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红军“长征”和企业如何解决技术创新瓶颈初探(一) -- 邦德

共:💬9 🌺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红军“长征”和企业如何解决技术创新瓶颈初探(一)

承蒙诸位好意,我也不好推托。然而如何解决企业层面的技术创新瓶颈的确是个难题。正当我抓耳挠腮想着如何下笔,不知怎地突然想起了衣衫褴褛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可能是小时候收老电影留下的影响太深刻;尤其是老蒋那个争议颇多的资本主义光脑袋,每看起来就让我想起大不列颠的炮舰、沙俄的红胡子、小日本的膏药旗……

对不住,有跑题了。

不过上世纪以毛、蒋二人为首的国共两党的生死角逐,这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确是一个历史性的战略转折(历史学家们都这么讲,我也顺便附和一生。千万收好你的砖头,别不小心放出来,本人担待不起)。老蒋棋错一着,不仅输在战略上、战术上也逊一筹。最后只能黯然退守台湾,凭借海峡的天然屏障继续他的中华民国梦。

但是现在,我把这华夏中国比作一个丰腴的市场,顺便也可以便宜一下全球化市场。总之我把中国和世界作为一格地域化的市场概念来看,市场里便自然有供应商、消费者和政府的政策制定部门。无论是供应商还是消费者,的确可以根据各种指标分出三六九等。

先说着供应商分类,有行业的领头羊(一只或多只),泛指“满嘴流油”和“满头红光”的跨国企业,这不仅又让我想起老蒋同志的光头;也有他们的挑战者,由技术性的替代者,也有一类就是我们的低成本制造企业。

这衣衫破旧、食不果腹的红色军队,我就拿他比作我们国内低成本制造企业来了。虽然我们的私营和国营企业家们也可能会油头粉面、珠光宝气,但是他们的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利润率的确像个“破落户”。打个比方,我国服装制造企业的行业整理平均利润不超5%,这和国外财大气粗的跨国企业相比(毛利率至少45%),那,那简直是没得比吗!

一方面是美式装备优良的国军,一方面是小米加步枪的红军,两相对擂的目的只有一个,夺取全中国的领导权。这比企业间的竞争残酷多了,这可是完真地,真刀真枪,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人命关天呀!如果是企业,再不济也可以以退为进、摆个高姿态,高唱对手间我们要“竞合”,咱可千万别闹出人命来。

然而这目标市场自然也区隔化了,城市无疑代表着高端市场,轻易被国军掌握。这贫瘠、鸟不拉屎的陕北高原,对国军来讲则称了鸡肋。城里呆不住,消费者和广大市民群众也不大买账,吃了几次败仗之后,我们英明的毛委员长毅然把红军戴上了长征的漫漫征途……

家园 是毛委员,不是毛委员长

“委员长”是蒋某人的头衔

家园 【原创】红军“长征”和企业如何解决技术创新瓶颈初探(二)

这红军长征的确是被客观环境和竞争对手逼出来的,同理,我们国内制造企业目前探索的技术创新,也是被市场和竞争对手逼出来的。这场中如果容易,那就不能称之为“长征”了,斯诺先生也不会偷偷躲在陕北昏暗的窑洞里写他那《红星照耀中国了》。另外国军的将领并非全是草包,长征途中逼得老毛四渡赤水,强夺大渡河,俨然就要成为石达开第二了。你说,面对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你一个小老板吃的睡得能香么?!这些具有绝对优势的竞争对手,他怎么会容忍挑战者恣意而为?所以你要时刻提防他不经意间的冷刀子。

说这些话的目的没有别意思,一个字 - 难!

首先,技术创新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不是一件短时间内一蹴而就的事儿。说着话也没别的意思,是给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业领导提个醒儿,千万别头脑一热想来个大跃进什么地。上海某大学的陈先生不就是想早点进入二十一世纪走点捷径吗,但一失足,几千万就没有了!不过听说宝马车还照开,每天照样到学校报道,这是怎么听着都有点玄乎。

不过每天看到大量科技部、教育部和中科院的新闻报道,似乎新闻界的朋友们还想进搀和一把,反正心里有劲也是不上,还不如多写点吹吹风什么的,结果怎么都让人觉得知识经济时代的“技术创新”怎么都跟一阵风似的,有点发高烧。

但这事小体大,技术创新虽然难,但是没困难也要上,那又困难,朝着困难咱们更得上。但是如何制定这个宏观战略,似乎不需要我老人家操心,你要操心我管不着。但是咱们的政府部门 - 发改委、科技部、教育部等部门的红头文件里白纸黑字写得清楚,“十一五”规划在什么样的领域花多少钱,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应了这句老话,那什么是打开技术创新之门的金钥匙呢?- 市场 + 政府。

这里的市场不仅仅是个地域概念,还是一种手段,一种资源。我们的政府在努力打造市场经济,但是所有的事也不能完全丢向市场。陈经老大不是提到管办经济如何如何吗,的确如此,在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还未能独立支撑的国内企业,没有了政府支柱的这根拐杖,的确会走得很吃力。

家园 政治立场有点不坚定......
家园 果然大坑,献花鼓励!
家园 也要企业自己愿意走才成。。。

确如此,在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还未能独立支撑的国内企业,没有了政府支柱的这根拐杖,的确会走得很吃力。

象一汽那样的,公开喧嚷寂寞50年的。。。。永远没戏。。。

家园 如果没有竞争,垄断或寡头行业的领导者是不会主动去做技术创新的

于是捷达和桑塔纳一种车型在中国南北跑了近二十多年都没有变化。不过05年有一次去一汽出差,发现多年来一汽自己经营的一直住满德国人的酒店突然变得冷清了,这也许是个好的开端。不过还有一个人力资源的问题,总听着福特通用嚷嚷上万人地裁员,为什么没听见国内的企业到美国顾些有能力的技术和管理专家来?还是这些专家来了也会水土不服?

家园 文化背景不一样。。也不容易的。。。

原来雇过一些日本的退休老头来。。。奇瑞雇过一个。。还用他的名字来命名生产线。。。

家园 [先花再看]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