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长沙工人研制出顶尖导航仪”采访过程交代 -- 华恩

共:💬24 🌺3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
家园 是新华社哪个副社长去的?

科技新闻如何讲求时新性

  时新性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科技新闻作为众多新闻类别中的一种,也必然有着时新性方面的要求。在求新求快的同时,科技新闻如何求新,求快又该注意哪些问题,本文试作浅析。

  科技新闻也应注重时新性要求

  有人认为,科技新闻是“以报道科技战线新近动态和成果为主的新闻”,鉴于其报道对象的特殊性,在时效性方面可以不像社会新闻、体育新闻那样作严格要求,慢一点没关系,这种想法看似有理,实则不然。

  首先,时新性是新闻的基本属性之一,任何新闻报道都应该严格要求,对于科技新闻来讲尤其如此。一项已获得成功的科技成果,媒体只有在第一时间将其传达给读者,才能满足受众的求新心理,充分发挥科技新闻的新闻价值。在2003年非典肆虐的时候,报纸媒体在时刻关注各地病情发展的同时,还不断发布有关防治非典药物的最新研制情况,这个时候任何有关治疗非典新药出现的消息对于战胜非典病毒,稳定百姓的恐惧心理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媒体的及时报道就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时新性也是科技新闻区别于一般性科普文章的重要之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读者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报纸上有关科技方面的文章科普性逐渐减弱,新闻性逐步增强。这就要求记者报道的是最新最近的科学发现、科技成果,否则,如果是读者已通过其他渠道了解到知识内容,就没有新闻性了。

  另外,从媒体竞争的角度来讲,提高时效性是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神舟5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之后,就有《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华西都市报》等多家媒体迅速发出“号外”,不仅在市场上抢夺先声,更为自身品牌形象的塑造赢得极大声誉。

  在当下各种媒体竞争激烈,尤其是网络媒体拥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的压力之下,报纸在报道科技新闻时,更应注重时新性的提高,才能保证科技新闻的品质,在和其它媒体的竞争中赢得优势。

  提高科技新闻时新性的几点技巧

  要提高科技新闻的时新性,除了要求记者嗅觉灵敏,善于挖掘新题材,提高采访和写作速度外,还有一些小技巧的使用也有助于提高科技新闻的时新性。

  1、以新带旧,用新事例、新数据带出新意。科学研究通常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即便某项成果出来后也往往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检验才算是最终完成。有些科技新闻,由于暂时保密的需要,一时还不能公开发布,等需要见诸报端的时候,事件主体已过去多时,记者这个时候采写相关的报道,就要考虑如何才能将过去的事情写出新意来。如果满篇都是过去的事件和数据,读者看了就会以为是旧闻,不会感觉到新意。这个时候记者不妨从新近的相关事件和数据中寻找由头,再巧妙地嫁接到过去的事实当中去,使文章获得新意,比如在一则报道数月前某钢铁企业技术革新生产出新轧钢产品的新闻中,就可以利用该新产品的新近销量数据和市场表现,结合之前的材料进行写作,以新带旧,提高文章的时新性。

  2、变换角度,同一题材从不同方向出新意。在科技新闻报道中,很多相同题材的文章报道角度往往也近似一致,即多突出报道某项科技工作所取得的新进步或成果,结果导致读者经常发现很多科技报道文章都似曾相识,内容差不多,只不过又有了某些进展或一些突破而已,对于这类文章读者看多了自然就会觉得缺乏新鲜感。要避免这种状况的发生,记者就应当善于运用发散思维,尽量从不同角度来报道相同题材的消息。比如随着能源短缺问题的突出,报纸上有关燃料电池汽车的报道就比较多,但大多数报道都是重复着某汽车厂家又推出新款燃料电池汽车,造型如何,最大里程多少的消息,实在缺乏新意。试想如果记者能变换角度,从燃料电池汽车的适用性、经济性、以及产业化等多角度出发,那么提供给读者的就是源源不断的新鲜资讯了。

  3、根据需要,选择适宜的时机亮出新意。记者在采写科技新闻时,不仅要考虑有否有新意,还应考虑选择什么时机报道才最有新意,最有报道价值。有时并不是报道越早越好,恰恰相反,某些情况下若能将新闻搁一搁,反而会获得更好的效果。例如,某厂家在年初研制出一种名为“塔扇”的新型电风扇,其构造和送风原理与传统电风扇都有较大不同,考虑到其国内外的独创性,无疑具有较大的新闻报道价值。但此时尚属早春,各地气温普遍较低,远未到使用电风扇的季节,如果此时报道,读者看后即使感觉有新意,也不会太在意。而如果此时能先放一放,等到夏季来临,厂家产品开始投放市场时再作报道,无疑新意就更加突出,不仅读者会更加关注,对于厂家来说也起了促销作用,这样的新闻价值无疑更大。

  科技新闻讲求时新性应注意的几点

  一方面,科技新闻报道要注重时新性,才能充分发挥新闻报道的最大效能,另一方面,又不能简单地坚持时新至上的硬框框。应从实际情况出发,恰当选择报道时机,过于急躁地抢发行为,会有可能引起不良后果,以下就是笔者认为在报道科技新闻时应注意的几点:

  1、不盲目抢时新,应保持科学严谨性。科技新闻不像社会新闻那样具有较大的突发性与偶然性,一项科技成果的成功,往往是许多科技工作者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努力才获得的,而且只有通过了时间的检验,完成成果鉴定之后才能算是最终的完成。例如某地农业研究所试育出一种油菜新品,但其对气候和地域的适宜性及防病灾能力还有待检验,在确定成功之前,是否作报道就应当慎重考虑,切不可为了抢时效而盲目报道,如果记者过早在报道中下结论,万一结果有所出入或最终不成功,岂不是成了假消息,所以记者应保持科学的严谨性,善于等待报道时机。

  2、抢新求快的同时,要保证新闻真实性。科学研究讲求严谨,新闻报道则要求真实,为了抢新求快发布新闻而导致新闻失实的现象屡见不鲜。因为记者在复杂高深的科技面前往往是外行,对科技成果往往缺乏鉴别真伪、判断其价值的能力,一味地求新求快发布新闻点很容易造成失误,或者听任某些人自吹自擂而酿成笑话。上世纪90年代初水变油骗局就是少数记者不够严谨,仅听取了当事者的吹嘘后就盲目报道而造成的。现实报道中这类失实的例子还不少,要防止这类现象的发生,除了记者应加强自身学识的积累,提高鉴别能力外,摒弃一味的抢新求快思想也是必要的。

  3、注意保密问题,慎重考虑发布时机。科技新闻报道的对象往往也是一些具有较大商业或国防价值的科技成果,在报道这类科技成果的时候,记者就要注意到保密的问题,慎重考虑消息发布时机,以免引起不良后果。例如某地报纸就曾报道该市一下岗职工经过两年时间的艰苦钻研,发明成功一种新型冲厕节水装置的消息,但由于报道的时候这位下岗工人还没有去申请专利,结果消息见报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一些厂家很快便仿制出类似产品,并抢先大量上市,给原先的发明人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还有,对一些涉及国防战线的尖端科技成果,如新性武器,新型材料研制成功的报道,更应慎之又慎,这些消息通常是不允许随便报道的,即便记者获得了线索,也一定要从维护国家安全利益角度出发,在适宜的时机才能公开见报。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