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欣赏】《历史,另一种选择》作者龙德施泰特 授权转载 -- 思考得人

共:💬45 🌺6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141-150

(141)

华盛顿。白宫,椭圆型办公室。

罗斯福对面坐着总统助理霍普金斯。

“哈里,你觉得怎么样?——蒋介石大元帅要求‘另派一名富于友谊合作精神的美国将军’来接替史迪威。他还保证‘竭诚欢迎和全力支持’继任者。”

“就是说,在战区参谋长人选问题上,他摊牌了。联系到前不久的那些过程,我认为可以考虑,总统先生。”

“他们之间确实存在着彼此性格上的不和谐。”

“这我相信。即使对英国人,史迪威将军也缺乏耐心。”

“你注意到信里那个有趣的暗示了么,哈里?”

“他说,华北方面的战事,似乎缺少美国高级军官的指导……”

“大元帅倒是替我们想得周到。”

“总统先生,我曾经在蒋夫人那里听她流露过这种想法。”

“他们不担心史迪威和共产党搞在一起?”

“他们更关心对租借物资的掌握。”

“但是,我们的物资只能用于对日作战,决不能供应中国内战。谁想囤积都不行——任何一方。”

“是的总统。那么陆军部,会接受蒋的这个有些过分的要求么?”

“可是,如果维持现状,恐怕那种内耗会使战争拖延——至少一到两年。为了节省我们有限的生命力,这次姑且‘屈从于’来自委员长的压力吧。”

“高明的妥协远比对抗更不容易操作,总统先生。我理解你的难处。此外,蒋本人并没有明确建议史迪威将军的任职去向,他只是要求更换他的参谋长。”

“那么我们这位战功卓著、刚刚晋升的上将放在哪里?”

“大元帅暗示的——华北,我现在还难以想象,史迪威将军在那里的作用,将会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他毕竟拥有我们自己的价值观,哈里。如果有人说史迪威是共产党,恐怕鬼都不会相信。”

“恰恰因此,总统。如果说蒋介石大元帅在史迪威将军眼里也不过是个摩洛哥苏丹的话,华北山区那些非正规部队的领袖,难保不会成为……部落酋长?”

“可是卡尔迅和泰勒与他们相处很好。”

“他们的级别还不足以随心所欲发号施令,总统先生。”

“有一点我一直在犹豫,哈里。我们实际上支持了共产党。这究竟是对还是错?对了多少,错了又多少?它对我们与未来中国的关系,影响到底是怎样的?”

“您到现在还不认为,您走了一步好棋吗,总统?援助八路军,激发、调动和牵制了蒋介石。在中国我们是前所未有的主动!看吧,不同日本作战,就得不到援助。至于共产党我才不在乎呢。苏联的共产党才是共产党。可以请布尔什维克在炉边吃一份牛排,为什么不可以让中国那些土地革命者也烤烤火,吃一份红菜汤呢?何况他们干得不错。”

“噢,哈里。如果我们因此失去了蒋介石……你可要因此被扣发工资了。报纸上那些对你的无端指责这下子可找到了依据。”

“您真的认为蒋介石就是整个中国吗?”

“至少在目前,没有人可以取代。”

“总统先生!连日本人都能够找到汪精卫啊,总统先生……”

“好了好了哈里。说回来。如果史迪威去华北,那也是从战区降格到了分区。他会怎么想,哈里?看看还有什么别的地方?”

霍普金斯低着头想了一会,抬头说:

“他是个野战将领。恐怕不喜欢参谋部,总统先生。太平洋没有位置了。欧洲,对于干得很好的艾克将军来说,史迪威的资历和级别都太高。还是把这个烫手的山芋交给马歇尔将军处理吧。”

“可是马歇尔在非洲还没有回来。”

“什么?难道你想马上作出决定,总统先生?短短几天都不能等?”

“史迪威回国参加‘三叉戟’会议,现在还没走,恐怕很快要启程了。”

“可是……没有马歇尔参与,简直不可想象!”

“哈里你想过吗,马歇尔会和史汀生一起,坚持不改变史迪威的使命。”

“可是总统,舆论。舆论会认为,不公正地对待一位刚打完胜仗的将军……这是很可怕的,虽然离开下次大选还远。”

罗斯福狡黠地眯了一下眼睛,“正是如此,哈里。我想借此机会小小地惩戒一下咱们那位‘醋性子乔’,使他明白,别因为个性弱点而耽误远大的前程。”

霍普金斯领悟地深深点头。

“既然这样,我愿意替你起草那封给大元帅的电报,总统先生。”

(142)

佛罗里达,奥兰多休假地。

病中的史汀生刚刚审阅了阿拉莫戈多实验室的报告。这是全美国——也是全世界只有几个人能够有权审阅的文件。他受命负责那个荒漠里的那个绝密项目的进展。

现在他正在阅读马歇尔的一封来信。

“……罗斯福总统受限于对中国具体国情的了解,不希望失去蒋委员长。于是史迪威成为“祭坛前烤熟的羔羊”。两天前他被解除了中国战区参谋长的职务。

“我已经安排魏德迈将军接替他的岗位……”

义愤填膺的战争部长站起来,吩咐随行医生,结束疗养,明天赶回首都。

美国西海岸。卡梅尔。

海滩上有一对夫妇散步的身影。跟随他们的小狗跑前跑后,茫然不解地观望着它沉默的主人。

温妮伴随着鬓发斑白、原来笔直的身躯由于过度操劳已经略显弯曲的丈夫,在海边走完了第十个来回。

“乔,回家来吧。对我来说,你已经拥有了一切。该回家了。”

“是的温妮,我是该回家了。只是……不该现在这个回法。”

“总要有一个回法的,乔。不是这样就是那样。就当它是上帝的安排吧。”

“温妮,我希望上帝再给我一次机会。”

……

第二天,温妮煮好咖啡,给仍然躺在床上的乔拿来一封信。

信是中国将军、38师师长孙立人写来的。描述他们在浙东南艰苦的战斗中打退日军的多次进攻,保护着丽水基地。由于后方运补组织不力,腐败之风渗透到军需后勤部门,甚至申请弹药都要贿赂主管军官,物资时常接济不上——不是没有,而是扣住不发。……他深切怀念在印度、缅甸和史迪威将军在一起训练、作战的日子。

乔把信递给温妮,懒懒地在床上翻了个身,喃喃说道:

“看看总统那个老傻瓜愚蠢让步的结果吧,温妮。我亲手训练的那几支精锐部队迟早有一天都成了花生米的殉葬品。美国人也要流更多的血。”

……

第三天,温妮煮好咖啡,给仍然躺在床上的乔又拿来一封信。

信是老部下索尔坦少将写来的。他在负责物资的督运。他告诉史迪威,三个月来,已经有9万吨物资运进中国,他克服重重障碍,把其中2万吨送到了浙江前线。而开辟这条通道的,正是“您的不可征服的意志!”

乔把信递给温妮,默默地在床上翻了个身,眼睛里饱含泪水。

“温妮,我不应该离开他们……他们需要我。”

……

第四天,温妮煮好咖啡,给仍然躺在床上的乔又拿来一封信。

信是卡尔迅和泰勒两位准将联名写来的。

除了他们的工作汇报——他们每隔一个月自愿地这样作一次,——信中用加重号标注了一段话:

周恩来在重庆送别卡尔迅出院时表示,希望史迪威将军前来就任“华北抗日联军”的最高总指挥。“如果将军本人同意,毛泽东、朱德、冯玉祥、阎锡山、傅作义等,将联名向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发出正式邀请……”。

乔把信递给温妮,从床上一跃而起,用沙哑的嗓子喊道:

“温妮!现在我相信了,上帝真的与我们同在!”

(143)

几天后,史迪威按照通知来到华盛顿。

马歇尔开门见山,问他是否愿意“屈尊”降格为一个分支战区的指挥官。

史迪威答道,只要是带兵作战,哪怕指挥一个师也行。

马歇尔又问,是否对中国已经失去了兴趣?

史迪威心中有数地答道,他的生涯同中国联系太紧密了,以至于时时在梦中与她约会。他特意指出,尤其是眷恋他们年轻时共同服役过的中国北方。

马歇尔笑了——乔还是那个乔。于是和盘托出,介绍了他今后任职的目的和任务,以及来龙去脉。

史迪威安静地听完,使用了上次接受使命的同样口气:“我听从调遣。”

马歇尔注视了他一会儿,说道:

“约瑟夫,关于这次提名,应该告诉你的是,它不是来自任何方面——例如中国——重庆或者延安;或是美国的我们。而是来自总统、总司令本人。”

史迪威惊讶了,几乎脱口而出:“上帝,没想到我们的傻瓜民主党总统还真是精明过人!”

马歇尔正色道:

“约瑟夫,今后禁止使用这种语言。包括你对蒋介石的那些轻率的称呼——什么花生米之类。你是美国为数不多的几位四星将军之一。你的用语会受到多方面的广泛注意。而每个成为领袖的人都有他人所不及的一面,不能随意蔑视他们。你即将去华北担任最高指挥官,那是我们过去了解相当少的地方。难道你想给朱德和毛泽东也起一些不雅的绰号吗?”

这是马歇尔从未有过的严厉。史迪威缓缓起身,站直。

“乔治。我将牢记这次谈话。并请转达我对总统、总司令的谢意。”

之后,他们一起来到海军作战部,在那里他们与金恩上将联合制订了一个新的作战方案——一个极富想像力、推动全局、致敌死命的方案。

(144)

北太平洋,白令海。

1943年5月11日,美军在阿留申群岛的阿图岛登陆,扫荡了这里的2600名日军。高呼“班哉”发起最后冲锋的日本兵约有1000人,用手榴弹集体自杀的约500人。美军伤亡37人。这是美军在整个战争中的第三次两栖登陆作战,从中获得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史实。

5月下旬。

人称“公牛”的威廉·哈尔西海军中将,从南太平洋的努美阿,飞返檀香山的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部。他一度隶属于麦克阿瑟管辖的西南太平洋战区,这次是应尼米兹上将的要求匆匆赶来的。

他本来以为,尼米兹司令会向他祝捷——击毙山本,对日本是个沉重打击。

或者,就是那个“第50特混舰队”的指挥岗位。那可是令每一个雄心勃勃的海军军官都怦然心动、全力争取的职务啊。

但见面之后,尼米兹却关怀起他的“带状疱疹”。

一年前,正是因为那场病的讨厌发作,使他错过了那个重大的历史机遇——中途岛之战。

哈尔西不明就里,也不以为然。告知司令官老朋友:已经好了,没有再犯。

尼米兹坚持,要帮他找个“凉快的”地方,“预防复发”……

哈尔西甚感诧异——司令官为何小题大做?

凉快的地方?太平洋上所有战火激烈之处,都处于炎热地带!

望着尼米兹眼角那些高深莫测的鱼尾纹,哈尔西鼓起公牛般的眼睛。

于是尼米兹领他来到作战室。

巨幅的太平洋战区地图覆盖了整整一面墙壁。

“听着,威廉。三天前,金恩海军上将代表参谋长联席会议下达了一项奇特的作战指令……”

最终明白了此中涵义,哈尔西呵呵大笑,不禁摩拳擦掌。

他当即表示:这么凉快的地方,我的皮炎保证不会复发!

尼米兹叮嘱:“治病,这是你离开原来战区的主要原因。记住,比尔。”

尼米兹“扣压”了金恩上将指示的非正式部分:

“让哈尔西离开澳大利亚,离开麦克阿瑟越远越好!那个著名的陆军人士,居然想把我们‘最伟大的水兵’据为己有。”

(145)

华北,张家口。

这里是经常被春天忽略的地方。五月里的树梢才刚出现几许绿芽。

卡尔迅准将伤愈归来后,变得沉默寡言。常常自己一个人在野外散步思考。

人们理解,或许是他尚未彻底康复,或许他忧虑日感匮乏的物资,或许他思念牺牲了的惠特赛。

有一天,人们看到他和泰勒一起讨论了一整天,气氛是少有的热烈。

他们忽而分析地图,忽而研究照片,忽而驱车驶向郊外荒野,忽而掂量着单件的武器或弹药……对话充满了当天的全过程,几乎没有冷场,吃饭也顾不上。

第二天,卡尔迅在各部队发出通知:征集会游泳的士兵。

虽然这里现在有十几万人,但是北方和塞外这些以“旱鸭子”为主的部队里,水性好的没几个。不得已降低了若干标准,最后选拔了1500余人。卡尔迅把他们编成由五个中队组成的一个两栖特种联队。

训练随即就开始了。卡车把特种联队拉到张家口西北100公里外的小镇蒙古营旁边的“安固里淖尔”,这是方圆数百平方公里内唯一可以划船的大型水面。

湖边上支起了野战帐篷,湖面上漂浮着橡皮艇。

卡尔迅本人带头,领着队伍在初春冰冷的湖水里每天完成500米的武装泅渡、和用最快速度划船2000米的训练。

然后就是操作各种火器,实弹打靶练习,以及攀爬绳网。

吕正操推荐了自己部队的参谋处长,27岁的张学思。卡尔迅起先怀疑这个貌似白面书生的年轻人。但是看到这位张学良将军的弟弟会讲日语、游泳不错、抗日军政大学毕业、并且5年前就在香港学会了驾驶飞机,当下就留住他担任了少校参谋主任。

至于部队长,他选择了一位能征善战的新四军将领——曾经和他在苏北一起阻击日寇40天、一起负伤、一起在重庆手术、又一起回到华北参加集训的、号称“拼命三郎”的陶勇中校。

训练持续了整整一个月,直到每人都达到指标。

卡尔迅不断重复着八路军的口头禅:不打无准备之仗。

接替负伤的徐向前担任政委的聂荣臻将军,时而过来,笑眯眯地看望特种联队。并对他当年在五台山就熟悉的美国战友卡尔迅“参赞”说一些悄悄话。

可是多数不知情的人们都充满了疑惑:这是想干什么呢?

这片塞外草原,离任何潜在的两栖登陆战场都遥远到1000公里以上。

如果卡尔迅不是基地的高级指挥官,准会有人公开指责——他疯了。

如果泰勒不是因为与他有默契,也会认为,卡尔迅象那位高原内陆国玻利维亚的参谋长一样,患了海军妄想症。

(146)

日本北海道。札幌。

四月里,苏联外贸人民委员米高扬,在苏联驻日本大使马立克的陪同下,与日本外务省重光葵外相签署了一项重要协议。

协议规定,经过日本北方航线驶入苏联远东港口的船只,“不得运载任何武器和准军用品”。只能装运食品、原材料、矿产品等大宗的非加工物资。日本有权随时对往来船只进行抽查,一经发现违禁物品,立即予以没收。

这项协议的签署,对于双方来说,都出于不得已。

苏联,欧洲前线仍然紧张,不可能在远东用兵。这条太平洋航路的物资运输量一度占到美国援苏物资总量的一半※。冬季断航已经使苏联感到了匮乏,他们不能失去这条输血动脉。只能忍受被日本限制货物种类和接受抽查的屈辱。

※据二战史料统计,该线运量占总量的比例为47.1%,其中1943年为50.2%。

日本,太平洋和中国大陆面临的深重危机,已经使它无力再对苏联武力挑衅。天皇向内阁发出了“不要与俄国对立”的警告。如果苏联参战,即使不出兵,仅仅以领土提供给盟国作为基地,日本的战略态势就会立刻陷入被包围的绝境。所以也只好允许苏联运送非军用物资的船只频繁地经过自己控制的海峡和国际水道。

就这样,中断将近半年的北太平洋航线又有条件地恢复了通航。

两个月当中,对于数十条通过津轻、宗谷海峡的船只,日本方面搜查严密,但没有发现可疑征兆。搜查重点是那些驶向苏联的满载货轮,而对于回航的船只则基本放松。

一度沉寂的远东港口海参崴、纳霍德卡、苏维埃港、瓦尼诺等又繁忙起来,钢坯、铝锭、铜材、橡胶、轮胎、皮革、硝酸、原油、机床、化工产品、机车车辆、粮食油料、食品罐头、电线电缆、服装鞋帽、拖拉机……60天里75万吨的到货,使所有的码头都忙得不亦乐乎。

一时间,远东本来不多的劳动力再次出现大的缺口。

苏联向中国华北方面提出要求:根据美苏《第二轮援助议定书》中的“余量分流”秘密条款,这批货物中有七分之一是运往纳兰基地和中国北方的份额。因为战争期间苏联人力极其紧张,中国华北方面有义务承担一部分运输劳务。希望象去年那样派出装卸劳工队伍,并希望人数增加几倍。

中国、华北方面也觉得义不容辞。毕竟这些物资中有供应几十万部队的大量粮食、油料和服装,还有电话线、轮胎、布匹、军鞋、零散汽车配件,以及供应张家口兵工厂的铜材和硝酸等合成炸药的原料。

于是几个根据地组织了新兵和民工为主的两万多人的劳工队伍,经蒙古和苏联阿穆尔州,陆续来到苏联的几个濒临日本海的港口。

(147)

陕北,延安。

6月10日,广播中公布了季米特洛夫代表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发表《解散声明》。这是一个不大也不小的历史事件。

虽然早有预告,这一新形势还是使中共领袖们连日开会商讨。因为重庆方面掀起一片要求中国共产党仿效解散的呼声,《中央日报》连篇累牍地发表了系列社论。

一时间,以蒋委员长名义写就的著作《中国之命运》变成小册子大量发行。

华北战场态势也不容乐观。

几个月里,日军从最初受打击的懵懂惶惑中苏醒过来。冈村宁次的“华北派遣军”得到关东军十几万兵力的加强,空军的数量也渐渐恢复,正在调兵遣将,眼看大规模攻势发动在即。

而华北物资供应已现紧张。

由于组建“华北抗日联军”,新加入的、来自各个山头的几十万人马稀释了原有的武器供应。而联军的战斗力整合也还尚未完成。从冬天以来,蒙古运输线就无法充分利用,开春后虽然粮草供应跟上了,但是武器特别是弹药却处于短缺状态。

重庆方面以日军增兵武汉、杭州,浙东和华中作战紧张为由,申明不能对华北分流物资。

6月底,华北抗日联军新组建部队40个旅的装备,二分之一没有着落。

这样,预计秋季开始的“百旅大战”就有因装备跟不上而延迟的危险。

这期间延安开展了大生产运动。

需要的不再是纺线、织布。更多的劳动力参加了军工生产。但问题是只能满足子弹、手榴弹和枪榴弹的需求,重迫击炮弹以上的弹药还无法自给。

落成不久的陕北清涧机场上,李梅准将的第33航空联队竟时常出现有油无弹的情景。

阿诺德进行了几次干预,效果不大。

此时在浙江丽水基地的陈纳德第14航空队已开始对日本本土和台湾进行间歇性轰炸,大量航空炸弹都要从昆明运往丽水,以保证更迫切的急需。运输机的数量和燃料也不充足,反而还要求从延安向丽水调运油料,并且加以空中护航。

这项任务占去了李梅部队大半精力,因此这一时期的华北空中作战,基本陷于停顿。

(148)

莫斯科。赫尔岑大街,中共代表团驻地。

为了寻求共产国际解散后的工作方针,以及苏联对中国作战的支持,延安方面派出了一个代表团。6月中旬,王明书记等人经蒙古赴苏联。

但是莫洛托夫人民委员表示,目前爱莫能助。

两个月前,苏联红军在哈尔科夫遭到德军元帅、老谋深算的曼施泰因“三套钳”战术反击,物资消耗也很大。※

※史实。

即将到来的库尔斯克突出部地区的会战,已经渐现端倪。预计双方在这里会有一场大规模的浴血拼杀。

米高扬解释说,种种原因,使苏联自顾不暇。

下旬,高岗带队的第二批中共代表团再次到达莫斯科,说明华北秋季作战的紧迫性。

苏联同志提醒:兄弟的中国党在利用资本主义美国的武器打击日本强盗的同时,还要注意坚持工人阶级和劳苦大众的根本立场,牢记伟大的国际主义义务。

中共代表团介绍了国民党政府借共产国际解散掀起的第三次反共浪潮,以及对延安方面的种种封锁和禁运。

苏联同志认为,有些困难是由于过度依赖美国的援助造成的。

受到一些质疑和抱怨后,王明和高岗见到了斯大林同志。

斯大林同志表示:共产国际虽然解散了,但我们不能在远东留下真空。中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也是我们的斗争。苏联虽然仍然十分困难,但也不能忽略自己的国际主义义务。

6月底,双方达成协议,一批轻武器——主要是10万支冲锋枪、步机枪和4000门迫击炮以及弹药,共计5300吨,装了6列火车,陆续从乌拉尔山工业区启运。

交换条件是3个月内《分流条款》中配给中国的美式车辆、施工机械、油料和中国劳务。以及如期发动本年度秋季攻势。

中国同志认为,八路军即将渡过以游击战为主要手段的抗战时期,今后的战略目标是准备反攻。因此,这些武器过于轻型化,种类过于单一,不能适应攻坚任务,希望有所调整。高岗说,受到斯大林同志器重的林彪同志,特地提到,需要“喀秋莎”火箭炮。

但是苏联同志说,目前苏联能够提供的只能是轻武器。苏联同样需要反攻。重武器和卡车,必须待美国兑现若干援苏武器物资后,再来交换。

延安方面复电:照单接收,尽快启运,不必讨价还价。

王明主动承担善后事宜,自此长期滞留莫斯科。

延安也乐得这一安排。

草原上,纳兰基地再次热闹起来。同时华北又向苏联派出了新的装卸队伍。

(149)

苏联远东。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苏维埃港。

莫罗中尉现已成为上尉,其中部分原因是他已经往返了十几次西伯利亚。

他高兴地第三次见到卡尔迅上校——现在是准将。

“将军,当听说你被当作‘美国战争贩子’给日本人杀害时,我和凯南上校的血液都要凝固啦。”

“日本人只好继续研制能够击毙我的子弹,莫罗上尉。”

“他们没有足够的铜,将军。”

莫罗不知道卡尔迅要他找到那条3700吨的“考爱号”有什么用,在他看来,那条船又小又破,再跑两个来回就该报废了。远不如那些标准的6000吨自由轮气派。

但他还是让斯蒂芬上士早几天就把“考爱号”留在港里,督促船长修好了有些失灵的吊车和绞盘机,并且预付了一部分压港滞留金。

新来的那批装卸工人不怎么喜欢干活,倒是对游泳很感兴趣。他们成群地泡在水里,说是捞取沉落在港内的某些物资。时而还会以港湾入口处的灯塔为目标举行一些不够正规的游泳比赛。

苏联港务局的军代表柯萨科夫少校有些不耐烦地说,这些中国人都没见过大海,过些天他们就不新鲜了。

……

一个有月光的夏夜,莫罗看到“考爱号”开始装船。

但那批新来的工人不是按照以往的常规来配货,装载那些应该运回美国的矿砂和木材,而是用手推车推来大大小小的包装箱。

这时那些苏联港务监管人员都已经下班了。但莫罗知道,日苏之间新签订了过往船只装载限制的协议,为了避免碰到不必要的麻烦,莫罗打算过去给他们一些善意的提醒。

卡尔迅在船尾旁站着,用手势阻止了他。

莫罗明白了。职业训练告诉他,不该过问的事情就不要过问。

莫罗注意到,与卡尔迅同车来的这批装卸工似乎与众不同,显得更加强壮、整齐、训练有素;而且脸上……似乎有一种杀气。

天亮的时候,考爱号离港,向北,而不是向南驶去。

是不是搞错了?难道要去绕过萨哈林岛北端么?那样可要多走1000海里!

那一队装卸工都不见了。另一批他熟悉的中国工人进入货场。

莫罗上尉耸耸肩膀。

我什么也没看见。可我想,“考爱号”的船长,现在一定是卡尔迅将军。

一定是他,那个神秘的、被日本人“击毙”过的美国战争贩子。

(150)

中国浙江东部。丽水基地群。

一场大规模的基地保卫战已经持续了三个月。

中国和日本双方,在衢州、金华、义乌、磐安、仙居这些县市,拉锯般地争夺,每一地域都反复易手。

过去六年抗战中,国军始终处于战略防御态势,其将领和士兵也磨练出一种防御的耐性。与以往不同的是,国军不再为武器的劣势而抱怨了——他们切实感到,在武器和兵力对比上,自己现在占了上风。

天空上是自己的飞机。过去那些令人惊惶的炸弹,现在落在敌人头顶。

身后是自己的大炮。隆隆怒吼,还可以用步话机指挥它找到敌人的位置。

冲锋的是自己的坦克。狰狞地劈入敌阵,常把日本兵逼成绝望的肉弹。

后方不远就有自己的野战医院。不必再担心那“负伤就等于死亡”的咒语,伤兵可以得到及时抢救,可以得到起码的人道关怀……

这种感觉实在太好了。

国民革命军,从没有这么清晰地触摸过一种胜利的前景。

在祖国的领土上,在委员长的家乡,他们可以不再后顾退路,而是放胆鏖兵,哪怕是一寸山河一寸血!……

丽水攻防战,双方都付出了重大伤亡。

日本的两个集团军、6个师团都打残了,伤亡超过10万,面对兵力、火力都占优势的中国军队,士气低落。

国民革命军换防了受重创的12个师,又增加了7个师,伤亡超过20万,但后援人力和补给充分,士气高昂。

国军的几大主力王牌——74、38、22师,参照美军的作战体制,都轮番参加了战斗,又得到轮番休整。两个新整编的装甲部队——关麟征的52军、杜聿明的第5军,也都派遣了师级战斗群参战。那些经过千里行程的坦克虽然故障率较高,但也着实把曾经自大的日本兵吓了一跳。

战场上出现了频繁的走马换将。日军指挥官泽田茂中将,被西原贯治中将接替;中国方面的战区长官由猛将卫立煌替换了文弱的顾祝同。

日军再也无法考虑使用上一年用“海兵队”在温州登陆实施侧翼包围的战法,空中的威胁使他们的登陆部队不敢靠近海岸。其他一些惯用的战术也不灵了。

陈纳德第14航空队时常起飞,轰炸台湾各个日军机场,多次击毁地面飞机,不时地袭击沿海的日本船只。在又一个“昭和日”到来的时候,这支原来的“飞虎队”以0:22的战绩给天皇生日送了一份“厚礼”※。

※真实战绩。

这一时期,无论是浙东会战、鄂西会战、长沙会战,国民革命军都显示出足以与日军相持的底气,不复昔日一触即溃的弱势情景。

日军在华中、华南用兵的可能性越来越微弱。

蒋委员长心中颇感得意。缅甸航路畅通,使国军顺利完成了第一期装备30个美械师的计划,第二期装备的30个师也在着手中。有了这些部队,至少半壁江山可以确保无虞。史迪威的去职,使他不再有那种如芒在背的感觉。有时还不免念叨他的一些好处,例如勤奋、耿直……毕竟他训练出的部队确实有战斗力。

新任参谋长魏德迈将军年轻十几岁,相处容易多了。虽然他也频频督促装备完毕的部队要上战场,但总会给委员长一个从容的时间表。

不甚和谐的是,几个地方派系——桂系、滇军和川军,对于物资和装备的需求和不满有愈演愈烈之势,从私下抱怨到会议上指责,发展到公开争吵,李宗仁甚至联合了龙云,一起找到魏德迈参谋长去告了刁状。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20 层

    • 111-120 2 思考得人 字22338 2005-08-02 11:27:34

      • 121-130 2 思考得人 字20802 2005-08-02 11:28:16

        • 131-140 1 思考得人 字23723 2005-08-04 04:26:46

          • 141-150 O

            • 151-160 2 思考得人 字33370 2005-08-12 12:27:45

              • 161-170 1 思考得人 字23651 2005-08-12 12:28:36

                • 171-180 1 思考得人 字28780 2005-08-12 12:29:21

                  • 181-190 2 思考得人 字33405 2005-08-12 12:30:05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