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西医何尝不曾中医过!!!! -- 王威

共:💬147 🌺21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医学的故事——从巫术到科学(8)

象认识宇宙一样去认识人

图:人(小宇宙)与自然(大宇宙)都遵行相同的法则。

图:数学家毕达格拉斯创建的教派对医学发展有着深邃的影响。

图:德谟克利特认为,要保持健康,就要让身体的原子顺畅运行。

图:在波斯宫廷备受宠信的希腊名医。

图:亚里斯多德移居小亚细亚之后,主要从事生物学研究。他在著作《自然之阶梯》中,已提出类似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关于发生和遗传提出了一些论据。

图:雄伟的的古希腊宫殿

图:在希腊和小亚细亚出土的古希腊时代的外科器具。

这是一个哲学的时代。

这是一个理性的时代。

这是人类最美好的童年。

大约于公元前6世纪,希腊城邦演进至奴隶制社会。希腊地处半岛,海岸曲折,山多地少;物产不丰,迫使希腊人通过海路去与其它发达地区贸易。在广泛的交往中,他们学习例如巴比伦、埃及等处已经高度发展的医学。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扩张到印度,希腊与印度的医学也发生了某种程度的交流。总之,希腊人有着探求事物的头脑,人与自然都是他们求索的目标,从哲学来说,希腊人一直在试图了解人类和世界,岁月在流逝,但希腊人所创造的文明却如永恒的圣火永不磨灭。随着希腊人不断向海外输出移民,从马萨里亚到拜占庭,从波提地亚到西诺普,他们的殖民地遍布西欧、南欧、北非、小亚细亚和黑海沿岸,埃及的宗教,波斯的哲学,腓尼基的文字,巴比伦的天文和“野蛮民族”的艺术,在希腊人总结和传播之下,奇葩绽放,成为全人类共享的美好遗产。

在希腊和小亚细亚,考古学家出土了很多古希腊时代的外科器具,其中的大多数都是用含锡量为15%的铜制造的;再有就是希波克拉底的著作偶尔提到手术刀时会出现“sidéros”(“铁”或“钢”)。而金属银则偶尔用来制作内障针以及精细手术的器具。

这些精致的外科手术器具都由经验丰富的专业手工匠用—整块金属打造,即便是象手柄这样的细部也装饰华美。用来用来检查肉眼看不到的器官的如产钳、窥器由多部分构成的器具,可以方便的组合和拆卸。看看那些留在医生诊所的医用工具箱里主要外科工具清单:各式探针、匙、刮刀、单刃或双刃的直刀、弯刃刀、钳子、镊子、钩状或管状器具、针、骨锯、骨钻、骨凿、药膏研钵杵。显示出古希腊医生已经开始用理性的手段,来对付疾病了。他们几乎已经确定疾病非因鬼怪作祟,而是一种自然现象。从而建立一套理性的医学系统。

在迷雾弥漫的蒙昧时代,古希腊人崇尚智慧,把女神雅典娜视为最美丽的女神,把智慧作为追求至高无上的真理第一推动力。他们把对过去进行思考的回忆视作是人类固有的本能。他们不愿把认知始终停留在问题的表面,而是要追述事情的本质,从而达到完美的理性。没有几个古代文明像希腊一样涌现过那么多的哲人和圣贤。

智者们灵光闪动,思索不竭,他们不满于宇宙中的一切都是由神创造的观点,力图从哲学角度说明宇宙的本质和来源。很多哲学家都是各科学者,从事数学、天文学、地理学等跨学科的研究,泰勒斯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水,依他的见解,孕育生命的水是万物起源,一切物质的基础。而阿那克西曼尼坚持弥漫四周的空气是宇宙根本,而赫拉克利特则仿佛从跳跃舞蹈着的火焰中看到终极答案,他说:“这个世界,既不是由一个神,也并非由一个人所造,很早就是,现在也是,将来也是一个永存的火。

德谟克利特则认为宇宙的本质既不是精神。也不属于神灵,宇宙是物质的。根据德谟克利特的理论,物质是由极小的原子构成的,这些原子在不断运动着,时而结合,时而分离。艾比克拉斯将这种理论藉用在医学上,认为人体由原子和原子间的气孔组成。当原子运行顺畅,人体就很健康,但当原子运行出岔,就会引起疾病。当然,医师的工作是使气孔保持洁净,使原子运行正常。

德谟克利特不是医师,却热心的写了许多有关解剖、流行病、预后与饮食的作品。他和其它爱奥尼亚的哲人一样,理性的研究医学。他确信,疾病与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一样,都受到明确法则的支配。

亚里斯多德移居小亚细亚之后,主要从事生物学研究。他在著作《自然之阶梯》中,已提出类似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关于发生和遗传提出了一些论据。他集古代科学之大成,后世生物学的发展,可以说是以他的发现为基础,他应该未曾实行过人体解剖,但曾检验过不少动物的尸体。详细论述了动物的内脏和器官,最早留下有记录的解剖图。他用于记录子宫的英文名称,被稍加改动沿用至今。当然,亚里斯多德对生理学缺乏理解,不能将静脉与动脉作适当区别,也不能正确判断感觉器官、神经、脑髓间的关系。他错误认为脑髓不是重要器官,心脏才是重要器官,是感觉活动的根源。在他看来,脑仅起到冷却的作用,只是防止心脏过热罢了。另外,他对发生学有着浓厚兴趣,而且以发生学为研究手段,进一步从事胎生学研究。以鸡雏做研究对象,由于他的观察,人们才知道鸡卵在孵化期第3天即有所表现。在亚里斯多德的以为里,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在于精神、灵魂是否存在。他曾给生命定义为“生命乃是自动营养、自动成长、自动死亡的力”。他认为生命要素有三种:最低是营养与繁殖,其次是感觉,最高是智力和精神。

有了这些智者的思索,原始医学开始了根本性转变:从神性走向科学。他们的智慧之光指引着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医药百科学家塞尔苏斯和普林尼、妇产科之父索拉纽斯、盖伦各自走上医学技术领域或理论领域的巅峰。医学的发展伴随着哲学的发展,第一次被看成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在新的思考方式下,有了严格的评判规范。他们认为,宇宙有许多法则,这些法则也可以用于人体。

比如把数字是支配宇宙的原则毕达哥拉斯的认为:星辰依一定的距离在天空运行,如同音键上的音调一样谐调。人体也受这种音乐数学关系的支配。人为什么生病就是因为人与宇宙无法谐调。显然,医师的工作无非是重新调整病人的音调。另外,他还发现,疾病本身受到等差级数的支配。后来,希波克拉底应用这个观念发展出疾病的“危险期”观念。

毕达哥拉斯后来创立一个神秘教派,有着各种各样奇怪的规矩:毕达哥拉斯教派有一些规矩是: 禁食豆子;东西落下了,不要拣起来 ;不要去碰白公鸡;不要吃整个的面包等等。誓言独身主义。但是这些不妨碍他要求信徒执行严格的饮食规律,以得到健康的生活。还有,为了担心造成身心无法平衡,这个教派的成员禁止大笑。

四元素与四体液病理学说

图:恩培多克勒的四元素。

图:四体液病理学说示意图

图:四种气质的人,乐天的人,多愁善感的人,易怒的人、冷漠的人。出自德国第一部太阳历中的木雕,奥格斯堡,1480年。

图:15世纪医师随身携带的小型手抄本,记载着由尿液外观来诊断疾病(图右)和由不同部位放血来治疗疾病(图左)的准则。这些都是「体液说」盛行之下的产物。

图:“体液说”的模式图。到了中世纪,体液说更渗入占星术的成份。

图:中世纪手抄本的插图,显示盖伦将“体液说”与人的四种基本器质连结起来:血液代表快乐、热情;黑胆汁代表忧郁、沮丧;黄胆汁代表易怒、暴躁;痰液代表冷淡、拘谨。

图:四种气质,摘自约1500年的《约克郡的理发匠外科医师指南》从右上方按顺时针方向,依次为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和抑郁质。并展示出每种体液起支配作用的年龄和精神状态。

恩培多克勒(约公元前483~前423年)是毕达哥拉斯的弟子,据说是西西里岛的一个王子,但他不愿接受王位而向往简朴的生活。因此四处流浪,到处游学,关于恩培多克勒的传说非常之多。据说他能够控制风;他曾使一个似乎已经死了三十日之久的女人复活;据说最后他是跳进爱特拿的火山口而死的,为的要证明自己是神。总之,他是哲学家、 预言者、科学家和江湖术士的完美集于一身的混合体。

他是意大利医学学派的创始者,这学派曾影响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他既是毕达哥拉斯的弟子,自然深受其数字理论影响。他说,数字四的意义最特殊,因为世界是由四种元素所构成:火、土、水与空气。四种元素分别具有热、冷、湿与干的性质。这四种元素以不同数量比例混合起来,成为各种性质的物体。宇宙轮回运动中,四大元素每一种都是永恒的,在爱的驱动力下“混合”成一体,而在恨的驱动力下四散分离,这两种运动方式主宰着世界万物的变化和消亡。每种合成的实体都是暂时的;只有元素以及爱和斗争才是永恒的。 他还观察到一个瓶子或者任何类似的器皿倒着放进水里的时候,水就不会进入瓶子里面 去。从而发现空气是一种独立的实体。

在这一理论的基础上,他有很多在今天看来稀奇古怪的想法,提出了原始的、带有幻想性的“最适者生存”的动物进化论。他说, 最初四方散布着各种生物,有的有头无颈,有的有背无肩,还有许多孤零零的肢体和器官。偶然的汇合使它们形成了千奇百怪的兽类:有无数只手的,有许多头的, 有牛身人面的,有牛面人身的,有不男不女的阴阳人等等。最后只有那些碰巧搭配地比较合适的动物才能存活下来。又比如认为肌肉的形成是由于四种元素等分量的混合,神经由火和土与双倍的水结合而成。动物指甲的形成是神经与空气接触表面受冷的结果。骨骼由两分水、两分土和四分火混合而成。汗和泪是由一部分血液变来的,这种血液被温度搞得流动性较大、更精细,因而能够流淌出来。

起初希腊医学认为人有三种体液:血液、胆汁和黏液。但恩培多克勒为了和四元素说配合,就只好将胆汁分为黄胆汁和黑胆汁。这和中医为了把四季和五行凑合,勉强自夏季分 出仲夏出来,有异曲同工之妙。但这种四分法也非全凭空杜撰,而是有点科学原理的,例如:水有冷湿的特性,土则有干冷的特性。而外伤会流血,呕吐会吐黄胆 汁,消化道出血会解黑便(也许就是黑胆汁),感冒就会流黏黏的鼻水。在人体内,血液、粘液(膜)、黄胆汁、黑胆汁四种体液成分的过多或过少,或与其它体液分离,就会导致疾病。因此,健康就是四种体液的正常配合,疾病就是四种体液的配合失当。

希波克拉底接受了这一观念,并将之引入到医学,发挥成“四体液学说”,整个理论是自然界的“水火土气”四元素分別与四特质“冷热干湿”相配合;它们又分别相应于出自不同器官的四体液,每体液又与两两相配的二种特质配合。并和古希腊人把人分为四种气质是说法相结合——乐天的人,他们活泼开朗,大多是乐观的人;忧郁、易沮丧、“黑胆汁型”多愁善感的人;充满激情、性情暴躁、行动积极、“黄胆汁型”易怒的人,行动迟缓、不易动情、冷漠的人。按照希波克拉底的体液学说,最后一种人之所以具有那样的气质,是因为血液中的黏液过多。

火(热)——血液(来自心)——热湿——多血质

水(冷)——粘液(来自脑)——冷湿——粘液质

土(干)——黄胆(来自肝)——热干——急躁质

气(湿)——黑胆(来自脾)——冷干——忧郁质

此一理论又由亚里士多德传布,又影响了曾统治医学达千佘年之久的罗马医生盖仑(129—约199)的生理学理论。盖仑发展了希波克拉底的体液学说,将人的脾气体质分为四类:黄胆质者勇敢精力充沛、黑胆质者固执忧郁、多血质者热情果断、黏液质者愚笨懒惰。发炎也分为四种:来自血液之蜂窝组织炎、来自黄 胆汁之丹毒、来自黏液之水肿、来自黑胆汁的癌瘤。发烧也分四种:属血的持续热、属黄胆汁的三日热、属黏液的每日热、属黑胆汁的四日热。他的思路后来发展成为四气质学说。

总之, 在一个药物与手术不发达的时代,许多主要的治疗方法也多依此原理。例如:放血:将多余或不好的血放掉;泻吐:利用泻药或催吐药将不良体液排出来;节食:防止体内产生过多的体液;药物:黄瓜子性冷,可用来治疗血液过多的热病。

中世纪的医学就在这套四体液病理学说主导西方医学理论约二千年,形成了如中医阴阳五行般的巨大结构,更被配对至社会伦理和天文地理上,直到十七世纪才开始式微,终于停滞不前,即便如此甚至到十九世纪,仍有部分保守的医学教授舍不得放弃。就像今天仍有不少现代中医师“理必内经,法必仲景,药必本草”。阴阳五行和经脉理论仍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医学之父希波拉克底

图:医学之父希波拉克底

图:希波克拉底( Hippocrates ) 希腊医学家,西方医学之父。他是第一个赋予医学理性内涵的人,他写下的医师誓词至今仍被奉为执行医业的南针。

图:据说希波克拉底曾在雅典街上放火,当中世纪的鼠疫爆发时,医师回忆起希波克拉底,重新用了他的办法。

图:传说一名波斯人提供希波克拉底许多金币,要求他前往波斯,但遭到希波克拉底的拒绝,他不能帮助希腊的敌人。

图:希波克拉底向病人的母亲保证一定尽全力医治好他的病人。

图:希波拉底的解剖知识有限,但他治疗骨折的手段却非常的高明。

图:中世纪希腊文《希波克拉底誓词。

希波克拉底约在纪元前460年生于希腊风景优美,林木繁茂的科斯岛上的一个医生世家。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医生,母亲是助产婆。据说他父系家族的祖先是医神阿斯克勒庇俄斯的后代,母系家族是赫拉克勒斯(希腊神说中的大力士)的后代,他个子很小,就读于科斯学校,青年时漫游希腊、黑海沿岸、北非等地,一面行医,在此期间接触到了各地民间医学。并做过随军医生。他受到著名学者毕达哥拉斯、阿尔克迈恩、恩培多克等的影响较大,因此接受他们的有关自然哲学学说,融入医学。他在科斯的学校教了很多年的书,公元前377年,他已八十多岁高龄,老死于帖撒利。当他死后,他的名气已经非常大,人们对他既崇拜又敬畏,甚至迷信在他坟墓上的蜜蜂采的蜜也具有神奇的治疗功效。他有二子一婿从之学医。其后追随他的医生趋之著鹜,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希波克拉底学派”。

  希波拉克底的故事很多,有一次他在市场上看到一个突然神志丧失的人,全身抽动,面色青紫,嘴里还不断吐出泡沫。众人都以为其人中邪,惊慌失措的呼喊着快去神庙请僧侣来。

  正巧有位僧侣经过,看了看病人,板起面孔说:“啊——这人得了神病,要请神来宽恕他。快把他抬到神庙里去!”

希波克拉底站了出来,告诉众人,这人患的是癫痫症!把他抬到神庙去,只会耽误病情。癫痫是一种突然发作的暂时性大脑功能紊乱的病症。希波克拉底指出的病因是正确的;他提出的这个病名,也一直沿用到今天。

然而众人还是将病人抬到神庙,这让希波克拉底极为痛心,从荷马时代以来的古希腊的医学传统,普遍认为,疾病是神的“谴责”。这样治病,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希波克拉底发愿开创了医学的新时代,将医学从庙堂祭司手中彻底解脱出来。

  又有一天,一个巫医在给骨折病人治病。那病人右腿被车轮辗断,痛得昏死过去。但巫医还让病人的家属扶住病人,用左腿跪在神像面前;希波克拉底实在看不下去,他赶走巫医,告诉病人家属,骨折手术是非常简单的,首先清洗创口,然后进行牵引,使断骨复位。病人很快康复。

在他的专题著作《谈关节复位》,希波克拉底和他的弟子们对人体解剖学、人体支撑及运动的机能已然了解到相当深的程度。处理关节脱位可以说是希波克拉底外科手术的杰作。为此他还专门发明了“牵引梯”和以他名字命名的手术台。我们可以通过公元前l世纪希腊医学家阿波罗尼奥评论希波克拉底的书中,看到有两张插图清楚介绍“牵引梯”这一发明:病人的头部和脚部被分别绑在两根梯梁上,医生助理借助于转轴,通过粗绳给病人做牵引。

希波克拉底手术台)既被用做牵引梯,也被用做牵引床。人们利用它进行各类骨科治疗。这一发明一直激发后世的医家获得灵感,改造出用于不同治疗目的的手术台。在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作品中可以看到当时的医生根据不同的牵引治疗方法制作出立式的、梯式的、台式的、床式的希波克拉底手术台。

  公元前430年,雅典发生了可怕的瘟疫。患病的人接二连三地死去。许许多多的人突然发烧、呕吐、抽筋,身上长脓疮,不久又引起溃烂、腹泻。瘟疫蔓延得非常迅速,城里到处是尸体,连享有盛名的雅典将军伯里克利也被传染,不久死去。

希腊北边马其顿王国的一位御医,得知这一消息,立即辞去御医职务,冒着生命危险,赶到雅典。他一面调查疫情,一 面探寻病因及解救方法。不久,他发现城里家家户户均有染上瘟疫的病人,唯有铁匠家一个也未被传染。铁匠打铁,整天和火打 交道,也许火可以防疫,便在全城各处点起火来。这是人类第一次用医学的手段的击败瘟疫,在未来的岁月激励着人类对抗病魔的信心。

1948年世界医学会制定了《日内瓦宣言》,这一誓言是根据《希波克拉底誓言》而拟定的。

公元前5世纪末。在爱琴海的科斯岛的一株梧桐树下,希波克拉底领导之下的科斯学校,为学生们举行开始学习医学入门的仪式上,学生必须念诵一段誓词,那就是我们现在熟知的希波克拉底誓词。

“对着医神阿波罗(Apoullo)、阿斯克雷庇亚(Aescul-apius)及健康之神(Hygieia)、治疗之神(Panacea)和各位神灵,我宣誓:

以我的才能和判断力,我将遵守此约。敬我业师如同生身父母,共享我之所有,接济他之所需,视其子女为我同胞兄弟,彼若意欲习医,我则竭力传之。

我将采用口授书传诸多方式,将医术传给我的后代、业师的后代及发誓遵守医学法规者,此外概不外传他人。

我将尽我之所能,信守对病人有益之规范,摈弃一切有害于病人之行为。我绝不将毒药给任何人,同样,也不给妇人以坠胎之药。愿以此神圣纯洁之精神终生履行我之职责。无论走到何处,都以解除病人之痛苦为主旨,杜绝一切即或是病人自愿的有害行为,拒绝无论来自男女、贵贱者之诱惑。凡我所见所闻之应保守秘密者,不论与我职业是否有关,决不予一丝泄露。我严守这一誓言,愿神明赐予我医业昌盛,无上荣誉;我若有违誓言,愿受天意殛之。”

《誓言》的前两段,其价值在于它的提示功能,因为它是当时对未来的一种承诺方式,后面段落中的伦理要求则成为医生行为的准则。《誓言》提出了一个至高无上的伦理学准则是,作为一位真正的医生,绝不允许在重病人对生命绝望而求死时,给病人以导致其死亡的药品。另外,禁止医生施行自己把握不了的手术,要求医生恪守职业道德、保守职业秘密,在治疗时不能做出有损名誉的行为。

《誓言》也反映了当时医生传授的手工业方式;表现了尊师观念。因此作为西方医学职业道德的典范和基石流传了两千余年。

凭着关于人类疾病的渊博的学识,希波克拉底将医学引入一个崭新的有历史决定性的方向,抛弃神的作用,而代之以临床的观察研究,求助于卫生和有效的治疗。希波克拉底以他杰出的才智和能力赢得了无可匹敌的名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