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乱炖:关于近期话题的一些胡思乱想(一) -- 常识主义者

共:💬38 🌺43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乱炖:关于近期话题的一些胡思乱想(一)

    在西西河作为无党派爱河人士混了2年零10个月之后,一不留神被史文恭这家伙推荐进了体制内,成了认证会员。长期不肯进入体制内,倒不是本人有多清高,原因以前讲过,刚开始是觉得认证是件挺严肃的事,自己原创都没几篇,更别提拿得出手的,所以不太好意思申请。后来,发现认证会员似乎也不都是太令自己信服的,觉得认不认证也无所谓了。

    当然,能成为认证会员还是很高兴的,特别要感谢那些投票支持的河友们。名单如下,留在这也做个纪念,就不一一道谢了。同时也感谢反对,要是一致通过就说明我这个人太没原则了。

    ↑ 支持 -- 王二狗

    ↑ 为啥常识主义者居然不是认证的。。 -- bayerno

    ↑ 很理性的河友。支持。

    ↑ PASS. -- 西河伯

    ↑ 支持... -- 醉寺

    ↑ 支持 -- 一的W一

    ↑ 支持 -- 住在乡下

    ↑ 欢迎有理有据的文章 -- 再闻鸡起舞

    ↑ 支持

    ↑ 希望能多看到你有理有据的帖子 -- 唐家山

    ↑ 支持好同志 -- 南京老萝卜

    ↑ 你是一个好同志 -- 请我吃饭

    ↓ 不支持

    ↑ 支持!老河友啦!支持!! -- 刹那芳华

    ↑ 支持,你还不是会员? -- 月色溶溶

    ↑ 支持

    ↓ 不支持

    ↓ 经常口出诧论

    ↓ -1

    ↑ 支持 -- 乡间小径

    ↑ 支持

    ↑ 支持 -- 汉水东流

    ↑ 支持 -- 领班军机

    ↑ 支持,常识不是每个人都懂。 -- slyypp

    ↑ 支持

    ↑ 支持原创-笨狼 -- 迷途笨狼

    ↑ 支持 -- 夜观天象

    ↑ 支持

    ↑ 支持 -- 农民家的狗

    ↑ 支持

    ↑ 支持 -- wooxiao

    ↑ 支持

    ↑ 支持!!! 老光

    ↑ 支持 -- 奔波儿

    ↑ 的确不错

    ↑ 支持

    ↑ 支持 -- 秦之夏

    ↑ 老河友了,应该支持 ----红黑树

    ↑ 支持 左手拈花

    ↑ 有点惊讶。 -- 大地窝铺

    ↑ 支持 -- 嘉英

    西西河是你们的,西西河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小铁他爹的。所以,要隆重感谢小铁他爹这些年的辛勤付出,让我能够在这里认识这么多好朋友。

    当了认证会员终究要有点儿认证会员的样子,好久没写原创了,所以写了这个东西。起名“乱炖”一是应应节气,二是说这里面的内容就是想到啥就说点儿啥,没有中心思想。

    先从包产到户和粮食增产说起。

    关于包产到户对于粮食增产的作用,河里以前已经讨论过了,相关的文章也不少了。目前,河里的意见大概是两派,一派认为包产到户对粮食生产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实际上这个观点曾经是被普遍接受的观点;另一派认为包产到户对粮食增产没有起到太大作用,甚至极端一点儿的认为包产到户是倒退,这基本上是“左派”所持的观点。随着最近两年来“左派”在河里的兴盛,后一种观点逐渐成为河里的主流观点了。并且,这一观点现在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逻辑体系,即前30年的工业化和农田水利建设是1980年代粮食增产的最主要因素,包产到户与粮食增产更多的是时间上巧合。

    河里以前讨论这一问题的文章我基本都看过,觉得有两个问题比较突出,一是形而上的论述太多,对细节的考据太少,尤其是最近的一些文章明显感觉是政治挂帅;二是对宏观数据比较依赖,纸面的推导比较多,结论容易受数据准确度影响。

    所以,写这个东西说说我所知道的一些比较细节的东西,也许有助于大家更好地理解那段历史。信息来源主要是我母亲,因为家里添了个10后,母亲经常过来帮助照看孩子,闲聊时我有意问了一些东西。信息真实性还是很高的,我母亲基本没什么政治倾向性,家庭闲谈也没什么可顾忌的。

    母亲40年代末出生,60年代中期到生产队参加劳动,70年代初结婚,一直到80年代中期都在农村生活劳动,可以说是包产到户这一历史事件的亲历者。50年代的事,母亲当时太小基本不记得了,关于粮食的记忆开始于三年困难时期。据母亲回忆,1959年的冬天是最难熬的,每天下课后即使最淘气的孩子也没有力气玩耍了,所有的孩子都靠在向阳的墙根处晒太阳。母亲记忆最深刻的一件事是1960年的春天,村里组织小学生去刨茬子(就是玉米根部,可以当柴火,刨出后耕地才能开始新一轮耕种),每人分了一个鸡蛋大小的纯玉米面窝头,母亲说当时觉得那是最香甜的食物,50年后的今天还记忆犹新。之后的两年情况有所好转,一是公共食堂取消,各家各户能够更好地分配粮食,决定何时吃干何时吃稀;二是从夏季开始,家家户户都把大量的各种野菜、树叶以及一切能吃的东西都晾干之后储备起来了。

    对于整个60年代,我母亲回忆自己家还不错,我的几个舅舅有干部、有铁路工人、有煤矿工人,都可以寄钱给我姥爷,所以温饱已经不成问题了。但是,村里的大多数家庭还处在接近温饱的水平上,饥饿的威胁还不时存在。我的一个直系亲属曾回忆,当时自己10岁左右,每天总是感觉饿,一次和小伙伴跑到生产队去偷吃泡在大缸里的豆饼(喂马用的),差一点儿被淹死。我母亲还说过,当时一些比较封建的老太太,吃饭时会看着儿媳妇,儿媳妇稍微吃多一些就会挨骂。我曾经拿这个例子教育我媳妇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可惜这位80后把这个当笑话听了,所以我现在很忧虑以后我们家的10后会不会把这个当做童话听。

    到了70年代,整体情况比60年代有了好转,人们温饱基本可以保证了,但也没什么余粮。不过,我母亲的生活水准却下降了。原因是嫁给了我父亲,而我爷爷家阶级成分那是杠杠的,解放前是雇农,解放后在村里也属于贫困户。我妈妈嫁进来之前,家里我爷爷、我父亲、我叔叔三条光棍,老的有病、小的未成年,家里再没有个持家的,日子可想而知。我母亲对70年代的回忆主要有两条,一是粮食不够吃,虽然不至于挨饿,但也根本没有余粮。父亲当时是民办老师,后来转了公办,有点儿现金收入都买粮了。二是柴火不够烧,柴不够烧比粮不够吃还要愁人,东北的冬天夜间温度零下30多度是常事,没柴火烧炕屋子里跟冰窖没什么区别。粮还可以买可以借,柴火只能拿着耙子到野外去搂些树叶、杂草,不但弄不到多少,而且这种东西一点儿都不抗烧,一把火就没了。

    先写这些,下回再详细写一下60、70年代的生产队生活,这些背景性的东西写完才好写包产到户问题。

    土鳖抗铁牛

    乱炖:关于近期话题的一些胡思乱想(二)链接出处

    通宝推:Alarm,玉垒关2,南方有嘉木,史文恭,随机微分算子,阎辉,方恨少,bayerno,
    • 家园 楼主啊,您不必忧虑了

      “可惜这位80后把这个当笑话听了,所以我现在很忧虑以后我们家的10后会不会把这个当做童话听。”

      ——我是70后,听父母和外婆说三年困难时期挨饿的故事,还能够理解,因为至少小时候到了饭点会觉得挺饿,平时也会在家里翻翻有啥吃的没有;而我的表弟,80后,他已经无法理解为什么会居然有吃不饱的事情发生。

      ——我们中国人在建国以后六十年、改革以后三十年,几乎和过去完全生活在两个物质世界了,过去习以为常的事情现在很多就是不可思议了。解放前小地主的生活条件现在的贫民都未必能忍受。

    • 家园 开始我还以为是要讲讲西西河的发展和改制呢

      这个大弯子拐的~不过只要不是大坑子挖的就好

    • 家园 俺一直不知道认证会员到底是什么,曾经发了个贴子,

      也没人帮着回答。

    • 家园 就回到这里

      不管葡萄还有左派怎么高度评价文革,实际上从热力学第二定律和耗散结构论的角度都可以推导出,这是一条死路,只有加入全球资本主义经济大循环才是唯一的活路。

      我承认毛的眼光看得很远,但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先活下去。不管现在怎么批评邓的实用主义鼠目寸光,但必须承认改革开放和加入WTO使得中国抓住了全球资本主义经济大循环的机遇,才有了今天彼可取而代之的物质准备。

      接下来怎么走,我认为分两步,一、主导新的全球资本主义经济大循环。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但是天授不取,反受其咎;只有逆水行舟,方能死里求活。

      第二步就是在实现第一步的基础上,带动全球建立世界政府,实现全球共产主义理想,在此基础上解决人类和宇宙的永恒发展问题。

    • 家园 乱炖:关于近期话题的一些胡思乱想(二)

      去传说中的小黑屋里待了半天,正好把这个帖子再往下续续。这是我下河以来第三次被举报,第一次被关小黑屋,算是经历圆满了。在小黑屋里转了一圈,发现不许说话不许送花不许投草,但是却可以花钱--允许宝推,小铁他爹不会是真想把通宝货币化吧?巴不得大家花钱。

      接着写包产到户和粮食增产的问题。

      70年代的东北农村相比60年代有了一些很明显的变化,一个变化就是通了电。60年代我老家那里虽然是平原但还没有电,生活方式还和以前差不多。我母亲当时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去用碾子磨粮食,这是一个用时很长且费力气的活儿,所以家长允许孩子携带一个煎饼和玉米面饼子。因为家里条件比较好,母亲还能带一点儿芝麻,可以用碾子碾成面卷在煎饼里吃,这个对孩子们来说还是挺有吸引力的。70年代之后,家乡通了电,不过并不是总有,有的时候电压也不稳。这时候电对农民来说关系最大的还是磨米,村里开始有了磨米厂,但不是村村都有。因为总是停电,农民要磨米就先要把粮食运到磨米厂,大家按照先后顺序排好队,之后回家该干嘛干嘛。一旦来电大家立刻跑到磨米厂去,不管是什么时候。由于要和城里的工厂错峰用电,来电往往是半夜三更,天一亮电就又没了。在我的记忆中,家乡电的问题一直到90年代之后才彻底解决。小时候经常停电,如果哪一天晚上没有停电就会非常兴奋,因为可以看电视,即使不看电视屋子里亮堂堂的也让人心情舒畅。更多的记忆是每天晚上到了固定时间,比如8点会来电,之前的时间一般就是一边在烛光下写作业一边等待来电。春节时肯定是会给电的,不过会有另外一个烦恼,就是农民平时节俭,但过年时图喜庆一定会把灯都打开,结果变压器不堪重负不断跳闸,很多次春晚就是在不断的停电来电中断断续续看完的。最近这十几年,停电开始变得越来越少,特别是晚上停电变成了罕见的事情,有时不免希望晚上停一次电,找找过去的感觉。饱暖思淫欲,估计就是用电用的太多了,现在的小资们才兴起了烛光晚餐这玩意。

      母亲刚刚进入生产队的时候还未成年,当时叫做“半拉子”,算工分时和成年劳动力不是一个标准。当时的劳动方式一般是这样的,会有一个壮年劳动力充当“工长”,叫做“打头的”。以铲地为例,生产队长定了今天铲哪块地,“打头的”就带着大家到了地里,每个人站住一条垄开始铲,速度以“打头的”为准,也就是“打头的”铲完一条垄其他也要差不多完成一条垄。这个方法的目的就是以“打头的”作为标准带动大家干活,防止有人偷奸耍滑,保证大家的工作量大体相当。这个办法有个很明显的弊端,就是限制了劳动能力比较强的人。正常情况下,劳动能力强的社员可能只需要半小时就可以铲完一条垄,工作能力差的社员可能要一个小时才能铲完一条垄,“打头的”要照顾比较慢的人速度,最后的结果可能就是完成一条垄需要45-50分钟。慢的勉勉强强跟上“打头的”,快的也不会提前干完,因为大家干同样的活一天的工分是一样的,既不能多得工分也不能提前收工,所以还不如慢点干。

      影响生产效率的还有人员分工问题。我母亲说当时一个生产队有队长、记分员、饲养员、库管员、赶大车的等等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这些可是大家都羡慕的好岗位。工分和大家一样记,但活要轻松不少,饲养员之类的岗位有时还可能克扣点儿喂马的粮食什么的。一个生产队几十户,壮劳力也就是2、30个,去掉大队和小队两级干部,真正一线的生产力量就削弱了。况且,文革的风暴吹到最基层已经没多大威力了,能占据这些好位置的大多也是村里的大户,所以大家都还要偷偷打自己的小算盘,这样也多少影响了大家的劳动积极性。

      影响生产效率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畜力。很多“左派”深情地回忆当年机械化生产什么的,其实大部分农村地区出现拖拉机已经是70年代中期之后了,另外数量也不多,类似于现在的示范。拖拉机的当时的具体数据没有查到,但是周总理在1964年和197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分别提到:1964年拖拉机比1957年增长4倍,1974年比1964年增长5.2倍。考虑到蒋介石基本没给TG留什么家底和1959年洛阳一拖造出新中国第一台拖拉机的事实,如果只依赖建国以后进口,1957年全国拖拉机估计最高也不超过1万台。我粗算了一下,这样的规模在70年代中期只能承担2%-5%的耕作面积,而且应该主要集中在国有农场。所以,当时的生产主要还是要靠畜力,而饲养牲畜是个极需要责任心的活计,生产队的饲养员就很关键了。牛还好照顾一些,马就比较复杂了,半夜要喂料,干完活要牵着打滚放松,喂水好像也有说道,繁育也是个技术活,这些工作都是要好好做才能做好的。当一个工作需要靠觉悟的时候,后果就很难说了。我母亲回忆当时的情况,春耕和秋收都是时间很长的,秋收从9月末开始往往要到11月初才结束。问题主要出在畜力不足上,玉米掰下来,只能等着生产队的几辆牛车、马车慢慢腾腾的往回运,即使人再多生产效率也上不去,春耕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产量低和种子、化肥关系很大。70年代种子的情况不太清楚,60年代还不太行,主要是生产队自己留种,玉米挑那种大粒马齿形状的。在我们家乡化肥70年代有了,但是很不给力,是那种县里小化肥厂生产的氨水。这玩意农民很不喜欢,因为用起来很麻烦,效果也不太好。氨水生产出来后,用火车拉到公社,装在大池子里(这个东西我们那现在还有,在车站旁边,像个大地堡),各生产队派车去拉回来。且不说挥发等问题,就是器皿问题就很愁人。当时的农村铁制品和朔料制品都很短缺,运输和使用都不容易找到合适的东西。我母亲回忆,有一年氨水拉回来大家都不愿意用,一合计就在地头挖了个大坑,直接倾倒里面了,结果好几年这个地方都寸草不生。没有化肥直接造成两个后果,一是庄稼长不高,二是不能密植。当时玉米间距可能在60厘米以上甚至更大,我母亲的描述是秋收时挎着筐在里面走不费劲。这样的间距肯定产量上不去,而且还造成了我前面提到的农民烧柴难的问题。关于化肥周总理的两个报告中也有数据:1964年比1957年增长2倍,1974年比1964年增长3.3倍。1957年的数据没有找到,估计不会太高。农药我母亲没提到,即使有估计也很少使用。

      提到农药化肥,顺便说一下老鼠的问题,本来转基因的话题是我最不愿意碰的,一方面自己不懂,一方面这个话题现在已经成了政治口水仗了。部分反转派的一个论据是现在老鼠大量减少,很可能是转基因作物种植造成的,进而证明转基因作物有着非常非常大的潜在危险。其实,老鼠减少的这个问题完全可以从近年来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上找到原因。以我所在这个地区为例,90年代之后种衣剂的大量使用可能给老鼠生存造成了巨大的危机。种衣剂是一种有毒的粉状药剂,具体成分我不太清楚,为了避免误食一般做成赤红色。农民播种前在种子中拌入种衣剂,在种子的外面就形成了一层赤红色的包膜,种下去之后老鼠一旦吃了就会被毒死。春季对老鼠来说正是青黄不接的时节,不被饿死就被毒死,自然野外老鼠种群数量就下降了。另外,我前文说过,现在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提高,秋收时间大大缩短,华北的大型收割机跨区收割好像十年前就已经很普遍了,东北地区玉米的机械化收割也有不少,经常是一周之内田野里的粮食就被清收一空,老鼠储备过冬的粮食越来越难了。还有河友提出过农村住房砖瓦化对老鼠生存的影响,我觉得也很有道理。总之,老鼠减少这件事和转基因的关系最少还别轻易的就联系起来。

      周总理两次政府工作报告的链接

      外链出处外链出处

      土鳖抗铁牛

      通宝推:njyd,Alarm,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关于农村用电的问题。

          以前是供电局只管拉高压线,高压线以下包括线路、变压器都由村里自己解决,供电局只收送到变压器的电费,再往下由村里自己结算,这造成两个问题。

          一是大部分农村钱少,照明和灌溉等农业用电共用一台变压器,而农业用电季节性很强,大部分时间变压器在极低的负载下运行,变压器损耗相对于照明用电太大,这就提高了照明用电的价格。

          二是由村里的电工负责低压线路的维护和电费结算,变压器、低压线路的损耗都要摊在村民实际用的电上,没有监管,有些电工对村长会计、亲友不收钱,这些钱摊在其他村民头上,这两方面的因素就造成一般村民电费大大提高。在城里电费三毛多的时候,农民用电要算到一块多,高的甚至两三块,许多村民都不愿用电,用电少了变压器相对损耗就更高,用电的人电费也就更高。

          九十年代起国家要求用电城乡同价,措施就是供电局供电一直到户,中间这两个抬价因素没有了,我问过亲戚苏北农村的电费现在是五毛多,基本上与南京的不分时段用电价一样。

        • 家园 没想到您生活在城里,对农村的情况却这么熟悉

          您说的这些和现实完全相符,农村电网改造和同网同价我记得是90年代末朱镕基搞的,还有国有粮库储粮设施建设和江河堤防建设,都是当时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搞的,因为这些工程朱还被香港媒体扣了个“赤字总理”的帽子,有一年记者会朱镕基专门谈过这个问题。

      • 家园 这是亲身经历过的人,花

        1、“因为总是停电,农民要磨米就先要把粮食运到磨米厂,大家按照先后顺序排好队,之后回家该干嘛干嘛。一旦来电大家立刻跑到磨米厂去,不管是什么时候。”我们当年几乎一个样,当时管这个叫机米,比舂米强太多了,俺小时候外婆家生产大队里,还有一房子里有一排舂米的杠杆型大木锤,各家几乎每天都有一个人来舂米做饭,耗费劳动很大,米还易碎。

        2、俺当时生活在距离南昌十几公里的农村,每天在公路上能看见拖拉机,即拖拉机不是稀罕物了,那是80年代的事儿了。统计么,俺木做过。

        • 家园 你在省会城市附近,所以经常看见拖拉机不稀奇

          边远一点儿的农村就难得一见了,我记得80年代初我还很小的时候,村里的孩子的一项娱乐活动就是每个月的某一天守在村里干路边等着看汽车,县供销社的卡车每月的这一天都会来给村里的供销社送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