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说说“搏出位”的媒体人(1) -- 老土豆

共:💬108 🌺137 🌵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说说“搏出位”的媒体人(1)

就李大同的情况,有两个人可以做类比,恰好这两个人都和新闻媒体行业有关。

哪两个人?一个是马立诚,一个是焦国标。再说说我所知道的情况吧。

马立诚,被某些网站称为《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这个职位不知道是人家抬高他还是他自高身价——他名声大噪之前,身份是《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编辑。

而这个“主任编辑”虽然比“主任”多了两个字,却有完全不一样的意义,说白了就是一个职称,副高职称(相当于副教授)。

40好几的人了,副高职称,在北京的媒体单位里可以说不算出色的。一般来说,中央媒体单位高级职称比例高,工作10年、35岁以前获得主任编辑职称是很正常的。40好几还只是“主任编辑”,只能说他进步慢。

为什么要说这些呢?这表明了他在本单位的地位,以及更重要的、背后业务成就。

在《人民日报》评论部这么个工作岗位,正常情况下,写两篇重头社论,获个什么奖,职称进步是比较容易的事情。那么就马立诚的情况可以判断,他的业务能力和成就应该打个问号。

当然他也不是没试图闪光一下,比如那本《交锋》他也是编者之一。这本书,据说得到了江CORE和元老万里的夸奖。但有些同行评论说,这样的书“攒”出来很容易,找点历史资料,在一个“正确”的大口号下拼拼帖帖,所以书里面都是“编者”而无“作者”。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原创】说说“搏出位”的媒体人(2)

《交锋》的出版,一下子使马立诚成为媒体中的“改革派代言人”之一。尽管他本人在《人民日报》的地位没变,但外国的交流访问邀请来了。于是就有了日本之行及此后的“对日新思维”。

这篇文章发表在《战略与管理》上。由于《战略与管理》是总参背景的刊物,而马立诚有《人民日报》背景、又因为《交锋》而小有名气。这种种信息,一下子使日本人如获至宝,甚至放出风声说,这可能是国内高层中“亲日派”的一个试探信号,可能要预示着中国对日政策的转折云云。

“对日新思维”是马立诚平生第一次日本之行的产物,有幸拜读之后我的感觉是,文中日本之行的直观感受太多,对中日关系的深入分析太少,而那仅有的一些分析,似乎带着浓重的“日本味”,和日本某些学者说的几乎一样。

这篇文章加深了我的一个感觉,那就是马立诚的分析能力确实有些问题。更何况,对国际关系发表评论根本不是《人民日报》评论部的业务,而是该报国际部的禁鬻。而且这篇文章,居然没有一个研究国际问题背景的作者。

《战略与管理》是刊登宏观战略研究文章的专业刊物,发行量微不足道,马立诚的文章夹杂在期间确实显得突兀,也难怪人家猜测有背景。

紧接着问题又来了,这篇文章通过日本和港台媒体的强力反馈,在国内名声大噪。外交部、新华社和社科院搞中日关系的专家们,一下子都仿佛挨了美国“MOAB”般傻在那里,难道高层真酝酿着对日政策大变局,那为什么他们这些日本通一点消息都没有呢?

家园 【原创】说说“搏出位”的媒体人(3)

肯定有人会问,在《战略与管理》上发表这样一篇奇文是否需要什么背景?就我了解,不需要任何神秘背景。

这个刊物更类似于国内的一些学报。接受文章有两种,一是确实有深度的研究文章,二是人情稿。如果你认识他们的一个编辑,有篇可以充数的文章,大不了请人家吃顿饭,OK了。

“对日新思维”依我看来更像后者,当时甚至和《人民日报》的一位朋友说“他是不是要评职称啦”。当然啦,他既要提出“新观点”,又不能在《人民日报》自己的内部刊物上发表(估计是怕本单位搞中日问题的人耻笑),所以找了这么个路子。

估计他自己也没想到,这篇文章在某些有心人的运作下,搞得国内一片混乱。

估计高层领导之间也得碰碰头:胡总啊,新班子有新气象,您是不是琢磨着对日本来点新思维啊?!那头也犯疑惑:到底是总理的新思维呢还是庆红的?看了海外报道的公众则怒气满腔:咱这新领导的新思维咋就有些像汪精卫捏?

不过这混乱毕竟是暂时的。此后社科院日本所几位重量级专家轮番出来驳斥,那就明显是高层领导意见统一的产物。

从这个事件中可以看到什么呢?我个人的感觉,马立诚太想“搏出位”,太热衷于“求新求异”,而本身并无相应的分析思考能力,以至于开一趟研讨会就全盘接受了日方的观点。当然他自己也终于“出位”了,跑到海外媒体上发表他对国际关系并不高明见解去了。

家园 给老土豆好帖逐一送花。一点小建议。

每段之间增加一个回车,多一个空行读起来不累眼。

家园 感谢楼主提供行内人的看法

感谢楼主提供行内人的看法,让我们对这事清楚了很多。马立诚也就算了,照楼主的说法不过是想博个职称(但楼主说,他混得不算好,有没有可能是他的观点太奇特乃至反动,或者不拍领导马屁,所以被打压呢?),那个焦国标才是一大笑话,真正是博出位,最后都博出国了。现在除了海外民运还有人把他当宝外,国内自由派都耻与为伍了。献花一朵,期待楼主的下文。

家园 马立诚可怜 焦国标可恨

马可以说被坑了。一个苦孩子,这辈子没怎么出过国,一到日本就被忽悠晕了。他自己为人没什么太出格的,业务上比较一般,不过也有些偏执,认定的事情很难接受别人的批评(这几个人都有些偏执的味道)。

因为政治上敏感,评论部气氛比较保守(也可以说谨慎),但如果没“对日新思维”事件,他可能也快出头了,《交锋》这本书还是给他带来些正面影响的。

照我的想法,“对日新思维”应是日本人恶搞的结果。江CORE吃过日本人一闷棍,在位的时候怎么也不会再和日本改善关系。新班子上来后,日本方面急于探测中国对日方针是否会有变化,马立诚的文章就被他们当风向标用了。

对照一下文章被炒作的年代,我觉得自己的这个推测是有道理的。如果没有外界炒作,这篇奇文最多被大家耻笑一下而已,但后来,大概马立诚自己也觉得没得混了,辞职了事。

我有个朋友,先在战略学会(就是《战略与管理》的主办单位)待过,后来调到《人民日报》国际部,恰好两方面的事情都知道些,听他说了一些情况。

关于“拍领导马屁”,就我所知道的几个媒体单位,一般的人大概都认为自己是个知识分子,放不下面子去拍领导,除非很有心、也做的很高明才行。评价一个人的地位,业务还是第一硬指标,靠拍马屁混的人也得有点东西才行,这样的人很少,就算一时得宠也风评不好。

一个例外是中央电视台,官僚气、江湖气、铜臭气太浓,所以央视也没啥出息。

焦国标就是另一回事了,有空再说说。

家园 反过来看看马立诚这件事

 楼主分析了马立诚的性格弱点,导致他最后的失足。这个很可能是对的。

 我们为什么不能从整体上看看如何避免被敌人利用?

 你说被日本人这么试探和利用,问题出在在哪里?

 

此后社科院日本所几位重量级专家轮番出来驳斥,那就明显是高层领导意见统一的产物。

 为什么需要高层领导意见统一之后才能“日本所几位重量级专家轮番出来驳斥”呢?

 大佬们终于出手,是看文章错的离谱?是看作者用心险恶?还是看高层领导意见统一了?

 我觉得问题的要害在于:在现在的机制下,我们的高层领导需要对中国境内全部媒体的所有观点负责。领导容许某种观点的存在,被我们自己、敌人解读为领导立场的变化。你想象一下,有资格有能力被当成高层领导的有几人,国内报刊杂志、网络媒体有多少,你就会深深同情,这领导得多么辛苦,得多么有智慧。为了保证容许一定的公差,一定的可靠性,我们领导的立场必须比实际的理想位置要严格那么一点点,否则执行起来,不那么智慧的下属如果放水,就放到敌人那里去了;可这样又给了“反动分子”足够的口实,而且反应慢了,反应错了,后果很严重,领导很没面子。

 注意:无须事先持有“民主、自由、人权”的观点,仅仅从纯操作角度分析,就可以得到上述结论。

 只要存在:

  1有非官方直接控制的信息传播渠道;

  2官方不能采取行动使得社会成员只能和官方保持一致;

  3官方的立场复杂到不可能几句话说得清楚,并且让每个社会成员都明白

 只要这些条件存在且不被破坏,那么像我们现在的这种舆论控制机制就是一定没有前途的,维护成本就是大于获得收益的。无论从国家还是执政党的角度出发,都是一样,这是系统分析出来的,无需先有什么信念。

 

  

家园 怎么反过来看?

这件事的前后过程没什么太多的争议。

第一,他发表了观点,发表了也没人封杀;第二,有争鸣有批评,对他的批评居多;第三,单位并未对他采取什么措施,辞职应是自己的事。

家园 【原创】说说“搏出位”的媒体人(4)

马立诚的问题,我觉得可以这么概括:他试图进入自己一点都不了解的领域,却没有在知识和能力上做好必要的准备,徒然暴露了自己的浅薄,还被别人当枪使。

中日关系这个议题太复杂,可以说是国内搞国际关系研究的头号难题。历史、现实、未来,感情、道义、利益,交织在一起。要提出新想法就得有足够的论据支持,就算刘文玉(前新华社东京分社社长)这样几十年的日本通,大概也不敢贸然提出“新思维”。

那焦国标就有些问题了。他的背景和马立诚有些像,都是刚到中年,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难出头,如果不改弦更张,那人生就会在平淡中结束。

于是他抛出了檄文《讨伐中宣部》和那篇著名的抒情赞美诗,立刻见效。所谓笑骂由人,好“前途”我自奔之,你对他不耻,他当个美国炮灰还自得其乐呢。

他出名前在北大,更多的背景我不清楚。但是,有一件事情上,我有把握指证他撒谎。

家园 不好意思,我的键盘操作有问题,没有写内容就发出了

 已经写完内容,请指正。

家园 马立诚这样的人肯定会有的,他也一定能想办法发文章,关键是

 关键是不应让他发文章这件事给我们带来足够大的影响,如果他文章本身没有足够的依据和力量的话。

 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放手发动群众,什么时候开始放弃这个原则的?

家园 马文造成影响主要还是日本人反复炒作的结果

本来就这么篇文章,即使发表出来也就大家当笑话,水平比袁伟时差多了,《战略与管理》除了一个小圈子外也没啥影响力,严格地说都不算媒体。

应该说,国内后来有那么强的反应,主要针对的还是炒作马文的那股力量。那些人,造谣到点名哪些国家领导人支持“对日新思维”的程度,用心很深。(是不是有马立诚自己对外吹牛的因素在里面,也值得考虑)

这种情况下,当然就有必要由官方或半官方来澄清一下,表明“你那点招数我明白”。

而且马文被批评,恰好就是群众观点发挥作用的过程,所以拿这个来做例子并不妥当。再说,那股力量确实存在,它就要搅事,这不是我们的意志能改变的。

即使有像你所说的纯粹不受任何官方影响的媒体存在,并发表了马文或类似的文章,那日方还会拿来做证据:“你们有不少的学者支持‘新思维’嘛。”这和媒体官方不官方没有任何关系。

家园 【原创】说说“搏出位”的媒体人(5)

焦国标有一篇文章,提到当年他毕业后很想到新华社属下的《了望》杂志工作,他登门拜见穆青并得到老先生的赞赏,穆青还为他的事打了招呼,但《了望》的总编居然不买帐,硬是不要他这个天才。

这篇文章网上也有流传,有兴趣的河友可以查一下。焦国标大概是要表明体制对他的“打压”吧,居然不能容得下这个天才,何等罪恶的体制啊!

但就这事他撒谎了。穆青水平之高、为人之正,不仅在新华社有口皆碑,在整个中国新闻界也是高山仰止,很难想象他会为了一个河南老乡打招呼。

事实也是如此。恰好我曾在一个学习班认识了穆青晚年的秘书陈二厚(好怪的名字),谈起“老头”(新华社对穆青的称呼)生平的高风亮节,二厚很感叹地说,老头这一辈子,从来没有为任何人进入新华社打招呼、递条子,就连自己儿子混的比较惨,他也从来没有动用权力和影响做任何事,不愧是老八路风范。

所以我推测,整个事情的过程可能是这样的:焦国标以老乡、晚辈和后进的身份见穆青,同时也表示了自己的心愿,而老头出于客气夸了他几句,又出于好心,给他个机会去《了望》面试。

很不幸,天才没通过考试,而这个结果对他的心灵产生了严重的伤害。

家园 这个招呼也许不是那个招呼吧

我们都知道官场的招呼是什么意思,穆青秘书所说的“招呼”就是这个走后门的意思。但焦这里的意思,从上下文看来,好像只是说穆老爱才,所以向《了望》推荐。如果焦和穆以前素不相识,非亲非故,那就不能算走后门,但焦也确实可以说是穆打过招呼的。这两个招呼在意思的轻重不一样。

当然这只是我的一种猜测。不是要为焦辩护,只是想弄清楚事实。

另外二厚这名字不怪的,以前穷人家孩子没大名,就按顺序叫二后,三后,估计后来就干脆取了二厚的大名。哈哈,我乱猜的,也许这里有典故,鄙陋如我不知道耳。

家园 我并不是你说的这个意思。

 什么时候那里有过纯粹不受官方影响的媒体了?任何国家也没有做到吧?关键是我们的官方继续维护和坚持这种绝对的,不受约束的权利,即使迫于实际条件,只是名义上的。

 可有多大的权利,就有多大的义务。我们的政府有控制所有媒体、不受约束、没有明确规则的权利,就有承担所有言论后果之责任,不能拒绝别人借以猜测之义务。这样的机制是很被动,代价很大的。

 比马更不懂行、更有恶意的人一定会有的;炒作马文、用心很深的力量也是会有的;如果我们假定只能有一个正确立场的存在,而且我们只能从高级领导的反应中了解、明确这个正确立场的话,那么敌人随便攻,我们只能拼命守这种局面就得不到改善。

 说实话,我觉得有点像当年法国修马奇诺防线:所有的国家安全都寄托在那条防线上,后面的民众没有任何保护,一旦被别人绕过或突破,那么就是完全失败。客观地说,马奇诺不是没有用,但依赖于这个一定是错的。

 民族意识、民族精神不是仅靠官方说法就能深入人心的。没有争论,仅仅靠权威来灌输的精神,是可以靠一个良好的策划,足够分量的其他权威(不一定是政治上的,李教主的意义也在此)抵销掉的。通过争论,使每一个人都有分辨是非的能力,考虑到我们所面对地复杂的、并不友善的国际处境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从现在的情况出发,舆论控制应当是逐步放开的,高层也要配套地逐步拥有站得住脚的理论,以及形成软性的导向机制。对冰点的处置依然是一种僵硬的、授人与柄的机制和思路在起作用,这比冰点本身如何如何更让人担心。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