAA级企业的融资成本。现在是8.4%。

      5。美国低收入阶层收入与消费不匹配很明显,企业借贷和盈利可能要好些吧。

      不好意思,这个的确有点想当然了。美国的很多企业盈利不好的。

      谁是大牛?谁都不是,大家都一样的,连中虎河友也不会说他说的都对。挑战谁都好,要是西西河都不能随便说话,那就见了鬼了。

      最后,提个小建议,千万不要想当然,要找数字。光想容易出错的。得罪莫怪。

      • 家园 千万不要想当然,要找数字。光想容易出错的。

        花,说的好啊。

      • 家园 还款够快了.

        这个月的货给人家,人家给你上个月的钱,行规。
        国内以前应该普遍是三个月吧. 去年底金融危机开始后,都已经改为三个月到期后,再给一个半年的汇兑凭证(好象是这个词,我不懂得术语).呵呵,就是9个月了。

        • 家园 哪有那么快,花

          以前还好点,现在哪有那么快。一个德国公司的变速器厂,差不多建好了,给克莱斯勒的,现在也不知道怎么办了。这个款子,三个月?三年也收不回来,估计歇菜。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