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美军比较(一) -- 东方射日

共:💬34 🌺8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中美军比较(二)

人海战术 vs 最小伤亡

战争的目的是达成一定的政治目标,而为打到这个目标的手段就是通过战争,在自己可以承受的损失限度内给对手造成对方无法承受的损失。很明显,战争的胜利与否并不是以伤亡的多少来衡量的,而是以是否达成政治目标来衡量的,具体到一场战役或战斗上,就是是否在己方可以承受的损失内达成一定的战役战术目标。

在网上有很多文章批驳中国军队或解放军伤亡如何惨重,来证明日军和美军并没有败给中国人,那些文章是不值得一驳的,因为照那样的理论,可以肯定的是二战的胜利者必然是轴心国一方。

至于讲到“人海战术”,其实既然名为一种战术,它就是战争中可以赖以达成目标的一种方式。不过由于“人海战术”通常就隐含“不顾伤亡”的含义,所以用这个词来证明解放军不爱惜士兵生命,我想就是已经下了结论再为他的结论辩护的人。

在我军内部,应当用的词是“集中优势兵力”。这点是几乎所有军队都认可的原则。有一个笑话或逸事,说一个妇人崇拜拿破仑,问他:“你可以说一下,为什么你可以经常以少胜多吗”,拿破仑回答说:“哪里,我从来都是以多打少”。二战中德军也要求:在突击正面上,至少要集中2:1以上的火力和人员优势。另外请注意用词的不同,这里使用的“兵力”,而不是“兵员”。在上一节的讨论中,我们提到部队的战斗力是人和武器两方面结合而成的,所以“集中优势兵力”即可以是人员上的集中,也可以是火力上的集中。

在朝鲜战争中,由于中美两军的火力密度悬殊巨大,美军一个连的火力投射能力竟超过我军一个团。在这种情况下,美军使用一个团向我军师阵地发起进攻,就已经是“集中优势兵力”了。而我军则只能以人员的集中来达成兵力的优势,普遍的原则是以一个师围歼美军的一个营。在那种火力悬殊巨大的条件下,我想如果要求志愿军以同样的人员密度进攻美军的话,那样才是真正惘顾士兵的生命。

当然事情也不是绝对的,在上甘岭战役中,由于志愿军普遍和熟练使用坑道战术,美军的火力优势难以达成其杀伤的战术目标,在攻击时,也不得不采用了“人海”,以营、连级冲锋向我军的班、排阵地进行攻击。另一方面,在后期的金城反击战中,志愿军通过集中,在局部形成了炮火的优势,这也是我军在朝鲜战场仅有的几次通过火力的集中来达成优势兵力的例子。

所以要说“人海”我想那也是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我军长期的劣势装备造成了我军只有通过人员的集中来达成兵力的集中。但事情也在逐步扭转,84年的老山战斗,我军投入的兵员少于越军,当时通过炮火的集中,仍旧达成了优势兵力。

讲了这些,无非是想说明“集中优势兵力”是一个优秀和正确的战术思想,而人员的集中是我军在当时条件下实现兵力集中唯一可行的方法,实在无可非议。

而有些人将此与美军的“最小伤亡”对立起来实在是风马牛不相及。集中优势兵力是一种战术,最小伤亡是达成战术中必须注意的原则。林彪在四野就提出“三快一慢”,目的就是达成战术实现中的最小伤亡。我军在历史上提出的“不怕牺牲”是指精神层面的作战意志,并非象有些人说讲不顾士兵死活。我军从来都要求以最小代价夺取最大胜利。否则是无法解释淮海战役解放军是如何使用“人海”以60万战胜优势装备的80万国军。

回到前面的集中优势兵力的话题上,如果我军在可以通过火力的集中的情况下达成优势兵力而不用,盲目驱使士兵冲锋;或者有技术兵器不用,盲目依靠革命大无畏精神,那样才是不爱惜士兵生命。我军历史上好像没有这个例子。如果有单兵导弹,直瞄火炮或枪榴弹、火箭筒,我军就不会要求士兵使用炸药包;黄继光是在没有炸药包的情况下才堵枪眼,董存瑞是在没有支架的情况下才舍身炸碉堡。这些例子其实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了精神的战斗力,没有这些英雄勇于牺牲的精神,可以肯定,会给这个军队带来更大的伤亡。

其实“最小伤亡”是所有军队的共同原则,决不是美军的专利。美军依靠其技术和工业的优势,以技术兵器来达成最小伤亡,我军在历史条件只能依靠精神的力量以个别人的牺牲和依靠战术(朝鲜战争中选择黑夜进攻不就是为了避免伤亡吗)来达成整体的最小伤亡。

相反,日军的自杀性冲锋,还有上海战役中桂军的表现(桂军不怕死,冲锋也是挺着胸膛向前冲)则是比较典型的为了精神或某种英雄气概而背弃了最小伤亡的原则。美军对志愿军的评价反而比较中肯:中国军队的冲锋和日军盲目的迎着子弹冲锋不同,中国军队的冲锋懂得利用地形和姿势躲避子弹。有时一个班集中火力也很难打倒一个熟练的中国士兵。

所以,我可以说美军和中国军队一样,都是现在世界上具有坚强战斗力的军队。都知道“集中优势兵力”,只不过依靠各自的优势进行集中的手段不同;都努力达成最小伤亡,只不过基于各自条件努力的方向不同。

说了最小伤亡,下回就想说下对伤亡的承受能力和军队的职责。

--下回继续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