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豫北之鷹-記滑縣抗日英烈王泰恭 -- 司徒卡

共:💬300 🌺523 🌵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0
下页 末页
家园 国民党败于土共,看似偶然,实则有其必然的一面

国民党和中共都是抗日的,实力各有大小,方法不尽相同,但是说任何一方是假抗日恐怕都是有失偏颇的。凡是抗日的都是民族英雄,至于抗日之后的内战,各为其主,争夺天下,并无道德与正义之分,只是你死我活的战争罢了。愿打服输,历史已然见证一切。

说到国民党败于土共,个人以为,看似偶然,实则有其必然的一面。以当时国民党的政治立场,不可能真心的去考虑底层劳苦百姓的利益,因为若要这样则必然牺牲掉士绅阶层的一部分利益。说“成王败寇”也罢,说“人民创造历史”也罢,总之当时的中国社会现状和两党的政治立场决定了广大劳苦百姓必然倒向中共。国民党总是说中共煽动和蛊惑民众,却从不反思自己是否真的为底层百姓的利益做了些什么。总是一句“共军太狡猾”就省却了反思,这样的党和军队,焉能不败?

参观蒋介石故居时,猜想蒋大约也感叹过“既生瑜,何生亮?”吧。若是没有中共的造反,大约国民党就能够顺利的完成抗日,并顺利进行国家工业化的改造,最后开始解决农民的问题。其实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中共上台后,才发现自己早先设想的优先解决农民问题根本与强国之路南辕北辙,要想国家强大必须优先发展工业。于是口号不变,但是实际做起来却是优先发展工业了,到了现在,在国力方面终于喘了口气,于是开始腾出手缓解一下农民矛盾了。

个人以为蒋介石的两大败笔,一是不够阴险,像“攘外必先安内”这种事情可做不可说啊(换做中共在台上,国民党在台下,大约中共做起来也是先安内),实在应该高喊全民抗日,夺取道德制高点,逐步获取全国的民心,并用各种手段逐步分化瓦解对手)。蒋公并非不知得民心者得天下,却只去做些炸毛家祖坟这类不上道的事情。反观毛下令严禁毁坏蒋的故居,毛未必不恨蒋,只是毛知道如何收服天下人心,不得不说蒋的手段颇是不如毛。二是过于轻视土共,只知一味围剿和辱骂,却完全不去反思中共究竟为何获得那么多支持和同情,也不去着手釜底抽薪的缓解中共发展壮大所必须依赖的农民矛盾。

当时中国社会各种矛盾激化,虽然国民党几乎消灭中共,但中共却因为抗日而发展壮大,并最终夺取了天下,迫使国民党退守台湾岛。诸般种种,看似偶然,实则有其必然的一面。

家园 有道理,送一朵花
家园 老蒋解决不了土地,别的都是白搭

老蒋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的,这个该是致命伤,看看小蒋打老虎打成那样,就该知道其实他们已经病入骨髓,没的救了,他们没有能力把全国土地重新分配的,台湾是特例,没收的土地加上大陆带过去的钱,让他有能力完成土改,保障其统治基础,在大陆他做不到这些,最终结局只能是失败。

reply
家园 这种二手的原始资料就算了吧

建议读一下二月河的帝皇系列,里头把清史稿的文言文翻成白话文的功力可是很了不起的。

reply
家园 您和战沙那些杀才不分伯仲啊,就指望你们用嘴巴同一中国啦
家园 事实如此

请问,项羽手下的县级官员,你知道几个?

家园 精当。花之。
家园 篇幅虽短但点中实质。也花。

再深说几句会更好,比如,如果蒋真的如中共那般强迫地主士绅让出资源和利益给农民平民,则蒋政府立刻就会分崩离析,概因其政府各阶层人员的主流都与士绅阶层关系密不可分。而中共那样做就绝不会有那样的危险,概因其主流与士绅关系较远而与草根阶层具有天然的亲近和共鸣。

大概可以这样说,中共在人员出身上和政治构成上远较国民党更富于生命力,只要中共在襁褓幼年之时没有被国民党依靠强大军武掐死,军事上成长起来 同时政治上远具竞争力的中共必然会最终击败国民党。

家园 说出了我想说而未说的,献花
家园 再多说一句:中共手中有两张牌

政治(民望) 和军事

而蒋手中却只有一张牌,就是军事(而且还要算上美国给他的军事支持,而中共从苏联那里得到的军武支持则有限得多)

内战之初蒋在军事上处于上风,但在军事指挥上却失误连连。唯一的一张硬牌也没打好。中共虽军事处于下风,但军事指挥不仅没有明显下手 反妙设后手(挺进大别山),且充分发挥其天然政治优势,以高超的政治手段来弥补军事上的不足。这就体现了两手牌比一手牌的优越之处。公认中共在东北的发展正是基于国方军事上的失误 加上共方政治方面的天然优势和政治手段上的高超(土改 控诉 剿匪),才实现的。

国方唯一赖以与共方一较高下的,只有军事。如果其军事上比较过硬,则共方政治方面的天然而潜在的优势就无从发挥,无从强力支持其军事力量以扭转不利局面。但国方恰恰在军事指挥上失误连连,唯一的一手硬牌还打软了,还能指望什么好结果呢?

家园 “攘外必先安内”远不如“攘外以安内”来的容易

土共建国后采取的就是后者,抗美援朝一开打,国内空前团结,国民党的残余势力一扫光。这点上,老蒋还是太小家子气了。

家园 煮酒越来越左了,献花
家园 我从来就不觉得我是右派

我认为我是中间派

对国民党方面的看法基本未变:

1 抗战前期他们积极抗战,中后期消极抗战。但在国际纵横及确立战后中国世界大国地位方面颇有作为,整体上蒋和国民党是有功于国家民族的,蒋在当时中国的地位也是无人可以替代的。

2 蒋政府代表士绅阶级,与中共相比缺乏政治生命力和竞争力,腐败无能,丧失民心;蒋政府军事指挥失误连连。政治上的腐朽败坏令其军事失利后再无翻盘机会。

之所以我被人视作右倾,是因为我一直强烈反对把所有坏事都推到国府头上、以及诬蔑羞辱国军阵营中拼死抗日的将领(如张灵甫)的言论。另外我也一直强烈反对占据道德高点对国民党一方进行道德批评甚至羞辱的言论。其实,在多次交锋之后,许多河友现在已不再诬蔑羞辱国府抗战将领了,难道这种转变您也称之为向右转了?:-)

家园 没有可比性

朝鲜战争是一场东西方阵营的冲突,背后有苏联的大力支持,而全面抗战之前没有那么强力的外援,只有所谓的国联对日的绥靖政策。有可比性的是两线作战导致的大明崩溃,当然,安内并非只能靠军事,比如前面有人提到的“缓解中共发展壮大所必须依赖的农民矛盾。”。

家园 觉得国民党在政治上本来也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共产党的政治优势就是国民党的政治劣势所在,没有激烈的农民矛盾就没有共产党的生存空间,可惜国民党却不肯下功夫摸清对手底细。若是认清了这一点,从政治上,可以采取一些缓和矛盾的做法,当然要牺牲士绅阶层的少量利益,但是只要不牺牲其根本利益,局面应该还是可控的。另外,政治宣传也非常糟糕,不懂得如何从民心方面去瓦解对手的政治优势,而这方面恰恰是中共的强项。蒋介石还是太看不起土共了,在政治上不知己也不知彼,大约觉得军事够硬就可以摆平那些泥腿子红军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