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中美军比较(一) -- 东方射日
序:
在时事版,看到carnivore关于PLA在洪水中救人是基于成本收益计算的结果,当时信手写了一篇文章反驳:《为》文http://www.cchere.com/article/510952。过后看看,虽然这篇文章收了不少花,当时煽情的成分多于理性的分析,不好!
过后,carnivore又写了一篇《飓》文http://www.cchere.com/article/510563,随后,我回了一篇《什么》http://www.cchere.com/article/511542,本文就相对理性一点,从中美两国军队的职责不同上分析两国军队在战争和救灾的不同表现。但自我感觉还是少了点什么。
后来看了carnivore的《谢》文http://www.cchere.com/article/511712和其他不少河友的文章,我感觉到我的问题所在,那就是对一些词有不同的理解,所以想整理一下思路,写一下我对中美两军的比较。抛离新奥尔良救灾,感觉还是发在英雄版比较合适。
鉴于本人比较懒(没时间只是个借口),文中一些引用只凭记忆,没有核对,可能会和原文稍有不同,但应该意思是没有故意曲解的,如果有我理解错的,大家可以赐教。同时一些具体的实例可能也和事实有出入,如果基本上能合乎事实就请大家包涵,否则也请大家指出。
为了能心平气和地讨论,本文中我将尽量不用带感情色彩的词汇,尽量使用中性词。希望大家有不同意见时也能不带感情色彩地进行讨论。
谢谢
职业化 vs 政治化
我认为正如我在《什么》一文中说的,如果职业化意味着完成职责的能力和意愿,那么中美两军都可以说是一个高度职业化的军队。而政治化呢,如果意味着为政治服务的能力和意愿,那么世界上没有一支军队是非政治化的,毕竟正如现代战争论的奠基人克劳塞维兹所指出的: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战争是为政治服务的。但是,我仔细看了各人的帖子,感觉大家普遍把职业化解释为专业化、技术化和国家化,而把政治化解释为精神化和政党化。那么我们就从这几点来比较中美两军
技术化 vs 精神化
一支军队是由什么组成的,简单讲就是人和人手中的武器。而军队的战斗力也就来源于人和武器。这两者缺一不可。(废话!)
人的战斗力来源于能力(训练水平和作战技巧)和意愿(精神)。只强调能力的人,缺乏作战的主动性和动机,也就缺乏忠诚和毅力。如雇佣军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如果没有职业道德的约束(还是精神层面的东西),可以肯定在另一方出了更高的价码后,雇佣军会立刻掉转枪口的。而只强调精神的军队也基本上只是一群乌合之众,如两伊战争中伊朗的宗教狂热分子,勇则勇矣,可是实际战斗力有多少,大家都很清楚。
武器的战斗力来源于其投射的火力,包括火力的精度和密度。冷战时期美苏两军就是代表,美军一直走技术型路线,更多精力放在提高火力投射精度上(当然密度是必不可少的)。而苏军则是物质型的路线,努力在火力密度上占据优势(当然精度也是必须的)。
毋庸置疑,中美两军比较起来,美军侧重在武器层面,我军则侧重在人的层面。
美军的建军可以上溯到独立战争的大陆军。也就在那时,相对于英军,美军在武器上不占优势,但是差距并不大。美国人自己也承认,当时法国提供了大量决定性的援助(参见L.S.Stavrianos的《世界通史》),在随后和印第安人的战争和美西、美墨、美加战争中,包括南北战争中的北军,美军一直是在技术和工业上占据巨大的优势。比较优势学任何人都会明白的,自己的优势必然要发扬光大,这一切奠定了美军技术型军队的路线。在两次大战中,给人印象深刻的就是美军的富裕,武器的先进同时伴随着作战能力的低下。在北非战场,英军就称美军是“我们这边的意大利人”。当然随战争的进行,美军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军队的作战素质有飞速的提高,到了战争后期,如阿登战役中被围美军的表现,就远远不是意大利人所可以比拟的。即使到了现在,美国仍旧是世界上技术最先进和工业最发达的国家,这决定了美军仍旧会走技术型的道路。不过至少美军经历了两次大战和无数的局部战争,他们也认识到人的重要性,军队的训练水平就绝对不是二战前的美军可以比较的。而且美军中照样在军队中进行精神层面如爱国主义的教育。哪位大虾可以下载一个美国煽情的招兵广告以为佐证。
相反,中国军队从建军到现在,面临的对手先后有国军,日军,美军及联合国军,印军,苏军。这一切对手均在技术层面对比我军占据压倒优势。包括1979年反击战时面对的越军也是如此。这一切,注定了我军必然“立足于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敌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想投降,就必须在人的层面上下工夫。而在我军内部,由于长期被封锁和围困(红军、八路军、新四军),条件极其艰苦,军队的忠诚度和在困难条件下坚持战斗的毅力就成了军队生死存亡的问题。所以又造成我军另一个特点,在人的层面上坚持精神优先于训练。当然,训练绝对是必不可少的,否则我军是不可能有那样强大的战斗力!不过现代的解放军,随中国经济和技术实力的进步,也在走质量建军的道理。在八十年代的两山轮战中,是我军历史上第一次在物质层面超越了对手。当时我军的火炮密度和精度都优于越军。但是,即使如此,如果面对美、日、台军,我军虽然技术上在飞速发展,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若干年中,装备的劣势还不会马上改变,还是必须强调精神化和训练水平。
综上,我想就不应当有技术化(替换了职业化)的军队战斗力优于精神化(替换了政治化)的军队一说。中美两军只是在各自的历史上选择了适合自己的建军思想和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优势,实在无所谓优劣。有同样多的战例可以证明精神化优于技术化和技术化优于精神化。并且中美双方都在提高自己的弱点。本来技术化或精神化就是相对的,并且是可以相互转换的。例如二战时日军在中国大陆上,显然是一只技术型的军队,但是同一时间在太平洋战场上遭遇美军却不得不更加强调人的精神。一只军队在面临自己的敌手时,必然会努力最大化自己的优势!否则只有失败。例如阿拉伯军队在面对以色列军队时,无论技术还是精神上都不如以色列,所以屡战屡败也就顺理成章了。
初步讲完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比较,很容易就要涉及到常被不少人拿来攻击我军不爱惜士兵生命的人海战术和推崇美军爱惜生命的最小伤亡原则。
--时间太晚了,明天继续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插句嘴,老美的思路应该是类似“御敌于国门之外”之类的,就是不在美国本土打仗,而是在海外作战的。
解放军建军基础是人民战争,游击战的思路,79年以前的军事思想可能主要还是放敌人进来关门打狗,随着这个物质基础的加强,目前应该这个思路也应该正在往对外作战的方向转化吧。
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不经过宣布,用任何手段攻击你们想攻击的部队,把那些部队打得体无完肤,甚至从心理上去摧残他们,让他们知道什么是战争,让他们学会应付各种状态,中国军队,再也不能在毫无危机感下进行那些墨守成规的训练
美国特种部队战术教程这个真是我们利用的好东西
狮子要是流一点血才会变得更加可怕,真正的军人只有在枪林弹雨中,在敌人和战友的鲜血中诞生,我们将诞生一批这样的军人,他们是未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外军人的精华。
现在国内甚至军内很多人崇美,怕美,解放军必须加强精神化.
人海战术 vs 最小伤亡
战争的目的是达成一定的政治目标,而为打到这个目标的手段就是通过战争,在自己可以承受的损失限度内给对手造成对方无法承受的损失。很明显,战争的胜利与否并不是以伤亡的多少来衡量的,而是以是否达成政治目标来衡量的,具体到一场战役或战斗上,就是是否在己方可以承受的损失内达成一定的战役战术目标。
在网上有很多文章批驳中国军队或解放军伤亡如何惨重,来证明日军和美军并没有败给中国人,那些文章是不值得一驳的,因为照那样的理论,可以肯定的是二战的胜利者必然是轴心国一方。
至于讲到“人海战术”,其实既然名为一种战术,它就是战争中可以赖以达成目标的一种方式。不过由于“人海战术”通常就隐含“不顾伤亡”的含义,所以用这个词来证明解放军不爱惜士兵生命,我想就是已经下了结论再为他的结论辩护的人。
在我军内部,应当用的词是“集中优势兵力”。这点是几乎所有军队都认可的原则。有一个笑话或逸事,说一个妇人崇拜拿破仑,问他:“你可以说一下,为什么你可以经常以少胜多吗”,拿破仑回答说:“哪里,我从来都是以多打少”。二战中德军也要求:在突击正面上,至少要集中2:1以上的火力和人员优势。另外请注意用词的不同,这里使用的“兵力”,而不是“兵员”。在上一节的讨论中,我们提到部队的战斗力是人和武器两方面结合而成的,所以“集中优势兵力”即可以是人员上的集中,也可以是火力上的集中。
在朝鲜战争中,由于中美两军的火力密度悬殊巨大,美军一个连的火力投射能力竟超过我军一个团。在这种情况下,美军使用一个团向我军师阵地发起进攻,就已经是“集中优势兵力”了。而我军则只能以人员的集中来达成兵力的优势,普遍的原则是以一个师围歼美军的一个营。在那种火力悬殊巨大的条件下,我想如果要求志愿军以同样的人员密度进攻美军的话,那样才是真正惘顾士兵的生命。
当然事情也不是绝对的,在上甘岭战役中,由于志愿军普遍和熟练使用坑道战术,美军的火力优势难以达成其杀伤的战术目标,在攻击时,也不得不采用了“人海”,以营、连级冲锋向我军的班、排阵地进行攻击。另一方面,在后期的金城反击战中,志愿军通过集中,在局部形成了炮火的优势,这也是我军在朝鲜战场仅有的几次通过火力的集中来达成优势兵力的例子。
所以要说“人海”我想那也是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我军长期的劣势装备造成了我军只有通过人员的集中来达成兵力的集中。但事情也在逐步扭转,84年的老山战斗,我军投入的兵员少于越军,当时通过炮火的集中,仍旧达成了优势兵力。
讲了这些,无非是想说明“集中优势兵力”是一个优秀和正确的战术思想,而人员的集中是我军在当时条件下实现兵力集中唯一可行的方法,实在无可非议。
而有些人将此与美军的“最小伤亡”对立起来实在是风马牛不相及。集中优势兵力是一种战术,最小伤亡是达成战术中必须注意的原则。林彪在四野就提出“三快一慢”,目的就是达成战术实现中的最小伤亡。我军在历史上提出的“不怕牺牲”是指精神层面的作战意志,并非象有些人说讲不顾士兵死活。我军从来都要求以最小代价夺取最大胜利。否则是无法解释淮海战役解放军是如何使用“人海”以60万战胜优势装备的80万国军。
回到前面的集中优势兵力的话题上,如果我军在可以通过火力的集中的情况下达成优势兵力而不用,盲目驱使士兵冲锋;或者有技术兵器不用,盲目依靠革命大无畏精神,那样才是不爱惜士兵生命。我军历史上好像没有这个例子。如果有单兵导弹,直瞄火炮或枪榴弹、火箭筒,我军就不会要求士兵使用炸药包;黄继光是在没有炸药包的情况下才堵枪眼,董存瑞是在没有支架的情况下才舍身炸碉堡。这些例子其实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了精神的战斗力,没有这些英雄勇于牺牲的精神,可以肯定,会给这个军队带来更大的伤亡。
其实“最小伤亡”是所有军队的共同原则,决不是美军的专利。美军依靠其技术和工业的优势,以技术兵器来达成最小伤亡,我军在历史条件只能依靠精神的力量以个别人的牺牲和依靠战术(朝鲜战争中选择黑夜进攻不就是为了避免伤亡吗)来达成整体的最小伤亡。
相反,日军的自杀性冲锋,还有上海战役中桂军的表现(桂军不怕死,冲锋也是挺着胸膛向前冲)则是比较典型的为了精神或某种英雄气概而背弃了最小伤亡的原则。美军对志愿军的评价反而比较中肯:中国军队的冲锋和日军盲目的迎着子弹冲锋不同,中国军队的冲锋懂得利用地形和姿势躲避子弹。有时一个班集中火力也很难打倒一个熟练的中国士兵。
所以,我可以说美军和中国军队一样,都是现在世界上具有坚强战斗力的军队。都知道“集中优势兵力”,只不过依靠各自的优势进行集中的手段不同;都努力达成最小伤亡,只不过基于各自条件努力的方向不同。
说了最小伤亡,下回就想说下对伤亡的承受能力和军队的职责。
--下回继续
一些人偏偏混到一块, 给解放军弄上一个不珍惜士兵生命的帽子。稍微想想就知道其荒谬
说美军哪不行就说是妖魔化宣传.说我军哪不好倒是来劲的很.
希望东方射日兄,gang999兄,PPL兄,闲云野熊兄等您几个有从军经历的多给大家讲讲.
特种部队.....
也谈人海战术
人海战术是台湾和西方诋毁共军的常用说道。大抵就是共军草菅人命,让一帮没脑子的农民挺起胸、排着队去为当官的锦绣前程踏开一条血路。他们也没有算算,陕北的三万红军,怎么可能靠拼消耗把八百万国军打到台湾去。
共军的战术没有一个合适的统称,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四快一慢,十六字诀,三三制,这些都太具体。权且借用人海战术的名称作为共军战术的统称吧。
一战前夕,多才多艺的英国人兰切斯特开创了半经验的作战模拟方法,建立了经典的兰切斯特方程。兰切斯特用平方律定量地解释了特拉法尔加海战中纳尔逊各个击破的成功诀窍(人称Nelson Touch),恩格尔在54年用线性律精确地复现了硫磺岛中美军伤亡情况。经典兰切斯特方程对士气、地形、机动、增援和撤退等没有考虑,但对战斗的一般规律仍有指导意义。
兰切斯特把战斗简化为两种基本情况:远距离交火和近距离集中火力杀伤。远距离交火时,一方损失率既和对方兵力成正比,也和己方兵力成正比,以微分方程表示即为
dy/dt=-a*x*y
dx/dt=-b*x*y
其中x和y分别为红军和蓝军的战斗单位数量,a和b分别为红军和蓝军的平均单位战斗力,因此双方实力相等的条件为
a*x=b*y
即任一方的实力和本身战斗单位的数量成线性关系,也称兰切斯特线性律。这就是说,如果蓝军平均单位战斗力(包括武器、训练等因素)是红军四倍的话,100名蓝军和400名红军的战斗力相同,100名蓝军和400名红军交战的结果是同归于尽。集中优势兵力只是拼消耗,并不占便宜。但近距离集中火力杀伤时,一方损失率仅和对方战斗单位数量成正比,而和己方战斗单位数量无关,即
dy/dt=-a*x
dx/dt=-b*y
双方实力相等的条件变为
a*x^2=b*y^2
即任一方实力和本身战斗单位数量的平方成正比,也称兰切斯特平方律。仍假定蓝军平均单位战斗力是红军的四倍,100名蓝军和400名红军近战后,当蓝军100人全军覆没时,红军仍有sqrt(400^2-4*100^2)=346人留下(这里sqrt为平方根,^2为平方),即损失54人。这就是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数学依据,而且优势兵力一方的实际损失比劣势兵力的一方还小。
考虑另一个情况:200名蓝军和400名红军交战,双方实力相等(sqrt(400^2-4*200^2)=0)。如果红军通过战术动作或计策使蓝军分成各为100人但互不支援的两半,则红军可以54人的代价先歼灭蓝军的第一个100人,再用剩余的力量以64人的代价歼灭蓝军的第二个100人,红军总代价为118人,总战果为200人。这就是“各个击破”原则的数学解释,也是兵败如山倒的数学解释,因为兵败的典型特征是各自为战,首尾不顾,在客观上强化了被各个击破的机会。
仍然考虑蓝军100人,红军400人,双方战斗力差距为4:1的情况,但双方距离很远。如果红军付出一半的代价推进到近距离,按4:1的线性律,这时红军还剩200人,蓝军50人,但接下来红军就可以发挥近战优势,以27人的代价消灭蓝军的第二个50人。这就是勇猛突破、近战歼敌以克服敌人远射火力优势的数学解释。
国军将领进过正规军校的多,兵学肯定不是不知道,说不定有些还真学过兰切斯特线性律、平方律什么的。但规律是死的,“食律不化”只能是现代赵括,关键在运用。共军将领除了几个黄埔的速成生以外,没有多少进过军校的,甚至认字的都不多,跟他们大谈什么兰切斯特平方律肯定只能招来一顿暴揍。但他们从血与火的经历中,不仅总结出同样的规律,更可贵的是,他们总结出如何结合实际灵活运用这些规律。
台湾和西方对人海战术的机械解释只考虑了呆板的线性率的情况,拒不考虑平方律和战术的作用。事实上,简单的集中兵力和死打硬冲从来就不足以获得战场的胜利,关键要使优势兵力能够进入到集中火力的距离。否则这不是集中兵力,而是集中靶子,供敌方的远射火力屠杀。共军为了这进入集中火力的距离,动足了脑筋,有很多行之有效的战术。君不见,共军喜欢利用夜暗潜伏到敌前,在拂晓发起冲锋,为什么呢?共军不是生来喜欢做夜猫子,没事谁不喜欢睡醒了再折腾呢?共军就是看中了夜间容易在自己不受损失的情况下接近敌人。那为什么共军不夜间进入阵地后直接就冲锋呢?这里面一是要节约体力,远距离运动到敌前阵地,要休息一下再冲锋。夜暗也正好掩护了共军,提供了敌前休息的可能。何况夜暗里,谁都看不见,瞎冲瞎打,不容易控制战斗。这二,就是拂晓时分半明不暗的,近的看得见,视界对冲锋中的步兵够用了,但远的看不清,对防御一方发挥机枪火力和炮火支援不利。这对我就是明着冲,而对守军,就是瞎着打。这一进一出,共军的装备劣势就得到了补偿,加上敌前勇猛冲锋和近距离枪声、爆炸声的心理作用,国军就只有目瞪口呆了。隐蔽接敌的另一个绝招是在敌前挖壕沟甚至地洞,守军只有干看着共军接近,打不着。等共军接近了,平方律爱怎么玩就怎么玩,守军只有等着玩完。
写到这里,想起来Alamo。那几千老墨傻兵,怎么就不会利用夜暗摸上去,而非要在大白天冲呢?那么个小破寨子,踏也踏平了。想不通。
想起来,共军的“冲上去,消灭他”和国军(及美军)的“消灭他,再冲上去”是有原则性差别的,前者力图最大限度地发挥平方律的作用,而后者力图最大限度地发挥线性率的作用。从哲学高度来讲,这或许就是东方的“唯战术论”和西方的“唯武器论”的差别。呵呵,又胡扯了,本想求教方家,没想招来一顿砖,打住打住。
他们中少校一次出门,路过一公开场合上校带队向他们敬礼的,不为什么打出来的,那是对勇士的最高荣誉敬礼:)呵呵
关于解放战争中解放军战术小议
1.进攻战术
解放战争时期,根据具体态势分:运动歼敌与防御歼敌。其基本战法是:集中兵力火力于主要方向,又统一计划和指挥下,火力、兵力、运动、爆破和突击有效结合,分割包围,各个歼灭。
1)对运动、立足未稳或仓促防御之敌人进攻。
此种作战,战机转瞬即失。开始的时候,敌方立足未定准备不足,但是随着时间推延地方的准备会越来越充分。因此,我解放军主张:抓住战机,快速准备突然攻击,力求速战全歼。如1946年9月3-8日的青化泛战斗,歼灭敌方运动之31旅(欠31团)2900多人;随后的羊马河伏击战,也只用了7\8个小时既全歼敌方第135旅。
为抓住战机,就必须快速准备。一般在军、师、团多只有7-8小时的时间。如晋中战役,多数战斗准备时间只有数小时,最多的也只有十多小时的准备。要做到准备充分,又不失战机。如何有效统一是此类战法的关键,其中主要措施是:简化组织程序;运动中准备;兵力部署,多以一部正面牵制,以主力迂回;主力轻装,火力优先配置第一梯队;以梯次展开兵力;攻击务求突然,勇猛果断。由于敌方师编制常有5公里左右的间隙,故此战术多见奇效。如:华东第九纵队第25师等部。于鲁南博山以南和庄旧司充分运用此一战术。在接受任务后,在运动中准备,迅速展开,先敌夺敌东北和东南制高点,抢先开火致敌于混乱,在敌突围中各个歼灭。又:1947年1月,东北1纵1师张麻子沟伏击战,3小时即解决战斗也是典型战例。
追击中的勇猛迅速,43军广西追歼战的经验是:以20华里/小时的推进速度,不怕兵力少,不等待主力,不怕建制混乱,攻击于混乱;即时使用火力攻击密集队形,于抵抗立即分一部迂回直接攻击敌指挥部,或以一部穿插,阻敌归路,为主力歼敌创造条件。特点是:运动歼敌,善于奔袭,善于选路,干部在前,部队轻装,各级指挥机断。
2)对据守村落、城市的坚固阵地防御之敌进攻作战。
此战法关键是如何突破及如何在突破中巩固与发展。一般战法是:充分准备,集中火力、兵力于主要方向;隐蔽集结与展开;纵深梯次部署兵力;善于火炮,协同步坦炮;实施泊近作业,务求缩短突击距离;善则突破口;多路重点攻击,一处突破,巩固一处,各个歼灭。
(1)对村落、城市攻坚,准备好再攻击。如1949年冬5月12--23第29军对上海西郊月浦镇攻击,由于准备不足,敌情不明,组织不严,致使第一次攻击受挫。第二次攻击充分吸取教训后才奏效。通常此类作战准备为:调集器材,侦察敌情,地形、战术动作演练,政治动员,保证隐蔽。
(2)隐蔽而迅速的集结与接敌是保障突破的重要条件。此距离不宜过远,也不宜过近,以半日行程为宜,便于夜战接敌。如:1946年苏中战役第一次战斗,第一师攻击宜家堡,部队于距敌15-20公里处集合,有效达成了突然性。又:1947年12月晋翼鲁豫第八纵队攻击运城,各部队亦运用此法达成突然接敌的效果。
(3)城市、村落攻坚,重视出发阵地,一般构筑单兵掩体掩蔽部地堡并以相交通壕连接,必要时以坑道作业,隐蔽兵力、组织火力,接近敌人,抵御炮火与飞机轰炸。锦州攻击战与济南攻击战就是这样的战例。解放军在此类战法中进行的堑壕近迫作业是解放军作战特色之一。近迫作业指:利用夜晚,掘堑壕、掩体至敌几十米处,于突击部,构筑若干支线以利配置兵力。如:1948年淮海战役,中原野战军第11纵队对据守杨子全、杨老五和杨四麻子村落的进攻作战,步兵于攻击日拂晓完成近迫作业,其中最近距离仅为20米。
(4)于突击部优先集中兵力、兵器,是突破敌防御的先决条件。毛主席在《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一文中(《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1142页-一九四六年九月十六日)指出:在战役的部署方面.........我军必须集中绝对优势的兵力,即集中六倍、或五倍、或四倍于敌的兵力、至少也要有三倍于敌的兵力,于适当时机,首先包围歼击敌军..........而且在作战中优先攻击敌人弱点之一(必定是一点而非二点),猛烈攻击,务求必克,并迅速扩大战果,各个歼灭敌人,整个解放战争都是以该原则为基本战法并坚决贯彻之。如:1948年10月锦州攻击战和淮海战役中双堆集攻击战都是,在突击部加强兵力密度,集中使用了全部或者大部份火炮。
选择正确的突破口是攻坚战的关键因素。突破口多选择防御要害的结合部较弱处,例如防御的突出部和城门侧翼。以突击任务言,地形应有利于我部集结,利于突破后兵力延伸,利于炮兵机动阵地。一般情况下师一级选择一至二个突击部,如敌人较弱则可再设置若干。突破口选择:一,当我军火力较弱时,选择较窄,以团为例为100-200米之间。如华北第4纵队新保安之战。两个旅选择4个突击部总计长度不足1000米,主力团突击口选择仅为100米。又:天津攻坚战,第38今年第一梯队师突击部仅为40-50米。(注:此战法可行由当时特定的时间与空间环境决定决定)
主突击方向机动可变:实战中以实际出发,主攻随时可能变为主攻。如:东北秀水河子战斗,原第一师主要突击方向为敌正北,随即发现敌东北角防御薄弱,指挥员当即修改原作战方案,由东北角突击得手。又:第3纵队攻击开封作战,原计划主攻方向为曹门,后助攻的宋门率先突破,旋及变助攻为主攻。
5)进攻战斗的部署向纵深梯次而有重点方向发展。:战争出初期1946年7月苏中战役第1师、10月东北第4纵队进行的新开岭战斗,我军都是只变成一个梯队部署,分主攻与助攻。在解放战争后期,加上了工事的修筑,这个时期我军已经呈现密度增加的形式。兵力密解集放军战斗队形逐渐加大加深。如:1948年9月16-20度也加大。因此,第九纵队夺取济南茂岭山、占池山一带真很地时,纵队既以2个梯队待命。8月10日,我华北第一兵团第13纵进攻大常镇的时候,纵队变成三个梯队,10月锦州攻击作战,各纵队也是分为三梯队。
(6)注重步炮或正步坦协同作战。如:194935也,解放军85师223团对上海西部25.32高低作战,采用步兵在利用炮火转移或间歇的作战方式,突然攻击、小群作业。10多分钟激战,解放军伤亡11人歼灭敌人一个营完成任务。步坦协同:1949年5月,此战东北野战军东北战车团第一营15辆坦克分别赔给了第2\3总是队,第一梯队师。14日0;45分,炮兵进行破坏性射击;在火力延伸的时候,坦克首先发起冲击,步兵队形随他棵向预定铁桥发动冲击。坦克为先导,及时压制敌火力,为步兵协同出击提供有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