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古锥 -- 月色溶溶

共:💬6 🌺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古锥

说说“古锥”,谈起此词还真是有点儿“讲古”的味道呢。

有些学者认为,福建的闽南人与散居四川、湖南、江西、广东的客家人是真正原初居于中原的中国人;若论真正的“中原人”,现在居于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的“北方人”谈起血缘上的正统,还比不上福建、广东“南方人”。

而其中之一的证据是,闽南语和客家话中保留的古音,比现在北方所有的语言、方言更近于唐、宋之音。

现今闽南、客家由北方迁徙至南方从五胡乱华起算,还有安史之乱、黄巢之乱、乃至于宋室南渡,小范围家族,个人的迁移就更不见于经传。

“古锥”二字,现今仍在闽南语(由黄土高原一脉相承到跨过台湾海峡直至中国最南方的岛、从大唐盛世一直用到二十一世纪)为流行用语,通用语,其意同于普通话中的“可爱”、“讨人喜欢”。

不过“古锥”在唐、宋时并不是一句称赞人的话,反而是骂人的专用词。

锥当然是尖锐的钻子,前面加个“古”字就不再具“囊锥始露”带有出人头地意味的好话了。

让我们这样假设吧,古代没有不锈钢,当时中国纵然有独步全球的炼铁技术,任何铁器摆久了,都会生锈而成废器,摆久了的“古锥”堪作何用?

举个古锥在禅门公案使用的事例:

云门禅师参访睦州禅师,睦州禅师一看到云门马上关门。云门见吃了闭门羹只好猛敲门。

睦州禅师问道:“谁?”

云门答道:“我是云门。”

睦州禅师续问:“作什么?”

云门回答:“我没了悟,请您指导。”

睦州禅师开门瞄了一眼,马上又大门紧闭。

云门连着三天Knock on 睦州禅师’S door。

到了第三天,云门学乖了,睦州禅师一开门他就将半身挤进门,睦州眼见是无法关门大吉,就擒拿住云门,大声吼:“你说你说!”

云门正打算说上几句时,睦州一把将云门推出门外,痛骂道:“秦时车度轹钻!”(那字我计算机里打不出来,车字旁右边一个度“车度”)接着猛力甩门,云门人被推出去了脚还在门内,当场腿骨折断,不过也在这一瞬间,云门澈悟!

秦朝的钻子真是古老久远的古锥,所以是骂人没半点儿用的意思。

宋朝的天童禅师有首偈颂:

“药之作病,鉴乎前圣。病之作医,必也其谁?白头黑头兮克家之子,有句无句兮截流之机。堂堂坐断舌头路,应笑毘耶老古锥。”

不过古锥古锥演变到后来是形容人古意,有古风,变成古得可爱的意思;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却遇上一古锥(古意)之人,岂不可爱?

所以用古锥此词不应形容人外表的可爱,应是形容人神气、神韵、言语的可爱,不过语言的使用往往是辗转相传、转多转错,将错就错、无可不可。

家园 送花——
家园 这些学者就知道扯淡,要说到血统,唐宋时中原的人就没混过吗

要按方言发音,俺老家的有些用词在诗经中才能找到,俺才是纯正中原人,呵呵

家园 要论起中原人

以什么时候为标准?

春秋?两汉?隋唐?还是明清?

中国历史上的移民可不是一次两次吧

要论起口音,北方官话也许是没有去声了,可是口语里保留的那么多古词又怎么解释阿

家园 让我想起了侯宝林的相声

问,脸在哪儿?结果找来找去,最后发现,是眼皮下面的一点点。

同样,中原在那里?

春秋战国时候,东夷西狄,南蛮北侉,都不是中原。齐国都算是东夷,楚国也是南蛮,秦国是西狄,唯独北方佬不知道指哪里。算起来,山东大部,河南南部,河北北部,太行山以西,都不是中原。中原不过是开封府外,或者说朝歌之外的三百里而已。

两汉的中原就是秦关三百里,隋唐多少大一点,好歹是长江以北,贺联山以南,太行以西都算。可没听说过长江以南也算得。要不然,岳阳楼记里面也不会说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了。中原还谪守个什么劲啊。

明清的中原,好歹过了长江。南北京之间都算数。也许苏杭也算吧。但是没听说过福建包括在中原里面的,更何况岭南了。

忽然在想,要是若干年后,英国改说法语。 澳大利亚和南非会不会说他们是更加纯正的英国后裔。因为,听听我们的口音,这可是纯正的英语阿。

家园 上次河里有个谁说最喜欢听广东话的解说

理由居然是广东话里存有大量古音。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