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唯物主义历史规律的结束与共产主义的兴起 20章 9月14 -- 马前卒
德国的公海舰队明显超出了一个大陆国家的海军需要。但在英国大舰队的压力下,这支舰队只能在岸防部队和水雷的掩护下保护自己的海岸,防止协约国在海上迂回西线,北海制海权属于英国人。在整个战争中,真正的主力对抗只有1916年虎头蛇尾的日德兰海战。日德兰一战,德国虽然在战术上占了上风,但当30多艘英国主力舰倾巢而出,在海上列队冲击时,德国人立刻认识到英国海军的霸权不可动摇。在整个战争中,德国再没有尝试去获得制海权。同样被封锁的还有亚得里亚海深处的奥匈帝国舰队。由于舰队决战毫无希望,同盟国只有派出伪装袭击舰和潜艇去破坏协约国的航运。此举等于宣布放弃了获取海外资源和殖民地的努力,因为袭击舰和潜艇无法用来护航。袭击战术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1917年英国政府曾因为商船损失巨大而害怕无法继续战争。但现代工业国的战争很少因一两种新武器或新战术而定胜负,当协约国发现护航编队可以有效防御潜艇时,同盟国在海上取胜的希望就消失了。相反,无限制潜艇战还成为了协约国攻击德国的口实。
1917年,美国加入协约国作战。许多战史将美国参战归结于德国潜艇对公海航行自由的破坏,这过高的估计了潜艇战的作用,忽视了潜艇战并非在1917年开始的事实,也忽视了英国在战争爆发之初就单方面禁止中立国与同盟国贸易,哪怕是通过公海。美国对英国公然以武力威胁公海航行自由的行为给予了最大的容忍,却因为德国的潜艇战而开战。其真正的原因是美国的资本集团已经和协约国,尤其是英国密不可分,与新兴的德国工业集团则尚有距离。这种态势既和协约国占有海权有关,也和各个资本集团的发展历史有关。正如美国驻伦敦大使沃尔特·佩奇在1917年3月5日给威尔逊总统的电报中说:“从现在开始日益逼近的财政危机的压力已超过了摩根王朝为英法政府支付押金的能力……为了维持我们大好的经济形势并避免混乱,唯一的出路是向德国宣战,这并不是不可能的。”因此美国资本集团必须维护协约国的胜利,同时以参战为条件,在老牌殖民帝国的势力范围内获取更多的利益。
开始,德国并没有太在乎美国的作用。1916年的美国军队只有20万训练不足的军队。但美国无限的潜力使得它可以从1917年底开始,每月向欧洲发送5万训练、装备水平都很高的正规军,这个数字随着时间推移还在不断增加。美国的参战最终毁灭了德国取胜的希望。在一场工业时代的全面战争中,工业规模和有组织的人口数量远比一线兵团重要。
除了东、西线陆战和海上战场,还有一些次要战场,如意大利战场、近东、中东、非洲、甚至远东太平洋战场等等。南欧和中欧之间恶劣的地形限制了任何一方在意、奥边界或巴尔干取得决定性胜利,除此之外,只有土耳其本土勉强顶住了协约国的进攻,其他战场都因为协约国占有海权而在战略上呈一边倒的趋势。
战争开始之初,各国都认为这将是一场以己方胜利为结果的速决战。但实力对比和战争的技术水平使战争旷日持久的拖了下来。那些没有足够工业资源来维系生存的帝国最终被拖垮(而不是被击败),第一个就是俄罗斯。俄罗斯在列强中最不缺简单人力,最缺技术兵器和后勤资源。所以这个国家被迫用人命来对抗对手的工业。显然,大炮不会造反,但受虐待和忽视的士兵早晚会意识到自己还有另外一种选择,对人力的滥用最终导致了俄国革命。先是中层的精英借助兵变和社会骚动逼走了沙皇,然后新政府试图以战争证明自己的实力——失败了。俄军主力只在对付奥匈帝国时前进了30公里,然后在德国的打击下一败涂地,死伤惨重。由失望到绝望的工人和士兵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夺取了政权,决心走一条从来没人走过的路。在这以前,俄国割让了大片领土,退出战争。关于俄国的未来,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里详述。
虽然终于把一个强敌打到出局,但美国的到来使德国的希望更加渺茫,德国决定在西线豪赌。抢在美国全面参战以前打垮法国。1918年3月-6月,德国采用了这四年中的一切新战术,将包括巴黎大炮在内的所有新式武器送上战场,居然真的在西线的壁垒中打出一个缺口,经常每天推进数公里,这在机械化战争出现以前是惊人的速度。德国再度逼到巴黎城下,更重要的是打破了对手的堑壕体系,得以威胁协约国后勤体系和未展开的部队。不过,德国在这一过程中消耗掉了大部分机动兵力,而且也缺乏利用这一突破的摩托化部队和战术思想。最终防线的缺口被美国援军堵住,协约国开始利用美国的新锐力量进行反攻,德国大势已去。
1918年的秋天,同盟国整体崩溃,所有的战线,包括有阿尔卑斯山天险的意大利方向都出现了突破。这反映了协约国在资源方面的优势。不等到协约国军队开进柏林和维也纳(君士坦丁堡已经投降),同盟国内部就开始解体,军队兵变,工人起义,被统治民族则要求独立。当11月11日战争结束时,同盟国统治集团其实已经无力控制内部局势,被迫向协约国求助来镇压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而告终。从事后观察者的视角来看,这个结果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无论是人口、资源还是陆军规模,协约国都比同盟国高出至少50%。如果把美国和意大利计算在内则优势更大。在这种条件下,值得研究的倒不是协约国的胜利,而是胜利居然要等上4年。前面所说的缺乏机械化军队的理由似乎可以解释胜利的姗姗来迟,但在这四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是德国在掌握主要陆地战场的主动权,德国能够在1917年逼迫俄国退出战争,在1918年还将战线深入法国,威胁巴黎,战争旷日持久其实有利于协约国而不是相反。这样看来,协约国在占尽上风的条件下还胜的如此艰难,德国这个后发工业国利用资源的能力和进行竞争的能力明显远胜于英法等第一代工业国。
按照本书最前面几章的说法,对资源利用效率更高,竞争能力更强的制度将在长期竞争中取胜。应用这个结论时,必须注意“长期竞争”这个限制条件。单次竞争要看具体的条件,偶然性起很大的作用。只有反复竞争和长期对峙才能用长期趋势消灭偶然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个特定事件中,由于德国不享有海权,无法利用海外市场和资源,也就无从在战争期间利用更高的发展速度来改善实力对比,只能消耗此前积累的力量以求速胜。1914年和1918年,德国两次在西线赌博,虽然未必没有一线胜利机会,但运气没有站在他们一边,类似的赌博还有日德兰海战。当所有赌博都不出意料的失败以后,战争的结果就其实已经注定。类似的事情还将在二战重演。这验证了前面指出过的一个结论:“如果制度竞争的参与者数量和制度间的交锋次数都越来越少,竞争的结果将会有更大的概率偏离长期趋势”。当然,尽管竞争规律不再有效,但历史本身还是遵循唯物主义规律的,只是显得更复杂了,需要更详细的考察具体发展过程。这是这一章及以后的章节比本书前面的部分更注重细节描述的原因。
从名义上说,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国家控制着2/3的地球人口。虽然中国、日本和拉丁美洲诸参战国对战争的实际影响微乎其微。但考虑到参战国的大片殖民地,至少也有1/2的人口卷入了这场战争。战争达到最高潮时,有3700万军队在各条战线上对峙,最终有1000万军人战死,2000万军人受伤。直接死于战争的平民可能有数百万,但因为工农业资源被抽去供给战争,间接导致的平民人口损失必然远远超过此数。战争中总共制造了2761万支步枪,100万挺机枪,17万门火炮。如果能把制造这些兵器(连同它们发射的弹药)所耗费的资源,以及双方损失的1285万吨商船用于民用经济,能产生的财富也是一个无法估量的数字。战争开始时飞机刚刚发明,坦克尚未出现,但到战争结束时,两种兵器分别制造了18万架和9.2万辆。化学武器和对敌方平民的战略空袭并不是开始自一战,但被大规模使用并视为正常的战争手段却是从这时开始。无论从任何意义上来说,这都是一场空前(很遗憾,但不绝后)残酷的战争。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7
🙂唯物主义历史规律的结束与共产主义的兴起 20章 9月14 15 马前卒 字12630 2006-09-13 23:54:34
🙂先花再看! 好兵帅克 字32 2006-09-14 00:25:00
🙂20章续1 4 马前卒 字10080 2006-09-13 23:56:21
🙂20章 续2
🙂3 8 马前卒 字10730 2006-09-13 23:57:39
🙂马兄的文章一定要顶 红金龙 字0 2006-09-14 09:24:37
🙂马兄的看法确实独到,佩服 电子赵括 字294 2006-09-14 02: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