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欣赏】《历史,另一种选择》作者龙德施泰特 授权转载 -- 思考得人

共:💬45 🌺6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81-90
家园 91-100

(91)

1942年10月1日,星期四。大兴安岭南端上空。

杜利特机群在返航。

阳光追上了他们的尾翼,也照射着脚下群山中郁郁苍苍的原始森林。

这本是令人神清气爽的时分,杜利特却感到一阵阵的困倦袭来。他把岗位交给副驾驶,爬进后舱,几分钟就进入了梦乡。

是啊,连续五天的超负荷长途飞行,他这个47岁的“老头子”没法和年青人较量体力了。何况昨晚飞行员们都睡了觉,他为了研究作战方案,又是一夜没合眼。

朦胧中的念头是:香格里拉,真是个幸运符号啊。

老头子不在,驾驶舱里开了锅。

“我说汉顿中尉,今天的功劳归于你啊!要不是你正确导航,我们不会那么准确找到位置――那里可没人给我们照明、发信号!”

“哈哈,那些侦察地图和情报我研究了两个星期!怎么到达,怎么进入,谁先谁后……我想以后改行学参谋专业去了,我要留在军队,我是人才啊。不过得承认情报准确才是第一重要,侦察小组预先提供了位置。”

“准将刚才说的,回去你就是上尉啦,要请客噢!”

“可以!我用蒙古方法给你们烤一只黄羊!”

“汉顿,你们在苏联过得怎么样?”

“还能怎么样?平淡又窝囊。不提它了,刘易斯,你也不简单,炸得够狠!一颗也没浪费。还有你戴维,简直是用机枪烤肉串啊。”

“不过瘾。我们跟随长官行动,要担负战果统计和评估,只能俯冲两次。我的子弹还没打光呢。”

“我也是。炸弹还能带回去么?只好炸他们飞行员宿舍。”

“哈哈,你把他们宿舍都报销了,人家以后住哪儿去呀?冬天啦!”

“那宿舍反正不是民用住宅!再说,我看他们需要先住医院。”

“汉顿!望远镜在你手里,你估计今天我们报销了多少?”

“这个嘛,我看上百架不止。你想,两轮攻击啊!每轮还三次俯冲。可以说,无一幸免!机库里的看不见,但是也都炸塌了。”

“瞄准器的功劳!这玩意儿真好使――马克吐温,作家才喜欢这个名字。”

“想不到他们老老实实等着挨炸。”

“天都亮了还不起床呗,让他们懒!……妈的,我想起了我们的珍珠港。”

“是啊,那天也是大清早!那次他们毁了我们347架飞机,死了两三千人,还不算军舰。那战报我还记得。”

“这么说,我们还没有捞回本钱?“

“可这次我们报销了他们的油库!那股浓烟啊,返航半小时我还看得见。”

“吹牛吧,焦尼!半小时我们至少离开100英里了!”

“那,至少也有……一刻钟到两刻钟。“

“上帝,两刻钟是多少?”

“哈哈哈!他完全没有时间概念。”

“不知道李梅上校他们那一组目标,干的结果怎么样?”

“别担心。李梅上校是个完美主义者,狠着呢。如果有残留的,他甚至会扑上去补一枪。看吧,没有日本飞机起飞来追我们,就是证明。”

“追也不怕!给我们护航的闪电P-38,不是在断后么?这家伙比我们的航程还多600英里,名副其实的超远程战斗机。世界第一吧?”

“嗯,没听说谁能比得上它。”

“呀呼!开心啊!好久没有打过这样的仗啊。”

“好久没有?好像你很有阅历似的――恐怕是从来没有吧!”

“哼!谁说的?我和刘易斯在北非,炸过隆美尔的坦克!”

“嚯嚯?炸掉了几辆?”

“反正炸过就是了,我又不是投弹手。”

“再说,那时候还没装这种瞄准器。”

“哈哈哈,露馅了!其实……我也是第一次这么打仗。”

“好了好了,准备降落!焦尼去叫醒准将――我们到地面再睡觉。”

“呵呵,我也困了……凌晨3:00起飞,往返2000公里长途奔袭,干掉了那么多日本鬼子――睡一大觉奖励自己不过分。”

“嗨,嗨,中尉,你可别这会儿就睡着了,这儿有柑橘和柠檬……”

“柑橘?哪儿来的?两星期没吃到它了。”

“基地发的呀。每架飞机一箱,正牌的加州天使城原产!还有苹果。”

“上帝慈悲!在这蒙古草原吃到家乡柠檬……我要乐死了。”

(92)

满洲国,新京长春。

事后,根据关东军航空部内部统计,这次突然袭击共有176架作战飞机被炸毁,21架负伤,教练机也毁伤150多架。航空2师飞行员和地勤人员伤亡400余人,航空4师参谋长铃木少将以下官佐73人殒命。

反击效果:击落敌机一架,击伤五架。抓到两名跳伞俘虏,但他们说不清起飞地点准确方位,拷打之后也只交代出西方1000公里外的草原某处。

重要的是,关东军一夜之间丧失了中国北方的制空权。

关东军司令梅津美治郎大将的第一个念头是:引咎辞职。

震惊和狐疑中的大本营拟派第一方面军司令山下奉文大将接替。东条首相阻止了这次意外的人事变更,同时也拦住那位皇道派人物、“马来虎”山下的晋升之路。

首相确立的指导原则是,采取象中途岛战败一样的秘而不宣的做法,把消极面控制在最小范围。中途岛的损失保密至今,大本营把天皇都蒙在鼓里※。

岛田海相甚至宽慰说:“损失总数也不比南洋海军航空兵更多嘛,不必惊惶失措。”表现了少有的对陆军的宽容。这给正在瓜达卡纳尔血战的陆军带来一丝慰藉。东条首相郑重向他道谢。

※史实。

但这种为了遮掩失利而产生的迟疑,却葬送了池田支队。

三天后,冈村司令官得到“关东军机场被袭、损失惨重,察蒙边境可能隐藏大股敌人”的通报时,已经来不及通知池田大佐,更来不及派出增援部队了。

(93)

锡林格勒草原。

10月4日,池田混编支队3400余人马从苏尼特左旗出发,继续向北疾进。

水草丰美的锡林格勒使他的战马没有饥饿之虞,大佐催促运粮驮队跟着本部同行。因为新发现越来越多――地面的车辙、沿途偶尔抛弃的汽油桶、小股人马生火做饭的灰烬、穿烂的军鞋、甚至还有……自行车的痕迹!这些都不是牧民们留下的特征。

一切使他相信,此行必有收获!至于兵力,池田毫不担心。对付中国军队,皇军历来以一当十。漫说察蒙,就是在华北,哪里有比“大正11型”更厉害的机枪?装备还过得去的晋军,被我们枪头上挂一顶日本军帽就吓跑了。至于土八路耍的那种笨重的大刀片,怎比得皇军的战刀轻便、锋利。

那些汽车痕迹虽然使他略感诧异,但也未引起足够警惕。或许是土八路偶尔的缴获,更可能是可恶的罗刹国小量的暗中援助!大佐本人乃至整个部队还从来没见过米国汽车,辨认不出特征,也根本想不到那上面去。

这些车辙就像磁力线一样,扯动着池田支队的感应神经,使他们好奇而欣喜地追着它狂奔。

每日一次的例行电台联络也不顾了,行军规则――前方若干距离的先遣搜索分队也可有可无了。反正敌人羸弱而胆怯,是池田身经数十战的体会。草原,正是骑兵纵横的天下,他还难得这么畅快地驱驰几次他的东洋战马呢。

马蹄杂沓的狂奔和上下一致的轻敌,使他们忽略了第一个危险信号――云层中若隐若现的那架“蚱蜢”L-3侦察机。

目视前方、乐颠颠跟着大佐呼喊着“班哉”纵马驰骋的日军骑兵,没看见,也听不到。

后续尾随的、不甚张狂的蒙疆“自治军”(伪军)不敢掉队,有几人远远的瞄了一两眼,多数人说那是一只老大的草原鹰;少数人不以为然、又说不出所以然。是啊,那不是老鹰又是什么呢?一只孤雁?

“蚱蜢”一闪进了云端,奔跑中的骑手们也就喘息着不再讨论了。

他们更无法知道的是“蚱蜢”侦察指挥机里的人物:驾驶员,基地代司令卡尔迅;观察员,作战部长王尚荣。

池田支队的命运在空中被决定。

进入绵延起伏的纳兰丘陵地带,第二个危险信号又未引起大佐的足够重视。

前方搜索中队报告,发现一处废弃的哨所。池田亲自带队前往察看,认为至多是容纳五六个人的小土洞,和两根可能挂点什么信号的破旗杆。

旗杆的木料显然并非草原所有,定是从远方运来,人员呢,离开的时间不久。令人惊讶的是这里也有汽车痕迹――他们还真的有几辆汽车?

大佐作出的正确判断是,敌人可能离得不远了。而重大的错误则是,他命令部队休息、吃饭,等候拉开十几公里的辎重和随队重火器――那些“小钢炮”。

毕竟狂奔之后有些人困马乏,收拢部队是准备攻击作战的前奏。

这次的致命因素的是他没有继续派出“斥候索敌”分队,只是命令几个小队控制附近山包,加强观察了望。皇军的传统历来是攻击,而防御,只属于敌人。

对敌情判断的根本失误是池田噩梦的原因。

吃饭和等待的时候,第三个、也是最后的危险信号到来了。

他们听到了隆隆的声音。

正在困惑声音如此之大却没有发现汽车时,山背后黑压压的飞机――是的,飞机!象夺命的鬼魂一般,在一片惊呆的目光中掠过了头顶。

大佐还来得及发出嘶哑而尽职的命令:

“上……马!”然后倒在炸弹和机枪扫射的血泊中。

两个中队的A-20浩劫(“波士顿”)轻型轰炸机和一个中队的“闪电”战斗轰炸机,持续了半个小时的空中打击,直到弹药耗尽才返航。

地面上,用“抱头鼠窜、鬼哭狼嚎”来形容并不过分。

但使皇军官兵更为惊奇的是,不知从哪里冒出那么多的大小车辆!

紧接着跳下车满山遍野冲来的八路军――这他们还能辨认――手里竟端着新式的冲锋枪!不再是长矛大刀,不再是火枪土铳,不再是单发的老毛瑟或驳壳二十响,而是地地道道的、暴风雨般喷洒着死亡的、没见过的“花机关”※!

相比之下,自己手里的“有阪38”和马枪完全失去了发言权。

“大正11”歪把子在混乱中也绝少支起来的机会,偶尔能打出一两梭子的火力点,很快就被手榴弹敲掉。老兵们还能识别出,这手榴弹决不是以前土八路那种一炸只分成两片的低效杀伤力,它们弹片四散,形状象只小菠萝。爆炸声也闷响得令人毛骨悚然。

在溃散和奔逃中,池田部队主力伤亡殆尽。

※二三十年代流入中国的德式“博格曼”冲锋枪曾被称为“花机关”。

(94)

 锡林格勒草原。

惠特赛和他的一群美军战友,跟随着孔庆德汽车团,任务是包抄敌人后路。

三个月的驾驶实践,使基地里再也不为司机数量发愁,上百辆的野战吉普和数十辆卡车组成两路浩荡的长队,迅猛出击,象铁钳一样夹住了池田混编支队的殿后大队以及辎重兵。

车载60迫击炮压制了骑兵那本来就薄弱的重火力,风驰电掣般冲锋的吉普车、摩托车,把少见多怪的东洋马和蒙古马,惊得马仰人翻。

冲锋枪和卡宾枪爆豆似的响成一片,车辆和马匹在旷野里疯狂追逐。一场罕见的机动车与骑兵的大战上演了。吉普车后座的机枪架扮演着歌喉婉转的花腔女高音角色,在草原舞台各个角落都尽情地欢唱,引人注目。

骑兵已经完全不成队形,象被猛兽袭击下的羊群。甚至马腿发软、翻倒在地、人被摔伤,作了俘虏的情形也不少发生。

唯一活着的那个蒙疆自治军大队长及时地举起了白旗。一向以顽抗著称的日本兵也因为意外惊吓和上司阵亡,在不甚清醒的状态中,不少人举手投降。

从空袭开始到战斗结束,全过程不到三个小时。这一战打得干净利索,乃至好几个月没打仗的老兵都喊着还没过瘾。

泰勒上校用步话机询问战况时,惠特赛对着话筒大喊了一句:

“我们正在锡林格勒草原上猎黄羊!”

这句话被美军顾问团评为本次战斗的最佳注脚。

两天后,基地的中美联合指挥部在战况报告中写着:

“1942年10月4日下午,由美军第12航空队特遣大队地面攻击机群,和用吉普车、冲锋枪、步话机武装起来的八路军新式野战纵队,在纳兰山地南侧25公里的锡林格勒草原地带,将轻敌冒进、准备不足的日军池田混编支队3300余人尽数全歼。其中击毙1923人,俘虏日军252人,俘虏蒙疆伪军1120人。(缴获从略)

“只有一支留守在镶黄旗的数十人的日军后勤小队侥幸逃脱。”

总结出的教训是:

“因为是第一次“空地协同”作战,显然存在缺乏演练、不够协调的问题。地面包围和冲锋的部队启动过早,冲击距离过近,出现了部分误炸、误伤。值得引起注意,今后作战中应吸取这个教训。

对于冈村来说,若干天里,池田支队都处于“神秘失踪”的状态。

华北方面军司令部不肯相信这个级别的部队会在一天内被全数吃掉,这毕竟没有先例!即使当年在江西万家岭,身陷重围、重伤致残的106师团也奋战了一个多月,松浦师团长等近千人突围……

由此,纳兰基地这次“锡林格勒草原猎黄羊”,取得了迄今为止抗日战争的第一次成建制歼灭战的完胜战果。

清点战果时,孔庆德对惠特赛感叹道:以前战斗中,如果缴获这么多枪支弹药,战士们争着抢着也要轮换背一背、扛一扛,爱不释手。现在,居然押着俘虏装车卸车,拉回基地也没人多看它们一眼。

惠特赛这次亲手俘虏了七个日本兵,消除了前几天没有抓到跳伞日本飞行员的遗憾。于是提出一个要求:

“孔军官,这次我立了小功,你奖励我一件事好吗?”

“嗯?你说你说!”

“我看到一匹更高大的――但不是骡子、马或者毛驴。小时候我在书上看到过,它们是――卡麦欧(Camel)。我要亲自骑一下它们。”

“卡麦欧?老弟你说的……我还不大明白。”

“它们是这样,后背有山峰。这么高,两个或者一个……可惜我不抽烟。”

“哈哈哈哈!原来是这个呀,太好办了!这可是锡林格勒草原的特产啊!这点小事……哈哈哈,你这个城市里长大的孩子,笑死我了……”

战斗中还缴获战马1092匹,充实了乌兰夫的骑兵支队。

还有回收的80吨马肉,炊事营忙活了一周才把它们腌制完毕,后来大部分空投给了那些艰苦的山区根据地。

(95)

广州。日本华南空战临时指挥部。

“中国派遣军”第三航空师团长、在华最高航空指挥官,中菌盛孝中将一时还不明白,这个月自己面临的空战怎么如此频繁。华中、华南几个大基地里每天起降的次数都大大超过以往,战损也上升飞快,油料消耗更是开始告警。

比斯尔的美国第10航空队疯了?想靠空军打天下么?

重庆国民军的各个战区并没有异常动向,而这个陈纳德老家伙的飞虎队怎么空前活跃?论飞行技术、论士气、论油料储备,双方都大体上势均力敌,谁也没有发动进攻的数量优势。这群米国佬突然这么拼命,想干什么呢?

这么消耗下去可不美妙。飞机且不论,飞行员的资源我们同敌手无法对应。米国那些头上顶着麦穗、长着一双大脚的“发默尔”――农夫,也会开着双翅膀的飞机喷洒农药!而我们的精英要培养几年,还时常因为节省油料而缩短训练时间。何况,稍为强一点的学员还要优先选拔给海军。

漫说是1:1的战损,就是1:3,我们也将陷于数量劣势。航空兵的主力都在南太平洋上拼搏,支那上空本来威胁不大,双方力量均衡,彼此相安无事不是挺好嘛,为什么要提前找死呢?

直到大本营姗姗来迟地通知了满洲基地真相,和华北的惊人异动,中菌盛孝才恍然大悟。

索跌斯嘎※!孙子兵法中的声东击西,居然被发默尔给偷走了!

※竟是这样!

(96)

纳兰――香格里拉基地。

作好准备的大规模空运开始了。

两天里,32架道格拉斯C-47达科他“空中列车”分批到达。除了两架留给泰勒上校和尤厄尔上尉的伞兵教导队用于训练外,其余全部参加了突击空运。

杜利特和李梅每天在机场亲自督导,安排起降和护航。

他们采取了“由近及远”的方式,从航程500公里范围内的冀热辽、晋绥、大青山等根据地开始,几天后延伸到750公里的五台山、晋察冀、太行山,然后是1000公里范围的延安、陕甘宁、晋冀鲁豫。

主管运输的著名的滕纳中校在《第一期空运作战总结》中写道:

“这样的好处是飞行员尽快地获得了经验,乃至后来夜间空投作业也很少差错。他们都逐渐习惯了夜间标志物――呈三角形的三堆篝火。由于根据地往往在山区,虽然避开了敌人的干扰,但飞行员却不得不为避免撞山而神经紧张。

“只有少数几个地方可供飞机降落。例如延安,以及晋察冀和太行山里利用河滩地修建的临时机场;有时被八路军短期控制的小片平原,也成为突击抢运的场所。虽然寻找它们往往花费不少气力。”

30架运输机满负荷运转。

飞行员采取了轮班制,空闲的轰炸机驾驶员也参加运输。短短一个月里,飞行了1200多个航次,送出了3500吨作战物资,以及2100多名受过训练的作战骨干。日均输送量达到100吨、70多人次。

这些物资包括:卡宾枪4万支;冲锋枪2万支;步枪2万支;轻机枪5000挺;重机枪200挺;火箭筒200支;迫击炮600门;爆破筒4000条;手榴弹80万枚;各种弹药1200吨;

此外还有电台120部;步话机530套;吉普车62辆;自行车900辆;各种装具(钢盔、望远镜、钟表、工兵器材等)400多吨;给养、油料900多吨。

对于惯于艰苦作战八路军来说,这些足以装备50个轻装的团级战斗群了。

卡尔迅和徐向前对人员输送更加重视。

他们用机降和伞降方式,将作战骨干送往前线。

这些骨干到达各根据地后,按照交代的任务,立刻成为临时教官,把枪支弹药、特别是火箭筒的操作技能,迅速传播给当地战士,并且很快成为那一带受欢迎和羡慕的人群。

有机会降落的运输机,回程时也尽量不空驶,它们带回了各地选拔的班、排、连干部,实行轮训,尽快掌握新型武器操作。

(97)

达里冈皑-锡林格勒草原。

纳兰基地参谋长泰勒和尤厄尔上尉的伞兵训练中心也结出果实。两个月里,从基础训练到跳伞实践,他们磕磕绊绊地带出了一支伞兵队伍。

这支伞兵是在基地中经过大量淘汰而精心筛选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都要通过层层关卡。

第一期训练了800余人。尤厄尔上尉写道:

“虽然主要由农民组成的八路军以前从未见识过空降兵,但他们都是扛枪多年、见过流血牺牲、对生命并不吝啬的战士。他们有自己的一套交流、观摩、学习的方法和习惯,有人因为文化低而领会较慢,就会自觉补课,请求重复空中动作。……”

曾担任过泰勒教官的伞兵中心主任对此甚感欣慰,即使疲倦也要带领他们再次作复习。

卡尔迅也派来的一组没有跳伞经验的美军顾问团官兵参加训练。

中美两组跳伞新兵同机或者同台表演时,给双方学员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心理刺激,他们展开了竞争――比一比,谁更胆大心细?

本来就都是从各部队选拔的尖子,都有一份争强好胜的心理,不甘人后。这种联合训练相当成功。

对于高空跳伞最难克服的心理障碍――出舱的一霎那,中国学员的说法往往是:“嗨,两眼一闭就下去了!”尤厄尔为此还专门多次纠正。

伤亡事件是不可避免的。

尤厄尔统计了一下,比例要略高于82空降师的数字。

最严重的是一次空中跳定点250米范围训练时,一个犹豫自己伞绳没结好的士兵,被他的小队长踢了屁股,摔出机舱。

伞果然没打开,士兵落地身亡。

泰勒和尤厄尔严肃的处理了此事,并反复宣讲保护伞兵生命的意义。

因为暂时没有军事法庭,小队长被撤职听候处理。有人揭发这位前小队长曾是“国民党兵痞”。但他泪流满面地要求痛改前非,以至于自己砍下一只手指发誓。

泰勒留下了他,并且没有把事态扩大。

后来这个前小队长在战斗中牺牲。

徐向前政委赞扬了泰勒的方式,并时常向人讲起。

结业时他向训练中心的美国教练和官员――其中不少是作战飞机驾驶员客串的,还包括跳伞出色、乐此不疲的惠特赛中尉,每人颁发了一枚手工制作的、精美的红蓝双星纪念奖章。

这成为后来老兵们津津乐道的一份收藏。

结业时全体伞兵分为两个大队,分别由中校――秦基伟和姚?创?领。配备了新式冲锋枪、步话机、伞兵靴和其他美式标准装具,手枪人手一支。

泰勒对空降兵发展的速度仍不满意。在陆军参谋部时他就研究了德国伞兵作战的一系列范例,对这种全新战法有自己的理解。

他要求尤厄尔上尉“再接再厉”,为一年后能“实施旅级规模的空降兵作战”打好基础。而他本人负责去弄到更新型的空降兵装备。

(98)

太行山中段。山西武乡,八路军总部。

进入十月以来,彭德怀从不轻易微笑的嘴角,时常浮现着笑纹。连警卫员都互相频频地“咬耳朵”:这一程子,从来没见彭老总发脾气!

是啊,彭总没脾气了。他觉得,这个月简直是历史上最开心的时刻。

武器、弹药、口粮、装备、电台、报务员……借助空投、空运――这不曾梦想的迅速输送方式,使敌后根据地的八路军部队短短数天里发生了质的飞跃。

别的不说,那些咔叽军装,结实耐穿,而且省了多少根据地人民纺线织布的辛劳汗水啊!穿上它,无论敌军友军,都不敢再叫我们“土八路”了。

仅军用胶鞋、军袜、军靴一项,就解决了几万名战士过冬的急需。再也不是穿着旧布鞋、草鞋甚至打赤脚的日子啦。

行军的人知道,这点太关键了。

抗菌素,救命的灵丹妙药。早点有了它,白求恩大夫都不会去世的……

还有那个单兵携行具,真是好东西。过去转移时,打背包要花多少时间!现在把行装军毯往里一塞,披挂整齐,要不了30秒就可以出发!这才叫军队嘛。

压缩饼干、野战罐头,特别是那些大桶装的凝固牛油、猪油、香肠、奶酪、白糖……,保证了战斗紧张关头也不会饿肚子。这些都是战斗力!

至于武器弹药,嗨嗨……

再也不是两年前,一场持续数月的百团大战,消耗了区区120万发子弹,他彭总还要心疼地开会大批一通“败家子”,然后为了“浪费”向中央写检讨的日子啦。

再也不是夜里猫着腰、甚至匍匐前进,偷过敌人封锁线,眼看着鬼子的砖瓦炮楼和一层薄铁皮的铁甲车却束手无策、恨得牙根痒痒的日子啦。

再也不是任凭日寇“扫荡”合围、“治安肃正”、“铁壁”拉网、甚至长驱直入,直捣我军总部,杀我战友、毁我军工,肆意猖狂、不受惩罚的日子啦!

左权,我的好战友、好助手,你牺牲的不是时候,哪怕再坚持五个月……

“第二次百团大战”作战计划在收到第一批武器的当天就部署下去了。

重点首先是袭击日军华北各机场。

虽然“青纱帐”已经开始谢幕,铁与火的出击却把鬼子打了个晕头转向。

拿警卫员的话来讲――这一程子,真个是捷报频传!

华北根据地各军区,晋察冀、冀鲁豫、冀热辽、晋绥……告捷电报把电报纸都用光了。

最初的兴奋已经没有了,无非是:

前天一夜端了几个炮楼,火箭筒一炮一个,逃出来的敌人冲锋枪一扫一片;

昨天打了鬼子埋伏,某个作恶多端的猪头小队长被甜瓜手榴弹送上了西天;

今天敲了平绥线的铁甲车,拆下来几门机枪大炮,斩断一条封锁线;

明天又计划抢回多少粮食,包围、俘虏和收编多少伪军;

后天打算再拔几个钉子,让根据地连成一片……

武工队一度是坚持敌后斗争的法宝,现在都有点不适用了――规模太小!

过去村里来了八路军,如果有汉奸告密,鬼子伪军立马出动,往往使我军一夜要转移好几个地方。现在若是找个老乡,跑到鬼子占据的城根底下喊一嗓子“老八路下山了!”两天也看不见鬼子出城的动静。

华北的日本鬼子没有几架象样的飞机。他们认为对付八路军飞机没有用,把空中主力都调往南方,北方只留了点小小的看家队伍,以侦察机为主。

那也不能放过他。三天前打掉邯郸机场收获不小,报销了21架,仅次于阳名堡那次。上个礼拜在大同机场也解决了17架。

前一段,为了粉碎日寇来势汹汹的合围扫荡,129师刘伯承师长提出了“到敌后之敌后去”的口号。现在,我们可以带着精良的武器、充足的弹药,在敌后相当大的范围里挺直腰杆地行动了。

此外,冈村宁次在冀鲁豫圈定了铁壁,要捕我们的“黄羊(黄克诚、杨得志)”,结果“铁壁”让“黄杨”用卡宾枪给捅破了一个窟窿。而冈村的黄羊――池田支队却叫我们在草原上猎到了。

月底统计初步战果,比起上一次“百团大战”,用了不到一半时间,消灭了三倍以上的敌人,打死打伤日伪军6万余人。重要的是,前一段被敌人“扫荡”压迫得难以喘息的局面,被彻底粉碎了。随着根据地的扩大,接受空中补给的可能越来越现实了。

“红日照遍了东方,

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

窗外,传来警卫战士和卫生队姑娘们的歌声。这是根据地里消沉了很久的歌声。仔细听听,还有动听的伴奏――原来是他们随着收音机中“延安广播电台”的播音在唱。这空运来的几百台收音机,把各个抗日根据地用看不见的电波紧密地连在一起,结成了真正的铁壁铜墙!这种无形的力量,比起那些有形的武器、装备、物资来,难以计算它们的价值。

“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纵情歌唱。”

自由之神。……这是不是我们的神呢?彭德怀默默地想着。

长期艰苦的斗争,为的什么?不就是为了从残酷的阶级压迫民族压迫之下,争取自由和解放么?对于此刻的中国人民,还有什么比自由更可贵!

于是,从不唱歌、自称“毫无文艺细胞”的彭老总,禁不住跟着窗外的旋律轻轻地哼起来。

“……千山万壑,铜壁铁墙,

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山深林又密,兵强马又壮!

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叫它在哪里灭亡!”

……

不过彭德怀并没有被冲昏头脑,让他糊涂可轻易办不到。

阶段总结会上,彭总铁板着那张指战员熟悉的黑脸:

“这一轮得手,主要是这次装备的迅速改善,使部队的战斗力陡然增加,而完全出乎敌人意料。在作战部署中,还缺少可圈可点之处。

“短期胜利,尚不足以扭转整个战略态势。哪个也不许翘尾巴!

“美国佬为啥给你这些东西?为的是让你打好仗!吃饱了你得卖力气!

“咱们说是百团大战,实际作战规模大多数也还是小队、中队一级的。如果敌人清醒过来,定会实行反扑。各部队要尽快落实反击措施!

“战斗,只能说是开了个好头,今后仍然要做长期艰苦斗争的打算!”

彭总明白,那边,一批重要的角色还没亮相呢。

(99)

重庆。曾家岩,委员长官邸。

国府和蒋中正本人,面对几天里这一系列突变,又惊又怒又喜。

惊的是八路军居然在敌焰正旺之际,有实力发起反攻并取得战果;

怒的是美国竟然背着自己向中共提供了如此规模的援助;

喜的是日本终于取消了那个咄咄逼人的、攻占重庆的“5号作战”计划,把战争矛头指向共区和北方,国府可以喘一口气了。

10月2日,作为罗斯福总统特使的美国共和党领袖温德尔?威尔基的到访,和他不容怀疑的善意,使蒋委员长几次压下了心头的愤懑。

10月9日,英美政府宣布,愿与国府谈判,废止各项对华不平等条约。

10月10日,美国费城独立厅的自由之钟,为中华民国31周年庆典而奏鸣了31响钟声。为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遥致祝贺。

是日,在重庆举行的国庆大典上,蒋介石宣布:“我国百年来所受各国不平等条约束缚,至此已可根本解除。国父废除不平等条约的遗嘱,亦完全实现。我国同胞,自今日起,应格外奋勉,自强自立。”

美国舆论界也认为,承认中国是反法西斯强国之一,其最大的价值在于对世界人民起到了鼓舞士气和政治方面的影响。

同时,白宫宣布了给予中国国民政府七亿美元贷款的援助计划。

……

十多天里,面子给的不可谓不足,实惠也不可谓不多。

仅废止不平等条约一项,国父就为之奋斗一生而未果……蒋介石不免叹息。

这些示好的举动,再加上那些战果――中国过去对日作战前所未有的、实实在在的战果……使委员长无法马上发泄对美国“偷偷援助”共产党的不满。

于是作出了一系列看来很矛盾、实则符合自身逻辑的举动:

在《双十节文告》中,他表彰了“第十八集团军近来的神勇作战”。

但在官邸,又把刊登《文告》的报纸撕得粉碎,摔给秘书陈布雷。

戴笠被“校长”骂得狗血淋头,因为他对延安的动作居然一无所知。

戴笠提供了一份调查报告:春季里,在陕北某油矿曾发现英荷壳牌石油公司两职员的一般性到访;也曾收集到美国某位退役军人打算以“陈纳德式志愿人员”参加八路军的传闻。仅此而已,都缺乏更具体的掌握。

对于委员长的严厉质问――“是军统还是饭桶?”他无言以对。

此外,大元帅还解聘了拉铁摩尔“委员长顾问”的职务。

……

对于威尔基可能担任下届美国总统的前景,蒋委员长开始想入非非。还有两年,这位健康、爽朗、在国内呼声颇高、对中华民国颇有诚意的共和党人,能否入主白宫呢?

国民政府安排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和阅兵式,举行了一系列宴会、酒会和午餐会,参观了学校、工厂和军事演习,领导人之间还几次促膝长谈。

威尔基先生则热情地邀请蒋夫人宋美龄正式访问美国。

根据委员长夫妇的要求,威尔基在重庆期间两次会见了陈纳德准将。

喜欢对当权者施加影响的陈纳德将军,抓住这个机会,推出了他的空中作战计划――只要能给他105架新式战斗机,30架中型轰炸机,在最后阶段再给他12架重型轰炸机,并一直保持这个水平,他能够在“半年或者至多一年的时间内,有把握摧毁日本空军并打败日本”。

威尔基要陈纳德把他的想法写下来,表示可以把这封信直接转交罗斯福总统。陈纳德激动得浑身热血沸腾。

罗斯福对陈纳德的来信很感兴趣,信中的高度浪漫主义非常适合他的胃口。报纸上有不少关于“飞虎队”辉煌战绩的报道,因此,总统很愿意采纳陈纳德要求并不太高的建议,或许这小小的代价真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况且他已抱有撤换史迪威的念头。罗斯福把陈纳德的信转给了陆军部。

在威尔基离开中国的前夕,一个戏剧性的细节使访问达到了高潮。

日本对于关东军新京机场被炸,一直讳莫如深,严格控制报导。而与此默契的是,美国方面为了保守下一步作战机密,也没有过早发布官方新闻消息,而是以“传闻尚未加以证实”的措辞来处理。

新闻媒体感到一头雾水,众多记者打探消息,议论纷纷,更增悬念。

得到授权后,在重庆告别时的记者招待会上,威尔基宣布了空袭长春日本关东军航空兵的胜利消息,以及英雄的领队――杜利特的名字。

他风趣而有针对性地说,现在杜利特已经改名叫做“杜?摩尔”(DoMore,“有所作为”之意)。引起哄堂大笑和广泛报道。

当有人问到起飞地点时,他说,这一点他不过问。但是据他所知,总统一直认为那都是从某个“香格里拉”起飞的。

(100)

10月6日,美、英、苏签署第二轮援助议定书。议定书中重新核定了“余量分流”秘密条款,反复磋商之后,援助量只增加一成。

几天后,尚不知情的蒋委员长再次提出增加“驼峰航线”运输量的要求。

10月12日,罗斯福答复,同意向中缅印战区再增加265架战机和100架运输机,以保证“驼峰航线”每月达到5000吨※。

※根据史实记载。

趁此机会,史迪威热忱敦促蒋介石着手缅甸战役,开辟援助之路。他给委员长送去了蓝姆迦训练、演习的电影记录片。蒋心情好转,授予史指挥中国驻印军全权。

史迪威中将重新燃起收复缅甸的热望。这期间他多次经过驼峰航线,奔波往返于中印之间,希望促成中美英各方合作。

“由于所有人都说这事不可能,我自然要努力把它办好”。(《史迪威日记》)

关于反攻的准备,《刚烈将军》一书中有这样的记载:

“史迪威的目标,是在1943年1月发起反攻缅甸战役之前,在印度建立两个齐装满员的陆军师,和其他保障部队。目前的9000人无法达到要求。蒋虽已答应向印度空运5万部队,但却并付诸行动。

“将军把中国驻印军训练、装备、演习情况的大量照片和一段记录影片送给蒋委员长,果然使他十分满意,立即批准向印度空运补充兵员。

“到1942年底,中国驻印军已达到了3.2万人。新38师和新22师,每师1.25万人,各辖有3个步兵团,3个炮兵营,1个工兵营,1个辎重营,1个通讯营及其他配属分队。还组建了炮兵团,每团36门105毫米榴弹炮;迫击炮团,每团48门150毫米重迫击炮;汽车团400辆载重汽车。中国驻印军成为一支火力凶猛,机动性较强的战役突击部队。

“训练和整编也并不一帆风顺。史迪威非常了解旧军队中虚报冒领、克扣军饷‘吃空额’等腐败现象。为杜绝弊端,他建立了“补给到连,供应到人”的后勤保障体制,坚持以集体点名方式,直接把津贴发到士兵手中。这一做法受到基层官兵欢迎,而一些军官却耿耿于怀。

“罗卓英到印度就任副总指挥,要求由他来“总领”驻印军官兵45万卢比的军饷,遭到史迪威的严词拒绝。这成为史、罗之间爆发一系列冲突的重要原因。不久,在史迪威的坚持要求下,蒋调走了罗卓英。”

……但是英国方面对于反攻缅甸的消极态度又使史迪威懊恼不已。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15 层

    • 61-70 1 思考得人 字25473 2005-08-02 11:23:15

      • 71-80 2 思考得人 字29875 2005-08-02 11:24:03

        • 81-90 2 思考得人 字16151 2005-08-02 11:24:39

          • 91-100 O

            • 101-110 2 思考得人 字17962 2005-08-02 11:26:44

              • 111-120 2 思考得人 字22338 2005-08-02 11:27:34

                • 121-130 2 思考得人 字20802 2005-08-02 11:28:16

                  • 131-140 1 思考得人 字23723 2005-08-04 04:26:46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