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能让常凯申再三“礼贤下士”,却始终拉拢不到的黄埔学神 -- 忘情

共:💬17 🌺315 🌵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你这回复有点莫须有了吧

到底是谁在自相矛盾?

其一、自相矛盾

张国焘不敢直接动红1军副军长的徐向前,却敢直接动红1军正军长许继慎?这个逻辑有点绕罢。

但凡对那段历史有点了解,也说不出这话吧?

1930年4月许任红一军军长、徐任副军长兼1师师长;到了1931年许就改任红四军11师师长了;1931年7月徐向前任红四军军长、许继慎任12师师长。

张国焘杀许的时候是1931年11月,那时候许是师长、徐是军长。这逻辑很难理解吗?

你的意思是让张国焘用1931年11月份的刀去杀1930年4月份的许军长才叫符合逻辑吗?

其二、有违史实

再说忍,徐在妻子程训宣被杀后忍了吗?他是程被杀5年后才知道死讯的,而此时他刚刚才经历了西路军兵败河西走廊。

这段话里违背了哪个史实?难道你认为徐早知道妻子被杀而假装不知道,却要在兵败西路军之后回到延安才假装刚知道吗?

拜托你拿出徐早知道妻子被杀,5年后才假装知道的历史证据来。

其三、牵强附会

从蒋先云到徐向前,楼上楼下的河友们,讨论的都是党内同志间的斗争策略。而您却说:

谭嗣同的牺牲也没有意义了,抗联14年的坚持也不如汪精卫的忍了。

坦白说,您举的这三个例子, 我完全跟不上其逻辑节奏。

你的话确实让人跟不上节奏了。看看你自己在上面回复的内容,你首尾都在谈历史,怎么到了别人谈历史时,就成了你只谈党内同志的斗争策略了?

历朝历代,各行各业,中国均盛产人才;秀林之木,从来不止一根。为什么有的秀木,必摧之风一来,它就夭折了?而有的秀木,同样经历过必摧之风,而且不止一次,那又如何?“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 ---- 后半句,就是“千磨万击还坚韧“的毛主席的自谓。

这句话叫谈党内同志的斗争策略?

当年韩信也如此啊,早年受了多少侮辱?不都成为自己的抗压能力了嘛。

还是这句话叫谈党内同志的斗争策略?

历史上所有能干成大事者,莫非能忍常人所不能忍者,方可为常人所不能为。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无故加之而不怒 ---- 忍,不是为了个人修为做人,而是为了干事干成大事。

还是这句话叫谈党内同志的斗争策略?

你从历朝历代谈到韩信,甚至苏轼的留侯论都搬上来了,怎么别人谈个谭嗣同就成了牵强附会?

从你的发言里,首尾呼应,中间用韩信举例,任何人看了不都是谈从古到今的忍吗?谁能总结出来你所谓的“楼上楼下的河友们,讨论的都是党内同志间的斗争策略”。理科生的文字表达也不用这么只及一点不及其余吧

再回到你举例的韩信胯下之辱,其实就是我认为你的论点是幸存者偏差的直接证明,从古到今受过胯下之辱的人多了,最后封侯拜帅的不就是只有韩信吗?把韩信的成功说成是忍的结果,那就是典型的用结果倒推逻辑

至于我举汪逆的例子,就是说明一味地忍并非国家、民族、政党、个人成功的所谓正道,你所谓的“吃亏须吃早,能忍方可为”就是谬论。跟汪逆的中日早晚必和,早和不如晚和有异曲同工之妙。

事实上,包括你举例教员的例子,也是对教员的误读。说什么教员“毛主席年轻时,优秀不优秀?在国民党那边做过的官,比蒋先云不小罢?被本党领导、同志们不信任,被留洋的28个半海龟们奚落、尤其是刻意打压的次数乃至年月,比蒋先云多到哪里去了。毛怎么办的?一个字:忍。”多读读那个时代的历史就知道了,教员可从来不是忍字当头的。否则也不会说出“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的名言,更不会说出“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事实上教员根本不是你笔下的忍,而是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更不畏惧牺牲,这在“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一句中已经明明白白体现出来了。而你所谓蒋先云再忍几个月等到八一起义、彭总再忍半年,不过都是站在上帝视角的事后诸葛亮,核心意思不过就是跟别人拼个谁活得长而已。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这格局只能呵呵了

通宝推:ccceee,中国王申,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