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乱炖:关于近期话题的一些胡思乱想(一) -- 常识主义者

共:💬38 🌺43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乱炖:关于近期话题的一些胡思乱想(二)

去传说中的小黑屋里待了半天,正好把这个帖子再往下续续。这是我下河以来第三次被举报,第一次被关小黑屋,算是经历圆满了。在小黑屋里转了一圈,发现不许说话不许送花不许投草,但是却可以花钱--允许宝推,小铁他爹不会是真想把通宝货币化吧?巴不得大家花钱。

接着写包产到户和粮食增产的问题。

70年代的东北农村相比60年代有了一些很明显的变化,一个变化就是通了电。60年代我老家那里虽然是平原但还没有电,生活方式还和以前差不多。我母亲当时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去用碾子磨粮食,这是一个用时很长且费力气的活儿,所以家长允许孩子携带一个煎饼和玉米面饼子。因为家里条件比较好,母亲还能带一点儿芝麻,可以用碾子碾成面卷在煎饼里吃,这个对孩子们来说还是挺有吸引力的。70年代之后,家乡通了电,不过并不是总有,有的时候电压也不稳。这时候电对农民来说关系最大的还是磨米,村里开始有了磨米厂,但不是村村都有。因为总是停电,农民要磨米就先要把粮食运到磨米厂,大家按照先后顺序排好队,之后回家该干嘛干嘛。一旦来电大家立刻跑到磨米厂去,不管是什么时候。由于要和城里的工厂错峰用电,来电往往是半夜三更,天一亮电就又没了。在我的记忆中,家乡电的问题一直到90年代之后才彻底解决。小时候经常停电,如果哪一天晚上没有停电就会非常兴奋,因为可以看电视,即使不看电视屋子里亮堂堂的也让人心情舒畅。更多的记忆是每天晚上到了固定时间,比如8点会来电,之前的时间一般就是一边在烛光下写作业一边等待来电。春节时肯定是会给电的,不过会有另外一个烦恼,就是农民平时节俭,但过年时图喜庆一定会把灯都打开,结果变压器不堪重负不断跳闸,很多次春晚就是在不断的停电来电中断断续续看完的。最近这十几年,停电开始变得越来越少,特别是晚上停电变成了罕见的事情,有时不免希望晚上停一次电,找找过去的感觉。饱暖思淫欲,估计就是用电用的太多了,现在的小资们才兴起了烛光晚餐这玩意。

母亲刚刚进入生产队的时候还未成年,当时叫做“半拉子”,算工分时和成年劳动力不是一个标准。当时的劳动方式一般是这样的,会有一个壮年劳动力充当“工长”,叫做“打头的”。以铲地为例,生产队长定了今天铲哪块地,“打头的”就带着大家到了地里,每个人站住一条垄开始铲,速度以“打头的”为准,也就是“打头的”铲完一条垄其他也要差不多完成一条垄。这个方法的目的就是以“打头的”作为标准带动大家干活,防止有人偷奸耍滑,保证大家的工作量大体相当。这个办法有个很明显的弊端,就是限制了劳动能力比较强的人。正常情况下,劳动能力强的社员可能只需要半小时就可以铲完一条垄,工作能力差的社员可能要一个小时才能铲完一条垄,“打头的”要照顾比较慢的人速度,最后的结果可能就是完成一条垄需要45-50分钟。慢的勉勉强强跟上“打头的”,快的也不会提前干完,因为大家干同样的活一天的工分是一样的,既不能多得工分也不能提前收工,所以还不如慢点干。

影响生产效率的还有人员分工问题。我母亲说当时一个生产队有队长、记分员、饲养员、库管员、赶大车的等等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这些可是大家都羡慕的好岗位。工分和大家一样记,但活要轻松不少,饲养员之类的岗位有时还可能克扣点儿喂马的粮食什么的。一个生产队几十户,壮劳力也就是2、30个,去掉大队和小队两级干部,真正一线的生产力量就削弱了。况且,文革的风暴吹到最基层已经没多大威力了,能占据这些好位置的大多也是村里的大户,所以大家都还要偷偷打自己的小算盘,这样也多少影响了大家的劳动积极性。

影响生产效率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畜力。很多“左派”深情地回忆当年机械化生产什么的,其实大部分农村地区出现拖拉机已经是70年代中期之后了,另外数量也不多,类似于现在的示范。拖拉机的当时的具体数据没有查到,但是周总理在1964年和197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分别提到:1964年拖拉机比1957年增长4倍,1974年比1964年增长5.2倍。考虑到蒋介石基本没给TG留什么家底和1959年洛阳一拖造出新中国第一台拖拉机的事实,如果只依赖建国以后进口,1957年全国拖拉机估计最高也不超过1万台。我粗算了一下,这样的规模在70年代中期只能承担2%-5%的耕作面积,而且应该主要集中在国有农场。所以,当时的生产主要还是要靠畜力,而饲养牲畜是个极需要责任心的活计,生产队的饲养员就很关键了。牛还好照顾一些,马就比较复杂了,半夜要喂料,干完活要牵着打滚放松,喂水好像也有说道,繁育也是个技术活,这些工作都是要好好做才能做好的。当一个工作需要靠觉悟的时候,后果就很难说了。我母亲回忆当时的情况,春耕和秋收都是时间很长的,秋收从9月末开始往往要到11月初才结束。问题主要出在畜力不足上,玉米掰下来,只能等着生产队的几辆牛车、马车慢慢腾腾的往回运,即使人再多生产效率也上不去,春耕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产量低和种子、化肥关系很大。70年代种子的情况不太清楚,60年代还不太行,主要是生产队自己留种,玉米挑那种大粒马齿形状的。在我们家乡化肥70年代有了,但是很不给力,是那种县里小化肥厂生产的氨水。这玩意农民很不喜欢,因为用起来很麻烦,效果也不太好。氨水生产出来后,用火车拉到公社,装在大池子里(这个东西我们那现在还有,在车站旁边,像个大地堡),各生产队派车去拉回来。且不说挥发等问题,就是器皿问题就很愁人。当时的农村铁制品和朔料制品都很短缺,运输和使用都不容易找到合适的东西。我母亲回忆,有一年氨水拉回来大家都不愿意用,一合计就在地头挖了个大坑,直接倾倒里面了,结果好几年这个地方都寸草不生。没有化肥直接造成两个后果,一是庄稼长不高,二是不能密植。当时玉米间距可能在60厘米以上甚至更大,我母亲的描述是秋收时挎着筐在里面走不费劲。这样的间距肯定产量上不去,而且还造成了我前面提到的农民烧柴难的问题。关于化肥周总理的两个报告中也有数据:1964年比1957年增长2倍,1974年比1964年增长3.3倍。1957年的数据没有找到,估计不会太高。农药我母亲没提到,即使有估计也很少使用。

提到农药化肥,顺便说一下老鼠的问题,本来转基因的话题是我最不愿意碰的,一方面自己不懂,一方面这个话题现在已经成了政治口水仗了。部分反转派的一个论据是现在老鼠大量减少,很可能是转基因作物种植造成的,进而证明转基因作物有着非常非常大的潜在危险。其实,老鼠减少的这个问题完全可以从近年来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上找到原因。以我所在这个地区为例,90年代之后种衣剂的大量使用可能给老鼠生存造成了巨大的危机。种衣剂是一种有毒的粉状药剂,具体成分我不太清楚,为了避免误食一般做成赤红色。农民播种前在种子中拌入种衣剂,在种子的外面就形成了一层赤红色的包膜,种下去之后老鼠一旦吃了就会被毒死。春季对老鼠来说正是青黄不接的时节,不被饿死就被毒死,自然野外老鼠种群数量就下降了。另外,我前文说过,现在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提高,秋收时间大大缩短,华北的大型收割机跨区收割好像十年前就已经很普遍了,东北地区玉米的机械化收割也有不少,经常是一周之内田野里的粮食就被清收一空,老鼠储备过冬的粮食越来越难了。还有河友提出过农村住房砖瓦化对老鼠生存的影响,我觉得也很有道理。总之,老鼠减少这件事和转基因的关系最少还别轻易的就联系起来。

周总理两次政府工作报告的链接

外链出处外链出处

土鳖抗铁牛

通宝推:njyd,Alarm,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