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侃侃而谈道德经(63) -- 唵啊吽

共:💬35 🌺11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为无为指的是

把“无为”当作“为”,第一个“为”是动词。

把“无为”当作“为”。就象把“静”作为一种运动 一样。就是这个意思。

事无事,就是把“无事”作为“做事”。

大小多少,“大”可以理解为“使...大”,也可以理解为“以...为大”。我更倾向于前者,因为和“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一致的。这点很重要,是老子的重要言论。

gzdcl的解释,道理上说得通,但是“语言”上我感觉说不通:“大小”到“把大的分解为小的去解决”,这个距离比较远。读古文,我感觉在“文法”上要谨慎小心一点。

老子的出发点在于人类的许多所作所为常常是庸人自扰,无事生非。说白了,老子认为人类的行为常常是愚蠢的,干还不如不干。比如古今政府的很多行为只不过是扰民。

老子提倡“无为而治”,这应该是对道德经理解的一种共识吧。无为就是自然而然。自然而然,就是无为,不是“不得已”。当然,老子也不是说绝对的什么都不要干,而是提醒人们所谓的什么“大有作为”“有为青年”之类其实是瞎折腾。

无为而治在某些情况下是可取的,比如汉初十室九空,人民急需休养生息,所以统治阶级即使想折腾也无从折腾,只好无为而治,等人马肥壮了汉武帝就开始有为而治了。当然,对汉武帝也有争议。

我对历史规律的理解是,真正的秘诀在于“妙用”,没有包治百病的教条,只有契合实际的“妙用”,妙用,即运用之妙。

道家,儒家学说都有可取之处,关键是怎样选取,怎样妙用。

另外,要说在接近真理方面,我还是认为唯物辩证法的经典理论和毛主席《矛盾论》《实践论》是目前我们手上最靠谱的“经”。是否包治百病我就不知道了。

中国传统文化也有可取之处,特别是对个人修养上可以去芜存菁。

关键是要会“用”,“妙用”。起点是要会读。读错了,还不如不读,这也是老子的意思。

和老兄共同探讨一下,我的一个我感觉理解了老子,但另一个我对此深表怀疑。我没有专门系统地研究过《老子》,所以以上我说的那些也有可能以“扯淡”为主 :-)

重在讨论。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