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西医何尝不曾中医过!!!! -- 王威

共:💬147 🌺21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医学的故事——从巫术到科学(15)

波伦亚大学

图:波伦亚大学是当时欧洲医学的重镇,特别是在解剖学方面。

图:16世纪的一个伤科军医从伤口中拔箭

图:中世纪晚期的外科医生,助手及学生。

图:14世纪的波伦亚大学的课堂可以看出学生自由放任的学习态度。

图:肖利克诊疗肘部病痛,病人躺在手术台上等待手术。

图:肖利克正在讲课。

图:在肖利克的指导下,医院的药师正在准备软膏。

图:中世纪一个医生的诊室。前面是一个来放血的女病人

图:拉伯雷的长袍(Robe de Rabelais),在蒙比利埃(Montpellier)大学著名的医学系学士穿的红色长袍,出自1936年的杂志。

图:“从硕士学位开始”:16世纪披着长袍的博士生,现在要授予博士生博士帽与博士戒指

图:12世纪以来,意大利的波伦亚(Bologna)、帕多瓦(Padua),法国的巴黎、英国的牛津等大学相继成立,对文艺复兴时期的医学发展扮演了启蒙的角色。图为帕多瓦(Padua)大学的校舍,这所大学一直是欧洲的学术重镇,杰出的师生包括伽利略、维萨里、哈维等人。

右图:15世纪初波伦亚大学内上课的情形。学生们的衣着打扮显示他们来自不同的文化与种族,为求知而荟萃于此。

大学的起源最早是教师和学生的团体。在意大利,一个商业鼎盛、市况繁荣的都市波伦亚,掀起一项具有历史性的运动,使医学摆脱烦琐哲学的枷锁。自11世纪以来它一直是一个法律学校。这所大学采取民主的方式,大胆宣称它拥有自治的权利。学生们可以自行选择他们自己的教授,并推举校长,可以决定讲课内容的取舍,并可参与教授职位的任免;校长可以管辖任何人,包括红衣主教,其职位具有官方职能。学校依照互助会的原则,学生缴了学费之后,为了使他们付出的钱发挥最大效用,教授连一日都不许缺席。如果教师因事要离开城镇,必须先付出一笔保证金,保证他会回来。

波伦亚大学可谓人才济济,佛罗伦萨的塔丢斯(1223—1303年)便是其中一位,但丁曾提到过他,塔丢斯行医要价很高,他翻译亚里士多德的著作,编写了一本书《如何保持健康》,建议进行每日锻炼。

波伦亚大学除招收男学生,还招收女学生,因此波伦亚大学成为世界上最早招收女医学生的大学。波伦亚大学是中世纪欧洲成立较早的大学,很早就形成文化中心,这所大学在1156年设立了医科,当时以阿拉伯语的医书为教本。

波伦亚的医学教育早自13世纪已经开始。起初医学校非常粗陋,但却有强而有力的法学院保护着。因此,波伦亚大学可以维持非宗教的特色。在凶杀案发生时,地方政府会请医师前往解剖验尸,找出可能的线索。1302年,一位叫阿左里尼的贵族在可疑的情况下死去,巴托罗米欧德瓦里格纳那医生受命检验死尸,以查清死因是否为中毒。中世纪的外科显得“过于早熟”,外科医师几乎沦为屠夫与刽子手。为此,巴黎的教授团在公元1350年,禁止毕业生执业外科。

不过,外科始终是波伦亚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曾一度恢复过解剖学研究,但是对人体的构造仍是以盖仑的理论为经典。一系列新的外科技术在这样自由的空气中遂应运而生。

直到16世纪,波伦亚大学的解剖学一直领先整个欧洲,最后,解剖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蒙迪诺教授将当时流行的解剖学思想归纳总结写成书,而且利用人的尸体教授解剖学,这是他的杰出贡献。但是他的很多描述都比较肤浅,如关于心脏的大小,他写道:“它既不大也不小。”

波伦亚大学还设有专门讲述占星学的教授。

法国的巴黎大学则是教授支配学生,学生只能管理自己本身的事情,学校的工作主要由教授们负责。总之,中世纪各大学的校规各有不同,有些规则流传至今,如考试、学位、课程等,当时都已具备。在大学医科毕业主要就职范围是做教师。中世纪各大学中,学生人数参差不齐,波伦亚大学、巴黎大学等学校学生最多达5000人,而牛津、剑桥这些大学学生总数在3000左右。中世纪的大学毕业生,如牛津大学和其它一些学校,可授予学士(Bachelor)、硕士(Licentiate)和博士(Doctor)这三种称号。一般修业的时间是4年到8年。在欧洲大学兴起的时代涌现出一批影响医学发展进程的教授,而且基本上深受阿拉伯医学的影响,比如外科医生肖利克所著《伟大外科学》几乎每一页都引用了阿维森纳、拉齐斯斯等人的话。该书在中世纪后期很著名,15世纪就印行了14版,到了16世纪仍在不断改版印刷。另一位著名教授菲拉里(Ferari da Grado)在他所著教科书中,引用阿维森纳的话3000次以上,引用拉齐斯和盖仑也达1000次以上,引用希波克拉底140次。一些著名教授也都兼行占星术。17世纪末,巴黎大学的教授们还讨论过彗星是否为流行病的到来前的征兆、月亮是否对人体有影响等这样的问题。当然,这种占星术到18世纪末和19世纪逐渐衰落。

在没有发明印刷术。书籍在中世纪的欧洲是稀少而珍贵的。当时大学中书籍的来源非常困难。据说法国国王路易十一因为担心自己的健康,很想在国家图书馆中找到拉齐斯的著作,而拉齐斯的著作只有在巴黎大学图书馆中才有,因此做为国王的路易十一也只好派人到巴黎大学图书馆中借阅此书。

附表 中世纪欧洲著名大学一览表

校名 成立时间(年)

波伦亚(Bologna) 1113

蒙披利(Montpellier) 1181

巴黎(Paris) 1110

牛津(Oxford) 1167

帕多瓦(Padova) 1222

内佩尔(Neapel) 1224

米西那(Messina) 1224

帕维亚(Pavia) 1250

剑桥(cambridge) 1209

里斯本(Lissabon) 1287

巴勒莫(Palermo) 1312

佛罗伦萨(Florenz) 1320

比萨(Pisa) 1343

布拉格(Prag) 1348

威恩(Wien) 1365

海德尔贝格(Heidelberg) 1386

格拉斯哥(Glasgow) 1453

维尔茨堡(Würzburg) 1402

莱比锡(Leipzig) 1409

罗斯托克(Rostock) 1419

弗雷堡(Freiburg) 1457

巴塞尔(Basel) 1460

布达佩斯(Budapest) 1465

图宾根(Tübingen) 1477

哥本哈根(Kopenhagen) 1478

手术刀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图:妇产科在中世纪得到重视,以上组图来自一篇关于产科学的英文书稿,明确的记录了子宫内胎儿的各种体位,也提供了解决产妇并发症的问题。

图:包扎下巴脱臼的病人,医师为确使绷带扎紧,用双手抓住绷带两端,双脚踏在病人的肩上,绷带曾经面粉与蛋的混合物浆过。

图:当时留存下来的人体解剖手绘图。

图:巴黎大学在户外进行解剖学这一课程。学生对尸体的兴趣,远胜于教授口中的盖仑。

图:使用肖利亚发明的拔箭外科弩(Balista)

图:肖利克发明的或构想的外科器具

图:法国外科医生肖利克(Guy de Chauliac,约1300—1368)

图:外科教授德蒙德维勒,对收取医疗费用采取讥诮的态度。

图:兰弗朗契将治伤的新方法引入法兰西。

图:狄奥多瑞坚持在手术进行中应该绝对清洁。他是一名教士,后来做到主教。不过这似乎无损于他的外科医师工作。

教会一直反对人体解剖。教皇博尼费斯八世(Boniface Ⅷ 1235?-1303)在纪元一三○○年发布著名的勅书,反对以任何理由切割尸体。因此东征的十字军只得用煮沸法来处理他们阵亡的伙伴,使尸睫的肌肉和骨骆分开,然后用船载回骨骼,以免葬在异乡。

稍后,教会禁止了这种野蛮的习俗,并解释教皇的禁令包括一切人体解剖的行为。波伦亚大学只是少数能克制了教士的意见的大学,这项禁令阻挠着大多数学校的医学进步。史料记载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前,一直不允许随意用人体做解剖材料,至15世纪,每年只许解剖一两个尸体。

秘密的解剖只能在暗中进行,毕竟一切也无法阻止年轻学子们的求知欲望。。

波伦亚的蒙迪诺德鲁兹(mondino de Luzzi 1275?-1327) 以“蒙迪诺”较为人知,可说是第一位杰出解剖教师。解剖学在的手中焕发出新的生命。从1314年起在波罗尼亚教了10年的书。

他的演讲内容大都不离盖仑(当时的解剖学教授们总是危坐于讲堂上,手持盖仑的著作,逐句宣读,仆人实行解剖,助教在一旁指导。如果发现解剖结果与盖仑描述的不一致。不敢说是盖仑的错误。只归咎于尸体存在变异),然而当他拿起手术刀教授解剖学的方法却非常系统化,而且让学生亲眼看见人体。他最优秀的学生肖利克((Guy de Ch-auliac 1300-1368)曾说:“我的老师……将尸体放在桌上……从四种观点教导解剖。第一种是营养器官,它们最先腐坏。其次是形而上的观点。第三则谈肉体本身。最后他介绍四肢……用这种方法,他藉人、猴子、猪及其它动物的尸体,教导解剖。不像德蒙德维勒那样用图表教学。”

在他最重要的基础性著作《解剖学》(此书流传甚广,在200年间发行23版之多)中他阐述道:解剖是从垂直地切开腹部开始的,以脐上为基线轻轻地操作。解剖这时便可以进行下去了,一个部位接着一个部位,小心地剖露出器官。在其后的三个世纪,几乎所有大学的医学院都要求解剖学的授课使用蒙迪诺的教科书作为教材。

蒙迪诺曾讲过:“为什么学者要写著作呢?第一是为了与学友们进行交流,第二是为了活跃自己的智力,第三是为了晚年不至于遗忘”。由于蒙迪诺的贡献,使解剖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蒙迪诺成为欧洲文艺复兴以前最早公开解剖人体的勇敢者。

蒙迪诺的弟子肖利克离开波伦亚之后,把解剖的新观念引入法兰西,使外科学能有更合理的根基,过去,外科医师只为病人治疗伤口,乔里亚克使它的地位更合理,成为医学中一个独立的部门。

实际手术方面,肖利克坚持“行动的外科医师”的大胆观念,并使它具体化。公元1363年,他以慎密的解剖研究做基础,出版了《伟大的外科学》(Great Surgery)教本。他在书中总结了做为外科医生的4个必要条件:第一博学,第二熟练,第三敏捷(因为当时无麻醉药,外科手术以快为好),第四要有一定的道德修养。肖利克是个有见识、有理想的人。他还说“优秀的外科医师应当具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尤其是解剖知识,他应当谦恭……胆大心细,审慎处理危险,慎重的诊断,虔敬而慈悲。他应当依服务的范围,收取适当费用,不应当贪得无厌。”

而同期的巴黎大学外科学校的领袖是意大利人兰弗朗契促成13世纪法兰西医术的振兴。。他于l295年,他被外科医学协会接纳,邀请到巴黎做外科学演讲。1296年他完成了《大外科学》一书,兰弗朗契制定了这样一个原则:没有一个好医生会忽视外科学,反过来说,一位外科医生必须要求具备一些医学知识。

兰弗朗契使外科学在巴黎重新恢复了受尊重的地位。当时手术很多都是由巡回的理发师完成的,原因之一就是医生们认为手上沾染鲜血有损自己的尊严。兰弗朗契的学术著作既基于当时的医学实践,也基于自己的经验。他将意大利“严密疗伤”的观念引入法兰西。他本人对治疗伤口十分慎重,尽力使伤口康复后不现疤痕。兰弗朗契对医疗费用所说的一句俏皮话,可以表现出他对病人的世俗态度。他说:“对穷病人,你可以尽心尽力去医。对富病人,你可以尽心尽力去取。”

兰弗朗契的同事亨利德蒙德维勒编写了一本《外科学》,他有很积极而有趣的医学伦理观念。“用音乐振作病人的精神……或揑造病人的敌人已死的信件”使他振奋。”不过现代医师可能无法同意这种犬儒式的做法,另外,他对病人的态度也和兰弗朗契相近,有及其世俗天真的一面,他说:“不要与受惠于你的病人共进正餐,宁愿把饭菜叫到小客栈中独享。因为,他会从付给你的费用中,扣除他的亲切。”他对病人给付医药费用的看法很沮丧:“除了感激与悔悟,我没有见过一个病人,无论贫富,无论诚实与否,会依他答应的费用自动付出。”在《外科学》的导言里,德蒙德维勒就曾用风趣的口吻向他的外科医生同僚们建议,收费要比内科医生多一些,还要提高警惕,因为一些富有的病人总是穿着破旧的衣服就诊,以便逃避收费。

虽然外科手术的地位慢慢的确立并受到尊崇,不过外科手术的风险一向很大,非常容易引起医疗纠纷,当时一位叫做休(Hugh)的名医就曾拒绝为一位贵族手术,条件是对方必须发誓,万一手术失败医师不应当承担责任。这时公元1250年的事情。

当时,外科医师错误的相信伤口在康复过程中一定会灌脓。休的学生狄奥多瑞极力反对这种理论,坚持在手术进行中应该绝对清洁。他是一名教士,后来做到主教。不过这似乎无损于他的外科医师工作。他告诫外科医师说:“不要妨碍自然,但要让伤口黏合。当你们将伤口完全处理干净后,就不要让任何东西再去碰它……不要用烧灼法清洁伤口。”因为烧灼器对健康的组织危害很大。狄奥多瑞希望废弃这种方法。

通宝推:水随天去秋无际,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