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yGeneral
注册:2004-05-08 19:51:41
从一品:开府仪同三司|骠骑大将军
从一品:开府仪同三司|骠骑大将军
💧39284
🌟2505
💓277
🌟2505
💓277
家园
人家都懒的去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了,谁知道魏明伦是不是受冤枉的,打错了目标可不好。
你不是说魏明伦说过吗,拿出来啊,怎么一到较真的时候就又是犯不着又是没空了啊。
政协委员算什么,空军的中将还满嘴放炮呢。你即便拿不出毛主席的农民运动大纲,拿出魏明伦的原话也行,这要求不高吧。 至于南京大屠杀在法律上证据,远东国际法庭有的是,不是你否认的了的。 ...
可别拿你看过魏明伦的作品来搪塞,魏明伦是个写小说的。 南京大屠杀的证据,可是经过远东国际法庭认证了的,这法律考验的分量不是你能否定的了的。
一边说找不出过硬的证据,一边又说何曾没有这样的例子,你也不嫌自相矛盾,莫须有的手段学的不错嘛。
11.4/15.6万是志愿军卫勤部门的数据,记录的只是自己管辖范围内的情况,各省的数字是民政部门的数字,覆盖范围要比卫勤部门大的多,两个数字对不上是应该的。 ...
你说的是政府机关抛开公众,纠集一帮专家躲在屋子里折腾出个决策的问题,这种决策方式本身就是有缺陷的,必须通过公众的参与来纠正,这点大家都同意。 那几位说的在公众已经参与进去的情况下,如何行使参与权更好的问题,是找个小孩去背书煽情好,还是找合适的专家去当代理人好的问题。就象你举 ...
我斗胆提那几位解说解说,环境问题,公众应该不应该参与,太应该了,但怎么参与最有效,是自己上好,还是找合适的专家来做自己的代言人好,相信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还是找专家做代言人更合适吧。 ...
你用“半干半稀”来定格当年的基本生活我没意见,当你说这是毛泽东的本意我不能接受,特别你又举了个例子来否定这点:70年代浮夸又有抬头,要求粮食平均增长5%,如果毛泽东希望全国人民过“半干半稀”的生活,他死命要求农业增长干什么? 另外,你举的陕西的例子也说明不了问题,陕西在56 ...
我在这个问题上有点穷追了,主要是觉得在这个问题上应该更严谨些,比如我就注意到,你这次又说了毛泽东的意思是要留出余地,不要把老本拼光,这只能解释为谨慎,又和你后面说的他对全国经济的就是这么统筹矛盾了。 从你的论据,得不出你的论点。 你说的六七十年代能否达到小康的问题,我 ...
1、斯巴达克是反抗失败而被血腥镇压,汉族百姓从冉闵治下逃离是在冉闵取得政权以后,这两者可没什么可比性。 2、石虎统治期间并非没有人民起义,比如规模很大的梁犊起义,而冉闵在镇压这次起义时恰恰出力很多。 3、汉族先是蜂拥入城,后是相继逃难,只能说冉闵的真面目暴露的太快了。 ...
毛泽东视察徐水的时候,当地牛皮正吹的震天响,去的人都发愁粮食多了怎么办,怎么还会想到“吃稀”? 至于李锐的《大跃进亲历记》,我在书里没找到他什么地方说起过。 你说“其根本一点则在于毛泽东对于人类追求物质幸福的否定,而这种否定又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呢?显然不说也知道了” ...
魏晋政权迁少数民族进来,为的就是剥削压榨他们,而且也的确就是这么做的,石勒曾经被卖为奴隶,要照你这么说,石虎之辈屠杀汉族人岂不也是有响当当的理由了? 在冉某人之前,汉人好歹还能做牛做马苟延残喘,经他这一折腾,却连牛马都做不成了,莫非那些冤死在路上的汉族人还要感谢他? ...
比如"忙时吃干”那句,在59年4月29日的《党内通信》上,整段是“第三个问题,节约粮食问题。要十分抓紧,按人定量,忙时多吃,闲时少吃,忙时吃干,闲时半干半稀,杂以番薯、青菜、萝卜、瓜豆、芋头之类。此事一定要十分抓紧。每年一定要把收割、保管、吃用三件事(收、管、吃)抓得很紧很紧,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