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乱炖:关于近期话题的一些胡思乱想(一) -- 常识主义者

共:💬38 🌺43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乱炖:关于近期话题的一些胡思乱想(一)

在西西河作为无党派爱河人士混了2年零10个月之后,一不留神被史文恭这家伙推荐进了体制内,成了认证会员。长期不肯进入体制内,倒不是本人有多清高,原因以前讲过,刚开始是觉得认证是件挺严肃的事,自己原创都没几篇,更别提拿得出手的,所以不太好意思申请。后来,发现认证会员似乎也不都是太令自己信服的,觉得认不认证也无所谓了。

当然,能成为认证会员还是很高兴的,特别要感谢那些投票支持的河友们。名单如下,留在这也做个纪念,就不一一道谢了。同时也感谢反对,要是一致通过就说明我这个人太没原则了。

↑ 支持 -- 王二狗

↑ 为啥常识主义者居然不是认证的。。 -- bayerno

↑ 很理性的河友。支持。

↑ PASS. -- 西河伯

↑ 支持... -- 醉寺

↑ 支持 -- 一的W一

↑ 支持 -- 住在乡下

↑ 欢迎有理有据的文章 -- 再闻鸡起舞

↑ 支持

↑ 希望能多看到你有理有据的帖子 -- 唐家山

↑ 支持好同志 -- 南京老萝卜

↑ 你是一个好同志 -- 请我吃饭

↓ 不支持

↑ 支持!老河友啦!支持!! -- 刹那芳华

↑ 支持,你还不是会员? -- 月色溶溶

↑ 支持

↓ 不支持

↓ 经常口出诧论

↓ -1

↑ 支持 -- 乡间小径

↑ 支持

↑ 支持 -- 汉水东流

↑ 支持 -- 领班军机

↑ 支持,常识不是每个人都懂。 -- slyypp

↑ 支持

↑ 支持原创-笨狼 -- 迷途笨狼

↑ 支持 -- 夜观天象

↑ 支持

↑ 支持 -- 农民家的狗

↑ 支持

↑ 支持 -- wooxiao

↑ 支持

↑ 支持!!! 老光

↑ 支持 -- 奔波儿

↑ 的确不错

↑ 支持

↑ 支持 -- 秦之夏

↑ 老河友了,应该支持 ----红黑树

↑ 支持 左手拈花

↑ 有点惊讶。 -- 大地窝铺

↑ 支持 -- 嘉英

西西河是你们的,西西河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小铁他爹的。所以,要隆重感谢小铁他爹这些年的辛勤付出,让我能够在这里认识这么多好朋友。

当了认证会员终究要有点儿认证会员的样子,好久没写原创了,所以写了这个东西。起名“乱炖”一是应应节气,二是说这里面的内容就是想到啥就说点儿啥,没有中心思想。

先从包产到户和粮食增产说起。

关于包产到户对于粮食增产的作用,河里以前已经讨论过了,相关的文章也不少了。目前,河里的意见大概是两派,一派认为包产到户对粮食生产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实际上这个观点曾经是被普遍接受的观点;另一派认为包产到户对粮食增产没有起到太大作用,甚至极端一点儿的认为包产到户是倒退,这基本上是“左派”所持的观点。随着最近两年来“左派”在河里的兴盛,后一种观点逐渐成为河里的主流观点了。并且,这一观点现在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逻辑体系,即前30年的工业化和农田水利建设是1980年代粮食增产的最主要因素,包产到户与粮食增产更多的是时间上巧合。

河里以前讨论这一问题的文章我基本都看过,觉得有两个问题比较突出,一是形而上的论述太多,对细节的考据太少,尤其是最近的一些文章明显感觉是政治挂帅;二是对宏观数据比较依赖,纸面的推导比较多,结论容易受数据准确度影响。

所以,写这个东西说说我所知道的一些比较细节的东西,也许有助于大家更好地理解那段历史。信息来源主要是我母亲,因为家里添了个10后,母亲经常过来帮助照看孩子,闲聊时我有意问了一些东西。信息真实性还是很高的,我母亲基本没什么政治倾向性,家庭闲谈也没什么可顾忌的。

母亲40年代末出生,60年代中期到生产队参加劳动,70年代初结婚,一直到80年代中期都在农村生活劳动,可以说是包产到户这一历史事件的亲历者。50年代的事,母亲当时太小基本不记得了,关于粮食的记忆开始于三年困难时期。据母亲回忆,1959年的冬天是最难熬的,每天下课后即使最淘气的孩子也没有力气玩耍了,所有的孩子都靠在向阳的墙根处晒太阳。母亲记忆最深刻的一件事是1960年的春天,村里组织小学生去刨茬子(就是玉米根部,可以当柴火,刨出后耕地才能开始新一轮耕种),每人分了一个鸡蛋大小的纯玉米面窝头,母亲说当时觉得那是最香甜的食物,50年后的今天还记忆犹新。之后的两年情况有所好转,一是公共食堂取消,各家各户能够更好地分配粮食,决定何时吃干何时吃稀;二是从夏季开始,家家户户都把大量的各种野菜、树叶以及一切能吃的东西都晾干之后储备起来了。

对于整个60年代,我母亲回忆自己家还不错,我的几个舅舅有干部、有铁路工人、有煤矿工人,都可以寄钱给我姥爷,所以温饱已经不成问题了。但是,村里的大多数家庭还处在接近温饱的水平上,饥饿的威胁还不时存在。我的一个直系亲属曾回忆,当时自己10岁左右,每天总是感觉饿,一次和小伙伴跑到生产队去偷吃泡在大缸里的豆饼(喂马用的),差一点儿被淹死。我母亲还说过,当时一些比较封建的老太太,吃饭时会看着儿媳妇,儿媳妇稍微吃多一些就会挨骂。我曾经拿这个例子教育我媳妇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可惜这位80后把这个当笑话听了,所以我现在很忧虑以后我们家的10后会不会把这个当做童话听。

到了70年代,整体情况比60年代有了好转,人们温饱基本可以保证了,但也没什么余粮。不过,我母亲的生活水准却下降了。原因是嫁给了我父亲,而我爷爷家阶级成分那是杠杠的,解放前是雇农,解放后在村里也属于贫困户。我妈妈嫁进来之前,家里我爷爷、我父亲、我叔叔三条光棍,老的有病、小的未成年,家里再没有个持家的,日子可想而知。我母亲对70年代的回忆主要有两条,一是粮食不够吃,虽然不至于挨饿,但也根本没有余粮。父亲当时是民办老师,后来转了公办,有点儿现金收入都买粮了。二是柴火不够烧,柴不够烧比粮不够吃还要愁人,东北的冬天夜间温度零下30多度是常事,没柴火烧炕屋子里跟冰窖没什么区别。粮还可以买可以借,柴火只能拿着耙子到野外去搂些树叶、杂草,不但弄不到多少,而且这种东西一点儿都不抗烧,一把火就没了。

先写这些,下回再详细写一下60、70年代的生产队生活,这些背景性的东西写完才好写包产到户问题。

土鳖抗铁牛

乱炖:关于近期话题的一些胡思乱想(二)链接出处

通宝推:Alarm,玉垒关2,南方有嘉木,史文恭,随机微分算子,阎辉,方恨少,bayerno,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