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秦军秘史:身世之谜 -- 西河伯

共:💬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秦军秘史:决胜之战

秦军秘史:决胜之战

央视国际

  春秋战国时代,群雄争霸,弱肉强食,统治中原地区的是六个强大的诸侯国,这些国家的实力远远超过了来自西北边陲的秦,秦人如何才能战胜六国,奠定统一天下的局面呢?

  记者:您好观众朋友,本期我们继续上期的话题,我们上期谈到秦人的先祖们,可以说是经过了流血牺牲终于稳稳地站在了中国的西部,成为了一个强盛的诸侯国。那么他们又是如何走向统一中国的呢?我们今天将继续来谈论这个话题,我们的嘉宾还是金铁木先生。

  纪录片导演金铁木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却一直迷恋于研究秦汉历史。三年前他决定要拍摄一部讲述秦军历史的纪录片。2004年春节,一部国内迄今为止制作时间最长、耗资最为巨大的纪录片《复活的军团》问世了。在本期节目中,他将为观众揭开秦称霸中原的历史真相。

  刚刚诞生的秦军曾经无数次面临着灭亡的命运。然而经过200多年的浴血奋战,这支顽强的军队彻底征服了剽悍的游牧民族,统一了西北高原。在西部站稳了脚跟之后,秦人的眼光转向了东方。

  但就在这个时候,秦当时的统治者秦孝公意识到,中原国家的实力远远超过了自己,秦在历史上再一次面临着灭亡的危险。

  记者:秦国在走一条比较顺利的路,逐渐地强大起来了,虽然它的地域处的比较偏远一些,文化相对落后一些,但他的国力还是比较不错,那为什么秦孝公有那么强烈的愿望需要变法呢?

  金铁木:秦的历史,我们比如说把秦的历史放在550年,春秋战国大概550年的历史当中时候,到了秦孝公的时候,它的发展暂时处于停滞阶段,经过了几代奋发图强,占领了中国整个西北以后,它站稳了脚跟,我有了我自己大面积的国土,然后在公元前361年以前它曾经试图东进中原,但是在它第一次或者说第一个阶段上,它东进中原的时候,碰到了强大的阻碍,就是说它试图东进中原,但是他发现他的实力不足以跟中原六国去抗衡。

  记者:那段历史我们都知道,那段正好处于封建制度建立的阶段,其它各国好像都在纷纷进行各种各样的变法,变法之后,有一些国家是逐渐显露出来了,比较强盛。

  金铁木:进入战国时代,第一个霸主就是魏国,从晋国分出来的魏国。我们可以从这些著名的人物身上看他的历史,比如在军事方面,它有一个军事天才叫吴起,在文官方面,在政策法令制定方面李悝,李悝是战国时代变法,魏国由李悝这么一个人开始,他开始了变法,所以说魏国的变法是实施得最早的,或者说最全面的,所以战国时代第一个霸主是魏国,而魏国跟秦国是邻居。秦魏之间首先就要进行冲突。

  记者:感觉到威胁了。

  金铁木:因为他的邻居已经强大起来,他开始紧张。

  记者:我记得有人评价过吴起军事天才,他组建了三千位武卒,最早的职业化部队,然后有人说如果再给吴起一些时间,他能够有三万位武卒的话,就可以纵横天下。

  金铁木:这个当时史书上有记载,我们想当时中国的军队是什么样子,因为这个历史书上特别少,中国史家向来对细节,对形而下的东西好像不是特别重视,这里面有一点记载,关于魏国的武士,魏国是重装武士,从头到脚,全都包裹在铠甲当中,身负百斤之力,可以箭步如飞。这是当时一些谋士,说客,事实上去形容去描述魏国的武士,从这点可以看出来,在战国时代,魏国的军事实力是相当强大的,这就是由于变法,然后魏国最关键的是对秦国造成了威胁,你的邻居,你身边的这个家伙很危险,况且当他十分强大的时候,你就更危险,所以当时秦国实行变法是必然之举。

  记者:也是不得已的选择,因为他可能再一次面临到被灭亡的危险,正好有商鞅来自变

  法之乡的人,提供了这个可能。

  对于秦的历史来说,公元前356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那一年,一个叫商鞅的人来到了秦。这个在自己的祖国怀才不遇的变法天才彻底打动了当时的统治者秦孝公,他们在宫殿里进行了三天三夜的长谈。三天三夜过后,秦的历史得到了彻底的改写。

  金铁木:商鞅给秦人带来究竟是什么,讲商鞅变法的核心,其实它的核心就是一个字,就是靠法。靠奖赏,靠一套法律规范,靠一套法律制度来调动人的积极性。我们一直讲他变法的核心就是著名的军功爵制度。

  记者:这是什么样的制度?

  金铁木: 按照商鞅的观点,他就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在我们讲的秦国社会环境下,所有的秦国国民,秦人只有两个内容,要么你就耕田,要么你就去打仗,所以他的政策叫耕战政策,事实上耕田只是手段,所有的目的通向一个,那就是打仗,就是战争,战争是什么,战争是争霸,以战驱战,只有战争才能结束战争,才能统一中国。

  在那个铁制农具刚刚兴起的时代,秦的粮食生产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秦国很快成为当时世界上的粮食大国。运输粮食的车辆在秦的道路上络绎不绝,而这些粮食中的大部分只能有一个去处,那就是战场。

  金铁木:但是这里边有一个激励制度,我认为激励制度事实上是现代企业的一种,我觉得是他的一个核心因素,事实上我们从商鞅变法,从商鞅的观念里边,我们能够找到这种根源或者叫萌芽之类的东西,他讲究激励制度,商鞅变法里有一个核心就是军功爵,这里边它有有严格的等级、奖赏这种制度,就是说,他让秦人打仗、耕田,跟他的地位,跟他的利益彻底挂钩,你的生活直接跟打仗有关系,你仗打的好,你就什么都有,你种田种的好,也就什么都有,这两个事是一体的。

  记者:后来咱们不是经常有这种提法吗,谁要能攻上这个山头,赏金万两,封万户侯,实际上这个万户侯估计就是从秦朝过来了。

  商鞅为秦国制订了一套严格的法律制度,这种制度规定每一个秦人,无论是天子、贵族还是平民,都只能在同一种法律规范的制约下生存。然而正是这一点,决定了这个给秦国带来强盛的变法者最后的悲剧命运。

  金铁木:商鞅他的结局确实不好,商鞅为秦国制订了严谨的法律,整个秦国事实上从秦孝公开始,从商鞅开始,秦一直到它统一,是严格按照商鞅制定的法律在运转,整个国家都在按照这个法律在运转,但是制订这个法律的人下场十分悲惨。 秦孝公一死,商鞅命运悲剧的开始在秦孝公死那一天就注定了,就是说商鞅最后是被车裂而死,车裂是他自己制订的,什么什么人,谋反的人,罪大恶极的人,最终一定要被车裂,这是他制定的法律。

  记者:车裂也就是我们所谓的五马分尸。

  金铁木:结果商鞅他自己被车裂。我觉得这很有意思,一个制订法律的人最后被他自己的法律……这是一个特别悲剧的一个事。

  记者:而且用的是最重的法律。

  金铁木:对,商鞅之死实际上是这样的,是特别简单的一个事件,商鞅在位的时候,他特别严谨,除了秦孝公,他是大权在握,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谁都不放在眼里,当时秦孝公的儿子,后来的秦惠文王, 等于是当时的太子,太子的师傅触犯了法律,按照道理按照商鞅的法律,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哪怕你是太子的师傅也要受审,最后等于是太子的师傅最后都受到“割鼻刺面”这样一种惩罚。

  记者:蒯刑。

  金铁木:对,事实上这个东西当时没有意识到,最终决定了他的死亡。在秦孝公死后,当时的太子秦惠文王……

  记者:为他师傅报仇把他车裂了。说起来这是表象的原因,深层的原因,因为他的改革,很大程度上剥夺了以前贵族的权利。

  金铁木:我们知道在历史刚一开始的时候,或者在文明早期的时候,权力和地位,财富这些东西怎么划分,人与生俱来有这种欲望,对于权力的追逐,对财富的追逐,最早的时候,在文明早期的时候,应该都是这种,更多的是基本上按照血缘关系,血统关系,我爹是君王 ,我理所当然,财富跟权力就有相应的,但是商鞅变法十分彻底,他就说所有的贵族,秦国的贵族,你生下来不是贵族,所有的荣耀地位跟权力都得你自己靠军功去争取,大家都是平等的。

  记者:实际上从中国历史来看搞变法的人善终的并不多,从商鞅开始,后来的王安石,后来戊戌变法,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好的结局,包括我们前面提到的吴起,最后让人乱箭射死。相比来说,商鞅算是比较幸福的,毕竟他变法的法规延续下来了。

  金铁木:这是特别让人关注的一点,秦人特别有意思,秦孝公死了,他儿子秦惠文王接位了,商鞅是被他车裂了,但是他裂掉的是一个躯体,商鞅所代表的那套法律体系被他原封不动地,完全不动地继承下来。这是秦国君主之英明在这儿。

  记者:动人不动政策。

  变法的成功迅速改变了秦在战国七雄中的地位。此后,秦军开始频繁地向中原六国发起进攻,它的疆域不断地向东拓展。

  魏国是战国时代的第一个霸主。史书记载:魏国军队身穿重装铠甲,以强悍而闻名。然而,强悍的魏军成了秦军的第一个牺牲品。公元前293年,秦军斩首魏军24万,魏国从此衰落。

  楚一直是南方的大国,实力雄厚,楚人制造的青铜剑直到今天都赫赫有名。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占楚国经营了几百年的都城郢,楚国一蹶不振。

  此时放眼中原世界,秦统一中国的阻碍力量只剩下了最后一个。

  金铁木:就是说在公元前278年以后,楚国都城被破以后,就剩下赵国。

  记者:赵国是现今河北的。

  金铁木:河北山西。事实上能够跟秦国争霸的就剩下赵国,但是就这样一个国家它确实十分强悍。这可不是一个小的对手。

  记者:赵国在我们印象中好像被人欺负的,廉相如,到秦朝被人欺负够呛。合氏璧的故事。

  金铁木:课本上都有。

  记者:在我们的印象中,赵国好像不是很强盛。

  金铁木:赵国事实上强盛有一个标志,就是赵武灵王,赵武灵王作为军事家,十分有传奇色彩,就是说在史书里边有一个记载,特别有意思,就说赵武灵王经常孤军深入,我主要的目标我的领地向北拓展,他经常带着小分队到匈奴的腹地,到北方娄烦、优弧这种少数民族的游牧部落的腹地去进行侦查,去探测地形,为了打仗,这个人是十分具有冒险家的精神,十分有传奇色彩,还有一个记载特别有意思,赵武灵王的时候他就意识到只有秦人是我的对手,我必须要了解秦人。

  记者:很早看到这个。

  金铁木:很早意识到这点。他产生了特别冒险的举动,他干吗,他化妆成使者去咸阳,秦国的都城,去见秦昭王,他有两个目的,第一想亲身亲历探测一下秦国的地形,秦国是什么样的地形,这很关键,第二想亲眼目睹一下秦昭王,我的对手,这个直接跟我赵国命运有关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化妆成使者,竟然在秦昭王面前扮作使者,至少是去了一次,后来历史书上有记载,秦昭王第二天的时候反应过来了,有点不对劲,正使后面的那个人,好像神态跟气质似乎不像一个随从,坏了,那个人肯定不一般,马上命令士兵追赶,追赶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赵武灵王跑了。 这是一国之君,如此胆大,如此冒险。

  记者:秦昭王眼力也不错。他们的的确确是相同量级的对手。

  金铁木:在那个年代的人出了好多英雄豪杰,很难想象,你想象一下一个国君敢如此冒险,这是特别少见的,所以有了赵武灵王这样的人,有了这样的国君,可以想象赵国的强悍,事实上在赵武灵王改革以后,就是战国年代我们都讲究变法改革,实际上在赵国就是赵武灵王,他的标志就是胡服骑射。赵国的地理位置特别有意思,赵国的地理位置就是在正北方,在北方,现在的山西、河北,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后,他的实力大涨,他的国土一直蔓延到现在内蒙,呼和浩特,甚至到了包头。

  记者:那不是匈奴人的地方吗。

  金铁木:他就是在跟匈奴人争霸的过程当中,赵国变得十分强悍,因为匈奴人他跟秦国的历史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就是说周边的游牧民族造就了他的禀性,他跟北方游牧民族争斗的过程当中,赵国的民风十分剽悍,善战,赵人他的这种民族精神或者他的性格跟秦人有十分相似的地方,他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对手。

  记者:也是一个善战的国家。

  金铁木:因为国土的面积,人口的总数,可能在当时已经赶不上秦国,秦国远远高于他,但是就是说它的武力,它军队的质量,军队的素质非常高。他是精兵强将。

  记者:这个我们可以从历史的沿革中看得出来。即便到了秦末的时候,当时天下的精兵也汇聚于赵。

  金铁木:到了公元前大概278年以后,秦国的对手,真正能抗衡的对手就剩下赵国,赵武灵王虽死,但是他改革的后果使赵人的军队十分强悍,赵国的军事力量十分强悍,一直延续了几十年,一直到公元前262年。

  记者:而且那个时候他们有名将,这边白起,这边好像廉颇。

  金铁木:但是那一年,公元前262年标志着一场战争的开始,那场战争 那是一场我们今天看来,我们今天用穿越两千年的历史,带着大历史的眼光去追溯两千多年前的时候,我们发现那场战争是一场十分关键的战争,可以简单地讲他左右了战国时代的政治格局,赵是秦最后的一个对手,那一仗赵国基本上他的实力完全被消耗殆尽,长平之战。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公元前262年,秦国的命运得到了改写。那一年,一场争夺整个中原地区霸主地位的战争开始了。在赵国一个叫长平的地方,秦和赵集结了100多万人的军队,一场大战即将爆发。这是古代战争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战役,这次战役将决定战国时代的政治格局。

  记者:为什么会在这里打这场仗,决定整个战国末年命运的一场仗?

  金铁木:这场战争在公元前262年开始,当时秦国跟韩国打仗,韩国打输了,韩国人说好了,他不是输了吗,他承认我输了,输的代价是把我这几座城市给你,当时就是韩国的一个郡,上当郡,韩国打输了,割地求和。但是秦军就后撤,后撤了以后,韩国上当郡的郡守叫冯亭,这个冯亭很有可能此人对秦人怀有仇恨,因为战争嘛,说话开始不算数了,韩王管不了他了,上当郡的郡守冯亭说话开始不算数了,他把上当郡反而给了赵国,因为上当郡已经被秦军从韩国分割出来了,就是说它脱离了韩国的本土,但是它跟赵国是接壤的。郡守冯亭把上当郡给了赵国,战争就从韩国这儿转变成了秦赵之间的一场战争。事实上悲剧的就是说赵国竟然接受了,事实上当时在赵国就有两种意见,事实上上当郡就像一块烫手的山芋,我们接受了这个,很有可能就是战争。

  记者:其实要说起来,从这个战争的开局来说,赵国就先输了一招,因为它名不正言不顺。他是一其实它既然接过来,其实想好了准备要打。

  金铁木:然后秦昭王就生气了,你赵国怎么能这样呢,这本来是我的土地呀,我用性命,秦人的战士用性命换来的土地,你怎么能这样呢?然后秦昭王就决定去打仗,就发动了一场战争,这场战争是秦人主动发起的,战争的开始。最早的时候,统帅还不是白起,是另外两个秦军将领。然后战争开始的时候,事实上就是说他这个战争不是一天两天,长平之战事实上持续了两年左右的时间,实际上战争是一步一步积累起来的,越积累越大。事实上到了后期的时候,秦赵两个国家,把所有自己拥有的军事力量投入到了这场战争当中。最后的命运是什么呢?就是两国的命运之战,最后事实上变成了两国决一死战。

  记者:一场豪赌。

  金铁木:一场典型的豪赌,事实上这个战争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是逐渐积累起来的,小规模,增兵增兵,小规模,增兵,就这样。

  山西省的高平县,这一带就是当年秦赵交战的地方。这是秦军统一中国的进程中最为关键的一场战役,它的结局对秦帝国的建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也是司马迁的《史记》中描写最为详细的一场战争。2000多年前,这里到底发生了怎样惨烈的一场战争?

  记者:据我所知长平之战之初的时候,赵国还是占便宜的。

  金铁木:对,因为长平这个地方,实际上就说它是赵国的本土,秦国事实上远离本土作战,所以这种情况下,它首先有利的一方是赵国的军队,我在我的本土作战,我的后勤供应,各方面都对我有利,秦人是远离大本营。它的都城咸阳事实上从现在的距离来看,咸阳离现在的高平应该是在四五百公里,应该是接近五百公里左右,是这样一个距离。500公里,秦赵当时都投入了最大规模的军队,秦人的军队应该在60万人左右,而赵国的军队很可能也接近60万,但估计是在50万左右,这是根据历史书上的记载得出的结论,今天我们得出的结论。

  记者:实际上如果这么看来的话,咱们前面也分析了,赵国的实力也不弱,兵将也非常能争擅夺,所以从军队的数量和质量来说,两方可以说是棋逢对手。最早赵军的统帅应该是廉颇吧。

  金铁木:战争刚一开始,实际上赵国的统帅是廉颇,这是赵国著名的军事将领。廉颇他当时就比较聪明,他打算用,因为双方是棋逢对手,举国之兵,我不跟你死拼,我在本土作战,你是远离本土,他就是一个很英明的一条策略,守,我不跟你战,我守,拖垮你,很起作用。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秦赵双方的军队是在相持状态,但是这种相持事实上是对秦军是一种消耗,是特别不利的。如果这样相持下去,最后秦军只能是撤走。

  记者:等你一撤走的时候,人家在后面强行攻击,这样整个中国历史就要改写。

  在2000多年前,要从500公里远的都城为一支60万人的军队运输粮草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被困的秦军似乎马上就要输掉这场有关国家命运的战争了。但是,令人无法想象的是,这支远离本土作战的秦国军队最终改变了对自己极为不利的战局。这无疑是一个令今天的军事专家们迷惑不解的问题。

  金铁木:从军事上来讲,秦赵相差不大。赵最后输在什么地方,决定赵国的命运不是军事的战斗力,我们一直在讲军队不单纯是军队,军队后面有一个国家,这个国家相关的所有的体系,或者制度,都在制约着这个军队,赵国在这个方面远远落后于秦人。

  记者:什么意思?他的体制不行?

  金铁木:军队后面的东西。在这时候就发生了一件事情,这就看出秦国用了一个反奸计,事实上我们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常可以看到反奸计的使用,事实上这就是间谍。就是它的间谍跟情报,这事实上它是军事元素之一,它是军队作战的元素之一,秦人的情报跟间谍的使用,或者说他的素质,在春秋战国的时候肯定是最好的,史书里面有记载,它主要的形式是跟有些强国,后来的英美,就是帝国主义它有相似之处,就是我们经常在历史上讲的,就是红萝卜加大棒,它对那些敌对手,就是敌方的核心人物,首先我进行收买。如果收买不奏效的话,用暗杀,这个情报相当相当先进,就是间谍系统相当相当先进,秦的情报跟间谍系统在长平之战里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最后把廉颇调走了。

  记者:我记得好像是用的散布流言,是吧,就是说我们秦国人压根儿不怕廉颇这个老东西,可能换一个将领来,我们主动就撤兵了。

  金铁木:事情上我们根据史书上的细枝末节,但是事情肯定完全不像这么简单,比如是散布谣言,它肯定经过了一系列的情报系统,或者情报链,或者情报方法,最后的效果达到的特别好。廉颇被调走了,然后赵括就来了。

  记者:对于秦国来说,非常幸运的是换过来这么一个人。

  金铁木:然后事实上就是说白起战争在开始的阶段,并不是(秦军的)军事统帅,他在国家,在首都,他在都城咸阳,然后秦昭王意识到反奸计成功了,赵人换上了赵括为统帅的时候,他就把白起调动起来,并且他告诉所有的人,整个秦人,任何一个人都不能透露出去,他换上了白起为统帅,他是暗中换将,就是说白起开始做统帅的时候,赵人根本不知道。 如果赵人知道了他换了白起的话,他可能换上了白起的话,可能会影响他的军事策略。

  对于这个兵家的计谋,司马迁在史记里作了详细的描述。赵军的统帅从廉颇换成那个纸上谈兵的赵括,同时,在秦的王宫里,一个大胆的计划正在悄悄诞生。

  秦军主力开始在长平东南的有利地势上构筑壁垒,与赵军作战的部队依照白起的命令佯装败退。赵括果然中计,率领赵军主力离开大本营,进入了秦军的口袋阵。很快,40万赵军彻底成了秦军的俘虏。

  在关于长平之战的描写中,向来惜墨如金的司马迁放大了其中一个细节,那就是投降后的40万赵军俘虏全部被活埋。这给后世的人们留下了巨大的疑问。

  记者:长平之战我觉得最大的疑团,好像后世提出来最多的疑问,甚至对司马迁产生疑问的就是“坑杀四十万降卒”。就是说白起在战后把40万赵军全都给活埋了。

  金铁木:事实上就是说在《史记》里面他的记载是“坑杀”,但是就是这两个字,让今天的不管是军事专家,还是历史学家,还是军事发烧友,对这两个字产生了无边无际的想象。因为坑杀有很多人想当然地翻译成了活埋,或者是对俘虏的什么处理方法,到现在没有定论,很难想象。因为史记里面记载,40万赵军最后是投降了,投降了以后,白起当时实行了一个特别残忍的这种处理方法,坑杀。他为什么要用这个方法呢?我们现在可以想象,就可以去推测,事实上在那个年代,军队的力量是核心作用,一定要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事实上白起所有的出发点就是消耗赵军的有生力量,这40万俘虏不能放走。放走了以后,第二天照样是强悍的赵军战士,照样是秦人的敌人,所以他采用了这种办法,一定要把他从肉体上消灭干净,当然从现在看来这是十分残暴的,这是无以复加的一种残暴,太卑劣了,太惨烈了。

  记者: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历史的循环,项羽也坑杀了40万秦军。

  金铁木:项羽应该不是40万,是20万,从史记上可以看出来,是20万。

  记者:所以历史的东西,你说以残暴对残暴,总是在不断的循环当中。

  金铁木:事实上在春秋战国那个年代,这就是战争发展的必然,因为它就是一个目的,要消耗对手的有生力量,最后是人口数量在决定国家的实力方面,是一个很大的作用。当时长平之战的时候,整个赵军的数量是在45万左右,这些都是根据史书里面的记载推测出来的,5万人在战争当中死于非命,40万是俘虏。然后这个俘虏是坑杀。但是因为我当时是在那个地方去了两次,长平之战的现场,古战场遗址去了两次,很多人怀疑这40万人真不真实,有没有40万。

  记者:或者说是不是坑杀的。

  金铁木:我个人认为,因为我在那儿待过很长时间,我查过几乎所有的关于长平之战的历史记载方面的资料,我认为应该是真实的。为什么呢?因为司马迁他没有任何必要,他把这个数字记载得这么详细,他对数字很迷恋,比如说关于长平之战,它里边全是数字。就是说长平之战是一个特例,它十分具体,比如说40万人被坑杀,但是这40万里边他放走了240个年龄较小的,去报告赵人,240个,45万人当中只有240个最后得以逃生,赵军得以逃生,他对这些数字很敏感,他记得很详细。假如我是一个历史学家,我没有必要去夸大,因为它有无数的数字。另外一个,我到了现场以后,我到了古战场的遗址上,当时也是2001年的冬天,我们去的时候长平是第一次下雪,当时雪下的比较大,整个山谷铺满了大雪。我们爬到山上的时候,太阳快要下山了,闭上眼睛想象,觉得2000年前的那场大战,真的是在跟前。为什么我说是在跟前,就是说你在那个土地上行走的时候,你稍微留意一下,你就能从路边,或者庄稼地里,因为我们是冬天去的,冬天的枯草下面,你留意一下,你真的,我就踢出过好几块骨头。

  记者:至今那个地方还尸骨遍地。

  岁月流逝,古战场上建起了村庄。县博物馆的馆长定期来村里收集文物,因为村民经常能够捡到箭头之类的古兵器。这些箭头曾经深埋地下,上面似乎还散发着血腥。当地的村民不会想象到,就在他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上,深埋着40万个战败的士兵。事实上,就在山西高平的这个山谷,一次考古发现证实了这个惨烈的结局。

  金铁木:我当时采访了当地的一个博物馆的馆长,他说90年代的时候,中日两国联合在那儿做过考古发掘,他挖掘了三个坑,就是说每个坑里面大概几乎都有100具左右的尸体,并且这些尸体身上明显有被矛戈,被凶器伤过的痕迹。我当时印象最深的就是尸体边上都是钱币和一些兵器,我在那边看到了一把戈,那个戈特别先进,上边的字保存得特别好,赵王国,很明显,这就是赵国士兵的兵器。然后那个戈保存得特别完整,特别好看,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些钱币,里面大量的钱币,事实上就是说他有类似秦半两的圆形的钱币,然后还有刀币。

  记者:赵国好像使用的是刀币。

  金铁木:事实上就是说特别有意思,就是说在当时那个年代,秦跟赵是邻居,就是说钱币是可以通行的,赵国的钱在秦国照样有用,它当时就像通货似的,赵国的钱币在秦国照样能用。

  记者:就像我们现在的人民币在东南亚一带也能用。

  金铁木:我就从这个信息里边去想象,去推测那场战争。赵国的士兵死了,但是钱币没有被秦军所拿走。

  记者:这很奇怪。

  金铁木:这很奇怪,我觉得这至少可以推测一个,就是说这场不管是活埋,还是别的任何方式,他肯定进行得特别仓促,他没有足够的时间,把这些钱币弄出来,肯定这是一场没法想象的处理俘虏的事件,这个事件肯定没法想象。

  记者:匆匆地把人杀了就埋的。

  金铁木:不管是活埋,还是先杀再埋,他进行得十分仓促。

  记者:就是说后来你见到了皑皑白骨,是吧?

  金铁木:不只是一具,真的是那样,我们拍过大量的照片。

  金铁木:事实上历史的步伐真是建立在我们没法想象的惨烈的事件,一次又一次的事件之上。但是这种惨烈,好像没有办法避免,真的是没有办法避免。假设你这次不要去,人道地去对待俘虏,肯定后面还有更大的战争,因为只要人在,战争还会继续,就是这样。

  【下期预告】

  在历史的记叙和人们的想象中,秦军似乎是残暴的化身。在2000多年前,秦军难道仅仅靠者残暴和野蛮战败了强大的敌人,实现了统一吗?如果不是,答案又会是什么呢?《秦军秘史》第三集《武器之谜》。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