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央视—记忆】《译制片回眸》 -- 棋人鲁大耍

共:💬20 🌺2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央视—记忆】《译制片回眸》

    五集的电视纪录片。正如片尾解说——译制配音这种形式今后不会是主流了。所以这些配音大师们的辉煌注定成为绝响了。

    惊喜一:第一部译制片《普通一兵》配的是东北味儿的,生动!剧中的苏联战士挺身堵住了敌人碉堡的射击孔。51年该片在全军放映,52年黄继光在战场上再现了这英雄的一幕——不形容了,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和平生活。(题外话:老萨的《尊严不是没有代价的》我看题目之后的第一反应以为是写抗美援朝的,看了才知道是写抗战的。因为俺意识里觉得朝鲜战争才真正打出了中国人的尊严,而抗战胜利的“尊严”恐怕就没有那么充分——因为战败国并不承认是败在中国人的力量之下,而其他的战胜国则“照例”拿中国对外蒙的主权做交易。直到朝鲜战争之后,世界才公认武力胁迫中国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惊喜二:《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面礼堂放的内部片原来是《罗马之战》。相关链接:外链出处

    感动的地方,其实也无须多说:那种在艰苦的物质条件下作出杰出成就的事迹在那个年代太多了。比较葛的一个段子:因为隔壁工厂的噪音干扰,大喇叭的戏只能晚上录,几条街都听得到。因广播内容是:“晚上九点戒严,出来的枪毙。”之类,必须事前跟派出所打好招呼以免误会。

    相关链接:大拿邱岳峰的网上纪念馆外链出处和苏秀的回忆外链出处其中这一段让俺又想的吧几句:“上译厂那帮人,也买大白菜,骑脚踏车,打月票上下班,开小组会,读报纸,他们活得跟每个中国人一样,为什么他们能进入《简·爱》的空间、《战争与和平》的空间、《悲惨世界》的空间?他们读过小说,其实大家都读过。那帮人脚跟站在中国土地上,但另外又过着属于云上的日子。”

    反差么?俺倒不觉得。可以说这是大雅大俗,但俺倒是从另一个理解:达成一切杰出成就的必要条件都是一种精神而不是物质(看看有钱之后的国足多烂?)。俺曾经在跟反毛癫辩论的时候说过:李嘉诚、巴菲特的精神和毛泽东、长征精神是相通的。这话当然他们是不懂的,能懂也就不会是反毛癫了。什么人不在乎钱或者说钱对什么人没用:一是从来就没见过钱的人,再有是压根不缺钱的人。对于前者:“革命是无产者盛大的节日”,呵呵。对于后者:拿钱就能办的事是最容易的事;为钱放弃操守的人,再光鲜“伟大”也是贱格。

    电视片选用的配乐有《乡村骑士》的间奏,出现更多的则是旋律简单而倔强的《飘》和莫里康的La Califfa——叶京为《梦开始的地方》选用的主题曲。姜文曾说《阳光灿烂的日子》是为了《乡村骑士》这首间奏曲而拍摄的,有评论惊异为什么这些意大利的音乐元素和WG中的青春记忆竟然如此契合。我觉得答案很明显,就象大毛派张广天在《毛泽东》里唱的:我们的想象充满了整个夜空。——梦想、希望,全世界都是相通的,尤其是困乏中的。

    小崔在片尾的采访中说了一段很有意思的话:译制片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里面的那些男子汉。我们的文化太阴柔了,中国电影里面净是奶油小生,只有在译制片里才能看到“汉子”的形象。

    呵呵,太阴柔了

    • 家园 个人觉得尼罗河上的惨案是上译的颠峰之作

      从整个译制的所有环节,翻译,导演,到配音。而且尼罗河傻瓜的惨案人物多,而整部片子,风格统一,各人又各有特色,侦探波罗,雷斯上校。。。。。

      简爱当然是精品,但毕竟主要是两个人物,与尼片相比略显单薄。

      个人意见,个人意见。

    • 家园 今天终于淘到《罗马之战》了,乌拉!

      朝圣似地看完了,终于跟马小军们一起溜进礼堂了,呵呵

      一个以阴谋为主线的故事:阴谋贯穿着的权利、爱情、仇恨、战争……

      林副统帅看电影的眼光还是不错滴~~~

      美中不足就是:原片长175分,这个只有103分。不知是删减了还是丢了下集

      • 家园 琢磨了一下,当年给干部们放的也是太监版

        马小军们偷看到的那段裸戏因为是新女王杀死前女王的情节,删掉剧情就出大漏洞了,所以才得以保留。里面最美艳的拜占庭皇后摆明了和罗马阴谋家有暧昧关系,还有后来的哥特国王突然冒出来的老婆和儿子。可以断定,被删掉的情色戏份大大滴~~~

    • 家园 关于马斯卡尼的《乡村骑士》与《教父III》

      听了两个版本的《乡村骑士》(全鸟语的原版和中文说明的引进版)才明白了个大概。故事改编自西西里一个真实的故事:外出当兵的男主角返乡后发现当年的恋人已经嫁给了别人,他只得另寻新欢却依然藕断丝连。最终一切败露,男主角在决斗中死去。间奏曲的出现就是在种种矛盾公开化之后,最后的决斗上演之前。所以乐曲中的梦想、憧憬都是写在宿命的悲剧的底色上的,冲突已经不可调和,一切将以流血和死亡终结。

      CD的文字介绍“1890年5月17日,歌剧在罗马的康斯坦济剧院首演。因为是无名小辈的新作,只坐了一半观众。但演出开始不久,观众们就陷入了歇斯底里的疯狂。”马斯卡尼一夜成名,并且终其一生再没有一部成功的作品。1945年,晚年追随法西斯主义的马斯卡尼在罗马去世,享年82岁。

      原来科波拉的《教父III》就是想拍成现代版的《乡村骑士》:不仅在片中上演这部歌剧,而且间奏曲的出现也是在片尾的大清算之前,甚至男主角也像歌剧里一样在和对手拥抱时咬破对方的耳朵以示挑衅。但是,他显然没能复制马斯卡尼的成功。

      • 家园 补充

        真正让中国观众熟悉马斯卡尼的乡村骑士间奏 的电影也是运用最成功的是美国导演马丁 史克西斯的《愤怒的公牛》和姜文导演的《阳光灿烂的日子》

        • 补充
          家园 《愤怒的公牛》并没有把它融进影片里

          只是一个单独的前奏。《阳光灿烂的日子》就不同了,乐曲和影片是灵与肉的交融。

          其实王朔、姜文以及叶京等,我觉得这一票人都是受到《美国往事》的启发。好在另有鬼才莫里康的创作,否则试想:如果《美国往事》用了这曲子,姜文还玩啥?

          意大利人的艺术天才真是不可思议。俺曾经在别处说过:如果没有意大利,我看这世界根本不用谈论什么美和艺术。

    • 家园 没想到中叔皇和康泰也配音
    • 家园 我也喜欢老的译制片

      特别是《简爱》。李梓和邱岳峰那个水平也是后人难以达到了。

      不过我不得不和楼主唱个反调。译制片的巅峰期应该是文革以后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初期的事情。已经不是“革命是无产者盛大的节日”了。《简爱》本来江青引入的内部片,让上译译制,让自己圈内的人看。而当是全中国的老百姓只能看样板戏,朝鲜,越南,和阿尔巴尼亚的电影。电影公映还是粉碎四人帮以后的事情。

      • 家园 片中介绍:WG中译制了无数内部片

        专供特权人士观看的,象《罗马之战》就是9天完成的。可惜的是后来大部分拷贝都不知下落了。

        • 家园 呵呵,说到《罗马之战》,讲讲俺的经历

          《罗马之战》在内部放映时俺还小。多小?就青春期前期吧。从理论上讲这片子正是少儿不宜啊!可咱就是混进去了。里面杀来杀去的情景现在还记得,但还就那舞蹈、洗澡啥的镜头印象更深刻啊。可气的是每到关键时刻,放映员就用一个纸板挡住镜头,俺们一票人只好听现场直播。虽然嘘声一片,但人家就是不挪开,等见亮了好戏也over了。

          现在俺一想:NND,你咋知道啥时候该档着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