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青春饭”解谜 -- 懒厨

共:💬77 🌺38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风北兄说了不少,觉的还是不是很明白,

感觉还是现象总结多,内容挖掘少。

比如您总结的,干两三年就都提拔为Leader , or 转去外企技术支持,这种程度的技术底子,远称不上老手吧。

仍很青春呢,这些出路算不上什么出路。

不说别的,您自己,独立程序员,不就是"青春饭"的反例么?

家园 还是理不清您的逻辑

似乎是这样的:

中国市场很大(18M随便卖卖东西就200亿, 黑金梁家辉语--我们的政府很有钱.....所以软件业很好混?下面话锋一转,不是), 那都硬件,软件没市场(那市场大跟软件业有啥关系?)。

指望政府,就可以活下来,而且糊弄就行了,所以不用研究技术,可指望政府,这究竟是市场大还是市场小呢?

软件业的爆发时代早已经过去,互联网开启了新的盈利模式,我觉得风北兄的总结只能说明软件也目前的不正常,以后有没有青春饭什么的,看行业看发展吧。

家园 可能是我说的不清楚吧,工科生。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导致软件服务业市场巨大,但是这个市场超级畸形,主要是依附在政府采购和大型国企及垄断行业,软硬件比例严重失调。 这种超级畸形的本质是因为政体的缘故,直接后果是软件尤其是应用软件根本不值钱,所以不需要核心竞争力,自然谈不上技术人员用心成长的文化。而应用软件(业务软件)其实占了整个软件市场的80%,一般的通用软件又因为盗版严重也很难发展。国内大的软件公司,除了那几个做管理软件的,其他的都是靠硬件挣钱(包括最大的东软,除了外包部门,都是亏的),这和国外的情况是完全是反过来的,而且形式还在进一步恶化,比如我是很反对现在政府部门捣鼓的linux化的,我已经发现这些政府老爷们通过linux化已经聪明的明白,原来系统软件是可以不要钱的,所以给开发商的费用一年一年往下砍。

而一个软件公司,要做成infosys那样的巨头,没有技术人员的竞争核心文化是很难想象的,我知道的情况是,大部分大点的软件公司,实际是有意识的让好的程序员主动离职,跳槽,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因为实在养不起(当年某几个在软件业排行前5的牛x公司的员工就跟我说,公司不录用你,其实主要是请不起你,呵呵)。支持整个产业的大公司没出路, 就只能去小公司和外企。小公司的环境往往不尽人意,可能有盈利,但是不足以撑起产业,还不如自己创业,自己创业,如果做国内市场,还是相当艰辛的选择,成功的毕竟是少数。其实折腾来折腾去,大部分程序员并没有多少可以选择的,我们经常说圈子很小,一说谁谁大家都知道。大部分人做程序员,也就是谋生手段,整体环境不好自然选择离开或转行。

而另一方面,因为市场确实巨大,所以越来越多的资本涌进,再加上政府那些bc领导赶超印度的雄心提出来的一些无聊政策,造成市场上公司项目多过合格程序员的奇怪现状,各个公司尤其小公司,新公司之间挖角激烈,只要是程序员就找到的饭吃,多跳槽比努力学习涨工资更快, 进一步激化了这个畸形市场。这个市场如此热闹,再加上软件业的门槛实在是低(因为不需要核心竞争力么), 投身软件行业的大学生什么专业的都有,还有现在各大培训机构频繁炒作的10w年薪不是梦(我现在最烦这些培训机构出来的,没任何经验, 待遇还要求非常高,没睡醒),热闹的很呀。我现在帮忙的一个项目,启动2个月了,到现在还招不到一个java程序员,而我更是曾经有面试上百个,录取不到一个的记录。

更可恶的是原厂商和一些垄断企业,政府部门拥有的资本和话语优势,使他们在吸收优秀技术人员方面具有无比强悍的吸引力, 这些地方,我估计吸收了超过一半以上的行业内的优秀程序员, 而他们进入这些单位以后,基本都会永远脱离开发工作,我大部分同事朋友走的都是这条路。

至于我这个反列,其实也反不了多久,估计最后也还是走老路,要么就移民。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是阿是阿

彻底掌握一种语言之后,无论知识如何更新,其实万变不离其宗,不应该存在很大的困难的。

我也是这种看法。所以实在没必要一门一门新语言地去学,真到需要用的时候,找本书看看,应该不难的,当然最关键的前提是“彻底掌握一种语言”。

家园 至少还是略同的

似乎兄台想表达的意思是,对菜鸟需求很大,对有经验的程序员需求很小,不知有没有理解错。如果是这个意思,跟我的看法是一致的。

【原创】编程青春饭的经济分析

不过这个有点出乎意料:

随便干了2,3年的人,出去就可以拿差不多20k一个月,

这个工资水平,我以为即使是大城市,也算是不错的吧?怎么会吸引不到有经验的人来做呢?

另外这个工资水平,恐怕难以和印度竞争外包生意吧?

客户不肯花钱软件服务上,倒也不是国内独有的现象,澳洲这边也很常见,象我上一个项目,某世界知名的车厂,他们的IT全部外批了,呵呵,抠得很,以为只是我那个项目才是如此,后来和其他人聊天,才知道原来行内全知道跟他们的生意是最难做的。

有空会蒸笼包子和大伙交流一下。

家园 很容易到20k但是也很容易封顶

你一辈子就赚20k一个月愿意吗?国内IT就这个价格,很快到年薪20多万,不过程序员最高工资也就这个,再往上人家就请不起,也没需要,要不就转行,要不就做管理。

家园 这个有同感

见过被炒的人无数,年资越深,工资越高,越容易成为削减成本的对象。所以我常说这一行,是最不讲究“效忠”的一行。

但是,编程技术只算是技能的一部分,对行业知识的理解同样重要。我见过混得好的老鸟,不少都是编程技术平平无奇,但对行业知识了解极为透彻的。

家园 看不懂说明你不是在这行混的

呵呵。

互联网确实启动了新模式,但是目前还不足以支撑整个产业,整个产业的核心还是it服务业,it服务业是依附在上级市场上的。这个基础,以国内现在的发展程度,还只能是政府行业和几个垄断的国企是主题。

这个政府市场,又大又小,这就是畸形的地方,因为地球人都知道,没有软件,硬件无法跑,但是现在的情况就是,客户愿意化5千万买一台机器,但是只愿意出50万让你做系统开发,你要卖机器给他,就必须给他开发系统。所以国内的所谓大的软件公司,其实都是系统集成公司。软件的市场很大,但是他的单价就是白菜价格,而且是强卖的白菜价格(很有趣,政府部门往往会指定要求某些开发商以亏本的方式进行开发,不投标,就威胁你退出市场)。你觉得菜摊里卖白菜的,会努力钻研白菜贩卖技巧么?

说到这,大家可能不明白了,那我不做政府部门行不行?做企业和通用软件,这里就面临一个盗版的问题,东软早期就是被盗版打击以后,决定退出通用软件市场,国内通用软件,受盗版打击,再加上本身企业和市场发展不是很成熟,其实市场非常非常小。我们很多客户跟我们谈软件的时候,就是我10块钱就买一个windows,你做的东西有windows好?还要几百万?一个国家如果不尊重知识产权,软件业是基本没可能做大的。金蝶一年的销售额是10多个亿,按人均摊下来,其实很薄,还不如集成公司,现在又要面临一个国外软件厂商的竞争,比如电信,现在很多业务系统就直接统一规划使用国外大公司的产品了,你门槛都找不到。而500强的外企,基本都是统一采购国外软件,或者有自己的研发基地,这些目前也不是行业的主体。

这样一比较,发现其实还不如做政府,做政府,做国企,至少里面有很多猫腻的东西可以保证你生存下来,而各个集成公司,说白了,本身就是跟政府部门纠缠不清的。一般来说,现在大公司是微利甚至亏损的。但是很多小公司可以以非技术(举个例子,某个小公司,在没有任何技术人员和行业开发经验的情况下,敢和行业老大竞争1600w,利润超过一半的项目)的方式从这里的项目盈利(所以他们有技术人员需求,需要从大公司挖人),你可以想象这类公司的开发人员活着多么滋润,他们需要钻研白菜贩卖技巧么?所以大大小小和政府部门有关的公司不断出现,经济也越来越好,市场不断的大大大,热闹的很,这就是中国的官商特色。

另外的一个思路是外包, 但是外包的利润是非常固定的,不行成规模,不形成管理效率就很难搞, 而且外包最本质存在资源竞争,因为存在政府行业的人力资源竞争,前述的那些大的外企和垄断行业的人力资源竞争,再加上外包行业自身的竞争,而外包的目的就是为了成本,天生就缺乏某些吸引力,非常艰难,所以我以前公司再三分析,还是退出了这块。 而我了解到的很多外企投资的外包基地,都解决不了这个人力资源问题。大连这块做的不错,但是相信是跟东北的经济情况,和历史有一定关系,就我本人经历的情况,对日外包利润很低,不足以暴富,不如做政府舒服。这点是我们和印度最大的区别,印度人不做外包就没什么可以做,而国内市场这么好,不做软件,也有的是机会,比如我一些前同事就靠炒股生存,收入好过上班打工,做软件,也有n多种选择,比如找个政府部门甲方,一年轻松拿20w,干嘛要辛苦去做外包?

其实如果不存在原厂商和那些政府关联公司的非技术盈利模式的话,国内的软件市场是非常大的,就算是集中精力做外包,也可以取得很好的成绩。但是现在的政体已经把这块的机会搅黄了。

而新型的互联网行业,目前主要还是vc在热炒,除了网游和少数的电子商务,基本还没有明确的盈利模式,不足以支撑起整个产业。但是web2.0的出现,确实制造了一种新的软件业生成的模式,软件业可以回归个人英雄主义的时代。我和几个朋友讨论过这个问题,觉得未来,纯软件公司只有东软那样解决了人力资源竞争的超大规模企业,和做产品的小而精的技术小公司,能靠自身实力干净的活下去。

不知道我这样是否说的足够清楚?行业不同会有比较大的差距,但这些想法基本是我和圈子里一些朋友的看法。

说到技术,其实我很悲哀,从01年以后我就没有任何进步了,因为没有任何机会也没有任何需要,但是就这样,现在重新吃这碗饭,居然还可以混下去。国内软件人员的平均从业水准之低,可见一斑。

家园 其实是市场小,基本都是政府主导

通用软件都是盗版,应用软件都是政府,你说这市场大吗?政府支撑的市场都一窝蜂,最可怕的是买了不用,俺们卖软件的除了卖license,还要追踪客户的adoption rate,因为客户买了不用就等于说你断了以后的财路,软件不升级企业吃什么啊?所以中国的应用软件市场看上去大,其实无以为继。

风北最终的意思还是市场小。俺也觉得国内买很多应用软件都是意思意思,那些软件对于客户根本没有实用价值。唯一用户用,而且市场能够持续增长的应该是网游,不过国内的游戏开发好像也不怎样,不知道是为什么。

家园

嗯,前段时间就听朋友说,bea为了降低成本,解雇了不少40岁左右的程序员。

另外国内其实要恶劣的多,并不是想你象的多数可以进入管理层,因为国内教育体制的问题,进入管理层的那些,都是属于比较擅长和上级沟通的一类。而技术方面专业一些的,往往这方面都非常欠缺。所以我朋友圈子里,不乏工作6,7年,连个项目经理都没混上的。进入管理层的,10分之一罢了,更多的人抓紧机会转入甲方单位,转行,移民。

现在国内招人,一般程序员,27,8的都快没人要。过了30,可以肯定没人会要,这个年纪还应聘程序员的,别人会怀疑你的智商。

家园 有个朋友在国内招人

说找程序员的基本上都是25岁以下的来应征,无论什么程度,干不了2年如果年薪不过15万一定跳槽,因为时间所余不多,不抓紧赚那20k就要下岗了,然后争取27、8岁的时候转行,一般都去销售。他从来没有看到一个大于28岁的程序员应征编码。

家园 这个要两看了

年薪20万,跟做生意的比,当然不比不上,对比其他行业来说,应该算很不错的吧?应该可以吸引到有经验的人吧?

好奇问一下,入管理层,收入有多少呢?40万?

这种工资水平,再加上这种开发水平,恐怕是没办法跟印度竞争外包生意了。

家园 进入管理层也不过是20来万,不过可以干到30后

干到40、50都行。程序员20来万人家最多让你干到30岁,30岁以后就要下岗,因为国内的项目不需要那么高的技术,你再高的技术也没有用武之地(除非自己出来创业),最要紧你肯加班拼命,所以体力青春很重要。

如果是个中高层的项目经理,可以达到30多40万,最多是转行到销售,跟编程一样辛苦,但是收入没有上限。销售也有个年龄问题,40岁就吃出脂肪肝,或者心脏病糖尿病,也是个青春饭。倒是开会的项目经理可以做得长。

家园 我觉得你还没完全理解

如果市场真的小,那么很简单,集中精力做外包就可以了,印度就是这样的模式。 现在整体的市场不小,所以才会这么热闹,很多大的外企也想方设法要拿到各种资格进入政府的软件开发市场。这里面的关键是这个市场的畸形操作,因为存在很多暴力性质的行为,所以没法公平竞争。

有个case,神码和中软都竞标某省的某个地税项目, 中软报1500w,神码报了100w,最后神码拿到标还大挣了,中软就算按那个报价做下来也可能会亏。你要说这是市场行为,我告诉你不是,背后黑的很。

至于你说客户买了软件不用,我觉得就我的情况已经是极少数,现在应用软件已经是政府一些关键部门运作的基础。系统出一点点小问题,开发商就要承担巨大的责任。东软就因为某个系统的小bug,被逼退出了某个省的市场。现在很多政府客户非常看重软件应用,好的客户往往也能提出很多很有见解的需求,还逼迫我们帮他们革新理念。甚至有这样的客户,明确告诉我们手上有多少预算,只要我们提的出概念,能解决问题,就给钱,这类项目,我们又往往受限于人力资源不足,无法投入,唉。但是问题花钱的人,和用系统的人不是同一拨。我们某个项目,监理和最终客户也承认,这个项目应该再乘以4,我们才可能盈利,但是做预算的政府部门还想砍掉我们一半,而他们采购的小型机,基本上使用率跟pc服务器一样,就几千万没了。这里面的关键就是原厂商,销售和政府官员的勾结。原厂商起到很恶劣的作用,硬件往往是国外市场加个0卖,然后软件给你白送。甚至你明知道有低档次的系统可以满足要求的时候,原产商也拒绝销售,政体不改革,这方面很难解决。

现在政府公开招标又进一步恶化,很多集成商以接近0标价来搅乱市场,政府部门还非常得意,大幅度降低了开发费用。某省出现2亿的一个大标, 几乎全军覆没,除了一个本地公司吐血做完了一个子系统,其他几大公司全部毁约,中途跑路,2亿就这样打了水漂。又重新招标,预算部门居然还敢进一步再砍低价格,最后找了那家本地公司做了冤大头。至于这种官司根本没的打,一个例子是北京某政府下的官商被判陪了1000w,但是5年都没有支付,获赔方还是得退出北京市场。

国内某些国产系统软件厂商的行为就更加令人发指了,因为他们做通了上级领导的关系,逼迫集成商以国外软件的价格采购,而技术含量差了一大快,和开源的都没法比,最后使用不了,再重新采购,一堆钱又没了。 所以这样的系统软件商,你也可以想想他们内部的技术人员是否会有认真倒腾白菜的心态?蛋糕很大,但是大部分都被这些人拿走了,正经搞软件的就只要白菜吃了,所以么,肯定要往甲方跑,往牛x公司跑,找肉吃,这是我一些朋友的口头禅。

家园 另一个是指体力

吃青春饭另一个是指体力是否跟的上.

小弟也号称做过编程,且是底层有经验的程序员.

项目下来, 天天有计划, 变成了体力活.天天加班,跟吃青春饭的"X姐"差不多.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