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懒虫读老子,大家一起来读老子吧! -- 大懒虫1号
十三章
宠辱若惊 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 宠为下 得之若惊 失之若惊 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 为吾有身 及吾无身 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 若可寄天下 爱以身为天下 若可托天下
[译文]
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慌。重视身体和重视大患一样。
为什么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慌呢?因为得宠乃是下等,得宠会惊慌不安,失宠也会惊慌不安,这就是宠辱若惊的缘故。
为什么重视身体和重视大患一样呢?我之所以有大患,是因为我有身体,假如我没有身体,我有什么大患呢?
所以像重视自己身体一样的态度去治理天下的,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以爱惜自己身体一样的态度去治理天下的,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
[评析]
得宠和受辱为什么都让人感到惊慌呢?因为宠和辱都是来自一种外在的评价。这种评价体系对人其实没有什么好处的,应该都放到一边去。不为得宠和受辱所惊,对付这种外来因素导致的忧患的最基本的方法就是爱惜自己的身体。这个看来似乎有点勉强。但仔细体会一下却觉得很自然:内心被外在的东西扰乱,是因为身体的存在,身体是接受这些外在的影响的载体;内心不被扰乱,最起码身体就不应该被扰乱。
老子是贵身的。对于受伤害的态度,一般人会说:只要我内心不被伤害,身体受点伤害算得了什么。而老子并不这么认为,他认为不仅内心不要被伤害,身体也一样不能被伤害,要说明内心不受到伤害,最基本要做到身体不受到伤害,否则,伤害从何而谈呢?老子把身和心放在一样的层面上来谈论,只能有一个理由,那就是在老子的观点和实践里,在老子的体系里,身和心是统一的存在。这和前面第十章所提倡的形神合一是一致的。
在老子看来,只有领会了贵身的道理,那么治理天下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了。按照他的标准,能够领悟贵身的重要性的人,就已经不是一般人了,已经是圣人了,而圣人,就是知道怎样治理天下的人,就是用正确的方法和态度去治理天下的人。
其实,若把老子的贵身思想通俗地来理解也是正确的。当一个人身体不健康的时候,势必妨碍了这个人正常的活动,身体活动或者社会活动,这种妨碍势必会影响其心情,改变其生活内容和质量,而且这种影响更多的是消极的影响,在这因为身体的不健康所引发的一系列消极的走向,势必改变着一个人的性格,一个人的态度,一个人的命运。而要改变这种状态,扭转这种走向,最基本的莫过于提高人的身体健康水准。道理就是这样的简单。
十四章
视之不见 名曰夷 听之不闻 名曰希 搏之不得 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 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皦 其下不昧 繩繩兮不可名 复归于无物 是谓无状之状 无物之象 是谓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 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 以御今之有 能知古始 是谓道纪
[译文]
看它不见,叫做“夷”,听它不到,叫做“希”,摸它不着,叫做“微”。这三种状态很难分得清,它们是浑然一体的。它上面不见光明,它下面不见阴暗,它绵绵不断不可言表,它总是归于无形的状态中,是没有形状的形状,是没有物体的表象,可以叫它“惚恍”。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前面,跟着它,看不见它的后面。
把握早就存在的道,来驾御现在的具体事物,能够体察最初的状态,叫做体察到道的某种规律性的存在。
[评析]
本章是对道体的一种描述。老子总是惦记着不时地描述一下他自己体验到的那种对道的认识。道似乎是老子生活的一部分,时时伴随着他。也许,人一旦得道,都是那般样子吧。我们认真安静地体会体会,或许真的能够感受到那个玄乎乎的存在状态。不管怎样,道的存在不是一种推理的产物,不是一种理性认识,而是一种实在的无形无象的存在,需要用超感觉去体察它的存在。任何的推理在道的面前是软弱无力的,浅表层的感知也一样流于雾里看花。
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 微妙玄通 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 故强为之容
豫兮若涉冬川
犹兮若畏四邻
俨兮其若客
涣兮其若凌释
敦兮其若朴
旷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浊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 不欲盈 夫唯不盈 故能蔽而新成
[译文]
古时候善于行道的人,微妙玄通,高深莫测,正因为他们难以被常人认识,所以有必要在这勉强地来形容一下他们:
他们开始一件事情之前小心谨慎的态度,好比冬天走江河;
他们对危险存在着警惕戒备之心,好比是随时准备着提防来自近处的袭击;
他们严肃恭敬的表情,好像是客人;
他们态度温和可亲,好像是冰柱在阳光下融化;
他们敦厚实在,保持着纯朴的状态;
他们的心胸开阔空旷,好比是深山的幽谷;
他们混沌未开,呈现浑浊的样子。
谁能让浑浊的水逐渐静下来慢慢地变成清水?
谁能让安定的状态逐渐运动起来而慢慢呈现勃勃生机?
能保持这些原则的人,不自满,正因为他们不自满,所以才能去旧更新。
[评析]
老子已经是在勉强地描述善为道者的形象了,现在经过现代汉语这么一解释,对于真正的老子评价体系中的善为道者的形象估计又差了至少两千年吧!
他们是一些小心谨慎瞻前顾后的人,他们是一些严肃拘谨行为放不开的人,他们是一些看上去傻乎乎的有点麻木的人,他们是一些内心纯朴厚道的人……他们就是这么一些温吞吞的人。
依照现在的审美体系看来,他们是一群没见过什么大世面,也就没有被外界的物欲所熏陶过或者玷污过的人。在很多现代人看来,他们是没有什么魅力的。这样的人对老子来说也是古人,不知道老子的那个时代对于这样的古人是什么评价,但追溯到那个生机勃勃人才涌动、人人都不甘沉默都蠢蠢欲动地要创出一片天地的时代,估计这样的人也是魅力不够的。
上面的理解只是一种曲解。虽然老子认为真正的按照道的规律在生活的人的表现是这样子的,但是他真的没有说这样子表现的人是真正按照道在生活。这是有本质的区别的。相似表现背后的动力源可能会截然不同。
基于我们对道的难以理解,自然就难以理解按照道的规律在生活的那些人了,何况,他们也是神人不露相的,即便他们露着相,估计我们这般凡人俗眼也是视而不见的。
十六章
致虚极 守静笃
万物并作 吾以复归
夫物芸芸 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 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 知常曰明 不知常 妄作凶
知常容 容乃公 公乃全 全乃天 天乃道 道乃久 没身不殆
[译文]
达到极其虚静的状态。
万物蓬勃生长着,我从中看到了“复归”的规律。
万物纷纭复杂,但是都复归到它们的根本,归根叫做静,静就是复命(回复到它们的本性),而复命就是常,知常就是明,不知常,就会轻举妄动后果不吉利。
知常才能宽容万物,宽容万物才能大公无私,大公无私才能全面顾及,全面顾及才能顺乎自然,顺乎自然才能合乎天道,合乎天道才能久远,才可能长久存在。
[评析]
达到极其虚静的状态才能体察道万物的运行规律,才能因此知道人的发展规律。万物都在“复归”。复归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形态呢?简单地理解就是回归到它们的本来状态。为什么要复归,为什么要复归到本来状态呢?老子没有说万物为什么开始的时候会离开它们的本来状态,要不然,现在也不存在复归的问题了。老子说复归的前提就是万物都离开了它们原来的本性,现在就是要通过“静”的方式再一次地回归于接近于它们的生命的本来存在状态。这种复归复命就是生命的一种本该有的常态。不知道这点的话,所有的一切行为都是不正常的。知道这点的话,人就能变得宽容,这种宽容是遵循天道达到生命长久存在的起点。
他这里包含的道理很深刻。他洞察了万物发展的规律和趋向,看透了万物的本来面貌。对于一个看透了万物的本来面貌的人说,那是一种怎样的境界呢?世界在他的眼中显然是完全不一样的。他有超于常人的从容、超于常人的视野,超于常人的感受。他的存在顺乎那种无所不包的玄而又玄道的规律。他能死的了么?!
十七章
太上 不知有之 其次 亲而誉之 其次 畏之 其次 侮之
信不足焉 有不信焉
悠兮其贵言 功成事遂 百姓皆谓我自然
[译文]
最好的存在,让人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其次的存在,让人亲近它赞美它;再其次的存在,让人害怕它;最次的存在,让人轻侮它。
统治者的信用不够,人民自然不信任他。
悠然不轻易发号施令,当事情办成功的时候,百姓都说“本来就是这样的”。
[评析]
这章是关于施政的最高境界:自然。
在自然的境界里,轻侮、害怕、感激赞美等等情感都不复存在,存在就是存在本身。即便存在本身也似不存在。
其实,这是无为而治的一个典型表象。
到本章为止,让人实在憋不住而不得不说的是:老子五千言的主角,是圣人。
十八章
大道废 有仁义 智慧出 有大伪 六亲不和 有孝慈 国家混乱 有忠臣
[译文]
大道废弃,才出现了仁义;智慧出现,才出现“大伪”;六亲不和,才出现了孝慈;国家混乱,才出现了忠臣。
[评析]
没有了一个东西,才有了另一个东西。最好的状态不存在了,次一等的东西作为其替代物而出现,这种次一等的存在必然存在一个与之相对应的一个存在。仁义、孝慈、忠臣,看起来不错的东西,看起来在竭力提倡的东西之所以存在,之所以需要,是因为它们缺失了高于它们本身的根本的存在状态。由于这种根本性存在的缺失,使得它们自身的存在不得不为实际上更为强大的一种相反力所牵引。可以说,它们的存在,正是因为它们的相反面的存在。假如人人循道,就没有仁义存在的必要(需要仁义,是因为不仁义的存在),假如六亲亲和,就没有孝慈这个东西存在的必要(提倡孝慈,是因为不孝慈的存在),假如国家安定,就没有忠臣的说法(有忠臣,就必有奸臣)。
[备注]智慧出 有大伪:依照上下文,老子把“智慧出”和“大道废弃”、“六亲不和”、“国家混乱”摆在一个位置,他把“大伪”和仁义、孝慈、忠臣摆在一个位置。看上去很有意思:智慧其实不如大伪!老子对于智慧的解释有他自己的独特含义,和第三章里对于所谓智者一般,是持否定态度的,这个在后面的章节中也会有所反应。那么“大伪”呢?在这里,显然大伪(大虚伪,大骗子)和仁义、孝慈、忠臣等放在一起,是不是他连仁义、孝慈、忠臣一并讽刺了呢?!
有了北,就有南; 有了东,就有西.
[评析]
一个完美的圆圈, 有着旋转对称性, 圆周上的任意一点都与别的点平等. 故而圆融无碍,了无分别.
可如果这个圆圈破了, 则对称破缺. 譬如把那个破的地方标为'北', 那么与之相对的点就是'南'. 种种方位的概念也随之升起.
上善若水,处众人之所恶,利万物而不争。把个人摆在一个很低的位置,以百姓心为心,处在一种无私的状态。天地无私,效法天地,外其身而身存。
“要吃、要喝、骄奢淫佚,贪图享受都源于此身,没有身也就没有这些忧患了”不是说不要身体,没身体就没法活了,是不要被这些欲望带着走。
解释道德经有N多版本,有些明家的解释也貌似不同。解释毕竟是阐述个人的见解,细节的解释是为整体思想服务的,不同的解释背后可能有相同、相近的思想,相近的解释也可能有不同的思想。诚心做一件事,大家都看的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