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葡萄兄,我与你的根本差异在于对毛泽东的理解与评价 -- 陈经
后患无穷!
不过,责任并不都在他一个人。左倾路线的思想L、D、Z、C都有。
只不过,毛死了,政治实力完了;所以,屎盆子都扣到他头上。如果今天是江青同志作领导,你会看见另外的历史教材!
所以,功劳不能都归于一人;责任也不能都归于一人!
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明白这点的人肯定不少,但怎样才能更好的适应形势、驾驭形势,就要看各人的本事了。在驾驭形势方面,邓小平无疑要比当时其他人都强的多。
“两个凡是”问题上的争论,我看更象是内部的权力斗争,汪东兴紧张大概就紧张在这里。
国家之间的事情就是利益.
比如我一个朋友10前被教皇接见并拥抱,但是他的身份是中国的穆斯林,比如中学的英语老师说在阿拉伯大街上教育当地人搞游击战,比如我们在长波电台上怎么激怒苏联的,这些教科书上估计几十年都看不见.
如果说中苏之间的问题是毛一个人的问题,那么在1958年11月28日至12月10日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会议,批准了毛泽东为了集中精力于理论工作,要求辞去共和国主席职务,只保留党的主席的建议后。为什么苏联还在1959年6月20日撕毁了1957年所签订的向中国提供生产核武器援助的秘密协定。为什么苏联政府于1960年7月16日通知中国政府,苏联决定下个月撤回所有在中国工作的苏联技术专家。与苏联政府的其他任何行动相比(可能除撕毁核武器协定以外),这一单方面的决定激起了中国更大的不满,当中国正在遭受北京电台所描述的“在过去从未有过的”一系列自然灾害(包括旱灾、水灾、台风、蝗灾和其它病虫害)的时候,这一单方面的决定对中国的经济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资料连接:外链出处)
而这里是相关的背景历史:苏联从中国召回专家的原因及其后果 (资料连接:外链出处)
在1975年的时候中国对外贸易就已经从1970年的41亿美圆上升到157亿美圆的水平.而从1973年的时候象可口可乐这样的美国大企业就参加了广交会.而关于四三方案就已经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埋下了伏笔.
当我们指责赫鲁晓夫为了给当时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送大礼而撤离了苏联专家的多年后的1979年1月29日当邓公踏上白宫南草坪草坪不久,在979年2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动用20万人的兵力,在1000多公里长的战线上对越南发动了进攻。这些仅仅是巧合么?
我想说的是国家之间的利益很现实,那些不会为花边新闻所左右.
我也就是在这里混混而已,偶尔瞎聊几句,从来都不写什么文章的,恐怕要让兄台失望了。。。
我给你的回答在上面, 苏联有赫录晓夫, 中国没有.
他就抓住个到底有没有"惯性"来讨论, 这种细节问题要饶很久, 就推给你了.
但要说危害, 真没看出来你列的L、D、Z、C导致过十么大的混乱, 如果有任何混乱的话. 倒是给毛收拾烂摊子, 他们干了不少事情.
为十么我把主要责任推毛头上, 因为他就是主要领导者/推动人, 或者说, 不少时候是对着党内集体领导, 一意孤行.
憎恶批评.
在当时那种一言堂的机制下, 领袖的个性并非无足轻重, 而是非常关键的因素. 不能以国家利益的现实性, 而否认领袖的个人好恶对其决策的影响力.
如果你非说毛主席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 那自然那些花边新闻都绝无可能了.
不过就算是权力斗争,也要分别依靠不同的理论资源和历史渊源,要在他们自己定义的”理论与道德制高点“上站得住脚。所以在这个基础上“凡是论”就已经不是简单的内部权力斗争了,很有可能延伸为治国方略的不同。就算像葡萄说的那样,无论哪派等到政权稳定以后(需要时间),会采用差不多的治国方略(仍然需要最高领导人的眼光和胆略)。话虽如此,不过老实说,用今天的眼光看,中国其实已经等不起,在邓小平等人主导下才好歹赶上了最后一班末班车(还有这么多问题依然存在),想想这个事情真是让人后怕啊。
顺便问一句,老兄口口声声说历史潮流如何如何,那么请问一句现在的历史潮流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能否指点小生一二?俺也不想什么驾驭形势的非分之想,只想能够不要被淘汰就可以了,如果能适应形势多捞一点那就更好了。感谢兄台指点,等有小发了小弟给你烧高香!
苏联有赫录晓夫,谁不知道?反过来,你能给我举个例子,这个坛子的人有不知道的吗?
惯性不惯性问题,是衲子提出来的。我举斯大林的例子只是想说明惯性不是如他所说一定存在,也不是一定不存在,而是不确定的。他拿个什么打字机这种简单物质恒定的东西来想举例说明人文社科历史这种最说不清楚的问题,真是可笑。不知道老兄怎么会看走了眼把我回复的本意,绕到那个斯大林那个事情上面去了,我也快被你绕晕了,受不了!
高, 实在高
仅有热情是不够的.
在大跃进毛泽东辞去中国国家主席职务职后一直到他发动文革这段时间里,毛泽东是不是已经到文革中那种一言独大局面呢.而这个时期正是中苏关系逐步恶化乃至不断升级大批军事威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有人愿意把领导人的小道消息当作国家之间重大决策的主要因素我想这个算不算被自己感情左右了判断.在毛泽东和赫鲁晓夫之间我知道的一些事情比谁提到的要恶劣的多,前面回复你的文字中提到的长波电台的事情就是其中之一.但是在我看来这些并不影响中苏联之间的关系走向,就象赫鲁晓夫倒台后苏联新领导集体所称的那样:我们对中国的外交政策不会有和赫鲁晓夫哪怕微小的区别.这里我巨个反例子作为结束:叶帅的诨名又叫花帅,他生性风流倜傥也讲究生活做派,在但是领导人集体里也算别具一格,不过你能把这些琐事说成叶帅决定逮捕四人帮的决策原因么?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我想这很好地说明了"在大跃进毛泽东辞去中国国家主席职务职后一直到他发动文革这段时间里"的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不幸的是, 其时毛还是党的主席. 中苏论战(1959-1964)难道该由国家主席负责, 而不是由党主席负责? 中苏关系的逐步恶化, 中国方面的领导层中, 谁该负主要责任?
不错, 赫鲁晓夫下台后苏联新领导集体宣称:我们对中国的外交政策不会有和赫鲁晓夫哪怕微小的区别. 为什么? 因为毛还在台上.
您举花帅的例子说明,他的这些琐事不会影响粉碎四人帮的决策. 这只能反驳"任何琐事都能影响政治决策"这个命题, 这本来显而易见,无须反驳, 没有人在说任何琐事都与决策有关联. 我们说的是, 某些个人性格的因素,其成长经历,家庭成员的影响,与同事的私交, 这些'琐事'中的某一些会对他的若干决策起到关键的作用. 你承认还是否认这个命题? 请不要兜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