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锻炼日当午 -- 电子赵括

共:💬46 🌺3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锻炼日当午

一直以为,我第一次接触网球是大学的事情。仔细想想,初中时好像已经接触过一次了。当时同班的一位女生有网球拍,拉着赵括打过一次。没有场地也没有网,就是在水泥篮球场上凑合。一般人即使没有打过,正手也是能凑合的,反手就不行了。也许就是因为这个,现在回想起来脑子里全是当时反手位的狼狈相。

上大学以后,赵括并没有一开始就对网球有什么兴趣。刚入学时北大还没有网球场,同班中有两个人买了球拍,也只能在篮球场上凑合。大一第一学期路过篮球场时,赵括和他们打了几下。初学者,没有人指点,基本上都是按照乒乓球或者羽毛球的动作去“拟合”,赵括当然也不能例外。正手拟合一下子,还是能打打的,反手靠那个根本打不动球。后来赵括是看到报纸上一张夏嘉平的反手击球动作后,若有所悟,勉强可以凑合出反手下旋(削球)动作。然后断断续续地和同学打打。大一的第二个学期,赵括买了第一支球拍,这个时候学校已经把原来篮球场的地方清出了两片网球场,挂上了球网。虽然还是比硬地还硬的水泥地,虽然按照目测也能估计出一边比另一边高一点,条件已经大大改善了。大一的第二个学期,在食堂吃午饭时看电视,有一天插播了当年温布尔登桑普拉斯对阿加西的比赛。后来我成了桑普拉斯的球迷,但是对那场比赛印象最深的,是阿加西的正手击球。无意中赵括就开始模仿,当时领会到了一个现在看上去很重要,但是当时并没有意识到重要性的问题:争取在最高点击球。

到了90年代,喜欢网球的人越来越多。学校当时只有两片网球场,僧多粥少当然就要想点别的办法。温布尔登是6月份,接下来就是考试和暑假。暑假总会有些不回家的同学,我们打球也都是挑大家都不愿意去的时候,中午12点到下午两点之间最多。到了三点以后,即使是暑假也会人满为患。赵括打球,无论什么时候上半身至少还有件T恤,同去的经常是热了光着膀子打。等我们打完球去宿舍的水房冲澡,我总是笑话他只有中间的枢纽部位是白的。

就这么坚持打了一个暑假,再开学后回来的不少同学都惊叫我瘦多了。

开学后不久就入秋了。气温尽管还不低,北京风大,而且习惯了大太阳的我对凉爽的天气还真有点不适应,作为室外运动的网球是很难坚持了,赵括又转向了羽毛球乒乓球。因为预约场地的关系,还是午休时间去的最多。为了抓紧时间,赵括在上午下课后午饭直奔卖包子的窗口,因为饭菜分开,要排两次队,包子只用一次。吃饭速度,从进入食堂到出来,10分钟。就这么吃了一个月,吃得我头晕眼花。想想看也是,人吃五谷杂粮才能强身健体,饮食这么单调哪能不出毛病。那个时候120元的Leader网球拍,20元的Wish羽毛球球拍是我们的首选,已经属于奢侈,得到机会着实要拿着给MM们展示一番。现在手头的网球拍换成了桑普拉斯的那款,羽毛球拍换成了Yonex,去年林丹还是鲍春来使用过的型号,却远远没有当年的那个兴奋劲了。

大学以后唯一没有换过的,是我那双冰鞋。

冬天结冰后,滑冰是北大的体育课。赵括去了两次之后,咬牙买下了第一双冰鞋。刚上大学的赵括还是很节俭的,头一个学期全部不过花费了500元左右,就有80元花在了这双冰鞋上。滑冰当然也要挤走午睡。大二的那个冬天,记得11月底下了北京的第一场雪,第二天结冰,包括赵括在内的同宿舍的几个“不知死活”的家伙就穿上冰鞋上了战场。刚结的冰面十分平滑,滑冰本身的感觉非常好,就是不时地发出咔咔嗒嗒的声响,胆子小一点的人恐怕上去的勇气都没有。大三的那个冬天天气十分暖和,未名湖一直到12月中旬才开始结冰,月底才全面结冻。因为时间太晚,当年北大的滑冰课取消。对于我们这些“不知死活”的家伙,12中旬就开始在冰面上已经冻结的小范围内玩命了,一边滑一边看旁边“风乍起,吹皱一池冬水”。北大因为有条件滑冰,不少工作人员都会两下子,中午人最多的时候还有热心人会教教。记得有一次看到两个MM,滑得确实非常好,身材修长,也是滑冰的料子。看她们在冰上翩翩起舞时站着没动的赵括居然摔了一跤。沉鱼落雁,我也为之“倾倒”啊。

大学毕业前后,买了一双新的冰鞋,带来日本。这几年滑的不多,身体发福,也只能到冰面上去找找当年的感觉了。大学时我的体重从来没有超过过62KG,现在如果能回到72,我就要念阿弥陀佛了。赵括既没有体育天赋也没有艺术细胞,有个女伴一起在冰面上“霓裳羽衣”一下子却一直是个心愿。

(土鳖扛铁牛)

元宝推荐:今昔,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FB啊,真FB啊

小资产阶级的FB生活

家园 生活并不小资,回忆却很甜蜜。
家园 小资是一种气质

狗官乃真小资也

家园 揍是 揍是 长征途中用大麦当咖啡喝的才是真小资
家园 小资啊小资

俺学来学去也就会一个旱冰,还不会拐弯,总是横冲直撞直奔护栏……看来天生就是劳苦大众,小资不来的

家园 【扛铁牛】锻炼日当午 完

大三的那个四月份,北大学生会从某体育院校去请了两名体育老师来利用课余时间教网球,为期两个星期。因为主持这件事的是同一个系的师弟,收了我半价。这是我第一次接受比较正规的培训,时间当然还是“日当午”。当时的赵括已经有意识地看看相关杂志,琢磨职业比赛,思考正确动作,也打了两年,正手动作已经像模像样。反手仍然是只能下旋,上旋球控制不好,而且一直在单手双手之间徘徊,发球上网也只是看看杂志,有些理论基础。尽管如此,我和同宿舍的一位小张在培训班中已经是鹤立鸡群。这次培训中掌握了发球上网要领,反手也确定为双手。有趣的是,参加这个培训班前我一直认为发球上网好,同去的小张一直认为底线好,谁也说服不了谁;参加后,我一改而认为底线好,他反过来说上网好,还是谁也说服不了谁。不过话说回来,和他打球我上网比他积极,他底线力量比我大倒是一直没有改变。

来日本之后,很长时间没有打球。98年再次拿起球拍时找不到双手反手的感觉。双反虽然在力量和稳定性上要优于单反,对步伐的要求更高。找不到感觉的我一怒之下,又改回了单反,此后再没有变过。唯一的例外是在底线反手挑高球时因为单手控制不住,采用双手。上学几年,学业繁忙,偶尔玩玩而已。毕业后找到工作后不久,被派到一个大客户那边工作。日本的大公司内部都有自己的体育团体。赵括去的地方在东京郊外,地方比较偏僻,好处是公司内部就有个体育场,还有个网球部。正发愁没地方打球的我当然就申请加入。日本人也不啰嗦,完全凭兴趣,来者不拒。在那里的两年半,我就成了唯一的一位网球俱乐部的外国人。

公司内部有两片室外的网球场,每周1,2,4,5中午利用午休时间训练半个小时。日本人组织这种活动相当严谨,每周一底线,二网前,四发球,五扣杀加网前。赵括在这里两年,磨穿了一双“桑普拉斯”。每天练习的两片场地,一片练习对角斜线,一片练习直线,当然发球就只有斜线了。练习一阵子以后大家互换位置,时不时举行内部比赛。如此系统的训练当然让赵括水平飞涨。里面有两个人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一个是一位40多岁的男士,名叫本田;另外一位是名叫高桥的女士。两人在速度力量上都无法和正当年的男子相比,但是基本功扎实,战术清晰,其他的年轻男子根本不是对手。一次网球部组织比赛,大家发球,要把球发到指定的区域。随着比赛进行,这个指定区域越来越小。二十多人参赛,赵括是第一个被淘汰的,高桥MM是冠军。她也给我分析了不少技术上网前需要注意的细节。那位本田给我讲解了不少网球战术,尤其是双打。和他打双打真是舒服,自己的空挡无论意识到没有,全部被他补掉。托他的福,2004年夏天回国看奥运会女双决赛,在我们家我充当了李婷孙甜甜的战术解说员。在那里的两年中,第二年因为工作原因参加练习比较少,技术上其实不如第一年。但是因为战术意识的增强,打起比赛来比第一年得心应手多了。第二年中有一阵子那位高桥MM要参加一个什么比赛,12点半大家训练结束后还要加练十分钟左右,一般我都会给她当陪练。因为男子在力量上的优势当时基本上我已经可以分庭抗礼,和本田对抗时也可以打出几个让他叫好的好球了。不知道他们看到我这名“弟子”的成长,是否也会感到欣慰?

东京的冬天对于北京来的人并不可怕。一年四季我都是穿短裤打球,不过到了冬天上半身我会加一件夹克,脑袋上多一顶帽子。倒是夏天难熬。公司虽然有个淋浴的地方,距离网球场太远,我懒得去,办公室也没有空调,结果就是夏天中午打完球回到办公室,一直到两点汗才能收回去。换衣服的地方就更恐怖了,在日本的朋友都知道的那种狭小衣柜,通风也一般,夏天脱掉T恤放进去第二天拿出来还是湿的。两三天后,短裤的腰部能看到结晶的盐。赵括就这么每天潮乎乎地坚持练习,一般每个周末才拿回去洗。

离开这家客户后很长时间,赵括都没怎么锻炼。习惯于中午锻炼了,晚上回家后没有劲头,偏偏新的工作又没有中午锻炼的条件。加上那家客户工作确实太累,离开后我大病一场,也就一直松懈着。一直到去年才开始断断续续“复出”,晚上跑跑步。今年1月份又被派到了现在的这家客户上班,地点还是在东京西郊。和上一个客户一样,郊外的这种“工场”总是有人利用午休时间进行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不过赵括并没有加入打网球的行列。很大的原因在于在上一个客户那里系统训练两年后,赵括对网球的兴趣不如以前那么浓厚。这里第一,运动量不如上个客户那么大;第二,室内,花钱不说也没有那种挥汗如雨的快感。骄阳似火,潮乎乎的T恤,磨破的网球鞋,这一切估计已经无法复制。带着对这些的美好回忆,赵括盯上了最简单的锻炼方式,长跑。

1月份的东京气温虽然低,风不大,有太阳的时候并不觉得冷。赵括还是打网球的那身装束,上面一件夹克,下面一件短裤,不过鞋变成了跑鞋。毕竟是很长时间没有运动,最初也不敢一下子就增加运动量,每天仅仅1500米左右。就这样也气喘吁吁。一个月以后,增加到三千;又过了两个月,再逐渐增加。到了太阳最毒的六七月份,赵括每天长跑距离已经增加到四千左右。日本多为丘陵地带,地形起伏大,尽管是公路上跑不但前后要上坡下坡,一半的路段左右脚都一脚深一脚浅。比前一个客户好的是,这边有很方便的淋浴,每天赵括都可以舒舒服服地下午上班去。浴室里面还有一个体重秤,尽管不太准确,至少还能反映出体重增减。太阳最毒的六七月份赵括做过一个有趣的测试,跑步前去称称体重,跑完步以后洗完澡擦干后再去称称,能相差一公斤。真是挥汗如雨啊。7月底回国后我父亲左看右看我:“怎么这么黑?”想想看,“锻炼日当午”坚持了半年多了,当然要“张飞”一点了。这几个月太阳已经照射在南半球了,好像又“赵云”回来了一点。

和朋友打赌了,到年底还有两个月的时间,还要减2KG。为了这个目标,把“锻炼日当午”进行到底!

家园 还没有在未名湖上滑过冰

说来惭愧,在北大呆了7年,六个冬天(最后一年的冬天被老板派到德国混了几个月),从来没去滑过冰。

大一那年体育课结束得早,大二那年冬天封冻太晚。大三的时候准备去,听说有人滑冰的时候出了事故,就放弃了。

现在想去也没机会了,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去。

遗憾啊遗憾。

家园 这个不得不佩服一下

俺学来学去也就会一个旱冰,还不会拐弯,总是横冲直撞直奔护栏

家园 啥也不说了

小资啊小资

FB啊,真FB啊

家园 铁牛抗的真快,赵括是个好同志。

在学校也溜过几次冰面,可我踩跑刀根本立不住,脚脖子撇的生疼,后来换了花刀才勉强可以。

家园 咸菜赵括……
家园 为啥叫我咸菜?

家园 盐腌的难道不是咸菜?

莫非是火腿、咸蛋……超人??!

家园 我觉得旱冰比较难

大家的旱冰鞋都是普通的那种四轮的吧,我觉得和滑冰的冰鞋比,比较重,确实控制上比较困难。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