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翻译】纪伯伦散文诗五则 (一)我的心告诫我 -- 江城孤舟

共:💬18 🌺4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初读纪伯伦原作,大吃一惊。

因当年读冰心从英文翻译的纪伯伦作品在前,读其原文作品在后,而读英文原文的时间似乎更在此后。

初读原文,发现完全和我过去印象中的纪伯伦不同啊!早先,冰心译的先知、沙与沫,留给我的印象是修辞简约而诗意盎然,哲理在意象中,感情表达含蓄,不是直抒胸臆式的,给你充分的空间去体味,还带点神秘气息。所以,他的阿文作品令我大吃一惊!那会儿读的是他的情书,感情炽热直白,夸张的比喻、联想,排喻而且是排山倒海式的排……修辞手法的使用可说浓稠。其基本信息,以最没有诗意的标准完全可以压缩成干巴巴一句话:你昨天走后我就开始想你。但是他能挥洒出去好几页,全然不重样不枯燥,大叹真是“阿拉伯人的舌头”。这里头,也有对方女友也是文学上好手的缘故吧,我猜他二人也是棋逢对手,不仅仅是感情告白,也许有点和对手过招的意思?

那么是不是冰心的译作和原文差距太大呢?后来看到纪伯伦自己的英文原作,发现不是,冰心的翻译还是挺贴近他英文原作的。其实是纪伯伦阿文作品和英文作品整体风格上的确有很大不同。

这个不同里头真是很有意思。我在想,如果大家能读阿文原文或者能读到从阿文原文译成汉语的纪伯伦作品,会是喜爱其源于阿文作品的人多,还是喜爱其以英文写成的作品的人多?

简约不是阿语文学所推崇的。英文是纪伯伦的第二语言,掌握得不如母语那么随心,其英文作品里带了种简约的风度,我想这是很重要的原因。其次,纪伯伦能在英语世界风行,除了他能直接以英文写作,是否也得益于跨语言表达造成的简约符合了现代一般公众的审美喜好?现代艺术的简约之风,似乎吻合中国古代书法绘画中的“留白”,不但有蓄势待发的张力,更给观看者、读者以舒展自己心胸的空间。纪伯伦英文作品的风行,是否和这个有关?

很久没有更新有关信息了,这还是当年读纪伯伦的一点感想,草草写下和各位分享。

也祝江城兄忙得开心,回来继续和大家聊。

翻得真好,送花。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