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无耻”的范美忠与“混蛋”的郭松民 -- 楚无邪

共:💬51 🌺3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范跑跑的错误在这里

      “你有救助别人的义务,但你没有冒着极大生命危险救助的义务,如果别人这么做了,是他的自愿选择,无所谓高尚!

      当一个人自愿作出了义务之外的贡献的时候,当然要称之为“高尚”。。。“高尚”是指一般人做不到的,而为社会推崇的行为。

      作为为人师长的范跑跑,不仅把“一般道德”与“崇高道德”混淆,而且抹杀“崇高道德”的存在,给学生的教育是“崇高道德”不值得存在也不应该存在;而人类社会的进化,需要道德标准不断进步;这就要求社会虽然不能要求每人都能达到“崇高道德”的标准,但是社会舆论一定是要推崇能够做到“崇高道德”的人。这是社会进化,文明发展的需求所在。

      范跑跑不仅自己不进化,而且教导自己的学生一起“退化”。。。这才是范跑跑被众人拍砖的原因。

      • 家园 赞成,范自己不高尚所以要否认别人的高尚,很多自由主义者有此问题。
      • 家园 是的,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说他无耻

        对崇高道德的尊敬与向往是一种底线道德.对于自己由于修养所限未能做到崇高道德的现实表示内省是"知耻"的表现.否认崇高道德的存在,否认"耻"意义,当然就是无耻了.

    • 家园 就道德的性质来说,就是虚伪的(有没有不虚伪的道德观?

      谁能举个反例),这是人的社会化需要,和诚实在某些时候是矛盾的,而诚实和知行合一成为美德也是有隐含的前提的,象cqln兄举例一个人当街拉屎并说这是我的权利,这也是诚实和知行合一。自己生命最重要,这话没错,但这和道德底线无关(只是人的动物性本能,要不为了活命杀人放火都可以说是符合道德的了),看起来很诚实很理性很有想法的范跑跑对此想没想过,不知他是诚实还是虚伪。

      • 家园 伪君子固然可憎,难道真小人就值得赞赏了?范不过是个真小人而已。
      • 家园 不同意。只有真诚的道德才是有意义的。

        只有真诚的道德才是有意义的。旧中国的传统社会固然是有许多培养伪君子的虚伪的东西,但这也是今天我们要反对伪君子的原因。

        对君子来说,对道德的坚持当然是真诚的。“仁者安仁,智者利仁”,坚守道德可以让君子得到他所求得利益,得到他所求得安心。

        对于普通人(小人)来说,只要不把道德底线拉高,在法律与底线道德的基础上,尊重小人们做小人的权利,又何必要虚伪呢。

        真称并不见得就是对自己毫无约束,为了不破坏自己所依附着而存在的社会,心甘情愿的略作些妥协,难道就不可以是真诚的吗?一定只有动物的兽性才是真的,人类的社会情感就不是真的了吗?

        • 家园 你说的我很同意,

          我前面没说清楚导致我们说的两岔了,我说的"虚伪"的参照物只是指人的自利的本性,而利他观念的形成大多时候需克制这种本性,"虚伪"即是指这种克制而言,而不是说嘴里说的是一套,干的是另一套.

          当然这也不否定以"利他"思想行事(自知或不自知利他或可利己)而得到自利的结果.这里也不多辨析了.

          我觉得很多时候人的内心就是这样利他自利交战着.

          象施海潮先生,现在被认为是骗子了,如果他后来没有推介他的药,我们又会怎么看他救灾中的行事呢?

          "自己的生命最重要"和道德底线无关,举这个例子应能看得更清楚一些:比如泰坦尼克号沉没时,想先逃生的女乘客(呵呵,定义精确一点免争执)没什么可指责的,而船员想先逃生就涉及道德底线了.

          人的不同社会位置决定了他的不同的权利还有不同的责任,学校.教师都有保护学生的责任,所以如学生在学校受到人身伤害学校需负责任,范跑跑是主张自己的权利而否认自己的责任,他既认可有职业道德这回事,那他是否真诚我觉得得打个问号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鉴别真伪的唯一标准

            是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或反过来,己之所欲,施之于人。

            真诚的人认为自己的行为逻辑是正确的,真心希望所有人都能和他一样行事。从meme的角度来说,真诚的人是文化基因(meme)的载体、创造者与传播者。当然,他所承载的文化基因是否正确,要靠历史来检验,但人类的文明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进化前进。

            虚伪的人拥有两面性,他希望别人按他所说得去做,但自己则最好不要这样做。他们是文明的寄生虫。

            所以如果不是说一套做一套,那在我的定义里也不算是虚伪了。

        • 家园 真诚可否被视为“信”?

          只是中国传统强调对自身的“良知”的真诚,而基督教义强调对外在的“神”的真诚。这是对象选择的问题。

          信与行的关系是实践和检验的方法论问题。

          这是两个方面的问题。

    • 家园 忽然觉得因信称义本身没有什么问题

      "诚意正心"不也可解作因信称义吗?

      有大问题的是因信称义的对象的真实性和唯一性。尤其是唯一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