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长沙工人研制出顶尖导航仪”采访过程交代 -- 华恩

共:💬24 🌺3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长沙工人研制出顶尖导航仪”采访过程交代

把“长沙工人研制出顶尖导航仪”一文投向西西河,本来只是想拿旧文来骗点花,产生这么大波澜,倒是出于笔者意料之外。

本来多说无益,觉得让时间去检验这个真伪是个不错的选择。既然驿路梨花MM写了这篇驿路梨花:【原创】“顶尖导航仪”的原理浅介(上),使某觉得有必要对信任此文的朋友给一个交代。

闲话少说。下面是事情的经过。

2002年春,大概是6月左右某日,偶当时在湖南小报《潇湘晨报》任经济新闻记者,主要采访汽车,房地产相关产业。所以这条新闻并不是偶的主业。说是小报,是因为这份报纸对于湖南以外的人来说可能相当陌生。不过在湖南地区,说该报是第一大报,并不算吹牛。当日偶在晨报大楼二层的办公室,上网寻找新闻线索,后来出办公室休息时,看到一位中年人手里拿着一个大包,好象在找人。一问,不用说,就是偶们这个话题的主角,曹增杰。曹增杰开门见山说是有些东西想找媒体发表。当然偶是求之不得了。于是把他请到了办公室,给他搬了把椅子,询问他整个过程。

曹随后拿出了导航仪的专利证明书,以及许多人的评价资料。偶一看,不得了,是个大新闻。不过,记者都是多疑的。万一被他忽悠了怎么办?!不少河友一出口就说这个是假的,以为只有华某本人蒙在鼓里,似乎是有点太抬举自己了。

怎么知道这个东西是真的呢?第一,是专利局的专利证明书,专利局专家虽然多受诟病,在这上面还是第一的权威。只要这个专利证明书是真的,基本上可以断定这个发明就是真的。第二,业界专业人士对于此发明的评价。专业人士身在业界,无论从原理上,还是从实际应用上,对这个都是轻车熟路,记者自己不能给出合适的判断时,求之于业界专家的判断是一个比较保险的选择。第三,该发明在发明过程中的故事。

所以说,对曹增杰的采访,偶几乎是在质问中进行,这也是偶有时候会觉得过意不去的地方。而我的这种怀疑的采访使曹老以为我不认同这项发明的价值,所以,每次我把话题从导航仪本身转到发明过程中出现的其它人事,曹老都会奋力把话题转到导航仪本身。可以理解,这个发明对于他来说就像自己的儿女一般。

而曹老在采访中提供这些名单,使我更加确信这条新闻的重大。阳名珠,是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员,其夫人顾秀莲的名字可能大家都比较熟悉。国防科大副校长孙本旺,应该很多人也知道。长沙大学副校长方逵,可能也有一些人知道。为了验证曹所说这些事情的准确性,我首先验证了专利的真伪,并找本社记者摄了影,就是上面曹增杰手持专利证书的图片。然后,我通过各种渠道弄到阳名珠家里的电话,就这个事情电话采访了20分钟左右,因为他也是湖南人,所以采访过程比较顺利。此外又联系了国防科大副校长孙本旺,长沙大学副校长方逵。得到的回馈基本使我认为这条新闻可以报道。最后一个联系的人是长沙船舶厂高级工程师、副厂长李孟雄,他是对曹增杰很熟悉的人。

不久之后,这条新闻在《潇湘晨报》发布。发布后影响很大。首先是被湖南好事媒体称为湖南第一拍的吕笑峰联系上了偶,说对此很感兴趣。有意向通过拍卖方式,向社会诚招合作商。吕笑峰所在的盘龙拍卖公司主要是想利用此事炒作自己,不过我还是很高兴这事有这样一个有益的结果。

盘龙拍卖公司对此事非常热心,召集了很多记者,专家来论证此项目的可行性,而在其中,所有专家对该项目的原理都没有提出过什么异议,大家一致担心的是其精度是否已经达到应用程度。这也是在进入商业流程后,偶比较担心的问题。所以曾为此私下里问过曹增杰,这个精度到底有多高?!曹对我说,是1000公里之外,误差1米(年代有点久远,这个数据可能记错了,不过,当时在听到关于精度的回答后,哦,这个应该可以进入应用阶段了的印象,倒还是很深刻的)。这个精度当然已经达到应用标准了,不过我没有为此专门求证过第三方,或许是曹不愿意商业合作流产,说了违心话也未可知。

再后来,此事转交其它记者负责,偶就不是太清楚了。只是后来登门拜访过一个曹增杰,似乎双方的合作不是太愉快,最后破裂了。

说到这里,有些人可能要欢呼说我早就说了这个东西是个忽悠吧。此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新闻媒体对一个事件的关注,不是从其有没有使用价值来看的,是从其新闻性来看的。这个东西在原理上是革命性的,就是个大新闻。如果它已经达到应用,那就是更大的一个新闻。记者的造势,往往被人等同为瞎掰,偶为媒体从业人员说句公道话,正是因为这个造势,可以引导上下的视线,记者才被称为无冕之王。只要这个造势是在事实的基础上,就行。

最后,有朋友说道这个新华社消息的准确性,偶就顺便介绍一点新闻知识了。新华社长沙7月10日电,就表明这条消息是由新华社发布的,《江南时报》 (2002年07月11日第十二版) ,只是说明《江南时报》在12版对这条新华社消息进行转载。

话已至此,仍有怀疑的朋友可以进一步咨询专利局。

下面是一些相关新闻链接

华恩:【旧文新贴】长沙工人研制出顶尖导航仪

驿路梨花:【原创】“顶尖导航仪”的原理浅介(上)

外链出处

外链出处

外链出处

外链出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两个原因我不信吧

外行瞎说,

1,02年的东西,7、8年过去了还没应用化,不象真的。。。。。。现在手里大把钱满世界找项目(或要洗白的)有多少?埋在沙里的,一天两天不亮的还可能是金子,十年八年还黑乎乎的就只能是石头了

2,一千公里之外一米误差,有军用水准了吧?俺家的民用GPS,大概5米的误差吧?。。。。。。当然,俺家那个只要有卫星,不管走多远都是这误差。。。。。。老百姓不识货,难道搞这一行的也不识货?要我说,这搞专业发明的找报社干嘛?跟那些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的人一样。。。。河里就有这方面的专家,可惜海龟以后不大来了

3,专利不能证明他这东西有用,只能证明这东西在某方面是独一份。那些名人更不能说明什么,看上去他们都不是这一行的。那个周老虎也有某教授证明过,可惜是研究金丝猴的?当年特异功能,好像还有钱老支持呢

。。。

家园 说得对,这个东西由一般的记者来判断真伪,基本

没有价值。

这么长时间了,如果它的原理基本能说得通,不管技术上是否实现得了,至少一流刊物上早就可以发几篇文章了。

家园 LZ能否透露一下得到了什么反馈呢?

我猜测LZ本人的背景不是这方面的专业人士,所以我认同LZ在刚开始接触曹的时候所持的三条原则。

第一,是专利局的专利证明书......第二,业界专业人士对于此发明的评价......第三,该发明在发明过程中的故事。
现在猎头找人,基本上也类似的原则来证实候选人是否可靠。

既然原则没有问题,那么过程就比较重要了。但LZ只用了一句话

而曹老在采访中提供这些名单,使我更加确信这条新闻的重大。................

得到的回馈基本使我认为这条新闻可以报道

就带过了。因此,我很好奇,LZ到底得到什么样的反馈,以至于相信“这条新闻可以报道”?

家园 这个应该属于还未应用就已经被淘汰的发明
家园 .

新闻媒体对一个事件的关注,不是从其有没有使用价值来看的,是从其新闻性来看的。这个东西在原理上是革命性的,就是个大新闻。如果它已经达到应用,那就是更大的一个新闻。

家园 ..

新闻媒体对一个事件的关注,不是从其有没有使用价值来看的,是从其新闻性来看的。这个东西在原理上是革命性的,就是个大新闻。如果它已经达到应用,那就是更大的一个新闻。

.
家园 原理的革命性和新闻性?

有考量原理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吗?

比如我利用革命性的自创原理"1+1=3"证明了地球是三角形的,算新闻吗?

.
家园 对于科技报道还是要慎重的

你这个原则的滥用,就是目前国内众多的所谓爆炸性科技新闻,实际上要么是发明人胡吹,要么是记者胡吹,对数据的误读非常严重,拿旧闻当新闻的更是比比皆是。结果呢,就是目前国内的科技类新闻已经没有任何可靠性。

重大的发明发现不是这么容易的,报道就需要更加慎重。最好在有同行评议的专业杂志刊登了以后,再进行报道。毕竟专业杂志的读者很少,普通新闻媒体在进行报道是非常正常的。专利不是同行评议的,没有这种权威性。由于国内专利审查人员对于专业的了解普遍不足,其审查水平是很差的,不能证明发明的真实性,很多时候连创新性都是不可靠的。

而发明人所提供的专家名单,很可惜一般也只是一家之言,不能直接采信,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找反方的说法,加以权衡比较。一个专业杂志不认同的东西,必然有反方的,你要是找不到反方,或者是你能力问题,或者这件事情就高度值得怀疑。此外同行在对外行评价一些事情的时候,一些语言是比较隐讳的,如果没有这个能力听出这些画外音,建议不要做相关领域的采访。实际上,如果你把你的最终稿件给这些专家看看问能否如此发表,你可能会得到很不一样的回答。我不清楚你的做事方法,我接触到的一些国内的记者,包括级别很高的大媒体驻外首席记者,在把东西发表之前都不给采访人校正,弄得发表出来的东西和采访人的本意有很大偏差。

这种新闻界以为自己有了什么大发现,代替专业人士对某个事情做出判断的,是专业领域非常反感的做法。这种报道的误导往往非常严重,绝大多数情况下,犯错误的都是新闻界。

.
家园 是新华社哪个副社长去的?

科技新闻如何讲求时新性

  时新性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科技新闻作为众多新闻类别中的一种,也必然有着时新性方面的要求。在求新求快的同时,科技新闻如何求新,求快又该注意哪些问题,本文试作浅析。

  科技新闻也应注重时新性要求

  有人认为,科技新闻是“以报道科技战线新近动态和成果为主的新闻”,鉴于其报道对象的特殊性,在时效性方面可以不像社会新闻、体育新闻那样作严格要求,慢一点没关系,这种想法看似有理,实则不然。

  首先,时新性是新闻的基本属性之一,任何新闻报道都应该严格要求,对于科技新闻来讲尤其如此。一项已获得成功的科技成果,媒体只有在第一时间将其传达给读者,才能满足受众的求新心理,充分发挥科技新闻的新闻价值。在2003年非典肆虐的时候,报纸媒体在时刻关注各地病情发展的同时,还不断发布有关防治非典药物的最新研制情况,这个时候任何有关治疗非典新药出现的消息对于战胜非典病毒,稳定百姓的恐惧心理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媒体的及时报道就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时新性也是科技新闻区别于一般性科普文章的重要之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读者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报纸上有关科技方面的文章科普性逐渐减弱,新闻性逐步增强。这就要求记者报道的是最新最近的科学发现、科技成果,否则,如果是读者已通过其他渠道了解到知识内容,就没有新闻性了。

  另外,从媒体竞争的角度来讲,提高时效性是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神舟5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之后,就有《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华西都市报》等多家媒体迅速发出“号外”,不仅在市场上抢夺先声,更为自身品牌形象的塑造赢得极大声誉。

  在当下各种媒体竞争激烈,尤其是网络媒体拥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的压力之下,报纸在报道科技新闻时,更应注重时新性的提高,才能保证科技新闻的品质,在和其它媒体的竞争中赢得优势。

  提高科技新闻时新性的几点技巧

  要提高科技新闻的时新性,除了要求记者嗅觉灵敏,善于挖掘新题材,提高采访和写作速度外,还有一些小技巧的使用也有助于提高科技新闻的时新性。

  1、以新带旧,用新事例、新数据带出新意。科学研究通常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即便某项成果出来后也往往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检验才算是最终完成。有些科技新闻,由于暂时保密的需要,一时还不能公开发布,等需要见诸报端的时候,事件主体已过去多时,记者这个时候采写相关的报道,就要考虑如何才能将过去的事情写出新意来。如果满篇都是过去的事件和数据,读者看了就会以为是旧闻,不会感觉到新意。这个时候记者不妨从新近的相关事件和数据中寻找由头,再巧妙地嫁接到过去的事实当中去,使文章获得新意,比如在一则报道数月前某钢铁企业技术革新生产出新轧钢产品的新闻中,就可以利用该新产品的新近销量数据和市场表现,结合之前的材料进行写作,以新带旧,提高文章的时新性。

  2、变换角度,同一题材从不同方向出新意。在科技新闻报道中,很多相同题材的文章报道角度往往也近似一致,即多突出报道某项科技工作所取得的新进步或成果,结果导致读者经常发现很多科技报道文章都似曾相识,内容差不多,只不过又有了某些进展或一些突破而已,对于这类文章读者看多了自然就会觉得缺乏新鲜感。要避免这种状况的发生,记者就应当善于运用发散思维,尽量从不同角度来报道相同题材的消息。比如随着能源短缺问题的突出,报纸上有关燃料电池汽车的报道就比较多,但大多数报道都是重复着某汽车厂家又推出新款燃料电池汽车,造型如何,最大里程多少的消息,实在缺乏新意。试想如果记者能变换角度,从燃料电池汽车的适用性、经济性、以及产业化等多角度出发,那么提供给读者的就是源源不断的新鲜资讯了。

  3、根据需要,选择适宜的时机亮出新意。记者在采写科技新闻时,不仅要考虑有否有新意,还应考虑选择什么时机报道才最有新意,最有报道价值。有时并不是报道越早越好,恰恰相反,某些情况下若能将新闻搁一搁,反而会获得更好的效果。例如,某厂家在年初研制出一种名为“塔扇”的新型电风扇,其构造和送风原理与传统电风扇都有较大不同,考虑到其国内外的独创性,无疑具有较大的新闻报道价值。但此时尚属早春,各地气温普遍较低,远未到使用电风扇的季节,如果此时报道,读者看后即使感觉有新意,也不会太在意。而如果此时能先放一放,等到夏季来临,厂家产品开始投放市场时再作报道,无疑新意就更加突出,不仅读者会更加关注,对于厂家来说也起了促销作用,这样的新闻价值无疑更大。

  科技新闻讲求时新性应注意的几点

  一方面,科技新闻报道要注重时新性,才能充分发挥新闻报道的最大效能,另一方面,又不能简单地坚持时新至上的硬框框。应从实际情况出发,恰当选择报道时机,过于急躁地抢发行为,会有可能引起不良后果,以下就是笔者认为在报道科技新闻时应注意的几点:

  1、不盲目抢时新,应保持科学严谨性。科技新闻不像社会新闻那样具有较大的突发性与偶然性,一项科技成果的成功,往往是许多科技工作者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努力才获得的,而且只有通过了时间的检验,完成成果鉴定之后才能算是最终的完成。例如某地农业研究所试育出一种油菜新品,但其对气候和地域的适宜性及防病灾能力还有待检验,在确定成功之前,是否作报道就应当慎重考虑,切不可为了抢时效而盲目报道,如果记者过早在报道中下结论,万一结果有所出入或最终不成功,岂不是成了假消息,所以记者应保持科学的严谨性,善于等待报道时机。

  2、抢新求快的同时,要保证新闻真实性。科学研究讲求严谨,新闻报道则要求真实,为了抢新求快发布新闻而导致新闻失实的现象屡见不鲜。因为记者在复杂高深的科技面前往往是外行,对科技成果往往缺乏鉴别真伪、判断其价值的能力,一味地求新求快发布新闻点很容易造成失误,或者听任某些人自吹自擂而酿成笑话。上世纪90年代初水变油骗局就是少数记者不够严谨,仅听取了当事者的吹嘘后就盲目报道而造成的。现实报道中这类失实的例子还不少,要防止这类现象的发生,除了记者应加强自身学识的积累,提高鉴别能力外,摒弃一味的抢新求快思想也是必要的。

  3、注意保密问题,慎重考虑发布时机。科技新闻报道的对象往往也是一些具有较大商业或国防价值的科技成果,在报道这类科技成果的时候,记者就要注意到保密的问题,慎重考虑消息发布时机,以免引起不良后果。例如某地报纸就曾报道该市一下岗职工经过两年时间的艰苦钻研,发明成功一种新型冲厕节水装置的消息,但由于报道的时候这位下岗工人还没有去申请专利,结果消息见报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一些厂家很快便仿制出类似产品,并抢先大量上市,给原先的发明人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还有,对一些涉及国防战线的尖端科技成果,如新性武器,新型材料研制成功的报道,更应慎之又慎,这些消息通常是不允许随便报道的,即便记者获得了线索,也一定要从维护国家安全利益角度出发,在适宜的时机才能公开见报。

家园 河里干工科和技术工作的不是一般的多

你这个拿到河里讨论求证可以,直接发布就免了吧。

只要这个造势是在事实的基础上,就行

问题在于,专业领域内的“事实”,一般的记者是没有能力去辨别的。

事实上,专业领域内的事情,甚至对于本领域从业人员而言一些相当肤浅的事实都不是记者所能领会的。举个例子吧——当年我曾经在城建系统干过几年,有一次在报上看到一个报道本市今年植树多少百万棵的新闻,后来被我和同学们当做笑话讲。道理很简单,市区面积是有数的,而咱们中国的城市本来就拥挤,所以在没有大规模拆迁和特别的城市绿地建设项目的情况下每年可以用于植树的面积是很有限的。再加上现在领导们喜欢大草坪,那么实际可用于植树的新建绿地面积就更有限了。这么七折八折下来,植树数量无疑高不了,哪里来的几百万棵树

ps,报道这个新闻的记者是当地党报专门负责跑城建口的,当时我们单位领导曾专门嘱咐我不得向他透漏任何本单位任何具体项目信息,从根本上杜绝他出去“乱说”

家园 我等着驿路梨花把原理全部解释完再讨论。

  我这里有曹的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和发明专利说明书,反正我是看的稀里糊涂,俺还是自认为对世上绝大多数事物的基本原理有点了解的人。如果谁有兴趣我可以发出来给大家看看,是tif图形文件的。

  驿路梨花的说明比较清楚些,但到下为止也只说了些众所周知的原理,如知道当地的水平面与赤道平面与子午线平面的夹角就可知道经纬度。但是1、你怎么定位赤道平面与子午线平面?2、就拿专利书中那个仪器,想高精度地定位水平面是不可能的,这样所谓一千公里一米的误差也是不可能的。3、说明书中好象是利用铅垂线定位水平面,但各地的铅垂线不一定是指向地球的几何中心,这样的话当地水平面与赤道平面与子午线平面的夹角与实际经纬度之间就有了误差,如果当地的侧面有高山或重矿藏,这个误差还会相当的大。

  我的看法是就从看懂的一点东西上看他的发明原理是不可能实现的。

  对此类东西的办法村长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发明专利不代表他的发明是符合自然规律的,犹其是中国专利局的网站上,你可以找到大量疑似永动机的发明,有的甚至还直说了不需能源,还有直接写上永动的。名人看过也不代表这些名人就认同这个东西,有的是不是干此专业的被忽悠了,如钱对特异功能;有的实际上不认同,但不明说,这些都会被一些人拉来当虎皮。比如说有人把国外某专门机构确认收到东西的回信当做支持他的回信。有的人把根本不被业界承认的奖拿来到处宣传,作为他成功的标志。如某位自称证明了四色原理的“数学家”。

  我理解记者的心情。总想搞个轰动的新闻,能第一个报出重大利技发明的新闻是哪位记者都想做的。但要想一想,这个发明如果是假的或者说没什么实用意义的怎么样,在国内这样的东西多了,你找一找任何一个非专业的科技论坛,里面都有很多这样的人,永动机一类的最明显。一些假发明家也会利用记者的报道来招摇撞骗,如水变油、梁星人的永动机(名字不是),据说南街村因后者把几百万元扔水里了,水变油的事也不知骗了多少钱,这样的事难道报道的记者没责任吗?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你的四个链接都是2002的消息,后续怎么样了?
家园 浮躁的记者。

记者应该有些最起码的常识吧。

家园 估计曹连大地椭球体模型都不懂,也不屑懂

所以他的那个所谓精度,只能是空中楼阁。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