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唯物主义历史规律的结束与共产主义的兴起 20章 9月14 -- 马前卒
在竞争的压力下,工业强国的统治集团有争夺势力范围的本能,但这不意味着他们喜欢自我毁灭。如果他们能预知世界大战的规模和后果,知道这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他们或许不会那么轻松的走向全面战争。但问题在于,大战的祸根并不是在一天内埋下的。开始,在市场边界问题还不是那么紧迫的时候,可能是一艘炮艇的巡视为某个帝国赢得了一个重要的沿海贸易站,几千名殖民地士兵的示威就征服了一个王国,或是一艘巡洋舰阻止了对方的廉价走私货进入自己的殖民地。于是各国都尝到了军国主义的甜头,开始扩军,外交政策也逐步向建立军事同盟侧重。在竞争的开始阶段,军备竞赛的规模并不大,1870年普法战争,世界上最强大的两支陆军在西欧本土交战,参战兵力合计还不到百万。不过,在这个全球竞争的时代,一国扩军必将导致邻国和竞争对手的警惕,一个军事联盟的建立必将导致对手们的团结,反之亦然。这种恶性循环与本来就显得过剩的工业生产能力相配合,在扩张空间日趋紧张的一代人时间里打造了数支庞大无比的军队。英国这个传统上的岛国,在开战后几个月就编成了100万陆军,法国和德国则分别拥有440万和760万军队。工业化军队的火力、机动能力与19世纪的步兵方阵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在军备竞赛中,英法等国在海军、资源、贵金属库存方面占有优势,德国和它的盟国则在陆军、重工业、中层人力资源储备等方面占有优势。两者互有短长,短期内难分高下。因此直到彻底摊牌,没有任何一方在竞赛中认输。
海权是英国工业资本主义得以生存、称霸的前提。20世纪早期,当德国决定建立一支公海无畏舰队,试图以更强大的工业力量挑战英国的海上霸权时,军备竞赛达到了高潮。就在这期间,中国于1911年爆发革命,最古老、距离欧美最遥远,也是最庞大的一个农业帝国终于崩溃,这标志着农业社会的旧秩序已经被工业革命的冲击波彻底粉碎,世界上不再有空白空间可供扩张。从这时起,大战的爆发就只是一个时间问题,阵营和交战方式或许还有变数,但一场工业强国之间的全面战争已经不可避免,世界大战只欠一个火种。而在20世纪的世界上,列强之间的摩擦与冲突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摩洛哥的一笔贷款会引起德法两大陆军强国的对抗,俄罗斯在大连建立港口会导致日本的全面进攻,南非的布尔人对英国的游击战居然能让德国人欢欣鼓舞。在这样的背景下,世界大战在1914年开始绝不应被理解成一个偶然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具体经过已经有无数本书进行了描述,为节省篇幅和读者的阅读时间,本书只做必要的简述: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被刺。一开始,已经习惯于各种摩擦的列强开始并没有特别看重这个发生在欧洲角落的事件。但奥匈帝国(包括它背后的德国)略微低估了俄国(以及它背后的英国)对干涉巴尔干的反应,俄国则低估了奥匈帝国借此事释放内部矛盾的决心。俄国7月30日宣布总动员。由于这个时代军队的战斗能力在动员前后有极大的差异,晚动员的一方要承受极大的初期损失,而对峙的各方都把希望寄于一场速决战,所以动员迟缓几乎等于自杀。各方面都在迅速动员的同时要求对方停止动员以表示和平诚意,在互相递送了一系列的最后通牒后,政客和军人们发现到几台同时开动起来的战争机器没有停下的选择。世界大战就此爆发,历时30年的大屠杀从此开始。
1914年,德国在各条战线上占尽上风,西线打到巴黎城下才被挡住,东线的防守反击彻底粉碎了俄国匆忙集结的第一攻击波,海军的一次冒险远征则把对英国早有不满的土耳其拉做盟友,截断了俄国接受外援的主要通道。不过,这种胜利是有代价的,多线作战意味着分散兵力,这导致德国在任何一条战线上都无法达到速胜。1914年东线的胜利和对奥匈帝国东线的支援都从西线主战场抽调了兵力,这直接决定了德国不能在英国(将来可能还有美国)动员起足够力量以前取得胜利。由于没有海权,长期对峙对同盟国非常不利。
与德国的战绩相比,德国的盟友要虚弱的多,意大利在协约国海权与利益的软硬兼施下,首鼠两端,最后在1915年反倒加入协约国,但也无法越过阿尔卑斯山威胁中欧。奥匈帝国在对俄战争中屡屡失利,只是靠了德国援助方才顶住内外压力。土耳其的军队野战能力极差,只能在一些次要战场如中东、高加索吸引协约国少许兵力,唯一的价值在于守住了达达尼尔海峡,保证俄国的人力无法和英国相对充裕的工业物资相结合。
工业国之间的战争代表了当时工业社会的最高科技水准。在战争爆发时,内燃机和电力技术远未成熟。一旦离开了离前线最近的铁路线,部队唯一可以指望的非生物力就是弹药中火(炸)药的爆炸力。这种破坏性力量只能用来杀伤敌人,不能进行可控释放。己方部队和装备的有序运动,主要还是靠人、畜力,和几千年前的罗马军团没有本质区别。当然,战争中有利用汽车进行补给和增援的例子,战争后期也出现了内燃机装甲车辆和飞机,但这要么是紧急情况下的权益之计,要么规模太小,不足以影响大局。既有的工业技术和发展速度决定了规模化的机械化军队要在一代人以后才能出现。由于缺乏能在野外高速推进且保持作战状态的军队,更缺乏在这种状态下对部队进行控制、补给的技术手段,战争的节奏依然要由士兵的步行速度来决定。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陆战归根结底还是步兵、炮兵和工兵的战争。
炸药的能量决定了工业时代的火器威力,以人力驱动的冷兵器已经沦为礼仪性工具,工业化的土木建筑能力也远远超过农业时代,但同时野战军的补给和运动还要靠前工业化时代的人、畜力。这意味着火力和防御压倒了机动,三个作战要素的发展速度不均衡,防守相对进攻要占更大的优势。在经历几个月的战斗后,双方都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这个现实,认真的布置了防线。西线是主要战场,双方在动员后,短短数百公里战线上摆开了近千万大军,全面防守成为可能。即便一方以集中兵力、火力奋力突破,一般也只能在对方的防线上打出浅浅的“坑”而不是穿过防线,威胁后方薄弱地域的“洞”。从1914年到战争结束,除了1918年德国孤注一掷的大进攻和和协约国在压倒性优势下的反扑,战线的移动始终不超过数十公里,几公里的推进和一个要点的得失往往要付出数十万伤亡。西线这个主战场出现了对峙。
西线的对峙使德国愿意且有能力抽调一部分兵力和资源去东线。东线的战线广阔,无法象西线那样构筑连续的防线,这削弱了防守一方的优势。同时,由于兵力相对分散,军事效率更高的一方集中兵力达成突破成为可能。因此德国试图先击败这个最弱的对手,避免两线作战。不过,尽管德军的素质远远高于俄国,但一些客观原因依然使得德国亦无法在东线速胜。首先,东线广阔的空间固然给了进攻者可乘之机,但也是这个时代任何后勤机构无法跨越的障碍。无论德国在具体的战役上取得多么大的胜利,也无法在短期内消灭俄国的战争潜力。其次,奥匈帝国这个盟友过于虚弱,不仅不能帮助德国打败俄国,却经常要德国来帮忙维持战线,即便在面对意大利和巴尔干小国时也是如此。最后,无限的空间后面,俄罗斯有着近乎无限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1914年它拥有1.8亿人口,比德、奥之和还要多50%,领土更是从东欧直达太平洋。因此,即便俄国无法从黑海得到英国的大宗物资,即便平均到每个士兵的重炮火力只有德国的1/5,即便某些部队要数人合用一支步枪、赤脚作战,露天宿营,这个国家还是无法被迅速击败。德国不得不把注意力转回西线。最终毁灭沙皇俄国的是内部的革命而不是直接的军事征服。
海战是舰队之间的战争,平静开阔的海面要比复杂的陆地地形简单的多。因此海战的偶然性远小于陆战,大规模海战的结果很少偏离双方综合实力的对比。1900年前后海军技术的突破给了工业实力更强的德国挑战英国海上霸权的机会。但德国海陆兼顾的军事战略限制了它投入海军的资源。开战时英德无畏战列舰的数量对比是20:14,如果算上战列巡洋舰则是29:18,在前无畏舰和较轻型军舰方面,英国的优势更大。这反映了英国数百年海上霸权的积累成果。如果考虑到英国遍布地球的海军基地网和殖民地,刚在工业能力上超过英国不久的德国其实离海军霸权还很远。开战后不久,德国在海外的少数海军基地就被迅速封锁、占领。这导致大洋袭击舰打了胜仗无法扩大战果,失败却无可挽回。一些远离本土的舰队虽然转战数月,严重威胁了协约国航运,甚至歼灭较弱的英国分舰队,但他们的战绩也仅限于此。到了1915年,只在英、德本土之间还存在海军正面对抗。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7
🙂唯物主义历史规律的结束与共产主义的兴起 20章 9月14 15 马前卒 字12630 2006-09-13 23:54:34
🙂先花再看! 好兵帅克 字32 2006-09-14 00:25:00
🙂20章续1
🙂20章 续2 5 马前卒 字9314 2006-09-13 23:57:10
🙂3 8 马前卒 字10730 2006-09-13 23:57:39
🙂马兄的文章一定要顶 红金龙 字0 2006-09-14 09:24:37
🙂马兄的看法确实独到,佩服 电子赵括 字294 2006-09-14 02: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