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随便写 一 -- 电饭锅

共:💬57 🌺17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随便写 九

      其实我们大可不用对脚踩的食物有什么抵触,话说我们天朝,有不少黑心贩子的食品操作流程之一就是脚踩,比如某些黑心月饼、再比如一些无良的拉面馆。但是除了这些不正常的现象之外,也有一些食物制作过程中是牵涉到这个步骤的。比如制作榨菜,腌制好的榨菜最后要脱水的时候,以前的传统工艺就是要工人用脚踩,同时用木制工具配合挤压脱水,现在进化到用全封闭的不锈钢容器机械化脱水而已。除了作榨菜,北京的老店六必居作酱菜时也会用脚踩。他们在作酱的时候,基本工序就是把豆子泡透,上大锅蒸,而后拌上白面,放在碾子上压,最后再放到模子里垫上布用脚踩,如此踩上那么10到15天,才能拉成条块放到架子上码好用席子封严开始发酵。这种依据传统工艺进行的发酵需要21天,远远胜过现在的高温快速发酵法,能够确保每部分都能充分发酵。这也难怪,就算换生豆子上去,也经不住这十几天的践踏阿。

      由此可见,在没有机械化的年代,脚踩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手段,尤其针对需要对食物进行压制的工序,脚踩既节省体力又提高效率,何乐而不为呢?何况最后脚踩也不是最后一道工序。至于后来发展出脚踩碓、手碓都是其替代品了,就算现在,有些地方自己压榨茶子油时,也依旧有脚踩这个手续,一般是先用粉碎机粉碎晒干的茶子,然后蒸,然后就倒下去踩,毕竟践踏面积比较大,比脚踩碓好使。最后又用现代化的榨油机来处理。这才是人工和机械的紧密配合。

      南方江浙一带,比如苏北做咸菜也是要小孩子来脚踩,客家人做咸菜,也是在芥菜层层抹盐后脚踩出水分。不仅是南方人,不仅是汉人,朝鲜族作打糕,也是用脚踩,恩,当然也有使用木头打出来的方式。偶记的有一次电视上还有位选手把自己用脚踩出来的打糕要送给毕福剑尝尝味道,真不知道老毕当时是怎么心里嘀咕的。

      再进一步扩大范围,国外的食品制作中也会经常出现脚踩这道工序,大家最熟悉的应该是制作葡萄酒的时候需要人用脚踩出葡萄汁来,以保持葡萄核的完整无损。但后来国内有商家借此概念炒作,就要让未婚女子来踩葡萄,以示该葡萄酒如何如何之美妙,这种手段不禁让人想起了传说中需要由破瓜之龄的处女用嘴唇在雨前采茶的女儿茶贡品了,看来广告商是深得国人之所想,紧跟永久不变的潮流趋势啊。

      最早的踩葡萄的纪录应该是追溯到希腊的荷马史诗,其中写到当奥德赛误入独眼巨人洞内,要被一个个轮流吃到的厄运之时,是他发动大家采集葡萄,用脚踩出葡萄汁酿制出葡萄酒,最后灌倒巨人刺瞎其眼以逃脱的。

      除了踩葡萄,老外们也踩腌菜,在德国巴伐利亚,当地人作酸椰菜的时候,就是大家一起出动,洗干净脚杆,然后挽着手唱着民谣,在巨大的腌菜盆里跳舞,完全是一个全民节日了。酸椰菜,单词为Sauerkraut,日耳曼经典美食之一,所以只要曾经是德国占领区,比如法兰西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就会流行这道酸椰菜,这个地区也借此成为法国最好的Choucroute生产地。正因为德国人最喜欢吃Sauer+Kraut(酸+泡菜),所以英语中用来讽刺德国人的代称就是Kraut。这应该就是食物和文化的互相渗透了,延伸到其他国家,也有相同的现象,英国人,最喜欢吃的食物是炸鱼加炸土豆片(fish and chips)与烤牛肉加约克郡布丁(roast beef and Yorkshire pudding),所以法国人就给英国人起外号叫作roast beef,意思就是笑英国人不能晒太阳,一晒太阳那白肤色就成红肉状。意大利人爱吃意粉,意粉的意大利文是Spaghetti,法国人就顺便也用Spaghetti来讽刺意大利人,按照书面意思来理解就是面条脑瓜子,不开窍。冤冤相报不可了,法国人讽刺完别人,自己也被欧洲人安上了一个外号,就是grenouille,英语就是frog,青蛙的意思,大意就是讽刺法国人为了所谓的美食法国,什么东西都可以往嘴巴里头乱塞。不过,大家不要见贤思齐,开始联想我这个电饭锅id的来历哦。

      继续说德国酸椰菜吧,其实和东北酸菜有异曲同工之妙,据说留洋的东北人都以此替代家乡的美味酸菜。只是德国人喜欢切成丝,用布给封好罐子,主要目的都是为了隔绝空气,长期保存。所以当时老外们出海远航都是要带上几大罐的酸椰菜,以防止坏血病的发生。不过据说要吃地道的酸椰菜,还是需要法兰克福肠Frankfurter才算搭配完美。

      别看酸菜是小打小闹的小东西,世界上最大的食品加工企业亨氏食品工业集团就是从酸菜、泡菜开始起步的,亨利.约翰.海因茨从腌菜大王起步继而发明番茄酱,进军正餐及快餐食品,从而打造出现在亨氏这样一个庞然大物。顺便说一句,上一届美国总统竞选的失败者克里,他的老婆就是约翰·海因茨的遗孀,也就是娶到了这位遗孀,克里的腰包才鼓起来,也才可能跑去竞选美国总统。所以归根结底来说,脚踩食物有什么可怕,没看到幼儿园的小孩子都会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 家园 建议当头的把这个系列推荐到文化百家
    • 家园 随便写 八

      上篇文章提到了味增爵会,其实就是遣使会,他的创建者叫做St. Vincent de Paul,所以国人就直译为味增爵会,他们是地地道道的天主教修会,和作味噌的日本人一点关系也没有,而且他们还是入华的四大修会(耶稣会、方济各会、多明我会和遣使会)之一。而且该会在中国也很有影响,49年大陆解放的时候,三位华人总主教有两位跑到了台湾去,剩下的唯一一位中国大陆品级最高的南昌总主教周济世就是一名遣使会士,不过1957年7月国内成立了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周老先生不肯去做这个会长,于是好像可能就被逮捕了,后来又过了十几年,以80高龄去世。

      还是就着味增爵会这个名词顺便谈谈味噌这个让人轻松的话题吧,味噌汤,据说是象征日本精神的,虽然寡淡到只有细碎的葱花漂浮,但却是日本人餐桌上忠实的伙伴,所以不少台湾人也很是热爱这东东。做法很简单,用昆布,其实就是海带拉,混合烤干的鲣鱼碎片水煮,然后过滤,这叫做一番出汁,而后再加清水再加鲣鱼碎,煮后再过滤,这叫做二番出汁。最后放入味噌,然后按照口味混入不同的时蔬、豆腐就算大功告成了,只是注意不要加青椒、苦瓜、芹菜等味道浓烈的蔬菜。为什么要最后放味噌呢,是因为味噌不耐久煮,最好是略煮一下就熄火起锅,这样才能最好的保留味噌的香气。如果要用味噌炖煮的话,一般是先放一大半味噌用于入味,最后起锅前再放剩余的一小部分。

      味噌汤其中的噌字,台湾俗读zēng,但是官方辞典却使用cēng,台湾话则读bī-só'-thng,或者有些台人直接用日语miso shiru称呼。MISO,在日文中就是味噌的意思,也就是豆酱,不过实际上在日本不仅仅用豆子制作味噌,他们还用米、麦来制作。像信州白味噌就是浅米黄色的米味噌,略咸。而紫红色的八丁味噌就是麦味噌, 味道浓郁,不太咸。正因为品种繁多,咸淡区别明显,所以麦味噌适合搭配鸡肉,而信州白味噌则适合搭配蔬菜,九州产的味噌略带清甜,所以还能用来做味噌起司蛋糕,这就是咸味的蛋糕,按照戚风的做法也可以,不过本人因为器材、原料不齐全(坚决排除针对厨艺的质疑),做的蛋糕味道总是似是而非,要是再往蛋糕里掺味噌恐怕真没人肯吃我的产品了。以上所说的作用区分其实也是味噌的另外一种分类法,就是比较咸的就叫做辛口味噌,清淡的就叫做甘口味噌。

      味噌的做法么,有点像四川泡菜,或者韩国泡菜,毕竟都需要一定时间让他产生化学反应,时间短,颜色则淡,时间长,颜色则深,再加上日本南北温度差异很大,所以颜色、味道千差万别。经典的老味噌作坊里会有很多口大木桶,里头塞满了原料,然后用棉花盖好保温,最后用石头牢牢压住。不过在此之前的步骤可能会让人稍有反感,比如说那个豆味噌吧,制作前把坏的、裂口的豆子都挑出来,然后煮过之后滤水,然后,嗯,去洗脚。。。对,就是去洗脚换上干净的袜子和草鞋,开始踩呀踩豆子,直到踩烂为止,话说煮过的豆子还是很容易操作的,绝对不会伤到脚丫子。但是了解这个制作过程后大家是否还有兴趣去吃味噌呢?虽然现在很多味噌都是工业化生产,但是日本还是保留了很多老作坊按照古法严谨生产的哦。

      吃味噌我们还可以安慰自己,虽然踩过了,但是毕竟最后消毒了,最后在木桶里埋了那么久,就算有点脚气也可能转换成淡淡的味噌香味了,可是,谁又能料到制作乌冬面也要洗脚呢。日本产自香川县颇有名气的赞歧乌冬面就需要这道工序,该乌冬面的最大特色就是筋道,而这个筋道的特色也来之不易,做得时候要选用上等面粉,恩,还有干净的袜子,把面粉和成面团后,要用脚反复的踩,而且还需要一点小技巧,要把面往四周踩,大致上就是让脚起到擀面杖的作用,把面踩成扁状后,然后解开裹面的布(不会有同学准备赤足直接踩干净面团吧?)然后把扁面团多次折叠,然后裹好布,继续脚踩,为了践踏的力度足够,要用脚后跟踩,或者半蹲着踩,才能让做出来的面团有足够的韧度。其实这还是很锻炼身体平衡的,因为面团也不大,又包在袋子或者布里,上面又一般会覆盖厚厚的毛巾,你又要穿好袜子才能去踩,摩擦系数偏小,接触面积也有限,所以同学们看了此文要在家实践的话旁边可一定要有人扶持阿。

    • 家园 随便写 七

      模式口那句俗语的另外一个版本是“法海寺的木工,田义墓的石工,承恩寺的地工”,因为法海寺的大雄宝殿便是木结构建筑,在大雄宝殿的天花板上共镶嵌有三个藻井,都是明代原物,属于大曼陀罗体系。藻井是我国传统建筑针对于室内顶棚上的一种装饰处理,就是把顶部作出穹窿状的天花,再印饰以花纹、雕刻和彩画等等。这种处理方式让我想起来在凡尔赛宫所看到的金碧辉煌的天花顶,彩色的宗教绘画、繁华细致的雕花装饰,错综复杂的曲线涡卷,再加上某些厅还特意昏暗而开着的水晶吊灯,恍然间,都可以真切的感受到当年衣香鬓影贵族男女们在这里游动,或窃窃私语、或高谈阔论,或娇憨的以小扇掩面。而那些壁画、雕像就那么沉默着从遥远注视到现在。怪不得中国神怪小说里总有壁画中的仙子来到尘世的故事,一则是描绘之真,二则是受不了人间的诱惑。

      继续说法海寺,它的三藻井最上层为圆形,中间层为八角形,最下层为正方形,全部都绘制各式曼陀罗,以表现坛场的全景和诸佛菩萨的形象与位置,故称为大曼陀罗体系。按理来说,这个法海寺本是太监的寺庙,怎么会掺乎进来这么多密宗内容呢?原来当时该寺的出资方比较多,御用监太监是第一大股东,另有很多达官贵人捐资,所以可以动用工部营缮所的能工巧匠前来修建,另外还有不少藏族僧侣、法王、法王弟子捐资并参与设计,最后当时头几任法海寺的主持偏偏又是佛教高僧。所以这寺庙糅合了多种装饰风格,也由此可以看出该寺的与众不同来。

      最后说这个承恩寺的地工,其实就是说承恩寺有自己的一套地下系统,这系统连接着承恩寺院落的四角戍楼,这戍楼都是石砌的,而且顶层遍布了望孔,连接戍楼的地下通道中间有一地宫,具体地宫有多大,好像清楚的人不太多,而且现在也不对外开放,据说当年是储藏兵器之用,1922年直奉战争时,张作霖就在承恩寺地宫存储过武器弹药,后来张大帅撤退的时候,从地宫拉枪械弹药就耗费了半天多时间,从此就可以大致猜测这个地宫的大小了。更加古怪的是在其在北侧的两座戍楼南边,是一片空旷之地,据说当年是练兵场的。总总莫名其妙的布置都指向当年的九千岁刘瑾,据说当年九千岁在石景山避暑,曾经拟定计划重开浑河,水淹京城,然后造反称帝,所以这石景山承恩寺便是他的屯兵之所。当时的和尚,都是他的太监兵。这个传言有点玄,但好像又像那么一回事,毕竟承恩寺本身建筑的军事色彩比较浓重,而且当年寺内还留有给当时主持宝兴和尚的贺年帖及其他礼品。既然和谋反挂上了钩,所以这寺后来人烟冷落,庙门常年紧闭,号称是不受烟火、不做道场、不开庙门的三不主义。

      再转回来继续说五塔寺吧,五塔寺除了收拢太监的一部分墓志外,也收拢了传教士的墓碑,做了一个耶稣会士碑陈列区。其中有张诚、白晋、王致诚、蒋友仁、罗亚历山等30多座墓碑。这批墓志来源于海淀正福寺的传教士墓地,这个墓地自建成后屡经破坏,尤其在庚子事变前后,又屡经修复,但是到了文革期间,该墓地就彻底被毁坏了,只剩下文物局抢救出来的36座墓碑了。北京共有三大外国墓地,分别是车公庄的栅栏荷兰墓地、正福寺法国墓地和六铺炕俄国墓地。正福寺法国墓地现在只剩下石刻艺术博物馆的这些墓碑了,六铺炕俄国墓地主要是安葬东正教士及俄国侨民,但是八十年代左右,这个墓地也已经被拆除的差不多了。车公庄的栅栏荷兰墓地是结局最好的,在庚子事变后,还能残留下索智能、利玛窦、龙华民、汤若望、南怀仁及徐日升等六人之墓,经过了当时人们的修复,又在墓地内建了座致使圣教堂。那次修复造成的结果是利玛窦墓来了个乾坤大挪移,直接转到了汤若望的墓地上去了,所以你现在去看得话,就会发现利马窦的墓碑两边稍矮的就是南怀仁、汤若望的墓碑了。当时的数百位传教士墓地现在大概还保留了60多座。而那座致使圣教堂呢,也叫做马尾沟教堂,在七十年代也被拆除,先是修建了先建了教职工的洗澡堂和理发室,后来又改造成教职工餐厅了,原因很简单,50年代的时候教会已经将马尾沟教堂和整个栅栏墓地无偿赠与北京市委,这块地盘现在就是北京市委党校。不过当初老外们修建的山字楼和口字楼基本上还都在,只是外观上有了些改变而已。

      现在在五塔寺所看到的耶稣会士碑大概可以分成两种,一部分是耶稣会传教士,另一部分则是味增爵会的传教士,这两部分人从墓碑的规格不同也能轻易分辨出来。因为早期利玛窦等人到中国传教,尊重中国的尊孔祭祖等传统,再加上康熙皇帝颇好西学,所以进展顺利,但是后来多明我会士跑到罗马向教宗控告耶稣会成员对造物主的称谓、尊孔祭祖、事死如事生、妇女受洗、终傅简化礼仪、拜城隍、捐钱修庙、叩拜皇帝、参加教外亲友丧礼、悬挂敬天匾额等17项罪名。当时的教宗是英诺森十世,于是乎便发布禁令。中国的耶稣会士自然不肯吃亏,又派人去罗马申辩,这么一来回折腾,已经是亚历山大七世作教宗了,他又裁决尊孔祭祖属中国传统礼仪,也就是一般文化活动,和传教不抵触。再后来多明我会会士还是去罗马询问两个命令的适用情况,罗马教廷这下学乖了,说这两个命令要具体情况具体执行,这一招如封似闭让对峙双方却都有点不爽。后来多明我会会士在中国就私下闹事,跑到南京去公布教宗克莱孟十一世的禁令,又添油加醋地说了一些不恰当的话语。结果康熙皇帝就怒了,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所以罗马教宗克莱孟十一世也怒了,两方大佬硬抗上之后,搞得当时中国的天主教事业一落千里。后来又发生两件事更促成了矛盾的激化。其一是雍正爷上台,他本来就不是个宗教热爱者,于是一系列激进措施下来后,数年后,除北京外的其他天主教堂尽数被毁。而另一方面呢,耶稣会受到天主教内部以及新教外部的敌人的迫害,怀疑他们建立秘密组织,图谋不轨。继西班牙和法国相继驱逐这些教士侯,教宗克莱孟十四世索性就解散了耶稣会。所以当时中国的传教士就都换成了味增爵会的传教士。最后的结局是,中国的天主教事业继一个传教高峰后迅速跌入了谷底。

    • 家园 随便写 六

      石刻艺术博物馆另还有其他知名太监的墓志,比如还有八虎之一的张永,当年张公公曾统督禁军、兼管豹房,最后还在铲除刘瑾、江彬的行动中出了不少力气,在很多穿越回明朝的小说中都会提到这位公公,比较多少他还勉强算的上是正面人物,尚有清誉,和杨一清交好,所以正是杨一清给他写的墓志,不过也就因为这点,杨一清遭人非议,连他本人的作品也不敢收录此篇墓志。张公公的墓原址在西香山乡一带,查慎行曾有题昌运宫(张永所修筑)兼咏张永墓诗云:

      老鹳巢古枝,虚廊交冷翠。凄凉前代冢,传是张常侍。

      煌煌元老文,苔蚀仆碑字。赐域满西山,斯人或无愧。

      张永除了修建昌运宫外,还自己出资重新修造云惠寺,这个寺和太监脱不了关系,因为最早就是太监们“积资捐地,启立寿藏义会”而建立的,最初叫善法寺,张永重建两年前也是两位太监出钱重新修造,当时改名为云惠寺的,而后又过了好多好多年,又出来一位康熙年间的太监重修这个寺庙,又改名为定慧寺,所以后来末代皇帝逊位,把大小太监们遣散,这里就是安置太监们的一个重要所在。最近的一次重修,是八十年代,是我们的空军部队出钱修复的,现在也只是残留下一个四合院式布局而已了,留在市民印象最深的反而是西四环上的一个叫作定慧寺的公共汽车站牌名了。

      北京地区除了五塔寺这里聚集了这么多太监墓碑之外,就只有京郊的田义墓有这个规模档次了。其实这也是目前全国范围内唯一保存最完好的太监墓了,还保留了大量的精美石刻,因为田义太出名了,所以连带着随后有明清两代十几位太监都葬在他旁边。

      田义服侍过三朝皇帝,嘉靖、隆庆、万历,始终宠遇不衰,禄米岁增。而且从9岁入宫一直到72岁去世,始终战斗在司礼监这个最重要的班子系统内,尤其他的最后十年,一直是司礼监掌印,这个地位,按照黄宗羲的说法是“无宰相之名而有宰相之实”。

      地位有了,相应的待遇自然也不会少,按照《明宫史》水集上记载:“自太监而上,方敢穿斗牛补。再加升,则膝褴之飞鱼也、斗牛也、蟒服也。再升则受赏也。特升,方赐玉带。……再升,则内府骑马。再升,则每岁禄米十二石。如再升,但凡一级,止岁加禄米十二石耳。”斗牛,就是牛角龙形,飞鱼么,其状如豚而赤文,具体形象是弯角龙头,龙身带飞鳍、鱼尾形,至于蟒么,和真龙纹的差别就是此龙只能绣成四爪或三爪,文中提到的膝褴指的是在袍裙当膝处修饰横条式云蟒纹装饰。田义战战兢兢服务了三朝皇帝,自然最后得到了蟒服玉带的待遇,十四年之后万历爷又赏他岁加禄米,累加的结果是最后田义以四品官的职位享受到了二品官的俸禄,再过三年,万历又赏赐他“钦赐坐蟒,许禁地乘马”。由此可知,之前田义穿的还是单蟒,就是绣两条行蟒纹于衣襟左右,现在穿上更尊贵的坐蟒,所以还可以在前胸后背再绣上正面坐蟒纹。又过三年,田义又被赏赐钦赐内府坐橙杌,橙杌有点像简易版本的轿子,一个靠背椅,可以插棍以供人抬,因为宫廷禁地是不准乘轿的,橙杌已经算得上是很高的恩宠了。那么又过了十多年,田老公公因病逝世,万历皇帝居然辍朝三日以示哀悼,又赐祭三坛,又赏“东园秘器”,又特“树享堂碑亭”表示哀悼。这里赏的东园秘器其实就是棺材,王国维在《蜀道难》诗曾写道:“铜鼓聊当蒿里歌,铁笼便是东园器。”不过毕竟是皇帝赏赐的棺材,品质额外不同,按照《汉旧仪》记载,标准规格应该是:“东园祕器作棺梓,素木长二丈,崇广四尺。”别说躺一个人,躺上几口人都没问题了。

      其实田义墓现在最值得看的反而是那些精美的石雕石刻作品了,因为毕竟是太监身份,皇帝老儿银子又给的足,所以石匠们发挥余地更多,更多的民俗的八音、八宝、七珍、文房四宝、八仙人物等等都可以随意雕刻,再加上其他十几座太监墓地的作品,可谓丰富多采,千姿百态。比如在田义墓前有三块巨大的石碑,其中一块侧面的石雕装饰画,在不到一平方米的面积上,刻了近十种花草树木,包括蒲公英、喇叭花,又在草丛中和树干上刻一只刀螂,一只绿蚂蚱,一只蝈蝈和一只蝉,体量和真虫大小相同,全是写真手法。

      因为那里同时有明清两代的雕刻,有心人顺便可以比较一些两个朝代雕饰手法的不同,毕竟建筑类彩画历代修复的比较多,不好体现风格,而难以磨灭的墓室彩画和石刻能比较真切的反应各个朝代的审美爱好,说起来,可能是明朝表现手法更加厚重、朴实、刻板,而清朝显得更飘逸、繁复、细腻。

      当地也有句俗语提到了田义墓的石刻,这句俗语是:“法海寺的画工,田义墓的石工,承恩寺的地工”。这三座景点都聚集在石景山模式口。法海寺也是太监的家寺,明朝修建的,它的殿内壁画在人物刻画、图案描绘上精微多变,而且又使用了多种用金方法(比如沥粉、贴金或描金等等)。我国的敦煌壁画自6世纪至清代连绵不绝,就缺少明代的壁画,偏偏是在法海寺这里补上了。

      最初去法海寺参观的话可以在殿门口领一个充电灯,然后进入漆黑的大殿,依次欣赏六面墙上完整保留的九幅精美壁画。并且壁画低处都有玻璃保护,主管方还体贴人意的在精细之处装上放大镜让你仔细欣赏,比如在如意观音这幅壁画处,观音的脚下有狮子、狐狸和豹。在狐狸前面的护板上就装有一个放大镜,透过这个放大镜,可以清楚看到狐狸耳朵上的毛细血管。可是现在去的话,展出的已经是经过“珂罗版”技术复制的壁画了,颜色会艳丽一些,自然精细度也要差一些。原画据说是要封闭保存,不再对外公开,可怜相我们这样的平头百姓以后是更加没有机会去欣赏真迹了。

      • 家园 法海寺大雄宝殿散客100块一位,团体50。抢钱了!

        俺犹豫了半天还是没舍得票子!

    • 家园 随便写 五

      说到金世宗完颜雍,不得不提到他的前任海陵王完颜亮,完颜亮出名的地方在于后人都传颂他乃是极贪美色、颇为无耻的君王,再加上道德观念不够先进,连自己的叔母、自己的外甥女都不放过。不过同时他也算一位胸有大志的君主,杀熙宗,自立为帝,迁都到北京,镇压贵族造反派,大批任用汉人、契丹人,又鼓励女真人南下耕种农田,各方面都弄得不错,就是心中急切想征服南宋,结果没攻下南宋反而后院失火,被世宗完颜雍占了便宜。相传柳永的咏钱塘之词《望海潮》出名之后,完颜亮这文学青年就中了毒,便“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而且他本人也写了一首鹊桥仙(待月)以抒胸臆,抄录如下:

      停杯不举,停歌不发,等候银蟾出海。不知何处片云来,做许大、通天障碍。

      髯睰断,星眸睁裂,唯恨剑锋不快。一挥截断紫云腰,仔细看、嫦娥体态

      从下片的狠决之意来看,倒真是一首武人之作。

      再回来说大金故鲁国大长公主墓志,其上除了刻有“大金故鲁国大长公主墓志铭”之外,亦刻有“朝列大夫充三司判官骑都尉汝南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周昂撰”,“承德郎秘书郎兼戴王府文学记室参军云骑尉赐绯鱼袋庞铸书丹并篆盖”,这两个人棵都算得上是金代的风流才子人物了。周昂,字德卿,最擅边塞诗,随手抄录一手如下:

      莫州道中

      大陵河东古莫州,居人小屋如蜗牛。

      屋边向外何所有,唯见白沙垒垒堆山丘。

      车行沙中如倒拽,风惊沙流失前辙。

      马蹄半跛牛领穿,三步停鞭五步歇。

      鸡声人语无四邻,晚风萧萧愁杀人"

      关于北京香山一景,他写过一联也很漂亮:山林朝市两茫然, 红叶黄花自一川。周昂也是个文学批评家,不过他没留下多少文学批评著作,但是他外甥王若虛继承了他的观点,周昂提倡写东西应该把思想內涵放在第一位。所谓的;“文章以意为主,以言语为役”,这样的句子真应该建议某些写诗词不按律不讲究平仄的同学记在小本本上,待到辩论的时候祭出这杆大旗,就会增添许多说服力吧。

      另一位庞铸也能诗,书画亦是擅长。录他一段题画诗如下:

      君不见李广射虎如射兔,霹雳一声石饮羽。

      又不见巨灵擘山如擘云,莲花万仞留掌痕。

      鲁国大长公主的老公乌古论元忠墓志的留名者要更牛一些,他们是”翰林侍读学士少中大夫知制诰兼尚书礼部侍郎同修国史提点司天台护军清河郡开国侯食邑一千户食实封壹佰户张行简撰、承德郎充翰林修撰同知制诰飞骑尉赐绯鱼袋李著书、承直郎登闻鼓院兼秘书丞骑都尉河南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乔宇篆盖“,张行简、李著、乔宇三人也都是博学之人,毕竟乌古论元忠是做到了宰相职位的同志,虽然后期被贬到外地郁闷而亡,但是起码的政治待遇还是保持的么。这个例子充分说明了咱们国家源远流长的等级观念。

      大臣、王爷、公主都全了,石刻博物馆中还有太监墓志,比如有鼎鼎有名的魏忠贤碑,还有明故司礼监太守《张公墓志铭》,也就是大明赠内宫监太监张公墓志铭,旁刻“赐进士第资政大夫太子少保户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知制诰经筵官兼修国史玉牒青斋刘珝撰”,以文渊阁大学士刘珝的身份撰文,可见张端的身份及明朝宦官的影响力。而莼鲈兄碰到的钱能则是位更加有名气有影响力的太监了,他乃是明宪宗时期的云南镇守太监。在云南十二年,祸害不浅,后来他搞钱搞上瘾了,把脑筋动到了越南人和少数民族头上,这算是触碰上影响边疆稳定少数民族团间的高压线了,后来钱能只好开路逃跑,却一路跑到南京去做守备太监去了。钱能是女真人出身,他们四兄弟,依次是喜、福、能、义,打小就入宫服务,这石刻艺术博物馆,也就是真觉寺,便是他们中间四岁入宫的老小钱义监工修建的,而巧的很,钱义本人的墓志铭“大明御用监太监钱公墓志铭”也在该博物馆中,不知莼鲈兄当日可有见到。

      钱能钱义兄弟虽然都是宦官出身,但是却也有专长,这两人对文物鉴赏都很有研究,钱义多在大内活动,所赏精品颇多,据说“凡古今奇异器物,名公书画,人所不识者,一目悉知其详,且能品题其高下。”,而钱能则另有优势,在云南、南京两地搜刮了不少文物,比如云南的沐府,就被他刮走了价值四万余两银子的文物,而钱能看在黔宁王沐英的面子上,多少给了七千两银子,当时沐王府的主人应该是沐英的曾孙沐瓒,40多岁就英年早逝了,不知道是不是被这件事情气的。明陈洪谟《治世余闻》纪录有钱能展玩书画的场景,就可以想象钱能的收藏如何丰富,书中记载:“(能)令守事者异书画二柜至公堂,展玩毕,复循环而来。中有王右军亲笔字,王维雪景,韩滉题扇,惠崇斗牛,韩干马,黄签醉锦卷,皆极天下之物。又有小李、大李金碧卷,董范、巨然等卷,不以为异。苏汉臣、周防对镜仕女,韩滉班姬题扇,李景高宗瑞应图,壶道文会黄筌聚禽卷,阎立本锁谏卷,如牛腰书,如顾宠谏松卷、偃松轴,苏、黄、米、蔡各为卷者,不可胜计。挂轴若山水名翰,俱多晋、唐、宋物,元氏不暇论矣,皆神品之物,前后题识铃记具在。”这里提到的前面几个人都很熟悉,韩滉以五牛图最为出名。惠崇么,僧人画家,苏轼的名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题的就是“惠崇春江晚景”。韩干呢,以画马出名。就是不知道黄签醉锦卷指的是哪一幅?不知道是不是西蜀皇帝画院的黄签,此人最擅画富贵体花鸟画。再往后看,哪个牛腰书不知道指的是哪个?启功先生看过怀素的《草书苦笋帖卷》曾写过一首诗,抄录如下:

      笋茗俱佳可迳来,明珠十四迈琼瑰,精纯虽胜牛腰卷,终惜裁缣吝袜材。

      不知这里提到的牛腰卷和钱能收藏的牛腰书是否是同一件作品。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