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走向上甘岭(附后续贴子的目录) -- pxpxpx

共:💬421 🌺98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9
下页 末页
家园 [翻译]第31步兵团总结报告 - 从598高地所得经验教训

http://wedo.cchere.com/item/%B5%DA31%B2%BD%B1%F8%CD%C5%D7%DC%BD%E1%B1%A8%B8%E6%20-%20%B4%D3598%B8%DF%B5%D8%CB%F9%B5%C3%BE%AD%D1%E9%BD%CC%D1%B5%20%285p%29

快下班了,来不及仔细检查,大家帮忙看看。

3个问题:

1 求forward dump的准确翻译

2 美军有供单兵使用的凝固汽油弹吗?

3 “company and battalion attack problems...”一句的翻译拿不准

下一步计划翻译炮兵营和步兵1营的报告。后面几周会很忙,估计要拖到5月才能动手了。

家园 回几句

还来不及看这个报告。这两天估计也没有时间。先回答这里的问题吧。

1 “求forward dump的准确翻译”

回答:前线(军火、军需品)仓库

2 “美军有供单兵使用的凝固汽油弹吗?”

回答:不知道

3 “company and battalion attack problems...”一句的翻译拿不准

回答:连和营规模进攻中存在的问题。

修改过的坦克连报告看了,把“31团坦克连连部配属73坦克营A连”改了是对的,只是改称“73坦克营A连连部配属31团坦克连”,虽然方向对,可“连部”的叫法还是有问题的。"Headquarters"和"Headquarters section"还是有区别的,细说复杂,简单讲,以当时坦克连而言,其"Headquarters section"的兵员,只是"Headquarters"的约三分之一。这里以翻成连部班或连部组比较好。这样一来,至少报告的书面问题就解决了。但对相互的配属关系,从这个书面出发,看来还可以有不同的解释,这个要是讨论起来,又长了,算了吧。

至于operation control,L兄译成作战管制,是台湾约定俗成的,那里系统的翻译及使用这些名称早的多,还是有道理的。两岸的用语也一直在互相借鉴融合,没所谓的。至少相对比B兄的那个意思上准,“前指”要是“前线指挥部”?那意思上就不对了。要是一定想用大陆的,我看用“作战指挥权”或“作战指挥”吧,我已经看到先例了。

家园 operation control

原来没看原文, 瞎猜的;

从原文来看, 对应的中文应该是 "战时加强"

家园 单兵用凝固汽油弹那会儿应该没有

文件里原话是“...must move through with marching fire, fixed bayonets, flame throwers and napalm charges."

napalm是指凝固汽油,charge可翻作“弹”,多半指爆炸物。从上下文看,并列的几项都是步兵武器/进攻手段,所以这里只能说是“汽油弹”。可问题是单兵用凝固汽油弹这一概念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苏军入侵阿富汗之后产生的。朝鲜战争时期美军使用凝固汽油的几个主要手段为:

1)飞机投掷航弹

2)埋入掘壕阵地前作燃烧地雷

3)喷火坦克

4)单兵喷火器

参见Chapter 15. Use of Flame-Incendiary Means and Poisonous Agents by American Armed Forces and Some Measures of Protection Against Them,唯一能参与山地步兵进攻行动的只能是单兵喷火器和改造过的轻型喷火装甲车了。

其实想想也能明白:凝固汽油弹这个东西,如果威力小的话,一炸才摊开了一两个平方米,没有足够燃烧物起不到作用;可是威力过大呢,又很笨重,普通步兵无法携带;二来单兵手掷距离太近,容易烧了自己。

这里我相信是原文件的写作者没有认真修辞,很可能他说的flame thrower和napalm charges指的是同一种武器,只不过在使用排比句式的时候向来是列举得越多越有气势,所以一着急就全列了出来...

家园 operation control

其实有很多时候翻译如果一上来就要把一个词一一对应成汉语,反而是误入歧途。不如先去考查一下这个词指的是什么意思,这个operation control, 就是一个指挥权的问题, 什么指挥权呢, 一般提到 ×× under ××'s operation control, 就是前者受后者的指挥,但前者一般不是后者直属的部队,就是打这个仗的时候方便就手拿过来用一用,用完了再归还。所以说control的只是operation, 其他的不管。

家园 已经将英文原文手工输入。
家园 attack problem

“company and battalion attack problems...”一句的翻译拿不准

回答:连和营规模进攻中存在的问题。

这里可不是这个意思, 还是得联系上下文,不能望文生义。上下文对照来看:

i. The following types of training must be included in a special training period prior to an attack on a fortified position.

(1) Employment of individual and special weapons.

(2) Squad and Platoon offensive tactics.

(3) Company and Battalion Attack Problems on terrain similar to the objective area.

这里Company and Battalion Attack Problems 就是属于建议要进行的第三项训练, 翻译起来说“营和连对与目标区域类似地形的攻击演习”就好了。

其实这里的Problem指的是预先的想定或者叫scenario, 通过之后的演习来解决这个问题, 例如美国海军在二战前每年都要举行的年度大演习就叫 FLEET PROBLEM。

家园 这个charge许是指“装料”

具体到这里就是凝固汽油油料

家园 回几句

我前面贴子说过了的,是没时间看报告情况的情况下回答的问题。确是望文生义。

但话说回来,我当时就是看了报告,也不会知道这里的Problem是一个特定的军语,是“指的是预先的想定或者叫scenario, 通过之后的演习来解决这个问题”;谢谢老兄指点。

再多说一句吧,翻成“营和连对与目标区域类似地形的攻击演习”固然也可以的,只是就翻译中文的角度,意思上可能有更精进的方法。因为中文里相对老兄所解释的Problem,似是有对应的词的,即“实兵推演”。

“实兵推演是在图上演习的基础上,按照事先想定的战场条件,以实装部队按战术背景进行的演练。”

或可翻成“在与目标区域类似地形的营连规模实兵推演”。

家园 兄弟们一起玩嘛

能商量就商量,没得商量就一起猜嘛都一样。

其实与老兄也是老相识的,到西西河前就见过的,可别说我认错人罗

家园 胡乱来两下

forward dump: 前线补给站?

最后那句话:要求连营在(和目标地形类似的)地形上进行训练?

家园 [翻译] 第31步兵团总结报告 - 第57野炮营

某位喜欢捞泡菜的兄弟注意了,讲照明弹打光那一段提到3个155野炮营,但是前前后后列的单子里面只有两个,多出来的那个是不是正宗的韩国泡菜?

另外PASKCHA-DONG是什么洞?

http://wedo.cchere.com/item/%B5%DA31%B2%BD%B1%F8%CD%C5%D7%DC%BD%E1%B1%A8%B8%E6+-+%B5%DA57%D2%B0%C5%DA%D3%AA+%283p%29

第31步兵团总结报告 - 第57野炮营

原文链接:

http://www.masscollaboration.org/SGL_USA_ARCH/BOX_63_2/31st_REGT_After_Action_Rpt--57th_Field_Artiliery_Bn.pdf

中文翻译:

密件

发件:陆军7号邮箱 57野炮营营部

收件:陆军7号邮箱 31步兵团主官(查收: 作战参谋)

战斗报告

1952年11月8日

57野炮营受领任务,直接支援31步兵团在摊牌行动中参与进攻的单位。该任务已在位于PASKCHA-DONG(CT690362)附近的阵地上得到执行。第10野炮营(105mm)受命加强57野炮营的火力,而31野炮营(155mm),75野炮营(155mm),第2野战火箭炮营(105mm)和第2化学迫击炮营则负责通用支援。48野炮营直接支援32步兵团,但也做好了随时支援57野炮营的准备。

为了预先组织夺占目标之后的防御,31步兵团1营和3营的前进观察员于1952年10月13日乘联络机升空,并对57野炮营,10野炮营,75野炮营以及31步兵团迫击炮营的防御火力进行了调整。

在13日与14日昼间空军共出动了181架次。13日夜至14日则对已知的步兵,炮兵与迫击炮阵位和目标地域进行了轰击。

炮火准备于05:44开始并持续到06:45,随后转移到预先指示的防御火力上。

当31步兵团1营和3营接近目标时遭到了炮兵与迫击炮的密集拦阻射击,于是除57和10野炮营之外的所有炮兵火力都被用于打击已知和疑似的炮兵与迫击炮阵地。第九军炮兵执行了"断背行动",大大缓解了来袭的炮火。炮击在攻击与占领目标期间一直持续不断。

整个10月14日白天,空军一直在对已知的步兵,炮兵与迫击炮阵位和指挥所发动空袭。

14日夜,为掩护1营与3营的有序撤退,对校正过的的防御火力进行了轰击。待撤退完成后即将火力转移至已知的位于Jane Russell地区,Pikes Peak地区和598高地正后方的通道上。 Jane Russell和598高地这两个目标整夜都受到猛烈轰击。

1952年10月15日10:00攻击再次展开。这一次由31团2营替换31团3营,由32团1营替换31团1营。火力准备再次开始,并在攻击得手占领目标之后停止。

占领598高地顶部之后,配属31步兵团2营F连的前进观察员Diehl中尉立即着手组织防御火力。当时有线通讯无法建立,其他前进观察员的电台也无法使用,Diehl中尉是目标区唯一能够联络炮兵的人。他全天都在校正炮火,成功地组织了对目标的火力防御。

10月15日昼间空军对1062高地,912高地,454高地,540高地和700高地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空袭。

反炮兵与反迫击炮火力在白天一直没有中断过。鉴于入夜之后敌军的拦阻射击仍在继续,对已知和疑似的炮兵与迫击炮阵地的炮击维持了一定的频率。

当敌军在Jane Russell区域和Pikes Peak区域发动反击时,我方投入了炮兵火力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在占领目标后的第一个夜晚,防御炮火整夜都在以稳定的频率持续发射。绝大部分时间每门炮每分钟发射2发,偶尔降低到每门每分钟1发。

1952年10月15日一整夜,以探照灯,155mm照明弹及空军的照明弹投放机保证了战场照明。

指示空军将照明弹投至正确位置比较困难,但适应之后命中率就很高。由于缺少155mm照明弹,无法以此种手段达成持续的战场照明。3个155mm炮兵营的储备全部告罄,而且弹药补给站也没有存货。到16日破晓时大约只余35发以备当日夜晚之需。

1952年10月15日24:00战斗指挥权由31步兵团移交给32步兵团。48野炮营也接替57野炮营进行直接支援。

以下为1952年10月13日18:00至15日24:00间为支援战斗所发射的弹药。

57野炮营(105mm) 26095发

10野炮营(105mm) 16161发

48野炮营(105mm) 15091发

75野炮营(155mm) 4068发

31野炮营(155mm) 10429发

424野炮营(8英寸) 185发

2化学迫击炮营 7384发

WALTER H. MARKLAND

炮兵上尉

作战参谋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辛苦辛苦

照例送花。

说来说去三个营,为什么点来点去两个营?你问正宗不正宗,捞泡菜的就不知道罗。你要是想问那个面目可疑的“91 Fa Bn”嘛,从10月12起,就从美七师的报表上消失了。

那个“第2野战火箭炮营”要改一下,是“第2野战火箭炮连”。

关于联军方面参战的炮兵,其实光看一个57营的报告是不够的,这只是局部嘛。其实步兵情况光31团也不够,不过已经好多钱了。PX兄很不容易的。参加上甘岭的联军炮兵全面些的情况,我自己根据一些资料,整理过一些,反正也是弄着玩的,当泡菜写出来吧,写完后会单独贴一下。老兄有兴趣,到时再一起找找那个找不到的营看。

家园 俺也回赠一朵迟到的花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家园 花,有志者事竟成。

第一次看到这个帖子是在新兵营,其实这也是俺的跳河之帖。。。不过在河里游了一个多月,才找到此帖,水太深啦。。。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