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答懒厨,关于垄断与效率 -- 陈经

共:💬61 🌺4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政府干预==政府垄断?

我并不反对政府干预引导经济。这正是我认为陈经老兄偷换概念的地方,政府干预=政府垄断,放开竞争=卖给外国人/寡头,其实通过竞争形成的寡头的过程应该欢迎,我们还有反垄断法限制它,美国成功的另一个地方就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企业不停的整合过程中,社会经济整体前进了,这一点日本等国家都没有学到,只有单向走向垄断的过程,然后就是权钱勾结,后生30年的新一代精英只好望洋兴叹了,我如何竞争的过那些寡头呢。

中国有中国的历史和国情不错,但我们的大方向应该是国家逐渐从那些经营中脱身,专心干好自己应该干的。要参股,也一定要清晰股权的归属,比如养老基金,不能以国家的名义谁站着位置就算谁的,我实在想象不出国资委有限的人员和能力(假设它自己没烂掉的话),如何能行政管理好下面如此众多又互不相同的国营企业,这些事是只有真正的股东才会根据自己企业和外部环境的现状作符合自己利益的判断。

中移动成为世界最大的电讯公司,本身没什么可庆祝的,美国历史上的AT&T够大吧,够垄断吧,人家自己给拆了,因为这更符合消费者和国家的利益。

家园 "美国历史上的AT&T够大吧,够垄断吧,人家自己给拆了"

现在又都合并了。据我了解,如今都在反思84法案和96法案,我的感觉是对96法案的效果负面居多。

再说说美国的无线网络覆盖,我觉得比国内差的太多了,手机经常没有信号,在国内很少有这种情况。

家园 政府垄断只是政府干预的一种手段

del

家园 我们的观点好像没什么差别

国家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是责任推不掉,象前一段教育医疗农业,甚至军工推向社会,明显是有偏差的。

不该争的不要去争,象陈经提的所谓“现金牛”。平衡发展和分配,国家有法律税收行政甚至警察,国家还能发债印钞票。再去和自己的国民争利,如果不是为了官僚集团,实在想不出还能为什么。

家园 其实我们之间的差异是

del

家园 其实官办经济的路子,从49年就这么做了,冷饭再怎么炒也是陈的。

就看看电信吧,说穿了就是让十亿人民给他们捐款,而十亿人民能给他们捐款的基础是民营经济所创造的财富。没有80年后的个体户、没有90年代后的民营企业,谁没事装电话玩啊?

家园 其实中国最有效率的现金牛不是电信业,是彩票(体彩和福彩)

啥叫垄断,就是我能干你不能干,啥叫现金牛,就是源源不断的钱.但是,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以彩票为主的话,谁去买彩票将会是个问题.

所以说,个别地方发发彩票就行了,千万别当成什么"官办经济"的奇迹去推广.

家园 没有80年后的个体户、没有90年代后的民营企业,谁?

没有80年后的个体户、没有90年代后的民营企业,谁没事装电话玩啊?

家园 彩票是德国政府收益的大头之一欧

现在德国正为彩票之外可不可以开赌场,和欧盟打官司呢

家园 印度制药业不怎么样啊 钢铁业规模倒是很厉害

不过高端产品比我们还差

家园 印度钢铁产量只在世界8,9位,看不出有什么厉害的

2005年钢铁出口世界第19位,以前在20位以后.印度钢铁技术水平更差,连铸比只有65.9%,中国是95.7%,世界平均水平是90.7%.

家园 中国钢铁出口是不是也不多?

好像我们成为钢材出口国也没几年

家园 2004年中国钢铁出口世界第6位

2004年中国钢铁出口共20.1mmtons,日本第一,34.8mmtons,随后是俄罗斯,乌克兰,德国,比利时-卢森堡。印度出口钢铁5.5mmtons。同年中国进口钢材3320万吨,世界第一。

world steel org有详细数据,

http://www.worldsteel.org/pictures/publicationfiles/WSIF06%20Final.pdf

2005年中国出口钢材增加到2050万吨,进口减少到2582万吨。

2006年中国将成为钢材净出口国。

家园 转一则报导:(I)

http://www.zgxxb.com.cn/news.asp?id=3460

进入2006年以来,在中国钢材进口量急剧下降的同时,钢材出口量则迅猛增加。6月份我国出口钢材442万吨,进口钢材166万吨,净出口钢材276万吨,与5月份的203万吨相比增长35.96%。单月钢材出口和净出口量再创历史新高。2006年1-6月份,我国累计出口钢材1709万吨,同比增长47.7%,累计进口钢材941万吨,同比下降28.8%,累计净出口钢材768万吨,出现了罕见的“净出口”。出口和净出口再创新高!

2003年,在世界主要钢材出口国中,中国钢材出口量排在第9位,2004年上升到了第6位。从2004年全球钢材出口5强的排名顺序来看,日本出口3480万吨,俄罗斯出口3040万吨,乌克兰出口2820万吨,德国出口2730万吨,比利时和卢森堡共同出口2350万吨。预计2006年上述国家的钢材出口量不会有太多增加。按照今年前6个月的出口势头,如果2006年中国钢材出口量达到或接近3000万吨,再加上数百万吨的钢坯出口,表明中国将成为钢材出口大国,有可能进入全球钢材出口三强,甚至排名更高。反映出中国钢铁产品的综合竞争能力明显增强,中国在获取世界钢铁生产大国地位后,又在稳步地向钢铁生产强国靠近。

国际市场需求旺盛 钢材出口再创新高

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到2006年6月份,在政策导向由鼓励出口向不鼓励出口调整,限制钢铁初级产品和普通钢材的过度出口的大背景下,中国钢材出口量和净出口量月月攀升、不断创造新高,形成目前钢铁产品进出口形势的主要原因有四:

——不断增加的钢铁产量支撑了中国钢材的出口。国内市场供大于求,出现阶段性过剩,需要开辟新的销售渠道。据国际钢铁协会预测,今年全球各地区的钢材需求将保持强劲增长,2006年全球钢材需求将达到10.87亿吨,同比增长7.3%,今年我国国内钢材消费总量将达3.56亿吨,而钢材总产量将超过4亿吨,过剩的产能势必倾向出口。

——中国钢材产品结构进一步改善。钢材产品竞争能力提高,逐步替代了大部分的进口资源,尤其是板材类产品,进而造成进口大量减少。2005年是我国现代化轧钢生产线建成投产最多的一年。新建投产现代化的热连轧宽带轧机9套,新增年产能力2280万吨,新建投产冷连轧宽带轧机6套,新增年产能力746万吨,新建投产中厚板轧机7套,新增能力770万吨。宝钢1800冷轧板和汽车及家电用高档热镀锌板生产线、不锈钢生产线二期冶炼配套工程、5米宽厚板轧机等建成投产,鞍钢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区500万吨钢的两座3200m3大型高炉、两座260吨转炉和ASP2150连铸连轧板带轧机生产线建成投产。2005年包括铁道用重轨、轻轨在内的长材产量占全部钢材产量的比重由2004年的54.47%下降到52.21%,下降2.26个百分点,板带材比重由36.24%上升到38.56%,上升2.32个百分点。在新增钢材产量7214.24万吨中,板带材新增产量达3413.49万吨,占总量的47.31%。

——中国钢材产品的价格优势。原材料价格上涨和能源成本的上升,将继续支撑钢材价格在较高价位平稳运行,国内外钢材价差继续扩大。5月末,国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比国内高47.3点,其中板材指数高46.06点,长材指数高54.52点,比上月价差继续扩大,美国、欧洲钢材价格明显高于我国。就上半年的国际钢价走势来看,持续上涨的国际钢价和我国钢材的价格优势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目前,我国每吨钢材价格约低于国际钢价180美元到300美元。

——全球经济强劲增长扩大了钢材市场的需求量。国际市场钢材需求持续增长,美国、欧洲、亚洲市场钢材价格全面上升。5月末国际市场钢材价格指数157点,比4月末提高8个点;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8.5点,涨幅达5.7%。今年以来,国际钢材市场整体需求强劲、供应紧张,同时受美元汇率变化以及原料成本的支撑,国际板材及长材价格连续攀升,全球钢材价格进入了新的增长周期。

转变出口模式 提高国际竞争力

我国钢材进出口在品种结构上差别较大,进口高附加值钢材的比例较高,而出口钢材的附加值存在差距。我国钢材出口仍然存在着结构性矛盾。我国钢材出口应该集中在高附加值的产品上,而不应该鼓励出口低端产品,这样才能提高我国钢材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减少国际市场摩擦。

——中国钢材出口新亮点。在高端钢材出口上长期停滞不前的中国,现在正在让同行们感到吃惊。在过去几个月里,我国 H型钢出口增长了59%,热轧薄板出口增长了71%,冷轧薄板更是增长了248%,而比冷轧薄板更高端的涂层板出口也增长了133%。我国的大型钢铁企业经过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产品竞争力开始提高,并逐渐被国外市场接受。

中国钢材出口的最大亮点是,中国的中厚板材对韩国出口有了突破性进展。由于韩国现在已超过日本,连续三年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使其近年来对造船钢板的需求量直线上升。韩国每年均需要消费造船钢板550万吨以上,进口量在180万~190万吨上下。过去,韩国船用钢板主要从日本进口,但最近由于考虑到价格以及运费问题,韩国三星重工、现代重工两大造船公司,分别于去年12月和今年2月先后与宝钢签订造船钢板长期供货协定,大幅增加从中国的造船钢板采购量。同时,韩国东国制钢也与沙钢签订了每年80万吨的造船板钢材供货合同。

中国高端钢材走向国际市场,是很难得的。最近3个月,美国也开始进口我国的板材,中国第二大钢铁企业鞍钢今年就将自己的轿车面板首次出口到北美轿车市场。

——中国钢铁企业走出国门。国内巨大的钢铁需求并不一定非要通过自己生产来满足,还可以通过走出去来解决。要鼓励国内钢铁企业在海外扩展钢铁工业,包括在海外争取矿产资源、开矿建厂以及进行兼并重组。

巴西钢铁投资和建设成为中国企业合作的热点,中国企业成为巴西钢铁业主首选合作伙伴。巴西钢铁企业纷纷利用国家鼓励政策和优势资源扩展钢铁生产力。目前,中巴钢铁企业合作在建和在谈项目有:

中国五矿去年在巴西阿索米纳斯承包钢铁厂焦炉、高炉和烧结炉扩建项目中一举中标,拉开了中国企业进入巴西钢铁工业合作的序幕,项目合同金额2.3亿美元,目前工程人员、机械设备陆续到位,工程如火如荼,业主赞誉有加。

中国宝钢与巴西国家钢铁公司联合在里约投资建设钢铁厂,预计年产钢坯300-400万吨,项目投资总额10亿美元以上,宝钢股份25%,项目已经进入商务谈判。

中国信托公司应邀参加巴西国家钢铁公司新建大型钢铁项目焦化项目竞标,预计项目合同金额4-5亿美元,在业主敲定的三家投标公司名单中,中信优势明显,如进展顺利,8月份将草签项目合同。

中港公司应邀参加巴西国家钢铁公司钢厂专用港口淤沙疏浚工程竞标,项目合同金额将超过2亿美元,目前项目进入评估阶段。

巴西国家钢铁公司钢厂邀请中国建材装备有限公司参加110万吨矿渣粉末站建设项目议标,项目拟利用钢铁废渣生产高强度水泥,同时新建2500万吨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总投资将达到1亿美元以上。

目前巴西是世界十大钢铁大国之一,2005年钢产量3160万吨,钢铁生产力3600万吨,按照5 年计划,2007年,钢生产能力达到4200万吨,到2010年,生产能力将达到4390万吨。巴西钢铁协会认为,中国钢铁工业在世界的主导地位、成熟技术和优质成套设备构成的强大竞争力,使中国企业备受巴西钢铁伙伴的青睐。

家园 报导:(II)

运用法律武器 维护钢铁贸易安全

中国钢材出口井喷,显然会影响东亚市场以及全球其他地区。针对今年以来我国钢材出口大幅度增长的现状,国际市场反应强烈,不断与我国相关部门进行交涉。6月份,负责中国事务的美国贸易代表助理斯特拉特福德曾发出警告称,目前中国内地钢铁产量翻倍增长,美国钢铁工业面临来自中国的严峻挑战,如果中国未能履行世贸组织承诺,美国将向世贸组织提出申诉,必要时还将动用《反倾销法》等强硬手段。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接到韩方的通知,中国对其H型钢出口大增,1-4月出口量相当于去年全年出口总量,若中国不采取措施,韩方将采取相应措施。7月3日,来自商务部的消息显示,印尼反倾销委员会日前已对来自我国的热轧板卷发起了反倾销调查。反倾销调查的起因是我国的热轧板卷出口量猛增,且单位价格很低。此前的6月8日,澳大利亚海关立案对原产于中国、韩国、马来西亚、泰国等地的空心钢管进行反倾销调查。7月12日又有消息称,泰国政府正计划对产自中国、印度和南非的高碳线材展开反倾销调查。同时中国钢材产品在东亚市场大量出售,直接与俄罗斯钢材展开竞争,使得俄罗斯向东亚地区钢材出口减少。东亚是俄罗斯关键的出口市场,占其总出口量的40%,中国钢材产品出口东亚必然引起俄罗斯的关注。

我国已进入国际贸易摩擦高发期,对于钢铁企业来说,善于应用法律武器,维护贸易安全是当前钢铁行业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针对我国钢铁产品的贸易保护案件频频发生,从整体来看,钢铁产品一直是国际反倾销及保障措施的大宗涉诉产品。特别是这几年,中国钢铁业快速发展,钢产量大幅增长。2004年,中国的钢产量达到2.72亿吨,占全球总产量10.35亿吨的1/4,这已引起其他国家的高度关注,对中国钢铁产品的出口潜力表现十分担心。

尽管我国钢材出口占全国钢产量的比重很低,但其他国家并不因为中国钢材出口绝对数量较低,在全球钢铁贸易中所占比重较小而放松对中国钢铁产品的关注。

从产品结构和产业集中度来看,我国钢材出口面临的反倾销风险不容忽视。钢材的产品结构问题是导致频频遭遇国外反倾销的深层次原因。从目前遭遇反倾销的中国钢铁产品品种看,最多的是热轧板材,其次是冷轧板、螺纹钢、钢管及钢梁,基本属于附加值较低的长线产品。这些产品相对来说价格普遍较低,国内可生产的厂家多,竞争十分激烈,在进口国市场与当地产业之间发生冲突,引起进口国的反倾销。

当前最重要的是做好钢铁贸易保护的预警工作。注重“防患于未然”的贸易摩擦预警机制在国际贸易争端日益频繁和激烈的背景下有着特殊的份量。钢铁行业的“反倾销预警机制”的宗旨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维护企业和行业的利益。所有参与钢铁国际贸易的企业及相关行业组织,如行业协会、商会等,都要密切关注市场动向,包括国外竞争对手、客户的各种动向,要做好对国外反倾销的预警,也要做好国外产品对国内钢铁产业的损害预警。

同时,要尽快整合国际贸易摩擦预警机制,建立起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协会、企业分层次、专业化的预警信息网络。从政府来说,在应对国外的反倾销调查方面,2004年中国妥善解决了焦炭贸易争端,在应对反倾销大要案中取得了成效。在应对外国产品的倾销中,商务部加强了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建设,完善了汽车、钢铁、化肥的产业损害预警系统,遏制了倾销产品进口,规范了竞争秩序。

以企业利益维护者姿态出现的各类商会、协会要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以协会为主体参与应诉国际贸易争端,既节约了企业单独应诉的成本,又提高了成功的概率。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反倾销的博弈中日渐成熟。许多企业开始加强行业内部的合作,积极建立市场预警机制。更多的企业则积极了解国际市场和行业动态,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出口策略和方向,未雨绸缪。

要努力做好应诉工作的准备工作。一是大中型企业都要设法律部或法律顾问;二是加强对国际贸易保护案件专业人员的培训;三是完善企业管理和健全财务体系等基础工作;四是所有企业领导必须增强WTO规则意识和法律意识,即自我保护意识。当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日益猖狂,最常用的三大手段:技术手段,技术贸易壁垒;行政手段,保护知识产权;法律手段,“两反一保”即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这就大大增加了国际贸易摩擦的复杂性,要充分认识,不能掉以轻心。

中国钢铁企业对于来自国外的反倾销诉讼要敢于、善于与洋人对簿公堂,别人用反倾销告我们的企业,我们的企业也同样可以用好这个武器来保护自己,只有积极应诉,顽强抗争,才能维护自己的利益。国外有关法律尽管有不合理的地方,但也为我们提供了大量进行抗辩的法律依据。中国企业只要能够提供充分的数据,证实自己的产品不存在倾销,或是没有对某一国家的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或“损害性威胁”,那么涉诉产品可能免征或少征倾销税,使出口市场得以保持。反之,如果对倾销投诉不闻不问,只能被动挨打,甚至会使企业多年培育的出口市场毁于一旦。

国外频频对我钢铁产品进行反倾销起诉,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保护市场与争夺市场。所以在这场反倾销与反倾销应诉的较量中,中国钢铁企业要学会国际市场规则,运用法律武器,采取更理性、更积极的方式,应诉反倾销。事实证明,谁应诉谁受益。上海宝钢集团公司大胆应诉反倾销,赢得了两起反倾销官司。从此,中国的冷轧板可以自由进入美国市场。冶金行业以外的其他企业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国际反倾销案的胜诉。

中国企业并不是对国外的反倾销无能为力,重要的是如何有效地把握和运用国外反倾销规则。同时需要政府、外贸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的大力支持积极配合。诸如政府加大谈判力度,以图最终解决市场经济地位,行业协会收集信息,及时组织企业积极应诉,等等。这次宝钢反倾销应诉胜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得到国家宏观管理部门的关心支持,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等给予应诉的全力支持和帮助,从而消化了一些对我反倾销的因素,取得相对合理的终裁结果。

现在中国已是贸易摩擦高发区,中国产品将会持续受到来自不同国家的反倾销调查,而且有可能持续很长时期。所以中国的钢铁企业要勇于接受国际市场规则的检验,更多地了解和掌握国际贸易的法律法规,来应诉反倾销,维护钢铁贸易的安全。日前,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已组织成立7个专业进出口协调小组,对各类产品出口进行监控协调。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