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从地形上说,关中与河北争夺山西,河北不利,可以预先解决 -- 林风清逸
公元前13世纪,中国著名政治家傅说曾经说过一句话:“有备无患。”
头脑的确很重要。
但是事情成不成,不在于头脑是否想到,而在于行动是否做到。
如果只要头脑想到就能够实现,那么人类社会的发展速度,比起现在将会是突飞猛进,要翻很多倍。只可惜这还做不到。现在之所以推行智能化、自动化,就是因为利用人工智能,可以保证很多精细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
保质保量,这仅靠头脑是不够的,还要依靠执行能力。
更多的准备也很重要。
在斗争的天平上,每多一分力量就可以决定平衡的倒向。
我方的统帅很聪明,对方的统帅就很愚蠢么?在纷繁复杂的战场态势中,如果对方的统帅也具有出类拔萃的态势解读能力,并能够迅速选择出对己方最有利的策略,逐步积累优势,并在关键时刻转化为胜势,我们怎么办呢?
提前进行充分准备,也是积累。
“逐步积累优势,并在关键时刻转化为胜势”,军事物资前置,就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优势积累。用平时的劳动时间,来抵偿战时的劳动时间。这也是一种积累。
能够提前进行准备,并不等于优势非常明显。
司马懿与诸葛亮争衡西北的时候,曹魏需要两面迎敌,在数千里的战线上同时对付蜀汉与孙吴两个敌人,而诸葛亮可以集中主力对付曹魏,令曹魏西北防务压力巨大。当时久经战火,民生凋敝,曹魏的物资储备严重不足,蜀汉又集中资源配置汉中,形成局部优势。面对这样的局势,司马懿建议在关中进行屯田,使关中自身具备一定的抵御能力。经过一定时期的努力,关中经济得到一定恢复,虽然没有重新成为沃野千里,但是仍然明显降低了曹魏的后勤压力。这为曹魏与蜀汉孙吴的长期对峙提供了一定帮助。司马懿提议在关中进行屯田开发的时候,曹魏也并不是好整以暇、优势明显的。这种好整以暇和优势明显,都是在困难条件下的艰苦积累取得的。
就好像现在的中国,历经数十年不断改革,这是建立在建国以来高积累的基础上的。其中包括逐步推进的教育普及(先小学,再初中,再高中,再大学,步步推进)所带来的巨量人才,包括农田水利会战所带来的农业基础,包括三线建设、乡镇企业所培养的工业氛围和大量技术工人,这些都是改革开放至今所享有的红利。这些年的执政者能够游刃有余的执掌国家,能够顶住一次又一次经济危机,很大程度上都是依靠这个雄厚的底子。
好整以暇是做好准备以后,不是做好准备以前。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5
🙂北齐才折腾了几年啊,哪有时间搞基建 scorpioking 字0 2016-03-15 06:01:31
🙂也许就是没有搞基建,所以才…… 林风清逸 字0 2016-03-17 22:15:05
🙂那跟直接运到太原有什么区别? 3 庄汀 字544 2016-03-15 02:33:32
🙂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援兵机动性和太原防御力都会大幅度下降,而且太原事权太重 3 林风清逸 字4065 2016-03-16 02:2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