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三国随章侃 第九十五章 街亭的角色错位 -- 沉睡的天空

共:💬59 🌺11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三国随章侃 第九十五章 街亭的角色错位

三国随章侃 第九十五章 街亭的角色错位

(演义第九十五回 马谡拒谏失街亭 武侯弹琴退仲达)

诸葛亮几次北伐中,以第一次形势最好,当时出兵之时,曹魏防备不严,天水等三郡更是归附于蜀汉,曹魏朝野为之震动,曹叡亲临长安督战。曹叡去长安还搞出了一件事来,这古代当时消息不甚灵通,也不知从哪传来的消息说这曹叡死了,手下众臣立曹植为帝了,这个消息居然传到了洛阳,便是卞太后也信以为真。后来曹叡回到洛阳才平息谣言,曹叡没有惩办传播谣言者,但是心里对叔父曹植的戒心却是重了,日后曹植请用而不得实际上也和此事有点关系。长安离洛阳并不算得远,但是居然传出这种消息洛阳群臣还当真了,可见当时局势之混乱与群臣对于曹叡这个新皇帝并不是很信服。而这种状况之后诸葛亮的几次北伐中便再也没有发生过。如此大好之局势,便因为街亭一战之败而告破坏。之后虽然曹魏自然没象演义中那样把诸葛亮逼到了摆空城计的地步,(空城计倒也不能说是演义的杜撰,在西晋时期郭冲说诸葛亮五事中第三事就说到了此事,不过裴松之在注引此说时也同时明确的证明了此乃杜撰之说,演义只是把这个杜撰拿来自己用罢了。)但是街亭一失,诸葛亮进无所拒,不得不放弃到手的三郡退回汉中,这一战街亭乃是关键。

关于此战,三国志中有颇多记载,摘录几则主要参与此事之人的传记记载如下:

张郃,作为街亭一战中曹魏的主将,他的传记中:“加郃位特进,遣督诸军,拒亮将马谡於街亭。谡依阻南山,不下据城。郃绝其汲道,击,大破之。”

诸葛亮,作为北伐主帅,此战中:“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郃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因此战失利。诸葛亮请罪,降到右将军。(不过还是以右将军的头衔行丞相之事,日后姜维也以后将军之衔领大将军之事,这演义中两师徒倒是都做过一样的事。)

马谡,作为街亭一战中蜀汉军的统军大将,在他的传记中:“建兴六年,亮出军向祁山,时有宿将魏延、吴壹等,论者皆言以为宜令为先锋,而亮违众拔谡,统大众在前,与魏将张郃战于街亭,为郃所破,士卒离散。亮进无所据,退军还汉中。谡下狱物故,”

王平,日后蜀汉大将,他也参与了街亭一战,可说是此战中蜀汉唯一的亮点,他的传记中:“建兴六年,属参军马谡先锋。谡舍水上山,举措烦扰,平连规谏谡,谡不能用,大败於街亭。众尽星散,惟平所领千人,鸣鼓自持,魏将张郃疑其伏兵,不往逼也。於是平徐徐收合诸营遗迸,率将士而还。”

从上述之记载中可知街亭当时之战况,演义中对街亭之战的描写也大都出于以上记载。由此之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样的信息呢?

其一:诸葛亮破格起用马谡,当时蜀汉之中不乏大将,为什么选用马谡呢?我们先说说马谡。

马谡其人虽任过绵竹成都令、越隽太守等职,但是在其传记中并没有记载他之前有统兵打仗的经历,但是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诸葛亮颇为器重,对这点,刘备在死前还专门叮嘱过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但是对于先帝的话诸葛亮并没有放在心里,任命为参军,时常和马谡讨论军机,又说诸葛亮南征时的攻心为上便是马谡提议的。诸葛亮对其极为欣赏,所以在此战之中将驻守街亭一要职交给马谡而不是别人,因为他对马谡放心,所以令他统领众将如王平等人率领大军在街亭驻守。

其二:马谡在街亭大败,尤其是在街亭的表现,深失诸葛亮所望。

马谡在街亭一战之中,表现很糟糕,从敌方曹魏张郃和本方蜀汉王平两人的传记中都指出了这一点,“谡依阻南山,不下据城。郃绝其汲道。”“谡舍水上山,举措烦扰。”都说明了马谡在此战中都做了一些违背正常作战规律的事。而假如按照正常做法,比如拒道而守,应该是可以挡得曹魏,至少也不至于惨败的,这点从日后建兴九年时同样是张郃,面对王平时,王平坚守,张郃对之便无可奈何此事上便可知一二,尤其是此战惨败之后,身为统兵大将的马谡无法控制住兵士,使其离散,这对比起王平在此战中的表现或者是另一路同样是遭遇失败的赵云邓芝,就差得太多了。(三国志赵云传中称“云、芝兵弱敌强,失利於箕谷,然敛众固守,不至大败。”在云别传中记载:“亮曰:“街亭军退,兵将不复相录,箕谷军退,兵将初不相失,何故?”芝答曰:“云身自断后,军资什物,略无所弃,兵将无缘相失。””)所以此战中马谡的表现可谓之糟糕,根本不是一个合格的将领。又《向郎传》中甚至记载其逃亡之事,“朗素与马谡善,谡逃亡,朗知情不举,”,如此行迹,可谓差矣。

街亭之败,诸葛亮提拔马谡,用人失当,确实是一大问题,所以日后自请贬官,至于马谡,在此战中举策失当,在其后又不能控制所率其部,甚至畏罪逃亡,此等罪责,无一不是可斩之罪,赵云以弱战强,约束部众,没有大败,还受到贬官,街亭之战如此重要,而街亭又败的如此迅速和惨败,马谡其罪不诛才是怪事,何况也并非马谡一人,张休、李盛这些将军也同时被诛杀。以马谡传中的记载看,马谡虽然号称被诛杀,但是实际上最后还是死在狱中,这已经是诸葛亮看在往日情份,刻意开恩了。

不过令人奇怪的是,马谡之罪,却有无数人为之说情,其中如蒋琬本就是诸葛亮亲近,为同为诸葛亮亲近之人的马谡求情也不奇怪,至于向朗那也是出于友情之故。但是为何还有如习凿齿等史学家对此非议呢。

在我来看,他们都搞混了一点,便是决策者与参谋的角色关系。

决策者与参谋,这两者我觉得无须太多解释,用演义中的说法,那些主公将军就是决策者,那些军师谋士幕僚就是参谋。就好象曹操刘备孙权这样的人物便是决策者,而在刘备死前的诸葛亮,郭嘉贾诩这样的人物便是参谋,当然,也往往有角色变换的时候,比如诸葛亮在刘备生前扮演的是参谋的角色,但是到了刘备死后就是决策者的角色。也有同时期有时为决策者有时为参谋的,比如程昱乃是曹操出名的谋士,但是同时他也往往任为太守,大将,那便是决策者了。再比如那些将领更为明显,当独立带兵时为决策者,而归属于大将时便是参谋了。

正因为如此,所以说决策者与参谋的角色是很容易搞混的,而且不停变换,比如有做参谋做的好的去做决策者,如天子近臣幕僚做的好的往往外放为地方官或者将领,这就是决策者的角色,而也有大将战功赫赫或者地方官政绩显赫征其回朝为天子幕僚的,而且即便在天子幕僚的时刻,他们面对天子是参谋,但是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又是决策者了。

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在一个事件之中,参谋可以有许多,决策者只有一个。对于更多的人来说,他们更希望能做决策者,因为这意味着权力,参谋出谋划策再多,不能通过决策变为现实,那也是无用。我记得在看二战某人的回忆录中曾经说到过:美国历史上对那些大战的总司令名字如数家珍,但是对于那些参谋长便没人记得。当然现代的参谋长和我们所说的参谋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些参谋们更希望成为决策者,因为那意味着权力的滋味,因为有些京官宁愿不在天子脚下做事,也要去做那边疆大吏,原因便是如此。

但是,这决策者并不好做,由参谋转型做决策者也难,本来是为别人出谋划策,那一日便可出得那许多好计来,但是到了自己决策,便觉得这计也好,那计也不错,优柔寡断起来,这倒也是罢了,只怕就是选错了计策,那便麻烦了,尤其是战场决策,是影响万千人甚至自家性命的事。所以这参谋做将军,并不是常有成功者。便如那有名的赵括小将军,论其兵法头头是道,想必要做参谋,那肯定是一等一的。但是这做起大将,就是送了四十万赵兵的性命。至于马谡,也是不错的参谋,结果做了统兵大将,就是导致街亭大败。这两者都是参谋做大将失败的典型,其实这参谋和大将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就好象诸葛亮之才如何?与刘备见面谈的甚好,有鱼水之关系,一等一的参谋。但是在历史上刘备一开始也主要让他做些政务为主,直到入蜀一战才让他带领荆州前来增援,不过那时也没打得什么大战,至多算是能磨练一番罢了。诸葛亮之才尚要磨练,如马谡赵括这样的参谋一上来让他就担负重任,实在是所托非人,但是这一点马谡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便连已经受到刘备提醒的诸葛亮也没有认识到这点。

刘备这一生看人甚准,在死前还看了一个马谡,叮嘱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其实诸葛亮虽然看人用人上比之刘备是稍微弱了些,但也不至于到了看不准的地步,之所以如此,还是和刘备与诸葛亮两人之长期扮演的角色有关。

刘备年轻时自然也做过别人的部下参谋,但是很多的生涯还是做决策者的身份,但是诸葛亮不同,他投入刘备麾下,处理政务,颇得亲重,但是在重大军务上还只是处于参谋的地位。所以他们两者在选择人才的眼光有所不同,刘备往往能选择出魏延霍峻黄忠这样的将领,诸葛亮则对于那些参谋型人才有所好感,因为从他们身上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所以在当刘备叮嘱之后,诸葛亮依然对马谡颇为亲重,这倒也没什么,因为马谡也是个好参谋,但是当他成为一个决策者时就显出了危机。

决策者与参谋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前面我们说过了权力上的,但是还有一点更重要,便是责任上的。所谓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诚如斯言。参谋权力小,只有进言献策的权力,但是在最后失败的承担责任之上,负的责任也要小,尽管也有些参谋会遭到迁怒,但是更多的参谋往往只是不被重视,不再信用而已。决策者不同,他的决策失败就意味着全军失败覆灭甚至付出自己的性命,决策者享有着权力荣耀的同时,也要承担失败之后的责任。没人会因为一个决策者听从参谋的错误进言而批判参谋,而只会嘲笑决策者的愚蠢,因为最终选择了那条愚蠢道理的是决策者。

史书上往往会记载失败的决策者,但是很少记载失败的参谋,那些失败的参谋通常都被历史忽略过去,长期以往,大家就着迷于那些算无遗策的谋士,而忘记了真正承担风险的是那些采用计策的决策者们。

至于如演义作者那样的文人更是再进一步,把诸葛亮郭嘉那样的谋士极度神话了,就好象刘备离开诸葛亮便什么都做不了,其他演义中谋士的地位也比主公重要的多。我们之前说过,这是文人们希望能做一个君臣相得的理想,希望自己的才能能够被采用,所以文人对那些军师谋士才寄托了众多的感情。甚至到了极至就成了凡是做错的就是决策者的错,做对了就是谋士的功劳的模样,谋士成为了主体。

不过事实上参谋们永远成为不了主体,只有决策者才是主体。一面享受着决策者的权力,一面享受着参谋的责任,那只有演义小说中才能出现。马谡是那个参谋时,他就需要承担身为参谋的责任即可,但是当街亭时,他不单就享受着统领大军的权力,也需要承担随之而来的责任,也正因为如此,当他开始时还把自己摆在一个参谋的角色上,试图用试验来证明他的奇策,而当他失败时,他发觉自己不再是那个承担微小责任的参谋而是那个需要为战败负全责的决策者。他惊慌失措,无力统领大军,更加蔓延了街亭的失败。

街亭上需要一个能承担责任的决策者,而诸葛亮却选择了一个无法承担责任的参谋,这就是街亭的失败之处了。

元宝推荐:电子赵括,海天,铁手,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shafa
家园 bandeng
家园 diban
家园
家园 有道理啊

"街亭上需要一个能承担责任的决策者,而诸葛亮却选择了一个无法承担责任的参谋,这就是街亭的失败之处了。"

兵者,一发全身,孰重孰轻,知人善用确实至关重要.

家园 我觉得街亭的责任诸葛亮确实要承担一半

甚至可能是重的一半。马谡尽管有才能,但是长期是担任参谋的角色,没有承担压力的经历,因此即使诸葛亮看重他,让他去带兵的话,也应该有一个实习过程,不能一下子就让他带领全军的主力,那样的话马谡即使有才能的话,由于责任太大也会影响他的判断力的发挥的。

diban
家园 一没留神,看成地堡了
家园 小马带的是全军的主力????
家园 至少是精锐

正是因为街亭的重要性,诸葛亮争夺时才会派出这些部队,否则如果是偏军的话,攻下街亭守不住同样也达不到战略目的。

家园 用词要准确哦...

精锐不错...说主力..这偏差就大咯..

家园 让马谡上大概和蜀汉人才凋敝有关

姜维还没出世呢,魏延又不服他,原来刘备手下的厉害人物都差不多没了。

而诸葛亮自己统大军在前线,必须有得力手下守住街亭。没有更好人选的情况下,只好先上马谡这表现出一定才能(在当时蜀汉算不错的了)的试试了,万一成功有了经验和威信以后就可以托付了。

结果失败,诸葛亮就更不相信别人了,每次都只能自己带兵,事无巨细全包,连个得力助手都没有,最后把自己累死。

加上诸葛亮大概有地方主义意识,马谡跟孔明一样是荆州人,王平、张嶷这些益州人在他生前都没给大用。

家园 说主力也没有错

精锐的战斗力比其它部队要高,否则诸葛亮也不至于在街亭丢失后被迫全军撤退,如果只是偏师受损的话,诸葛亮完全不用玩空城的。

家园 【原创】三国随章侃 第九十六章 险之不险

三国随章侃 第九十六章 险之不险

(演义第九十六回 孔明挥泪斩马谡 周鲂断发赚曹休)

曹魏太和二年,蜀汉建兴六年,对于曹魏来说是个头疼的日子,前几年虽然和东边孙吴总是打得热闹,但是在西边,蜀汉却是没什么动静,至于那些蛮夷嘛,倒也用不着放在心中,本来就不是一个档次的对手。结果,这一年一开始,蜀汉解决完南边的问题,就向曹魏动手了,还好之前一年的冬天,司马懿及时解决了反叛的孟达,要不然让蜀汉平白得了上庸,那更是麻烦了,不过这蜀汉也闹得要魏明帝亲自到长安督战的地步,也幸亏得在街亭老将张郃大胜布置失当的马谡,逼得诸葛亮退兵,不然事态发展下去,也真难说会如何。

好容易这西边歇息一下,那东边又出了问题,大司马曹休也算得上老将了,结果被周鲂一个断发的鬼伎俩给骗了,几万将士就被诱到了虎口里,也亏得陆逊小心谨慎,而曹休又醒悟的早,或者说跑得快,但是也是丢盔弃甲,悲惨的很。这曹休还生了一阵闷气死了。

等到年底,蜀汉这边又来骚扰,还好陈仓守住了。不过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曹魏要真正面对蜀汉和孙吴两面夹攻的情况了。

好,问题这就来了,这蜀汉孙吴两国虽然实力不如曹魏,但是合在一起对付曹魏,怎么也要把曹魏折腾得够戗才对,尤其后来曹魏内部还出了问题,怎么反而曹魏越大越强,后两者却先后灭亡了呢。

诚然,蜀汉与孙吴之间,沟通上是有些问题,外加还有古代的通讯方式不便,所谓的两路并举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这对于曹魏是一样的限制。至于诸葛亮时期蜀汉与孙吴之间的联合对敌,虽然说效果有限,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但是也总比当年刘备时期的合作要好些,但是战果比之于那时也只能说一般甚至还有所不及。实际上,即便是日后南方政权同时拥有蜀汉孙吴之地,但是对于中原政权的战果也只能说是一般而已。这一切是为什么呢?

在这边上,我们应当先抛开个人能力的因素,当时蜀汉有诸葛亮,孙吴有陆逊,都是杰出的人才,当然相对的曹魏也有司马懿等人,但是这些所谓的名将偶然的因素太大,正如之前所谈到的,人才的分布是平等的,所以名将出现的概率对于双方来说也都是平等的,所谓的名将不能作为决定一切的佐证,何况在南边也出现过如刘裕这样不世出的名将,但是总体上还是中原政权强于南方政权。

再抛开民风与军队战斗力的说法。所谓民风南不及北这种论调其实是成很大问题的,不说当年春秋战国吴越楚等南方诸侯之强盛,秦末由江东起家的项家叔侄,就说三国时期这孙家三父子不就是带着江南子弟对抗着中原诸侯吗?川中之民风更不用说,若真是南方人软弱无能,也不会多次形成这个南北对峙的局面了。而战斗力的方面,更是如此,所谓的军队战斗力是完全可以训练出来的,南北对峙时双方都出现过极强战斗力的军队,但是这些军队并没有出现在固定的一方,这其中将领的训练与实战经验比地域性更为重要。前者我们已经说过,这对于双方都是公平的,至于后者,在常年的情形之下,实战经验不存在差别。

其实这也是经常会谈到的一个话题,总会谈到所谓民风战力如何的问题,或感慨今不如古,或感慨中原不如草原,还要引进什么血统来的可笑说法。其实所谓民风,和血统草原地域都没有关系,纯粹和环境有关,春秋战国中原民风强悍,那是自然,天天打仗,不强悍活得下去吗?草原游牧民族民风强悍,那也是自然,天天要和野兽与相互之间的游牧部落作战,不强悍也活不下去,前者是农耕,后者是游牧,但是实际上没有区别,这民风完全是看环境,日后中原一统,天下和平,需要民风强悍作甚?那游牧民族若是也和平安逸下来,没几年也就不见那强悍民风了,蒙元满清的例子就不用多说了。至于战斗力也是一样的,边境的军队不是说素质血统民风比中原好,完全是仗打的多的缘故。

再说说这经济力的问题,这经济决定战争胜负的说法,表面上倒是也有道理,但是也很难解释一个事实,便是南北对峙也有千年了,南方经济是越来越好,但是成就也没见得和经济一般发展上去,也就朱元璋北伐成功一次而已。所以要说这个经济决定论,我看至少在工业革命之前还是大有问题,古代经济的话,南方只需要一定的规模再加上天险便可以保证自身部分的安全,这种规模不说遥远的楚国,就说三国时期的蜀汉孙吴就可以保证了。但是这之后经济在量的增加并不能使得他能从实力上占据超过北方的决定性优势。

其实单就三国时的情况来看,之所以曹魏在两面进攻的情况下没有削弱更应该归功于以下两个因素。

其一:曹魏的重心地区没有遭遇到进攻,蜀汉面对的关中,孙吴面对的荆北,两淮固然在东汉时期是经济发达的地区,但是在汉末战乱之后,这些地方经济,人口都大幅度的锐减,已经不复当年盛况,经济重心已经转到了河北。蜀汉孙吴的骚扰不能影响到曹魏的根本。当然,经济的削弱也使得对抗地方的力量受到了影响,这种情况在荆淮地区尚好,身后便是开始渐渐恢复元气的中原腹地。但是在关中一侧则并有些糟糕了,关中在大乱之后人口凋零,虽然说这使得诸葛亮不能就地取食,但是也使得当地力量薄弱,而且一旦关中被夺,马上便对洛阳产生威胁。于是司马懿等先后奏请迁徙百姓到关中,以益其民,使得能抵御蜀汉的力量渐渐壮大起来,在东边长期也进行着屯田的政策。随着时间的发展,曹魏在原本的重心地区尚可的情况下,原来那些遭到战乱破坏的地区经济人口也开始发展起来。

当然,这种经济数量的增加并不能使曹魏有决定性的优势,但是相比曹魏来说,蜀汉与孙吴的经济重心地带太过薄弱了,尤其是孙吴,实际上他的经济重心就在于长江流域这一块,表面上还拥有广阔的南方,但是那都是一些没有开发的蛮荒之地,即便到了唐宋都不愿意去的地方。这就等于孙吴的真正控制地区就是那狭长的长江而已,远没有如曹魏那样广阔的回旋余地,一旦被攻破一点,就有可能全局瓦解。孙吴一直想夺取荆北与两淮,但是都没有成功。相比于孙吴来说,蜀汉反而还要好些,群山的险峻比大江天险难以逾越多了,尤其是在刘备得到汉中之后,已经形成了完整的防御体系。但是也有糟糕的地方,在刘备东征失败后,扩张的唯一一条路就剩下北出汉中,但是汉中的经济一直没有好好的恢复过来,不能对蜀汉北伐提供大的帮助,而且汉中的天险现在成为了一大问题,这也就我们要说的第二个,也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其二,后勤与天险。蜀汉与孙吴能与曹魏鼎足三分,长江与群山这两大天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长江天险自不用说,蜀汉的山险使得别人后勤补给严重困难,这比长江天险还要可怕,便如张鲁之辈,也能凭借天险使得曹操萌生退意,由此可见一斑。

但是正如我们所要说的,所依仗的东西,也往往成为限制你发展的因素,这一点在诸葛亮北伐中就很好的表现了出来,诸葛亮兵不可谓不精,战力不可谓不强,便是与曹魏正面对抗,也不逊色,但是在面对后勤保障这一大问题上,也遭遇了麻烦。蜀汉之兵少,这一来是蜀汉人口本就少,二来也是因为这蜀道实在太过险峻,给予了后勤补给很大的麻烦,即便诸葛亮制造出木牛流马,也不能解决问题。(当然,假如这蜀道不是如此,只怕诸葛亮也不会制造这东西了。)诸葛亮出兵,往往不是战败,而是耗粮耗不过曹魏才不得不撤兵。实在是痛苦不已,这关中对付川中,此招是屡试不爽,也只有如韩信当年那般才能成功,但是当年韩信偷袭之时的局势又和现在三国局势不同,韩信只需要解决三秦王,强大的项羽在另外一边耗着,管不过来,可是诸葛亮没有这么多时间,所以这也是他拒绝魏延一策的很大因素了。

后勤成为了蜀汉的瓶颈,对于孙吴其实也是一样的,孙吴与曹魏的作战互有胜负,但是往往失败的一方是主动进攻的一方,这固然是因为古代攻城甚难,但是实际上与后勤也大有干系。不过这里与蜀汉的后勤困难有一些相似,又有一些不同。其实用孙吴做例子不算太典型,我们还是说东晋之后的几次北伐。东晋之后如桓温等人的北伐,往往前期十分之顺利,但是后期惨败,而且往往北伐军在战力上不逊色甚至远远超过,但是战败却常不是战力而是后勤的问题。这点上与诸葛亮北伐惊人的相似,但是与诸葛亮受制于山不同,江南军队是受制于水,诸葛亮是山太多了,江南军队是水太少了。究其原因,北伐大军行进,后勤物质众多,前期常可由水路进军,畅通无阻,但是一旦遇到没有水陆运输物质,后勤被断,又不能就地取食的话,别说取胜,就连能否安全撤退都成问题。我们看一下在朱元璋之前最成功的刘裕北伐,他的部署先取山东,一开始走水路,后来走陆路,在取山东的时候他也很得益于慕容超的白痴,在刘裕弃舟步行的情况下不守天险,不坚壁清野,居然要和刘裕正面作战,结果可想而知,后勤不愁的刘裕军大胜之,其实这种白痴别说刘裕,就是桓温都能灭之,刘裕真是生在好时代了。(所以说这运气很重要,但是我们总不能把运气当作决定性的因素吧。)之后刘裕入关中,也是从水路进军,此外还得益于王镇恶是王猛孙子,在当地颇有名望,拉到了一批粮草的关系。

由此可见,南方政权要北伐的话,后勤成为了大问题,南方军队从水路运输十分便利,但是到了北方平原,没有河流的情况之下,如何保障军队的后勤呢?征收当地物质是个好办法,但是这是饮鸠止渴,日后毕竟还要靠这些当地人守着呢。三国鼎立的时期毕竟不是当年群雄争霸的时候了,可以做强盗抢了一把就走。孙吴的北征就出现了这样的毛病。

要不,就一次性把北方全部征服,但是那肯定是不可能的,除非北方政权把精锐全部自己送上门找死,就这样要指望一下控制地域广阔的北方,那也是不可能办到的,占了中原还有河北一大片等着呢。(反之南方只要突破长江,就很危险了。)

要不,就只有蚂蚁啃骨头一般,一点点啃,把那些有水路但是也有平原的地方如两淮荆北山东一步步啃上去,这就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了。啃下来要占得住,在守的时候还要注意不受到太大的破坏,因为日后这里要作为再出征的后勤补给的一环,这是相当艰难的事了。尤其是在这些地区实际上也是属于曹魏强力控制的地区,调兵遣将十分方便,又十分容易受到攻击的情况下。这些地方北方政权比南方政权要获取的容易得多,也比较容易守,而南方政权取守都难得多了。

其实,与隆中对都是一样的,虽然都强调了天险的重要,但是都要求了占据不单拥有天险,也拥有出击据点便利交通的地方,比如隆中对说到的关中,两者都谈到的荆州都是如此。但是终孙吴蜀汉灭亡,前者没能在两淮荆北再进一步,后者未能得关中。如此一来,便是有天险,也不能得进了。

家园 沙发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