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新闻人与地震的距离 -- 梦秋

共:💬146 🌺67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拜托,自信点不好?

      我就说过,我的情绪比较激动,可能写出来不利于独立媒体的气氛。

      告诉他们,你自己也是独立媒体。

      难道必须跟他们一个鼻孔出气,一个声音,才是独立媒体?笑话。。。。跟他们一个鼻孔出气,一个声音,那才是新闻独裁!

      香港媒体,很多时候就是白痴。。。。

      • 家园 这不是一个自信不自信的问题

        看一件事情,需要一定的时间和信息以形成自己的判断和观点。我不想在香港的网站上发表不成熟的观点,这样无益于交流。况且,我的文章中引用的一些例子,虽然感人,却未必能够得到证实。那个在手机上留下“宝贝”短信的妈妈(但愿这么说不是对她的污蔑)就引来了许多疑惑。不过,说实话,香港媒体的观点常常比较肤浅,甚至带有言论自由的优越感。但是他们还是存在着多样化的观点,易于交流和沟通,比较宽容——至少比我们的某些媒体冥顽不化要强很多。

        • 家园 那个宝贝故事,我认为当然有点演义...

          也比那个911演义什么旅客投票开飞机撞地的要好得多...你不好意思提宝贝故事就不提,好故事多得很...

          说实话,香港媒体的观点常常比较肤浅,甚至带有言论自由的优越感。但是他们还是存在着多样化的观点,易于交流和沟通,比较宽容——至少比我们的某些媒体冥顽不化要强很多。

          既然号称存在着多样化的观点, 那你的观点,不管成熟与否,都应该是多样化的一部份,为什么他们就不能容忍呢?某些媒体冥顽不化是不好,香港媒体的白痴,同样不好... 老江骂他们,骂得真好....

          自信点...

        • 家园 港媒的肤浅与毫无来由的优越感

          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冥顽不化?

          • 家园 港媒的这些优越感程度已经大大降低了

            至于肤浅,还是没有太多改变。我希望,在融入祖国大陆的进程当中,港媒能够从祖国文化里吸取更多有用的东西。而我们的官媒,有了这次的地震,看到了进步,以后也许会更好。

    • 家园 补充同人于野以前的一个老贴。

      【原创】我看美国 -3- 言论自由与主流媒体

    • 家园 在大多数时候,从每个角度报道都是需要的

      但是面对一场这样巨大的灾难,媒体人不断的讲述感动、力量、英雄气概,我认为不光是在发表新闻,更多地是在承担媒体人对这个社会的责任。被称为CCTV型的文字,恰恰是面对灾难这个社会所需要的。从地震发生到现在,每天媒体都在向我们传达这些信息:灾情很严重,他们很需要帮助,政府、军队、很多的普通人都在帮助他们,面对灾难许多人迸发出在平常时刻无法显现的光芒……这个时候,采用这样的态度来讲述事实,更多的是代表了一种良知。——当然,不是每个媒体人都配得上这个说法的,那些跟重伤员抢飞机舱位的,对着刚刚被救出来的人猛打闪光灯的,还有跟灾民讨饭吃的,不在此列。

      我并不怀疑周的文字的真实性。但这不是“家里人”、“自己人”在这个时候要看想看的。她真实的描述了一些灾民在特定时刻的经历,但是在她抱怨部队救援缓慢的时候,她有没有试图了解部队的声音?从这一点来说,她的报道至少不能说是公正的。再比如如下的句子:

      “和王家岩面对面包围北川县城的是景家山。景家山的主要构成是岩石。他骄傲而坚硬,多数植被难以生长。但是雄心勃勃的北川县政府,在他的山脚下建设了新城区。”

      这样的句子,不仅揭示了她本人的情绪,更暴露了她做为一个年轻记者对我们这个国家的无知。

      新闻记者在做报道的时候不可能没有立场,同一个事实可以在不扭曲的情况下有很多种阐述方式。特别是在这种时候,看似没有立场本身就是一种立场。我想,她被封成CNN,主要是因为她在这篇报道中这种平静的、置身事外的态度刺伤了读者。

      周文是这样结尾的:

      “我离开北川的时候,站在山坡上,看着大批的军队和救援人员进驻北川。他们遍布广场、废墟和空地。我突然认识到,这就是场战争!北川的废墟就是证明,这是场人和自然相互角力的战争。这场战争中,人类一直看似胜利在望,最终却一败涂地。”

      她在文末直接表达出了她的无力感,这种无力感贯串始终,是一种非常个人化的表达。这种无力感通过媒体传播给大众,其影响不知放大了几十几百倍。

      因为家庭的原因,我始终对记者这个群体非常关注,在我看来,一个优秀的记者,做到报道客观真实、不预设立场只能算是无过,心存对人性的理解、对人类的悲悯、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才能配得上优秀二字。

      当然,我毫不怀疑周文更对香港的自由媒体的口味。这种疏离的态度更符合他们自身的处境。说中国有新闻自由,也许全世界人民都要笑。但是说所谓民主世界的自由媒体是真正自由的,上帝也会笑的。一件事和一件事的表达之间永远有距离,因此我可以理解和宽容这样文字的存在。但这并不能消除我看到这样文章的愤怒情绪。

      似乎跟你原帖想讨论的话题有所偏离,但是一写就收不住手,很抱歉。

      • 家园 其实美国学者很早就提出了社会责任说

        认为媒体肩负着社会道德的构建和发展的部分责任。这一点在西方媒体的对内报道当中得到了很明确的贯彻,所谓“政治正确”就是这种社会责任感的表现。可恨西方媒体一贯自以为是,认为占据了道德制高点,拥有“普世”的价值观,随意对他国提出批判,罔顾该国社会背景和经济条件,这一点值得我们深思。

        我们的一些媒体,常常不顾社会现实,站出来指点江山,大有将“社会责任”扯虎皮当大旗的风姿。在对外报道的同时,谄媚强权,藐视弱小。对于发展中国家的许多情况指指点点,仿佛自己就是救世主。但愿我们能够吸取他们的教训。

        关于周文,我的看法是,理解她的感受,但是期望她改变自己的视角,否则将很难成为合格的记者。

        • 家园 总结得很精辟。

          我觉得我们的一些媒体面临“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困境。

          所谓“前有堵截”是指他们的对内报道和西方媒体的对内报道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表现之一就是

          常常不顾社会现实,站出来指点江山,大有将“社会责任”扯虎皮当大旗的风姿。

          。。。

          对于发展中国家的许多情况指指点点,仿佛自己就是救世主。

          所谓“后有追兵”,就是在网络时代,对政府的监督有可能被网民所部分分担,尤其是在数码相机和摄像机如此普及的情况下。对于第一手材料的掌握,往往是先有网民提出,记者才随后跟进。“黑窑”的报道即是一例。

          用工业发展做比喻,中国记者的问题就是传统工业不肯花功夫做好,新兴工业又跟不上。

          网络时代,记者也需要与时俱进。他们到底应该扮演什么角色,我也不确定。但是如果他们还抱着“无冕之王”的自矜,不能放下身段,那他们距离中宣部也不远了。

        • 家园 她是比你合格的记者

          她所传递的那种“无力感”就是灾民的真实感受;失去亲人家园,缺乏力量没有方向任何人都不能真正帮忙解决的那种无力感,是他们最真实的感受。通过救灾来希望感受强国风采的人们,如果你不能理解这种无力感,你也不能真正理解这次灾难中人们所展现出来的光彩。

          • 家园 周的文就是垃圾

            周的文不过是利用灾民的心理去传达她自己的预设主题。

            她为了渲染自己已经预设的基调和主题,而采用歪曲、单边化和春秋笔法来实现自己的目的。这种手法和骗子无异。她只是传递了她想要传递的所谓“事实”,而根本没有费力去寻找和反映真正的事实。

          • 家园 我只能说我不喜欢那种僵尸般的叙述

            即使是悲剧,它也应该鼓舞其他人更好的生活。这不是什么所谓强国风采,而是面对灾难每一个人都需要拥有的勇气。没有这种东西,即使活下来的人也都会成为行尸走肉。这就是南都的报道,有气无力的叙述,传递的就是绝望,绝望,绝望。大家都不要活了,逃出来的人也都活不下去了,不想活了,大家一起等死吧。如此而已。

            我很坦率的说,我就是反感这种报道,这种在灾难面前只知道束手无策,只知道抱怨这个抱怨那个的酸腐文棍。

            • 家园 强烈支持!

                                

                                   

              想想太祖当年,连自己都被迫"出嫁"给地方豪强,才换来红军一块栖息之地..如果没点精神,天天抱怨这个抱怨那个,能建立新中国?

              人,活者,就是要有那么点精神...

            • 家园 我理解你

              不过反过来,我更讨厌那些对宏大名词的歌功颂德。这种对抽象主体的歌功颂德,和那些平凡人的勇气根本是两回事。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