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新中国前三十年的国际形象及其它 - 与酒兄商榷 -- 润树

共:💬85 🌺19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迟复为歉

酒兄想得快,笔头也快,佩服。

但快了就容易出错。 首先是在北约国家的数量上:北约直到80年代西班牙加入以前,只有14个国家,离你说的二十几个差远了。不过还好,华约也只有8个,而不是你说的十个出头。双方数量都减少,比例还是差不多。

主要问题不在数量上,而是质量。你把两个军事同盟拿来作为那时的“国际社会主流”,是想全世界的国家都跟着这两个主流走,变成一个军事化的国际社会吗?那是很危险滴! 就拿你认为更能代表主流的北约来说,它提出过什么纲领性的文件,来规范“现代国家的行为方式和交往准则”?我想不会是靠机枪大炮原子弹吧。

本来你说的资本主义国家阵营和社会主义国家政营还有点靠谱,是不是在看到北欧诸国在新中国成立后马上就与中国建交就把它们排出了“主流”?小心你下次到这些国家旅游被砸鸡蛋。

其实,任何在国际上拉帮结派的组织都不能算着主流,没资格,也没人认。这个“国际主流社会”的提法本身就可疑,我只知道有国际社会(international community)这么一说。不知是不是有些人看见西方人有主流(mainstream)这个说法,就发明了一个“国际主流社会”来拍某些国家的马屁。如果真要大家来认一个国际主流社会,那只能是联合国。1945年,由中,英,法,美,俄主持起草,后来由联合国成员国通过的《联合国宪章》,才是规范现代国家的行为方式和交往准则的纲领性文件。因此,凡是加入了联合国并恪守这个宪章准则的国家,都属于国际主流社会的成员。中国人民共和国在1971年被接纳为联合国正式成员,就成了国际主流社会的一员,不再孤立。如果硬要说中国是孤立的,那只是反映某些人或国家的心态而已(wishful thinking)。

大家认了这一条,才有可能对一个国家的国际形象进行具有国际社会共识的评估,既以这个国家尊守《联合国宪章》中各项准则的好坏程度来打分。舍此,我看不到还有别的什么“国际主流社会”的标准。当然,一个国家的国际形象,仍然是众口可评的事情,只是谁也不能做裁判,真正的裁判是时间老人。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