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转贴】吴语文化的价值 -- 断坠儿

共:💬198 🌺674 🌵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觉得自己没有恶意,不过……

我觉得自己没有恶意,不过一不小心得罪人的事情常干。

我觉得啊,对于方言的某种推崇,是任何人都有的。在外听到乡音总是一种亲切幸福。在外人面前说方言,是一种自我意识的……的什么呢?觉醒?爆发?逆袭?

但是这种自我意识总是一不小心就过分了,就像我总发现自己说话不小心得罪人一样。

这种自我意识总是和其他因素绞缠在一起,最终显得不够友好。

试想,若是上海、浙江这样的地方当今穷的叮当山响,我们还会看到这个帖子么?哪怕中国历史上所有的文学都产自江浙,只要经济上腰杆子弯着,还会么?消灭方言不会消灭优越感,但是优越感之下觉得自己方言更优越,才会是说起来理直气壮。呵呵

同样,香港人在回归之前十多年绝对知道大陆有普通话,但是依然坚持自己的粤语,其中莫不掺杂一种优越感。有个电影里面“过了深圳河都是北妹”虽然搞笑,不过能够说明问题。

说到闽南话,倒想说说右岸。多少年官方的语音、影视都是用所谓的国语,等到80年代一批乡土语言的电影被称作“本土意识的觉醒”,再到陈水扁时代的去中国化、倡导“台语”,甚至创造“三只小猪”的所谓成语,在语言上的动作我想无非都能以“自我意识”概括。

断坠儿罗列的两大作用,第一说语音的丰富是一种优点,第二说有助于更好的感受中文之美。我觉得啊,没啥道理,也没啥必要。

说到语音丰富的问题,典型的没有必要的。字形都简化了,再在语音上复杂化,颇有某些“伪右岸”指责简化字的意思。上海(姑且作为代表吧)作为多少年文化中心,可是无论解放前后电影都是国语普通话,当然口音还是有的,赵丹的就听得出来,而乔榛则是说着最美最标准的普通话的上海人,童自荣也离得不远。VCD不是个好例子,光注意V了,C却是更多的人不准确,我印象里吴地多“稀”,北地多“思A”,但是真正“思忆”却是有点吃多了撑得的意思。能够表达VCD就好,没必要显摆你有个朋友叫胡适。

若是以吴语为现在中国正音,好比韩国推广谚文作为南太平洋小国、非洲部落的文字,反正本质就是拼音文字。丫一大堆同音同体字词,没什么表意的能力,还好意思得瑟?!

以古音理解古文,这个放在大学讲堂里、顶多放在优酷什么上,让感兴趣的人看得到,就够了。

使用普通话阅读朗诵,美感意境依然是有的。其实再看看新诗,就明白诗的生命更在于意境而不单是韵脚。不妨把普通话约等于北京话、再回头想想北京话明清几百年的发展,莫非那些士大夫都是没文化的,诵读不知美感,最终生产出一家子没文化的北京话、国语、普通话?

语言毕竟是变化发展的,没必要搞成原教旨主义,对吧。除非是要穿越,毕竟穿回去后他们大概不说普通话,可是要是穿到宁静号上,大概也只能“妈的”了。

语言本来就是用的,以前小范围交流,方言的形成、保持就会容易,现在交流的范围大了,相互交融靠近很正常啊。不过混合成为【晓兵】那样,我还是乖乖关了网页继续工作好些。哈哈,有人中枪了。

推广普通话不是可以去消灭方言,这个就当做文化惯性吧,心态平和的看这个问题。

而刻意去“培养”“保护”,专门在课堂上搞“双语”,不由得以阿扁等同视之。目的不一样,但是结果却是很可能一样,带上不同的标签,造成某种分化。

说歧视吴语,岂敢岂敢,不歧视我这山药蛋就好了。

其实只要人的“自我意识”“身份认同”存在,方言就不会死绝。我小时候家里教的是太原郊区的方言,到了市里被幼儿园的小孩笑话孤立,最终退了幼儿园。小学直到大学初始都是普通话,当然“风味”一定是有的,只是一群人彼此之间说的一样的话听不出来罢了。唯一的攻击对象是某些不可爱却是港台腔的女生。

等到上了大学,虽然不能算是天南海北的接触人,却是开始故意往土里说话了,越有特点越好。身份的认同是一点,当然有趣也是一点,而且尤其是一群人南腔北调乱炖,而非小团体说悄悄话。其实啊,那些哪里是什么土话,只是地方的官话为主而已,真正的土话,是没处去学的,而据说太原“官话”是北京官话、江浙方言、本地土话的混合(这个说法来源找不到了)。山西方言来自古晋语,古晋语来自中古汉语,好像比普遍的各种官话为基础的方言古老,但是我不会在这里争宠。

有时候就想,其实作为标准的普通话在某个更为广阔的视角下,就是个非主流。但是人应当活在现实中。因为这样的原因排挤普通话为末流,就像穿越回去改变历史一样,脑残的妄言。

立法保护的说法,呵呵了。

方言不会死绝,更不会屈死,只是像麦克阿瑟说的一样,慢慢的,被淘汰,淹没在进化的进程中,最终躺在某个垃圾堆里。

等等,这个主贴是十年前的?!

通宝推:月下,赵行德,SenatorZhao,东方射日,预备役师的防化,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